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常听到数学教师这样感叹:“复习课难上,除了练习之外还是练习。”确实如此,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有成就感,但它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数学复习课模式,无论是“拉网式”,还是“串珠式”,其形式皆为集中讲授几个知识要点,然后进行针对性的练习。这样的复习课基本上是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结果往往是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复习效果可想而知。其实,复习课教学更要注重策略和方法,注意变枯燥无味为新鲜有趣,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徐玉太  周鹏 《新高考》2005,(9):12-13
2005年高考的硝烟尚未散尽,又有新一批的考生站在了高考这个激烈的战场上,为了使学生们在高考这一关键性的战斗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实现自己的理想,除了高一、高二两年踏踏实实的学习之外,高一的复习更是非常重要,总体说来,我们的复习过程往往总可分成三个阶段:第一轮的分章节的详细复习阶段(大约历时一个学期)、第二轮的综合练习阶段(大约历时两个半月)和第三轮的扫尾、补漏阶段(大约历时二十天)。  相似文献   

3.
蒋兴所  李忠旺 《辽宁教育》2002,(4):56-56,57
初三的数学综合复习,是完成初中数学教学任务的画龙点睛之笔。旨在帮助学生加深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的理解与应用,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便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当前,中考复习的主要问题是:“以做模拟试卷所带来的偶然因素去代替数学素质的提高。”为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克服过去那种“模仿加记忆”的复习方法,笔者就复习任务和复习方法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综合复习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①全面复习;②专题讲授;③模拟训练。其实这仅是外壳,关键是以什么样的本质思想来贯穿指导全过程。第一阶段:系统训练,夯实双基在通…  相似文献   

4.
周红阳 《教学月刊》2011,(12):52-54
在各种考试层出不穷的基础教育阶段,“复习”的重要性似乎并不亚于常规教学。而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各种形式的“练习(习题)”又始终占据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位置。没有“练习”就等于没有复习.或许多少有些绝对,但抽取了“练习”则势必“掏空”了复习,并非言过其实。因为“练习”不仅是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科能力的基本途径,还是巩固知识、提升和发展能力的有效方式。惟其如此,每个学科都无一例外地非常重视“练习”这一既是内容又是形式的复习载体。  相似文献   

5.
回顾传统的小学数学复习课,无论是“地毯式”还是“串珠式”复习,其形式皆为集中讲授几个知识要点,然后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从中我们不难读出许多不科学因素,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以教师思维替代学生思维,忽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2)以机械训练代替认知策略,忽视学生学习的独创性。这样教学最大的问题是师生都在简单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身心俱疲。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复习课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上出复习的“味”,这种“味”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6.
一、基本结构程序 “五、四、三”教学模式是把数学课堂教学分为五个阶段:复习铺垫,引入新知;自学探究,内化新知;反馈练习,强化新知;当堂作业,巩固新知;全课小结,构建新知。四练习是指铺垫性练习、尝试练习、反馈性练习、达成性练习。三个环节是指自学尝试、讨论交流、点拨归纳。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教师》2013,(1):152-152
“备课室”下期征稿主题为“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可以是单元复习、期终复习,也可以是小学阶段的总复习。凡与此有关的教学设计、练习设计、试卷编制、教学心得均是本次征稿对象。  相似文献   

8.
胡光平 《教师》2012,(25):81-81
每年的三月底,在初三化学新课内容全部结束后,各校都面临着中考总复习的问题。由于各校每年的学生构成情况不同,各校老师所采取的中考总复习方法也就各不相同。就我们自己而言.在分析目前学生的学习状况,掌握基础知识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来积累的中考复习经验,拿出了初步的复习计划与策略,后征求了备课组同仁的意见。确定了我的中考化学总复习策略。一、采取“三步走”的复习策略我们“三步走”的复习策略指的是自四月份开始.整个复习阶段共分为三个主要的步骤进行:(1)分单元复习阶段。预计用六周的时间对十二个单元的内容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复习。当然,对于重点章节,重点内容,中考的热点、重点问题,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适当调整进度,适时进行反复的针对性讲解和专门的针对性学生练习,以达到进一步的突破。为了及时检测复习效果。每个阶段老师要精选精编一套阶段检测试卷,为下一阶段的复习奠定基础。阶段检测一般以五次为宜。  相似文献   

9.
上英语课的教师都有一个同样的感觉,就是“复习课挺难上的”。原因是复习课既不像讲授新课那样有“新鲜感”,也不像活动课、对话课那样“生动有趣”,更体会不到练习课的“成就感”。复习课担负着查缺补漏,系统整理以及巩固发展的重任。如今,新课程标准要求“启发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如何改进传统的复习课教学,使其充满“探究性”呢?  相似文献   

10.
李纳 《宁夏教育》2012,(7):77-77
目前,大部分教师课堂教学时间的分布已近程式化: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小结练习。各阶段的时间分配也似乎有了约定的标准:复习旧课环节一般不超过5分钟,分为教师复习、提问学生、师生共同复习三种方式;导入新课环节原则上也不超过5分钟,只要切人新课自然、新颖、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就已达到目的。新课讲授环节一般在30分钟左右。最后就是巩固提高的总结或练习,一般也是5分钟为宜。  相似文献   

11.
英语“四位一体”复习教学方法是针对我国中、高考前提高英语复习效率而设计的。其中“四位一体”指复习是由四个阶段构成的一个整体。“位”指阶段,“四位”指阶段训练、专项训练、综合训练和模拟训练四个阶段。这四阶段作为四位构成金字塔形的整体叫“大四位一体”。大四位中的“阶段复习”阶段是复习的基础,占复习时间的一半以上,它又包含语音、词汇和听力,语法结构,课本内容和综合练习四部分,这四部分构成阶段复习这个小整体,称作“小四位一体”。从系统论看,体是系统,位是它的要素;各要素本身在其层次又是一个系统,有着自己的要素。其中小四位就是复习阶段这个子系统的要素。  相似文献   

12.
进入高三总复习,特别是第二轮复习阶段,练习、考试很频繁。对练习的正确处理是强化学生学习薄弱环节、清晰模糊概念、纠正错误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迁移发散等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因此,练习讲评是提高化学复习质量的关键。一堂高质量的习题讲评课往往能起到类似做几份试卷的功效。笔者认为,上好习题讲评课的关键是抓好学生的“两备”和教师的“四讲”。  相似文献   

13.
沈长生 《云南教育》2001,(23):43-44
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总复习”及相应设计的“练习三十五”中,共编排了50道习题,其中分数应用题约占一半,显然这是复习的重点。应怎样组织复习呢?实践证明,注重分单项练习能有效地提高复习的质量。一、透彻理解“分率”句的含义选取“总复习”应用题中的“分率”句,如“乙船每小时挖的泥比甲船少15”(总复习第8题),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乙船每小时挖的泥是甲船的();2.应把谁看作单位“1”;3.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写出数量关系式:甲船每小时挖的泥×(1-15)=乙船每小时挖的泥二、变换条件的叙述形式如“…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数学总复习教学中,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对于同一知识点或同一题型,当练习次数达到一定程度时,学习效率不再提高,而是保持当前这一水平,甚至还会有所下降,心理学上将这种劳动的单调性和重复性造成的低效率现象叫做“高原现象”。“高原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因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与心态不尽相同造成了数学复习阶段出现的“高原现象”的原因也不完全一样,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认知结构不完善,知识不系统。(2)复习方法不当,没有根据复习内容和进度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与策略。(3)过度练习导致生理、心理疲劳,  相似文献   

15.
高考前两个月冲刺阶段的复习(指每年的4至5月),可谓备考复习的最关键时期。如何使文科综合及历史学科成为高考出成绩的“生长点”,笔者拟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谈。  相似文献   

16.
周子会 《职教论坛》2002,(20):35-35
结合自己多年来教学实践,我认为要做好职中数学对口升学考前复习,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概括为“六要”:一、要加强对高考信息的研究,确保复习方向高考信息来自对“两纲”(《教学大纲》、《考试大纲》)、考题、教材的学习和研究。在复习过程中,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第一,《教学大纲》与《考试大纲》的对比研究。通过对比,明确新授与复习阶段对知识、能力的不同要求,避免做无用功。第二,对往届高考题的研究。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1)试卷题型比例;(2)近几年来高考试题分类分数、比重;(3)试题考查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7.
回顾传统的小学数学复习课模式,无论是“地毯式”,还是“串珠式”复习方式,其形式皆为集中讲授几个知识要点,然后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不科学因素,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以教师思维替代学生思维,忽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第二,以机械操练代替认知策略,忽视学生学习的独创性。这样教学最大的问题是师生都在简单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身心俱疲。因此新课程理论下的复习课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上出复习的“味”,这种“味”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18.
高三化学复习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教材为根本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复习阶段,它是三个阶段复习的重中之重。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考生应以教材为本,对照2009年《考试说明》(出于稳定的考虑,2010年与2009年《考试说明》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将知识清晰化、脉络化,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总结规律,举一反三。  相似文献   

19.
目前高三学生几乎都是在无法完成的“题海”中沉浮,投入的时间精力与收获很不成比例,素质教育也成了空中楼阁.高三复习应坚持七条原则:“高视角、低起点、缓坡度、激兴趣、成系统、重方法、抓落实”.在时间上应分为三个阶段:基础复习阶段、提高阶段、冲刺阶段.  相似文献   

20.
数学复习课的学习仅体现在“复习”两字的表面意义显然是不够的,重要的是提供探究空间,变“小步走”,为“大步走”,激发探究欲望,变“单调型”练习为“趣味性”练习,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变“模仿式”题型为“实践式”题型,使复习课充满了趣味性和挑战性。在完成复习这一目标的同时获得数学美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