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在系统可编程(ISP)逻辑器件,并探讨了ISP器件的应用。以实例介绍了用EDA技术和ISP器件设计可编程信号发生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研究和制造在系统可编程(In-System Pro-grammable,简称为ISP)器件而著称的美国Lattice半导体公司最近向市场推出名为ISP Synario System的设计套件。该套件包括了进行Lattice ISP器件和GAL器件设计所必须的所有软件、硬件、样片和文档,是一套基于Synario软件的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系统。在系统编程技术是可编程逻辑器件领域的一种最先进的硬件技术,它可使硬件变得象软件那样灵活而易于  相似文献   

3.
在系统编程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元平 《今日电子》1996,(3):98-103,142
引言 所谓在系统编程(In-System Programmability,简写为ISP),是指对电子系统的整机或电路板甚至个别器件进行逻辑与功能的重构能力,这种重构既可在设备制造之前,又可在制造过程之中,甚至可在设备交付用户之后。 在可编程器件领域,ISP是个崭新的概念。ISP打破了传统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的局限,给电路级和系统级的设计、制造和编程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由于  相似文献   

4.
高密度可编程逻辑器件在先进静止无功发生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在系统可编程(ISP)技术及ISP器件的特点,分析了先进静止无功发生器9ASVG)的工作原理,并由高密度在系统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了ASVG控制器,运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路安全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万能实验系统由主机NICE-H万能实验器硬件和系统软件组成。硬件可做常规电路实验,包括电阻、电容、晶体管、时序电路、运放、74系列、4000系列集成电路等实验;也可做可编程数字逻辑电路实验,如ALTERA公司可编程逻辑器件实验,包括在线可编程逻辑ISP实验;同时可提供XILINX公司可编程逻辑器件实验,包括在线可编程逻辑ISP实验;当然也可提供LATTICE公司、AMD公司等可编程逻辑器件实验,包括在线可编程逻辑ISP实验。系统软件随机提供美国Altera公司的MAX+PLUSⅡ集成环境软件包。  相似文献   

6.
25000门的在系统可编程(ISP)器件ispLSI6192在通用PLD中集成了4K存储模块 和速度为125MHz的寄存器/计数器模块 面向应用的器件结构在单个芯片中提供在系统可编程逻辑和存储功能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带定时的精密可编程汉字显示装置,重点介绍了运用新型在系统可编程逻辑器件ISP芯片来实现可编程汉字定时显示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带定时的新型大面积汉字显示系统 ,并着重介绍了运用新型系统可编程逻辑器件 ( ISP芯片 )和 EPROM存储器配合来实现大面积可编程汉字定时显示装置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冯祥 《半导体技术》2000,25(4):40-42
基于ISPExpert系统和ISP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了线性相位FIR滤波器,该滤波器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能快速实现功能重构,可广泛应用于雷达信号处理等领域.  相似文献   

10.
基于ISP技术的电子密码锁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秋兰  耿霞 《电子工程师》2004,30(12):78-80
介绍一种基于在系统可编程(ISP)技术和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的新型电子密码锁的设计方法,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和软硬件设计.在硬件上,用Lattice公司的ISP大规模集成芯片对其外围电路进行集成,用1片CPLD实现了几十片分离元件才能实现的功能,几乎将整个系统下载于同一芯片中,实现了所谓的片上系统,从而大大简化了系统结构,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性价比.该密码锁特别适用于宾馆、办公大楼、仓库等人员经常变动的场所.  相似文献   

11.
ISP技术在《数字电路》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SP技术是国内外最先进的设计最新一代数字系统的有力工具与器件之一,ISP器件也正被越来越多的电子技术设计人员所应用。介绍了ISP技术的功能和特点,并运用ISP技术灵活方便的特点在数字电路课程设计中设计了电子钟这个具体实例。通过这个实例的分析,丰富了实验教学手段,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李洪奎  孙德田  盛岩 《信息技术》2002,(8):19-20,27
介绍了通用串行总线(USB)的特点及其专用芯片ISO1161的使用。ISP1161采用飞利浦公司独特的设计,可以同时用作USB主控制器的设备控制器。ISO1161非常适合于需要USB主机,USB设备,以及USB主机和USB设备共存的场合。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用于ATM网络中VBR业务的复用器设计方案,探讨了如何将一种基于令牌 桶控制的UPC算法用于ATM统计复用器的信源接入控制,并用“在系统编程技术”加以硬件实现。  相似文献   

14.
基于ISP1161的USB接口音、视频嵌入式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颖  阮越 《现代电子技术》2005,28(20):111-113
介绍了基于USB接口的嵌入式Linux音频设备及图像采集的硬件系统结构,给出了驱动程序的设计方案及相关驱动程序的下载、配置、编译等过程,提出了一个用Philips公司的USB接口控制芯片ISP1161实现的低成本音频输出和视频采集嵌入式系统.由于ISP1161是一个既带主机控制器(HC)又带设备控制器(DC)的单片USB接口芯片,使系统用HC的向下端口能够与任何USB设备和有向上端口的USB集线器连接,用DC的向上端口能够与任何USB主机和有向下端口的USB集线器连接,这使得一个微处理器同时控制USB HC和USB DC成为可能,给他所在的系统带来了高度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5.
边界扫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VLSI电路测试及可测性设计方法。但是在扫描链路的设计中如何将不同厂家、不同型号、不同工作电压的Bs器件实现JTAG互连,如何将边界扫描测试、在线编程和在线仿真结合起来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文中提出了两种基于边界扫描技术的板级动态链路设计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完成边界扫描测试,还能完成在线编程或在线仿真等功能,具有很好的测试设计灵活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ISP1161 的嵌入式USB- HOST 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协议的拓扑结构和软件结构,引入了专门用以在嵌入式系统或便携式设备中实现USB协议的芯片ISP1161,介绍了其硬件结构,尤其重点分析完成USB协议所必需的寄存器状态,并给出了在嵌入式系统中利用ISP1161实现USBHOST(USB主协议)的软件流程,最后,列举了应用该USBHOST模块的嵌入式系统的的实例。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TMS320DM642系统中的高速USB 2.0芯片ISP1761的接口设计方法。首先对ISP1761的主要特点进行了介绍并给出了关键的电路连接图,然后对软件架构进行了介绍,详细说明了USB芯片的配置、USB驱动、UFI驱动和文件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结合实例对几种ISP技术应用设计方法的使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分析,实践证明所有这些设计方法具有启发性、实用性,并架起了ISP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设计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IEEE1149协议及工作原理,分析了几种流行的在系统可编程器件的结构和系统编程原理,设计了融合多种可编程器件的实验系统,能满足教学实验需要和科研开发应用的需要,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Paper has been utilized as an ideal platform for chemical, biological, and mechanical sensing for its fibrous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in addition to its low cost. However, current studies on pressure‐sensitive papers have not fully utilized the unique advantages of papers, such as printability, cuttability, and foldability. Moreover, the existing resistive, capacitive, and triboelectric sensing modalities have long‐standing challenges in sensitivity, noise‐proofing, response time, linearity, etc. Here, a novel flexible iontronic sensing mechanism, referred to as iontronic sensing paper (ISP), is introduced to the classic paper substrates by incorporating both ionic and conductive patterns into an all‐in‐one flexible sensing platform. The ISP can then be structured into 2D or 3D tactile‐sensitive origamis only by the paper‐specific manipulations of printing, cutting, folding, and gluing. Notably, the ISP device possesses a device sensitivity of 10 nF kPa?1 cm?2, which is thousands of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mmercial counterpart, a resolution of 6.25 Pa, a single‐millisecond response time, and a high linearity (R 2 > 0.996). Benefiting from the unique properties of the fibrous paper structures and its remarkable performances, the ISP devices hold enormous potential for the emerging human–machine interfaces, including smart packaging, health wearables, and pressure‐sensitive paper matri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