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崔庄、韦5等具有江苏油田原油代表性质的原油的流变性开展实验研究,在对原油的全分析、流型、触变性、粘温性等实验开展的基础上,对实验结果进行归纳分析,并对产生的实验结果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初步确定了江苏油田原油的组分性质,流变模型、粘温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等结论。  相似文献   

2.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制备了表面有机化硅藻土,将其与基质沥青、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BS)、胶粉复配并加入增粘剂制备了一种高粘沥青.基于沥青宏观性能指标优选了改性配制方案,利用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和汉堡车辙试验研究了产物了沥青的性能及表面有机化硅藻土对改性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高粘改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玻璃粘度与温度关系的描述方法,介绍了各个公式的优缺点。虽然John C.Mauroa,Yuanzheng Yue等人在提出的Mauro-Yue公式跟VFT公式、AG和AV公式一样都有三个参量,但是该公式克服了VFT公式和AV公式在低温下存在很大的系统误差的问题,而且对有机物和无机物液体的粘温关系都可以描述。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改性沥青稀浆封层施工技术的性能与应用,从原材料检验、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机械设备等方面论述了改性沥青稀浆封层的施工技术与工艺问题。  相似文献   

5.
依据高分子溶液理论,建立了水解聚丙烯酰胺盐水溶液零剪切粘度ηo和特性粘数〔η〕间的关系:η_o=0.745十0.634(c_p〔η〕)+0.193(c_p〔η〕)~2+0.921(c_p〔η〕)~3,式中c_p为聚合物溶液的浓度.在聚合物溶液浓度与特性粘数的乘积1~7的范围内.该式和本文(I)报通用MHS方程式联合计算的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6.
7.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工程建设里程的不断扩大,环保型改性沥青SMA路面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公路工程项目施工,它不仅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而且能显著提高路面的路用性能.要充分发挥环保型改性沥青SMA路面的技术优势和价值,就必须准确把握其技术要点.文章以公路工程项目为例,从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SMA混合料拌和、SMA混合料摊铺...  相似文献   

8.
聚合物改性沥青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目前聚合物改性沥青的研究进展,包括聚合物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性能评价和聚合物改性沥青的发展方向,并阐述了几种主要的聚合物改性剂及改性沥青。  相似文献   

9.
在哈尔滨市西环绕城公路的施工过程中,对于上面层改性沥青混台料的组成设计就将其中的矿粉以2%的水泥替换之,以达到最佳设计,现就采用此种设计探讨一下施工中的技术特点。通过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JTJ036-98《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的改性沥青的标准表可以看出技术标准比普通沥青高,充分显示了改性沥青的特点,粘附性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与普通沥青有明显的区别,就是黏度大,拌和料温度降低的速度快。拌合料80℃就结块不能使用等等,都能显示出沥青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APAO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主要原料、生产设备、改性机理、工艺过程、施工方法及规格性能。  相似文献   

11.
废胶粉改性沥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废胶粉改性沥青的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分析了胶粉改性沥青的特点、改性机理及制备方法等。指出废胶粉用于改性沥青,既能提高沥青的性能,降低产品成本,又能促进废旧橡胶的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和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沥青路面在生命周期中经常会出现车辙、老化、裂缝和凹坑.虽然传统的聚合物改性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沥青的性能,但其储存稳定性和耐老化性等性能仍有待提高.聚氨酯因其高力学性能、耐久性和抗疲劳性而被广泛应用于沥青路面工程.重点介绍了聚氨酯的性能、聚氨酯改性沥青的性能与改性机理以及影响聚氨酯改性沥青性能的各种因素,分析了聚氨酯...  相似文献   

13.
王雅珍  王杰 《广州化工》2020,48(6):24-26
酚醛树脂类胶粘剂在耐高温胶粘剂领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由于未改性的酚醛树脂结构中的酚羟基和亚甲基很容易被氧化,酚醛树脂的耐热性受到影响,对此,国内外学者对酚醛树脂进行改性,即用不同的化合物或聚合物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如共聚或机械混合)改性制得到酚醛树脂。本文详细对化学改性提高酚醛树脂的耐热性能进行了综述,包括钼改性酚醛树脂、硼改性酚醛树脂、有机硅改性酚醛树脂和硼硅改性酚醛树脂。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增塑剂对天然沥青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高低温性能的影响,采用特立尼达湖沥青(TLA)和布敦岩沥青(BRA)制备天然沥青改性沥青,进而采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偏苯三酸三辛酯(TOTM)增塑剂对其改性,进行DSR和BBR试验分别评价其高低温性能,进行车辙试验和小梁弯曲试验分别评价对应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结果表明:增塑剂对天然沥青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有不利影响,但能使其低温性能明显改善,且增塑剂掺量越高,上述效应越明显;DBP对天然沥青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不利影响程度高于TOTM,但对其低温性能的改善作用优于TOTM;DBP和TOTM对TLA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不利影响程度高于BRA改性沥青,但对TLA改性沥青低温性能的改善作用更好。  相似文献   

15.
超高温陶瓷及其复合材料因具有耐超高温、轻质和抗氧化烧蚀等优点,目前已成为航空航天领域热结构材料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基于稀土化合物在热障涂层等领域的优异性能和成功应用,研究人员将稀土化合物引入超高温陶瓷及其复合材料中,改善氧化层的结构和性质,以期解决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氧化层增长速度偏快和宽温域高低温循环氧化层易剥落等问题。本文综述了稀土改性超高温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分析探讨了改性机理,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废旧SBS改性沥青再生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欢喜岭AH-90沥青为基质沥青,采用添加SBS改性剂的方法制得SBS改性沥青。其针入度、软化点、延度等指标符合JTJ036—98I-C标准,对其进行第一次老化,制得废旧SBS改性沥青。对废旧SBS改性沥青再加入适量的再生剂和SBR,使废旧SBS改性沥青的理化指标重新恢复到JTJ036—98I-C标准的要求,制得再生SBS改性沥青,再对其进行第二次老化。结果表明废旧SBS改性沥青可以通过再生的方法加以重新利用。  相似文献   

17.
杨成  刘德仁  王旭  刘国太 《硅酸盐通报》2014,33(8):1956-1961
本试验主要研究目的是SBS改性剂、相容剂、稳定剂、剪切速率、剪切时间、发育时间对永古高速公路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查阅该地区沥青路面资料,初步确定在相容剂掺量1.5%,稳定剂掺量1.5‰的前提下,通过对沥青软化点、25℃的针入度、5℃的延度、离析软化点差进行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最终确定SBS改性沥青的SBS改性剂掺量3.8%、相容剂掺量1.5%、稳定剂掺量2‰.在此SBS改性沥青的前提下,研究剪切速率、剪切时间、发育时间对SBS改性沥青的影响,在剪切时间30 min,发育时间90 min的前提下,继续对沥青软化点、25℃的针入度、5℃的延度进行试验,整理分析数据,得到最终的制备工艺为:剪切速率5500 r·min-1、剪切时间35 min、发育时间为120 min.得到结论为永古高速SBS改性沥青为:SBS改性剂掺量3.8%、相容剂掺量1.5%、稳定剂掺量2‰、剪切速率5500 r·min-1、剪切时间35 min、发育时间120 min.  相似文献   

18.
李臣泽  陈保莲  王兴越  曹鹏 《当代化工》2021,50(7):1676-1680
对聚合物改性沥青老化规律进行分类归纳,重点总结了热塑性弹性体、橡胶、塑料与合成树脂类聚合物改性沥青的老化研究,表明聚合物改性沥青老化是聚合物降解和沥青氧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聚合物改性沥青老化之后性能各有不同,在聚合物改性沥青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应引起足够关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反应共混技术制备了聚苯乙烯(P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改性沥青,研究了 PS 用量、反应剂硫磺(sulfur)对沥青高温贮存稳定性、黏度-温度特性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反应共混改性所得到的改性沥青在高温贮存时,当 PS/SBS 不大于1/1时贮存样品上下层软化点差值小于2.5℃,贮存稳定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对于沥青/PS/SBS/Sulfur 为100/3/3/0.15的体系,沥青的黏流活化能(Eη)从65kJ/mol 降低到了52.8kJ/mol;同时显著提高了沥青的高温复数模量和弹性,损耗角正切值(tanδ)在30~100℃范围内的变化小于10。  相似文献   

20.
采用硬脂酸酰胺作为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时的降粘剂,从而改善胶粉改性沥青的流动性,降低胶粉改性沥青的混合温度。利用Brookfield沥青粘度仪跟踪添加降粘剂后胶粉改性沥青粘度,测试添加降粘剂后改性沥青3大性能指标即软化点、针入度和延度,从沥青四组分角度对降粘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硬脂酸酰胺对改性沥青降粘效果明显,从而可以降低改性沥青的加工温度。同时对性能指标有一定影响,在135℃达到降粘与性能的最佳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