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鞠时珍 《科技和产业》2022,22(9):99-105
以A股高端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2015—2019年企业相关数据分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企业基础研究产出的影响,并检验研发人力资本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表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显著激励高端制造企业基础研究产出的提高,且研发人力资本投入在二者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在全样本检验基础之上,进行行业、区域、企业属性的异质性检验。结果发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生物医药行业、轨道交通行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基础研究产出的影响显著,而加计扣除对航空装备制造、智能制造行业的影响不显著;对华东、华南地区制造业企业基础研究具有显著影响,加计扣除对华北、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此外,加计扣除对民营企业基础研究的影响较为显著,对国有企业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是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创新效率为测度对象,选取南京市高新区纳入统计的科技型企业为样本,探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结果表明:总体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创新效率提升具有正向激励效应;分企业生命周期来看,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初创期企业创新效率提升具有显著正向激励效应,而对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创新效率提升的激励效应并不显著;研发投入强度对企业创新效率提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据此,基于提升企业创新效率水平、企业所处生命周期、改善研发经费支出结构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鞠时珍 《科技和产业》2022,22(10):156-159
以2010—2019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探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这一税收优惠显著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对小规模企业创新绩效的激励作用强于大规模企业,对国有企业创新绩效的激励作用强于非国有企业,对技术密集型企业创新效率的激励作用强于非技术密集型企业。建议针对企业规模、所有权性质和企业技术密集程度执行差异化的加计扣除政策。  相似文献   

4.
选取2018—2021年的沪市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实证检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强化、研发投入的增加对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强化促进了研发投入的增加,进而推动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加计扣除政策的强化对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是完全通过研发投入的增加来实现的,研发投入起到完全中介作用。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对装备制造业和省会及副省级城市制造业企业激励效果更为显著,更能推动其实现智能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5.
修文泉 《中国经贸》2023,(14):40-42
制造业行业领域的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实体经济组成,对于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促进经济机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活动的引领支持,为了有效激励企业创新,国家制定实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在鼓励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方面起到了非常关键的激励作用。本文首先概述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历史发展演变,及其对于制造业企业绩效所产生的具体影响,进而分别从政策设计方面以及企业适用等多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6.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具有引导资源合理配置,激发企业研发活力,推动自主创新的作用。本文基于对广东高新技术企业的统计分析和调研,深入了解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的颁布,有效的推动了科技型企业的发展。2018年该优惠政策的适用范围又扩充至所有企业,极大的激励了我国企业的创新热情。其中在中小型企业中尤为突出。但在政策的现实运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文章首先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政策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该政策核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结合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本研究对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具体实施和实际执行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顾立新 《中国经贸》2014,(7):114-11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为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促进科技进步,国家在企业技术创新方面提出了鼓励措施,特别在税收方面给予了较大的优惠政策。本文通过对研发费用政策的研究,较系统的对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中的重点环节进行阐述,对企业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杨勇  郭岭  马文雅 《科技和产业》2021,21(11):275-282
对郑州区域内企业申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情况,以行业领域、研发投入、项目类别、项目鉴定通过率、规上企业、区域实施成效等作为指标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目前加计扣除实施的现状,结合加计扣除政策的阶段特点、梳理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导检查、提升部门协同完善合作机制、创新管理模式优化办事流程、精细宣传辅导确保政策落实、拓宽覆盖领域降低立项门槛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莫玲 《科技和产业》2014,14(11):87-89
本文对国家及安徽省出台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进行了梳理,基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总结了目前合芜蚌试验区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情况,并通过数据分析对政策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阐述与说明,针对该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该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11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数据,利用DEA基本模型,对我国25个省、市、自治区2007-2010年的创新活动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全国各省市区创新活动的效率普遍不高,DEA有效省市区只有5个;20个DEA无效省市区中大约有50%存在投入冗余现象,有60%存在产出不足。为提高我国省际创新活动的效率,缩小地区间创新效率的差异,应强化政府引导作用,完善R&D人才激励机制,加强地区间的R&D合作,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基于知识生产函数,利用 1995~2008 年中国高技术产业 17 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本文研究了 FDI 知识溢出和自主 R&D 投入对内资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内资企业自主 R&D 投入是形成其创新能力的最主要因素;外资企业 R&D 活动对内资企业产生了一定的知识溢出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内资企业创新能...  相似文献   

13.
车嘉丽  薛瑞 《南方经济》2017,36(6):92-114
文章以2001-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了产业政策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及其微观作用机制。经验研究结果表明,产业政策激励能够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其核心机制在于信息效应和资源效应。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相对国有企业,产业政策的激励作用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程度更加明显,相对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产业政策激励对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的融资约束更加显著。此外,文章还进一步检验了产业政策激励影响企业融资约束的两种机制:信息效应和资源效应。文章扩展了融资约束的研究边界,深化了对产业政策影响实体经济的作用机制的理解,为实施产业政策的经济后果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4.
岳媛媛 《科技和产业》2021,21(8):185-191
选取2011—2019年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从政策激励维度分析互联网化对持续性创新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制造企业互联网化给持续性创新带来了显著的积极作用.这种积极作用在成长期与成熟期、在民营企业与大中型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在衰退期互联网化会产生创新泡沫.互联网化能协助政府更好地甄别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与政府补助相比,税费返还这种政策激励对制造企业持续性创新的作用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5.
孙翔 《科技和产业》2023,23(20):59-65
基于沪深A股2015-2020年3 296个企业-年度观测值,建立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社会责任对企业实质性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内在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实质性绿色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这一正向影响在国有、东部地区、非制造业的企业中更为明显;研发人力投入和财力投入在社会责任与企业实质性绿色创新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分别为6.7%、5.9%。最后针对性提出推动企业实质性绿色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桂军 《南方经济》2019,38(11):1-15
关于产业政策的有效性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学界开始从企业创新视角探讨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但研究多集中在"激励型"产业政策的创新效应上,关于"抑制型"产业政策与企业创新的研究尚属空白。文章以中国政府于2013年颁布的《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为切入点,基于2011-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并利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这项以防止产能过剩行业盲目生产扩张为目的的"抑制型"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显示,相较于不受政策影响的控制组,去产能行业的企业创新水平在《指导意见》实施之后得到了显著提升。进一步地,文章从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双视角考察了《指导意见》促进企业创新的影响路径,结果发现:一方面,《指导意见》在提高去产能企业研发资金配置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提高企业的创新效率显著地促进了企业的创新产出;另一方面,同期实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去杠杆政策也均对《指导意见》促进企业创新产生了正向的调节效应,其中,"一带一路"倡议的调节效应尤为突出。本研究不仅辅证了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具有可观的理论价值,而且诠释了诸如去产能等"抑制型"产业政策的真正内涵:抑制扩张是手段,强化产业是目的。  相似文献   

17.
王爱玲 《科技和产业》2010,10(4):58-60,100
界定了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基本概念,建立了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聚类分析的指标体系,依据《河南省统计年鉴2007》和《河南省科技统计年鉴2007》等资料,从民营企业的技术进步基础、技术活动投入、技术活动产出三个方面,对河南省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聚类分析,得出聚类分析结果,并对聚类结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类别存在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不同地区加强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量化后的政策,本文测量了政策之间的协同问题,并利用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研究了政策协同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文章的主要贡献在于给出了政策量化标准具体的操作手册,并得出一些新的结论:第一,经济增长与政策力度强相关;第二,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政策目标协同对经济绩效没有贡献,原因在于两者协同在政策层面的缺失;第三,财政税收与行政措施的协同对经济绩效具有显著的削弱作用,而金融外汇与行政措施的协同对经济绩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