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6,(2):335-338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评价生肌玉红胶原相对生肌玉红膏提高下肢慢性溃疡疗效与优势。方法:将60例下肢慢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生肌玉红胶原组与生肌玉红膏组,通过一致的外治方案,其中试验组外用生肌玉红胶原,对照组外用生肌玉红膏,评价指标为创面愈合率及创面愈合相关指标积分:溃疡深度、下肢水肿程度与性质、创周肤温与肤色。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基线分布情况一致,具有可比性;生肌玉红胶原组创面愈合率较生肌玉红膏组提高疗效约13%(P0.05);生肌玉红胶原组在溃疡肉芽生长及创周皮肤色泽与温度优于生肌玉红膏组(P0.05);改善下肢水肿方面与生肌玉红膏组一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生肌玉红胶原进一步通过改善下肢慢性溃疡患者创面肉芽生长与创面炎症而促进愈合。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6,(11):2407-2410
目的:观察生肌玉红胶原的抑菌与调控创面金属蛋白酶而促进慢性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试管法与平皿法实验以评估生肌玉红胶原强度,以大鼠感染性创面测定创面肉芽组织中羟脯氨酸、MMPs(MMP-1、MMP-2、MMP-9)含量,以电子照相法采用Image J软件分析测定创面面积。结果:生肌玉红胶原显著抑制外科临床常见细菌与耐药菌生长,对各种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25 g/m L,抑菌范围为10.5~19.5 mm;在大鼠感染性慢性创面造模后3d起生肌玉红胶原显著抑制创面肉芽MMP1、MMP2及MMP9含量(P0.01),其中以MMP9表达影响疗效最显著;在造模后第7、15天生肌玉红胶原组创面羟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与胶原组(P0.05)。造模后第3~15天,生肌玉红胶原组创面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与胶原组(P0.05),造模后15 d,胶原组创面面积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肌玉红胶原通过抑制外科临床常见细菌与耐药菌感染,降低创面金属蛋白酶分泌,促进肉芽羟脯氨酸合成而加速慢性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祛瘀生肌中药对大鼠正常创面肉芽组织影响的差异。方法以120只大鼠皮肤全层缺损创面为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观察生肌化瘀方及其拆方生肌方和化瘀方对创面修复不同时期肉芽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和Ⅰ型胶原变化的影响。结果正常组工型胶原表达水平明显延迟,MMP-1水平在创伤后3~11天里呈阶梯式增高;生肌方早期可以促进创面Ⅰ型胶原及MMP-1分泌,从创伤后3~11天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化瘀方组MMP-1表达在前7天保持较高水平,与生肌方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创伤后11天降低,显著低于正常组和生肌方组(P〈0.05);生肌化瘀方小剂量组促进I型胶原分泌有两个高峰时期,即创伤后7天和15天,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生肌化瘀方大剂量组在11天时MMP-1表达显著降低,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祛瘀生肌中药对实验性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I型胶原及MMP-1表达的影响,可能是在创面愈合的过程中,通过抑制MMP-1的分泌,从而使创面I型胶原的分泌增加,起到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象皮生肌膏对肛瘘术后创面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肛瘘术后创面造模,随机分为象皮生肌膏组、湿润烧伤膏组和凡士林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创面换药。动态观察各组治疗后创面修复情况及肉芽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象皮生肌膏组第8天、第14天创面愈合率及TGF-β1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2组(P均0.05),第14天创面愈合率湿润烧伤膏组高于凡士林组(P0.05);创面水肿评分明显低于其他2组(P均0.05),而湿润烧伤膏组低于凡士林组(P0.05);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其他2组(P均0.05),而湿润烧伤膏组短于凡士林组(P0.05)。结论象皮生肌膏可明显提高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其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创面中TGF-β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肖秀丽  王振宜  唐汉钧 《陕西中医》2011,32(12):1671-1673
目的:动态观察复黄生肌愈创油膏(简称复黄膏)对Wistar大鼠糖尿病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TGF-β1、Ⅰ型和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创面对照组、模型组和复黄膏组,制备糖尿病合并皮肤创面模型,复黄膏组给予复黄生肌愈创油膏外敷,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纱布外敷,1次/d。造模后分别于3、11d分批处死动物,采用Real-time RT-PCR技术观察不同时段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TGF-β1、Ⅰ型和Ⅲ型胶原含量的变化。结果:创面修复3d时,复黄膏组创面中TGF-β1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但和创面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量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创面修复11天时,复黄膏组创面中TGF-β1和Ⅰ型胶原mRNA表达明显低于创面对照组(P<0.05),但和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复黄膏组Ⅲ型胶原mRNA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但和创面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复黄生肌愈创油膏通过促进难愈性创面组织中TGF-β1mRNA的表达,进而促进Ⅰ、Ⅲ型胶原mRNA增殖及调节二者的平衡,起到促进创面良好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祛瘀生肌法在创面修复早、中期对实验性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Ⅰ、Ⅲ型胶原和胶原金属蛋白酶-1(MMP-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Northem blot杂交法对大鼠创面肉芽组织中MMP- 1和Ⅰ、Ⅲ型胶原mRNA在创面修复早期和中期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创面修复初期(3天)和中期(10天)对比,生肌化瘀组MMP-1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模型组MMP-1的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明显下降。结论祛瘀生肌法对实验性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Ⅰ、Ⅲ型胶原和MMP-1 mRNA表达的影响是其促进创面修复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分析内源性Ⅱb型MHC、Ⅰ型及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来探讨活血止痛膏剂对骨骼肌钝挫伤修复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63只大白兔随机分为活血止痛膏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青鹏膏对照组、外伤对照组,每组12只,另取3只做正常对照组。采用"重物自由落体打击法"制作大白兔骨骼肌急性钝挫伤模型。分别在3天、10天、20天、27天处死大白兔,每组每个时间点处死3只兔子,每只兔子在两条后腿腓肠肌取标本,共计6个标本。结果:(1)RT-PCR技术检测内源性Ⅱb型MHC mRNA,第3、10、20天高、中剂量组和青鹏膏组内源性Ⅱb型MHC mRNA表达量高于外伤组、低剂量组(P0.05);第10、20天高剂量组对内源性Ⅱb型MHC mRNA表达高于中剂量组(P0.05);(2)RT-PCR技术检测内源性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量:第3天各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第10、20天高、中剂量组和青鹏膏组表达量低于外伤组、低剂量组(P0.05);第10、20天高剂量组优于中剂量组(P0.05)。(3)RT-PCR技术检测内源性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量:第3、10、20天高、中剂量组和青鹏膏组内源性Ⅲ型胶原mRNA表达低于外伤组、低剂量组(P0.05);第3、10、20天高剂量组和青鹏膏组对内源性Ⅲ型胶原mRNA表达量明显少于中剂量组(P0.05)。3个检测指标各个时间点青鹏膏组和高剂量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作用效果没有差别。结论:(1)活血止痛膏可有效的促进骨骼肌急性钝挫伤后Ⅱb型MHC的mRNA表达的提高。(2)活血止痛膏能促进骨骼肌急性钝挫伤后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减少。(3)活血止痛膏可通过促进Ⅱb型MHC mR-NA的表达,同时减少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提高骨骼肌愈合质量。(4)高剂量活血止痛膏与青鹏膏在骨骼肌Ⅱb型MHC mRNA表达和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动物体内实验研究生肌玉红膏载入修饰后胶原的体内降解行为和生物相容性,探讨生物可降解材料生肌玉红胶原作为生物医用材料的应用可能。方法:将生肌玉红胶原(实验组)与交联修饰后胶原(对照组)植入8只新西兰白兔背部皮下,分别于术后1、2、4及8周取出2组植入材料,行肉眼观察、埋植材料近旁组织切片后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及对两组材料的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实验组在植入后动物体内炎症反应消失较对照组明显提前,组织相容性较同期对照组良好,可促进近旁组织毛细血管新生与胶原新生。结论:生肌玉红膏载入胶原较Ⅰ型胶原自身组织相容性更佳,基本上发挥出生肌玉红膏及修饰后胶原各自促创面愈合的优势,与周围组织有更加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生肌玉红明胶海绵对机械性大鼠创面微循环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修饰后明胶海绵、生肌玉红膏、生肌玉红明胶海绵分别敷于大鼠背部机械性创面,凡士林组以凡士林纱布覆盖,于造模后3、7、14天,检查各组创面肉芽色泽、肉芽组织微血管数量、bFGF阳性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结果:生肌玉红明胶海绵组在造模后第3、7天时,创面微血管数、bFGF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凡士林组及生肌玉红膏组,创面肉芽颜色积分显著高于凡士林组;造模后第14天,bFGF阳性细胞数显著低于凡士林组,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凡士林组及生肌玉红膏组。结论:生肌玉红明胶海绵能有效改善创面微循环,促进愈合,疗效较传统生肌玉红膏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生肌化瘀方及其拆方促进创面修复(呈皮肤修复)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创面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以乳鼠皮肤成纤维细胞作对照,分别加入生肌方、化瘀方及生肌化瘀方大、小剂量药物血清,运用细胞化学ABC法检测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的含量.结果:生肌方能够提高创面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含量,且均高于模型组(P<0.01);化瘀方能够降低创面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含量,且低于模型组(P<0.01);生肌化瘀方大、小剂量组Ⅰ、Ⅲ型胶原含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生肌化瘀方能够促进创面修复,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是通过调节Ⅰ、Ⅲ型胶原的比值来调控Ⅰ、Ⅲ型胶原代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象皮生肌膏对压疮模型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湿润烧伤膏组、象皮生肌膏组,每组各18只。空白组不予造模,其余3组建立Ⅲ期、Ⅳ期压疮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组与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湿润烧伤膏组给予湿润烧伤膏外用,象皮生肌膏组给予象皮生肌膏外用。干预14 d。于干预第3、7、14天观察创面愈合率,组织病理情况,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p38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p38MAPK)、MAPK激活蛋白激酶2(MK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湿润烧伤膏组、象皮生肌膏组治疗第3、7、14天创面愈合率均升高(P<0.05)。组织病理结果显示,治疗第14天,模型组可见少量毛细血管,湿润烧伤膏组、象皮生肌膏组可见大量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丰富。湿润烧伤膏组、象皮生肌膏组治疗第3、7、14天IL-6、TNF-α、VEGF、p38MAPK蛋白、MK2蛋白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象皮生肌膏组治疗第7、14天IL-6含量及第7...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生肌化瘀方及其拆方促进创面修复(呈皮肤修复)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创面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以乳鼠皮肤成纤维细胞作对照,分别加入生肌方、化瘀方及生肌化瘀大小,小剂量药物血清,运用细胞化学ABC法检测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的含量。:生肌方能够提高创面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含量,且均高于模型组(P<0.01);化瘀方能够降低创面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含量,且低于模型组(P<0.01);生肌化瘀方大、小剂量组Ⅰ、Ⅲ型胶原含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生肌化瘀方能够促进创面修复,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是通过调节Ⅰ、Ⅲ型胶原的比值来调控Ⅰ、Ⅲ型胶原代谢。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加味生肌玉红膏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60只健康雄性大鼠分为凡士林组10只、康复新液组10只、加味生肌玉红膏组10只;另外再设三组需在药物干预基础上注射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PDTC),即PDTC+凡士林组、PDTC+康复新液组、PDTC+加味生肌玉红膏组,每组各10只。建立肛瘘术后大鼠创面模型并予不同方式干预。在第3、7、14天时分别观察记录大鼠创面愈合情况,并计算愈合率;同时每只大鼠抽取尾静脉血液用于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结果:在治疗的各个时间点,加味生肌玉红膏组与PDTC+加味生肌玉红膏组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检测显示,治疗各时间点,加味生肌玉红膏组与PDTC+加味生肌玉红膏组的IL-1β、TNF-α、IL-6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凡士林组与康复新液组(P<0.05),且PDTC+加味生肌玉红膏组IL-1β、TNF-α、IL-6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芪黄通络汤配合生肌玉红膏治疗足踝部损伤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足踝部损伤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应用芪黄通络汤配合生肌玉红膏治疗;对照组32例,单纯应用生肌玉红膏治疗。疗程40天,观察两组患者肉芽长出、肉芽与皮面齐平及上皮组织完全覆盖创面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总有效率71.88%,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肉芽出现时间、肉芽与皮面齐平时间方面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肉芽色泽鲜活红润,血运充沛。结论:芪黄通络汤配合生肌玉红膏治疗足踝部损伤性溃疡能使创面的肉芽组织生长迅速,愈合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外敷生肌玉红膏治疗Ⅲ期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Ⅲ期褥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外敷生肌玉红膏覆盖创面,对照组给予凡士林纱布敷于创面,每天换药1次。记录创面正常肉芽组织开始生长时间、上皮出现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7、14、21天创面愈合面积,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经外敷生肌玉红膏治疗后,其总有效率(包括治愈、好转)为93.3%,肉芽组织开始生长时间、上皮出现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创面愈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敷生肌玉红膏能有效促进褥疮创面的愈合,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生肌化瘀方及拆方对创面成纤维细胞的α1(Ⅰ )mRNA和α1(Ⅲ )mRNA表达的影响 ,探讨其促进创面修复呈皮肤修复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创面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 ,以乳鼠皮肤成纤维细胞作对照 ,分别加入生肌方、化瘀方及生肌化瘀方大、小剂量药物血清 ,运用NthernBlot分子杂交法检测成纤维细胞Ⅰ、Ⅲ前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 :生肌方能够加强创面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 ,高于模型组 ;化瘀方能够降低创面成纤维细胞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 ,低于模型组 ;生肌化瘀方各剂量组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生肌化瘀方通过调控创面成纤维细胞的α1(Ⅰ )mRNA和α1(Ⅲ )mRNA表达使创面修复呈皮肤修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生肌玉红膏联合氧气雾化技术治疗Ⅱ~Ⅲ期压疮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Ⅱ~Ⅲ期老年压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用敏感抗生素配置而成的雾化液经氧气雾化技术对压疮局部创面供氧后涂敷生肌玉红膏,对照组单用生肌玉膏涂敷治疗,两组4周为1个疗程,均每日换药,分别于治疗第3、7、14、21、28日观察创面显效时间、愈合时间;治疗后评价综合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第3、7、14、21、28日不同时间段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创面显效时间、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肌玉红膏可以安全用于治疗Ⅱ~Ⅲ期压疮,联合氧气雾化创面治疗方法通过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有效减少渗液来提高创面愈合率,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病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雄竭烫烧伤膏对烧、烫伤促愈合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雄竭烫烧伤膏对大鼠Ⅲ度烫伤、家兔深Ⅱ度烧伤后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Ⅲ度烫伤、家兔深Ⅱ度烧伤模型,观察雄竭烫烧伤膏对动物创面愈合情况的影响.结果:雄竭烫烧伤膏小、中、大剂量组15天、20天、25天时均能显著促进大鼠Ⅲ度烫伤创面的愈合,与赋型剂对照比较,P<0.01;雄竭烫烧伤膏小、中、大剂量组第10天、15天、20天时均能显著促进兔深Ⅱ度烧伤的愈合,与赋型剂对照比较,P<0.01.结果:雄竭烫烧伤膏具有治疗动物烫、烧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生肌红粉膏治疗肛瘘、肛周脓肿术后创面2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子夫  袁亮  邱剑锋  李国栋 《新中医》2005,37(11):53-54
目的:观察生肌红粉膏在肛瘘、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换药初期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在换药初期应用生肌红粉膏纱条外敷,待腐肉脱落后改用生肌玉红膏纱条换药;对照组26例应用生肌玉红膏换药。2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2组患者均获痊愈。治疗组创面腐肉脱落时间及14天创面愈合率〉75%例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并能缩短愈合时间。结论:术后初期应用生肌红粉膏换药能明显促进感染性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对小鼠皮肤创面愈合过程中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昆明种雄性小鼠,背部手术制备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后,随机分为创面对照组,氧化苦参碱低、中、高剂量组(20,40,80 mg·kg-1).以制备创面次日为第0天,分别于第3,5,7,9,11,14天处死小鼠,取背部皮肤创面组织,病理学观察愈合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创面肉芽组织中Ⅲ型胶原蛋白的含量变化.结果:氧化苦参碱明显抑制创面组织中炎症反应,促进新生肉芽组织、毛细血管以及新生纤维胶原生长;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氧化苦参碱低剂量组在第5天,中、高剂量组在第9天显著提高小鼠皮肤创面组织中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小鼠创面愈合过程中氧化苦参碱低剂量组在第9,11天,中剂量组在第3,5,7,9,11天,以及高剂量组在第7,9天均使创面组织中的Ⅲ型胶原蛋白显著增加(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能促进小鼠皮肤创面的愈合,其机制可能与提高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