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国家电力公司颁布的“十一五”电力通信规划中,把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研究及使用列入了重大研究课题之中,不仅表明了我国在最近和将来所执行的电力通信建设和技术发展政策的取向,而且反映了电力行业对电力线载波技术和设备发展的需求和要求。  相似文献   

2.
王平 《电力勘测》2008,(6):56-61
国家电力公司颁布的“十一五”电力通信规划中,把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研究及使用列入了重大研究课题之中,不仅表明了我国在最近和将来所执行的电力通信建设和技术发展政策的取向,而且反映了电力行业对电力线载波技术和设备发展的需求和要求。  相似文献   

3.
《电力系统通信》2006,27(6):81-81
2006年5月12日至13日,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通信专业委员会主办,电力工业通信设备质检中心承办的“全国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的领导,电力线载波专家以及全国从事电力线载波通信研发、设计、运行、维护、管理、制造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共计60余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积极推广高频保护复用通道河北电力通信责任有限公司丁开源电力线载波通信是电力专用网中特有的通信方式,它具有经济、可靠、控制方便等优点。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各省电网的不断扩大,电力线载波通信必将有更大发展。电力线载波信道可传输电话信号和低速数据信号,而且...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年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来电力线载波通信在技术、应用和质量等方面的回顾,描述了改革井放为电力线载波通信带来技术进步、应用拓展和质量提高的崭新画面。对历史发展进程和成就的分析和总结,阐述了我国电力线载波通信在《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通信发展规划》框架下的发展前景和道路,指出了电力线载波通信在技术、标准和应用方面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及特点   总被引:43,自引:4,他引:43  
介绍了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发展、定义、技术分类以及特点,讨论了我国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现状,还特别就高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中压配电网电力线载波数据通信和低压用户配电网电力线载波通信,以及与其有关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电力线载波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提出以分布式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方法建立载波通信仿真试验系统,突破了现有的集中式试验的理念,真实反映了现场实际运行状态,对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特性进行全面测试。仿真系统的特点是采用分布式的测试系统,即可检测载波通信参数性能指标,又可检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路由拓扑以及通信产品的接收信号能力。文中建立了载波仿真环境实验室,通过载波阻抗匹配调节,真实模仿现场各种运行工况下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环境,了解和掌握载波通信的路由和信号品质变化规律,为电网应用载波通信产品的质量验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电力系统通信》2011,(9):73-73
20世纪70年代,我国电力通信主要以电力线模拟载波为主,传统的电力线载波通信(PLC)主要利用高压输电线路作为高频信号的传输通道,在电网发生事故时常因通信不灵、调度指挥不及时而扩大事故或延长处理时间,给电力工业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刘继军 《电器工业》2010,(12):61-65
电力线载波通信(PLC)芯片将随智能电网和物联网的全面建设引来爆发增长。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关键就是设计出一个功能强大的电力线载波专用modem芯片,可以从调制方式、传输速率、通信频率、通信功率、EMI标准、芯片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最后指出了我国电力线载波芯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介绍当今照明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和电力线载波技术的概况,提出一种具有电力线载波通信、监测控制功能的可调光电子镇流器及其系统.该系统采用了电力线载波技术(PLC),通过专用电力线载波收发芯片PL2102实现电力线载波通信.采用示波器测试和实验室组网的方法对该镇流器及其系统进行了实验.该系统具有数据传输方便、抗干扰、无控制线和易于实现分布式管理的优点.预测了可调光电子镇流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国际电联(ITU)标准ITU-T L.1200规定了在电信和数据通信(ICT)设备输入端,高达400VDC的直流供电接口及其正常电压范围(260VDC-400VDC)。我国当前研究试验和推广应用的240VDC高压直流供电系统的正常电压范围(192VDC-288VDC)偏低偏窄,或应在有限的时间内过渡到ITU建议的目标电压范围。本文介绍ITU对高达400VDC的直流供电接口的要求、供电系统结构、接地系统设计考虑和ICT设备抗干扰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12.
电力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 ,在通信线路上由于电磁感应产生横向电压 ,此电压的计算对于通信线路设计和保护配置具有重要意义。运用传输线理论 ,建立了考虑双线耦合作用时通信线路的等效电路模型。利用该模型 ,可分析计算不同频率条件下通信线上的横向电压。结合快速傅里叶变换 (FFT)技术 ,可获得通信线上各点的时域暂态横向电压。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35 kV变电所概况和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PLC)设备,给出中压PLC组网方案以及组网方式.以电力线路为传输通道,具有通道可靠性高、投资少、见效快、与电网建设同步等优势,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输出效率优劣是通信能否成功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低压电力网用户运行不同负荷的试验数据,论述了用户负荷对电力线载波通信输出信号的实际影响。采用了控制低压电网载波输出阻抗稳定的试验方法,逐一更换用户不同负荷的运行状态,通过频谱分析装置扑捉载波通信的输出信号。经过比较分析,评估用户负荷对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输出信号的影响程度。该试验真实的还原了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实际运行状况,充分反映了电力线载波通信的输出能力受用户使用负荷约束,对有效提高和改进电力线载波通信产品性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电力线通信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现有电力线通信 (PLC)技术以及国内的中压与低压配电网的实际情况分析 ,提出了PLC技术不但可用于居民宽带接入 ,也可用于配网自动化控制方面的通信。研究了在中压配网自动化系统中PLC技术方案的优势 ,以及低压民用配电网中的PLC宽带接入应用方案 ,并结合具体网络拓扑结构进行了试验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电力线通信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利用中压电力线进行通信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中压电力线信道的特性对于通信的实现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测量结果,结合传输线的基本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对中压电力线信道进行了仿真模拟,为研究克服电力线信道恶劣传输特性的信号处理方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基于宽带PLC的智能化小区对电能计量系统的要求,介绍了一种基于宽带电力线通信技术来实现远程抄表的设计方案。该系统以高性能单片机C8051F02X和以太网控制器RTL8019AS为核心,以低压电力线作为数据通信的媒介,使电子电表通过宽带电力线接入到以太网中,从而实现远程自动抄表。与目前流行的其他自动集抄系统相比,该系统无需专门铺设线路或租用电信公司线路,节约了成本;通过专门的软、硬件防护措施,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宽带电力线通信,保证了系统的实时性。该方案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面向智能电网中低压通信接入网应依托骨干通信网和中低压电力线路资源,在各级供电公司建设以电力光纤通信为主,中低压电力线载波为辅,无线公网等其他方式为补充和延伸的网络.文章论述了作为中低压通信接入网光纤接入的两种主流PON技术(EPON和GPON)的主要特点,通过在传输速率、ODN等级、协议、制定标准、承载业务以及目前对应产品的角度等方面对两种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得出EPON技术由于其成本较低且技术成熟,近年来在智能电网通信领域将得到广泛应用;而具有更高标准化程度的GPON技术,随着商品化技术的成熟,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低压多功能电力仪表为对象,首先介绍了通用的MODBUS通信协议,然后以实例详细介绍了其同PLC自动化系统通信的实现方法和参数设置。为低压电力仪表和PLC系统的接入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准确分析火电机组变频调速系统的高低电压穿越能力,针对市场对电压穿越能力试验设备的需求,提出一种新型电力电子式的电压扰动发生器的设计。采用不可控整流和BOOST升压电路,将不可控整流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升压到预定电压后输出,再经过逆变器控制输出任意模拟电压故障波形。所提设计可模拟单相、两相及三相电压的暂升和暂降,其持续时间、深度、起止相位和类型均可做到持续调节。实验结果证明:这种新型电压扰动发生器设计安全可靠,能够准确反应电网故障电压类型,可广泛用于火电机组变频调速系统高低电压穿越能力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