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煤与瓦斯突出具有极大的破坏性,严重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因此,矿井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煤矿安全管理中的难点,既要考虑到防突手段的可靠性,又要考虑到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的经济性和合理性。针对杨家矿井的瓦斯赋存和煤层地质条件,对突出区域进行了划分,提出并采用了煤与瓦斯突出综合防治技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取得了较好效果,为矿井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
针对平宝公司煤层瓦斯含量高、瓦斯压力大的问题,分析了平宝公司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并从构造物理环境角度探讨了煤与瓦斯突出原因。结果表明:煤层埋深、顶底板岩性、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是影响煤层瓦斯赋存的主要地质因素,煤与瓦斯突出构造物理环境多因素的综合作用控制煤与瓦斯突出。提出了针对平宝公司的瓦斯综合防治措施:加强瓦斯地质研究,保护层开采,煤层瓦斯高效抽采及建立可靠的煤与瓦斯突出预警系统,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
针对贵州西部复杂地质条件下瓦斯含量高、透气性低以及近距离突出煤层群开采等特点,应用煤与瓦斯共采理念,提出了保护层开采结合高抽巷及巷内穿层钻孔抽采卸压瓦斯方案,构建了突出煤层群的煤与瓦斯共采技术体系,有效解决了突出煤层群开采的煤与瓦斯突出及瓦斯超限的难题,为安全高效生产创造了条件,实现了煤与瓦斯安全高效共采。  相似文献   

4.
陈勇  马金魁  熊伟 《中州煤炭》2020,(1):43-45,50
煤与瓦斯突出是矿井生产过程中最为严重的瓦斯灾害,瓦斯地质因素是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的必要条件,主要表现为瓦斯赋存和瓦斯突出的地质条件。在分析瓦斯地质与煤层瓦斯赋存和煤与瓦斯突出的基础上,结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中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区域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要求,以煤层瓦斯地质为根源,提出基于瓦斯地质的“四位一体”防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鹤煤六矿2122工作面瓦斯地质条件复杂,断层多,构造煤发育,瓦斯残余含量高,不易抽放.为保证工作面安全生产,利用松动爆破技术联合超前排放等综合防突技术,有效提高了瓦斯治理效果,解决了高瓦斯低透气性突出煤层回采工作面的防突和瓦斯超限问题,实现安全高效回采,保证了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6.
苏哲 《煤炭工程》2013,(3):10-12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一直是煤矿企业乃至国家重点关注对象,虽然历经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但如何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特别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如何确保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安全高效仍是摆在现今煤炭工作从事者面前的一大难题.文章通过对乌兰煤矿二水平安全技术改造补套工程优化设计的介绍,分析了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开拓开采布署、通风系统优化、安全技术补套的方法与思路,对今后同类矿井的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兴 《煤》2018,(11)
煤与瓦斯突出严重制约着阜生煤矿的安全稳定生产,如何正确掌握煤与瓦斯突出机理、准确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以及安全快速的揭煤是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阜生煤矿立井井筒揭露15号煤层实际地质条件,通过采取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安全快速揭露了15号煤层。  相似文献   

8.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普遍存在煤层巷道掘进速度慢、采掘接替严重困难、巷旁煤柱存在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重大安全隐患等问题。安阳大众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基于开采煤层地质条件,探索适合突出矿井三软煤层特征的沿空留巷技术。13011工作面运输巷沿空留巷后已作为13031工作面回风巷正常使用,并且效果良好。该项技术的实施不仅为矿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可为类似地质条件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高效安全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大平煤矿煤与瓦斯突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全高效生产是煤矿工作的重中之重,整理分析了大平煤矿历年的煤与瓦斯突出资料,总结出了煤与瓦斯突出的基本特征。运用瓦斯地质理论分析了影响大平煤矿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因素为地质构造、高能瓦斯、煤层埋深以及构造煤,尤其是褶皱和断裂构造及高能瓦斯赋存。认为地质构造通过控制瓦斯赋存、煤体结构类型来控制突出的发生,是发生突出的主导因素;高能瓦斯作为突出发生的能量条件,是影响突出的重要原因;而大平煤矿煤层埋深与煤层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关系明显,瓦斯垂直分带性强,是煤与瓦斯突出的另一个原因;同时大平煤矿构造煤成层发育,属易突出煤层,为煤与瓦斯突出创造了物质条件,是该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的关键因素。这些原因为今后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安阳、鹤壁矿区是豫北重要煤炭生产基地,煤层稳定,煤质优良,煤种齐全,开采技术条件较好,结合以往大量的瓦斯地质资料,从河南省安、鹤矿区二_1煤层瓦斯赋存状况出发,对影响瓦斯赋存的主要地质因素做了一定的分析研究,对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作了评估,认为该矿区二_1煤瓦斯风化带不具备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矿区南北两端一般也没有突出的危险性,矿区中部瓦斯带内,一般有突出危险性。研究认为,该矿区二_1煤层瓦斯赋存特征主要受煤层埋深、煤厚、地质构造、煤层顶底板以及排放条件等因素的控制。研究矿区二_1煤层瓦斯赋存及突出的地质因素,有助于矿区瓦斯灾害问题的防范与解决,促进矿区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1.
结合现场瓦斯地质条件,研究了煤层瓦斯压力与突出参数之间的关系,制订了利用顺层钻孔抽放消除煤层突出危险,利用顶板巷道和顶板走向钻孔抽排采空区瓦斯解决回采过程中瓦斯超限的综合防突措施,实现了工作面安全、高效的放顶煤开采。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利用顺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消除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作用机理,结合4111(3)C13工作面的实际,提出利用顺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消除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实现了安全、高效的放顶煤回采。  相似文献   

13.
王尧  凡海东  王天泰 《煤》2011,20(11):6-8,29
根据煤层瓦斯含量、煤层瓦斯压力、煤的坚固系数、瓦斯放散初速度、瓦斯吸附系数等瓦斯基础参数,综合分析了炭窑沟矿井瓦斯地质条件和煤层破坏特征,采用单项指标法、综合指标法和瓦斯含量法,完成了炭窑沟矿井二4煤层1 940~1 985 m水平工作面采前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评价,为生产矿井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根据鹤壁六矿2814工作面瓦斯地质条件、煤与瓦斯突出因素,指出煤巷掘进时煤与瓦斯突出主要受地质构造及构造煤控制;放顶煤采面矿山压力有利于防治突出发生。针对煤巷掘进、工作面回采不同阶段的煤与瓦斯突出特点,采取了切实可行的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通过在鹤壁六矿2814工作面开展放顶煤开采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防突效果,保证了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5.
矿井煤与瓦斯突出预警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进一步加强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提升矿井安全保障,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建立突出灾害预警系统显得十分必要.研究了煤与瓦斯突出预警指标体系框架及预警技术实现流程,并开发了相应计算机系统,包括煤与瓦斯突出预警综合数据库、地质测量管理系统、瓦斯地质动态分析系统、动态防突管理及分析系统、采掘生产进度管理系统、瓦斯涌出动态分析系...  相似文献   

16.
针对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开采成本高、开采效率低、发生事故风险高等问题,提出应正确认识突出矿井的定性,以避免矿井投资决策失误,在采掘前应采取区域性综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以有效消除突出危险性,在采掘中应采取突出危险性监控预警技术,并应辅以采取专业化技术服务等措施,以实现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安全高效开采。同时还提出应在发生突出综合作用机理和致灾机理,利用地面工程实现低成本快速准确勘测矿井各煤层不同深度、不同块段瓦斯地质参数及其变化规律测定技术等方面加强研究,以进一步实现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安全高效开采。  相似文献   

17.
龙山煤矿是煤与瓦斯突出严重的矿井,自建矿以来共发生了煤与瓦斯突出111次。依据实际瓦斯地质资料,对突出事故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该矿煤与瓦斯突出特征,并采取了底板岩巷穿层钻孔瓦斯抽采,顺层钻孔瓦斯抽采等有效措施,使突出次数由3.72次/a下降为0.27次/a。2006年5月至今,未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现象,巷道掘进安全性也大大提高,为该矿的安全高效生产打下基础,为同类型矿井的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瓦斯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重点分析了贵州省黔西县青龙煤矿的地质条件,对其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青龙煤矿中地质因素与对突出的影响。为煤矿瓦斯预测预报提供了依据,促进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9.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区域预测──中国焦作矿区应用实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产实践肯定了矿区瓦斯突出是不均衡的、具有分区分带的特点。地质条件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分区分带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根据矿区地质指标和综合指标D、K值对煤层瓦斯突出危险性进行预测,划分出突出危险区与突出威胁区的分布范围,为生产矿井实行瓦斯分区分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吕绍文  王昌琪  蔡泽荣 《煤》2014,(12):33-34,88
煤与瓦斯突出是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瓦斯抽放是防止煤与瓦斯突出最有效的措施。针对龙凤煤矿开拓方式和煤层赋存条件采取了本煤层抽放、邻近层抽放以及采空区抽放等综合抽放措施,降低了瓦斯涌出量,保证了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