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固定资产帐面余额反映的应是原值王可玮固定资产帐面余额反映的是原值还是净值?回答应该是:固定资产帐面余额应为原帐面价值,即:原值,而不应是抵销折旧后的净值,巳永远不变。其根据有以下三个:一、教材上的理论根据。新会计制度规定了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依据由三个...  相似文献   

2.
李龙梅 《财会月刊》2008,(11):28-28
税法规定,企业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时,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的,暂免征收增值税:属于企业固定资产目录所列货物;企业按固定资产管理,并确已使用过;销售价格不超过原值。对于不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的,则一律按4%的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由于企业在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同定资产时具有定价的自主权,因此存在纳税筹划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乔丽娜 《数据》2002,(1):15
新建项目是以建设性质和建设单位来确定的,它分种情况,一是指建设单位从无到有,平地起家新开始建设的项目;二是指原有企事业单位经过建设,其新增加的固定资产价值超过该单位原固定资产价值(原值)三倍以上.  相似文献   

4.
(一)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是医院总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该类资产核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医院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与公允。《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按账面价值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用于固定资产的更新和大型修缮。这个规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弊端:第一,虚增固定资产总量。医院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资产负债表上固定资产项目的金额只反映原值,未能反映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实际损耗,造成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的严重背离,  相似文献   

5.
对于固定资产的一般购进业务,企业会计准则确定固定资产成本的方法与企业所得税法确定固定资产计税基础的方法相同,二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购进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和购进固定资产的原值中含有预计固定资产弃置费用的处理上。  相似文献   

6.
固定资产实际净值率的估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固定资产净值率是指固定资产净值对固定资产原值之比。当净值和原值都按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时的价格进行计算时,我们称二者之比为名义净值率;当净值和原值都按可比价格进行计算时,我们称二者之比为实际净值率。在现行统计中,固定资产净值和固定资产原值都是按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时的价格计算的。因此,根据现有统计资料,只能得到名义净值率,不能得到实际净值率。本文目的在于找出实际净值率的估算方法。本文提出了依据固定资产平均使用年限和新增固定资产平均增长率来推算固定资产净值率的公式。  相似文献   

7.
一、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固定资产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入账,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购入的固定资产按照实际支付的买价或售出单位的账面原值(扣除原安装成本)、包装费、运杂费和安装成本等记账。(2)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照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记账。在固定资产尚未交付使用或者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之前发生的固定资产的借款  相似文献   

8.
税法规定,企业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时,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的,暂免征收增值税:属于企业固定资产目录所列货物;企业按固定资产管理,并确已使用过;销售价格不超过原值。对于不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的,则一律按4%的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由于企业在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  相似文献   

9.
颜淑姬 《财会月刊》2007,(10):24-25
根据国税函[1995]288号文件和财税[2002]29号通知的规定,自2002年1月1日起,纳税人销售旧货,一律按4%的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企业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售价低于原值的,免税;售价高于原值的,按简易办法4%减半交税。企业选择免税所获得的净收益不一定高于选择纳税所获得的收益。因此,企业可以通过纳税筹划,事先计算免税与纳税的平衡点,从而选择最佳筹划方案。企业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纳税筹划方法一般有升值率法、差额率法和销售价格法。  相似文献   

10.
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固定资产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入账,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购入的固定资产按照实际支付的买价或售出单位的账面原值(扣除原安装成本)、包装费、运杂费和安装成本等记账。(2)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照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记账。在固定资产尚未交付使用或者已投入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之前发生的固定资产的借款利息和有关费用以及外币借款的汇兑差额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良媛 《西部财会》2005,(6):55-56,54
1、现行固定资产核算存在的缺陷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只核算账面原值,不核算净值。事业单位增加固定资产时,同时增加固定基金。《制度》对固定资产的增加、转出、报废及毁损、盘盈盘亏等会计事项都规定了详细的核算方法,但对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价值损耗如何核算没有规定,这种核算方式存在着明显的缺陷。(1)无法反映固定资产的真正价值。固定资产账面原值始终以账面原价反映,没有设计相应的备抵科目,随着时间推移,与现时净值相差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2.
评估后的固定资产怎样会计处理梁希目前已经建立股份合作制的企业,对评估扣的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大体有二种情况,现举一事例,便于说明。例:某企业于92年购进车床一台,帐面原值8700元,已提折旧7860元,净值860元;评估后,重估原值24000元,评估...  相似文献   

13.
固定资产折旧主要是针对固定资产原值而言,其计算依据是固定资产的原价(历史成本)、预计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等。这些都是预先确定好的,是具有一定主观性的会计估计,其方法可以采用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一经确定,就不得随意变更,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国税函[1995]288号文件和财税[2002]29号通知的规定,自2002年1月1日起,纳税人销售旧货,一律按4%的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企业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售价低于原值的,免税;售价高于原值的,按简易办法4%减  相似文献   

15.
由于固定资产评估的目的、方法、价格不同,资产评估结果的会计处理就不尽一致。而目前没有全面的、系统的统一会计处理规定,笔者以几种不同固定资产评估情况分析其评估结果的会计处理。一\实行企业承包、股份经营。联营兼并、出售、中外合资合作的固定资产。在产权变动前,应对企业的资产进行评估,考虑资产的原值、净值、新旧程度、重置完全价值、获利能力等因素确定重估价值。在固定资产量估价值确认后,应以重置完全价值对其进行帐务处理。按重置完全价值与怅面原值差额,借记“固定资产”科目,按新旧程度评估确认的折旧额与帐面差额…  相似文献   

16.
王云飞 《财会通讯》2004,(11):31-32
1、两者的涵义不同。《企业会计制度》第56条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这里的账面价值是指固定资产原值扣减已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的净额;这里的可收回金额是指固定资产的销售净价与预期从固定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一、石油天然气资产折旧与减值计量的相关联系 1.两者核算的对象一致.就一项固定资产来说,折旧核算的对象是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值核算的对象是固定资产的净值,即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但它们都反映固定资产价值的降低.  相似文献   

18.
完善我国高校会计核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高校现行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危害 (一)对固定资产的核算不科学 1.周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不能如实反映高校净资产。按目前的会计制度规定,高校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报表中的总资产是按固定资产原值汇总,而企业的总资产一般是按固定资产净值汇总。  相似文献   

19.
一、评估确认日的会计处理 根据现行制度规定,评估调帐的基本原则是:用重置价值调整原值,用评估值调整原净值。但是,由于存在着对该原则的不同理解,所以在实践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而这最主要的表现在对固定资产评估后折旧额的会计处理上,下面我们对此进行分析: 假定某企业现有一套生产设备,于1991年12月投入使用,原值400万元,估计折旧年限19年,残值20万元,使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与纳税规定一致),年折旧额20万元。为进行股份制改造,现对该设备进行评估,评估基准日为1996年12月31日,当时…  相似文献   

2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反映的是固定资产净值的减值情况,它是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值减累计折旧)与企业期末合理预计的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的差额。《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指出,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销售净价与预期从该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现金流量的现值(即“未来现金流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由于未来现金流现值的计算难度较大,目前可收回金额一般采用销售净价的方法来确定。但制度和准则仅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一些原则性的内容进行了规定,对销售净价究竟如何确定并未规定。笔者认为,根据固定资产销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