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2月择期全凭静脉麻醉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年龄29~60岁,BMI 18~29 kg/m2,ASA Ⅰ或Ⅱ级,根据术前是否接受新辅助化疗分为化疗组(C组)和非化疗组(NC组),每组30例。C组术前接受阿霉素联合紫杉醇(AT)或阿霉素、环磷酰胺联合紫杉醇(AC-T)方案化疗4周期后行手术治疗;NC组术前未接受新辅助化疗,直接行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术前电解质、肝肾功能和入室时、插管即刻、肌松监测值(T1%)恢复至10%、25%、75%时的HR、MAP、SpO2 ;采用闭环肌松靶控注射系统进行罗库溴铵给药及肌松监测,T1%做为肌松监测值,监测罗库溴铵起效时间(注罗库溴铵毕到T1%降至0的时间),10%恢复时间(注罗库溴铵毕到T1%恢复至10%的时间),恢复指数(T1%恢复到25%至75%的时间),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麻醉药物用量。
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电解质、肝肾功能和术中不同时点HR、MAP、SpO2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NC组比较,C组罗库溴铵起效时间明显延长(P<0.05),10%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罗库溴铵用量明显增多,平均输注速率明显增快(P<0.05)。两组恢复指数、丙泊酚、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新辅助化疗后行乳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术中罗库溴铵起效时间明显延长,10%恢复时间明显缩短,且罗库溴铵用量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试验应用PI控制器自动化反馈控制罗库溴铵的输注,将肌松维持在恒定水平,通过确定罗库溴铵的稳态输注速率,来研究琥珀胆碱对罗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14例ASA分级Ⅰ~Ⅱ级的手术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7例)和试验组(7例)。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后,静注0.6mg/kg罗库溴铵进行气管插管;试验组则静注1.5mg/kg琥珀胆碱后气管插管,待肌松作用完全恢复后,再静注0.6mg/kg罗库溴铵,  相似文献   

3.
罗库溴铵在老年病人的肌松效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罗库溴铵在老年病人的肌松效应。方法:30 例ASAⅠ~Ⅱ级接受芬太尼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的病人分为老年组( n = 15,年龄72-4 ±4-0 岁) 和青壮年组(n = 15,年龄30-6 ±11-6 岁)。在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mg/kg 后用加速度仪检测其起效时间、无反应期、T125 % 恢复时间、T175% 恢复时间及恢复指数。结果:老年组病人与青壮年组病人相比,罗库溴铵的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别(83-6 ±22-5vs88-1 ±24-0 秒,P> 0-05),但老年组的无反应期(36-3 ±10-6vs20-0 ±6-7 分钟,P< 0-01) 、T125% 恢复时间(52-6 ±17-9vs28-5 ±7-2 分钟,P< 0-01)、T175 % 恢复时间(75-8 ±20-0vs38-9±9-4 分钟,P< 0-01)及恢复指数(33-2 ±9-2vs10-4±5-0 分钟,P< 0-01)均显著延长。结论:在老年病人,罗库溴铵的肌松作用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罗库溴铵、维库溴铵及美维松的 肌松效应。方法45例ASAⅠ~Ⅱ级 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各组分别于气管插管后注入相当于2倍ED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七氟醚对罗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方法 成人全麻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每组20例.Ⅰ组丙泊酚静脉麻醉,Ⅱ组吸入七氟醚(1 MAC)15 min,Ⅲ组吸入七氟醚(1 MAC)45 min.在麻醉平稳(Ⅱ、Ⅲ组在呼气末七氟醚浓度稳定在1 MAC)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 mg/kg,记录TOFr的变化.结果 Ⅱ、Ⅲ组罗库溴铵的起效时间分别为97.60 s和94.50 s,明显短于Ⅰ组的119.90 s(P<0.05);Ⅱ和Ⅲ组完全肌松时间(T1消失)明显长于Ⅰ组(32.7 min和44,6 min vs.21.3 min)(P<0.05),Ⅲ组明显长于Ⅱ组(P<0.05);TOF的T2~T4出现的时间及TOFr恢复到25%、50%和75%的时间,Ⅱ、Ⅲ组均长于Ⅰ组,且Ⅲ组长于Ⅱ组(P<0.05).结论 持续吸入1 MAC七氟醚能随吸人时间延长而增强罗库溴铵的神经肌肉阻滞效应.  相似文献   

6.
七氟醚对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吸入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对不同剂量的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 9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六组.记录各组静注罗库溴铵后其起效时间、四个成串刺激(TOF)无反应时间、T1 25%恢复时间、T1 75%恢复时间及恢复指数(T1 25%恢复到75%的时间).结果 静注等效剂量的罗库溴铵Ⅲ组与Ⅰ组、Ⅳ组与Ⅱ组比较,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静注等效剂量的Ⅴ组与Ⅰ组、Ⅵ组与Ⅱ组比较,起效时间明显缩短(P<0.05);在无反应时间、T1 25%恢复时间、T1 75%恢复时间及恢复指数上,复合吸入七氟醚的Ⅲ到Ⅵ组较注入等效剂量的罗库溴铵Ⅰ组与Ⅱ组比较均有明显的延长(P<0.05或P<0.01);Ⅱ组与Ⅲ组之间以及Ⅳ组与Ⅴ组之间罗库溴铵的肌松维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七氟醚能明显延长罗库溴铵的作用时间,有时间依赖及剂量依赖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单次插管剂量罗库溴铵对梗阻性肝胆疾病小婴儿的肌松效应.方法 年龄1~4个月,无神经肌肉疾病、肾功能正常的小婴儿30例均分为肝胆疾病组(A组)和无肝胆疾病对照组(B组).两组均以丙泊酚2 mg/kg、芬太尼3 μg/kg诱导,继以罗库溴铵0.6 mg/kg单次剂量静脉注射.加速度仪监测拇内收肌的单刺激收缩反应,观察其起效时间、无反应时间、临床时效和恢复指数.结果 A组起效时间为(81±35)s,长于B组的(51±28)s(P<0.05);两组无反应时间、临床时效、恢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梗阻性肝胆疾病婴幼儿,罗库溴铵起效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8.
异氟醚对罗库溴铵肌松效应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在体兔坐骨神经一胫前肌标本的制备,研究异氟醚对单次静注和连续输注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 实验家兔均采用异氟醚全麻。10只家兔分为两组观测,观察组间单次静注罗库溴铵的肌松时效的变化;另取10只家兔分为两组,观察组间罗库溴铵连续输注后的肌松时效和输注量的变化。结果 单次静注罗库溴铵(2 倍 ED95 )时,异氟醚使其作用时间延长约 7min(P<0 .05),同时罗库溴铵对血液动力学影响轻微;连续静注罗库溴铵时,异氟醚使罗库溴铵的静脉输注需要量减少40%(P<0 .05),而对起效和恢复指数无明显影响。结论 异氟醚能增强罗库溴铵的肌松时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肝移植术中罗库溴铵的药效学。方法全身麻醉下肝移植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罗库溴铵间断组(Ⅰ组)和连续输注组(Ⅱ组)。采用TOF刺激方式,监测拇内收肌收缩反应,记录肌松效应及用药量等。结果两组年龄、体重、尿量、出血量、无肝期及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肌松起效和恢复时间及用药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无肝期临床作用时间(97.9±26.1)min和新肝期肝动脉开放前第一次给药的作用时间(82.0±20.9)min,明显长于无肝前期(65.0±22.2)min。Ⅰ组和Ⅱ组无肝期及新肝期罗库溴铵的用量分别为(1.61±1.18,2.16±1.23)μg·kg^-1·min^-1和(1.44±0.53,2.01±1.24)μg·kg^-1·min^-1,显著低于无肝前期(5.07±1.01,5.68±1.75)μg·kg^-1·min^-1。术中转氨酶显著升高(P〈0.01),血尿素氮和肌酐有增高趋势,肌酐清除率有降低趋势。无肝期和新肝初期内环境变化显著。结论肝移植术中间断和连续两种给药方式,罗库溴铵的用药量和肌松恢复时间相似。无肝期肝功能缺如、新肝缺血再灌注及肝动脉化,以及肝外途径等协同作用,使得无肝期和新肝期罗库溴铵的作用时间延长,维持同等程度肌松时用药量明显低于无肝前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丙泊酚不同输注时间对罗库溴铵有效剂量的影响.方法 中青年女性全麻手术患者24例,以血浆靶浓度4 μg/ml输注丙泊酚和静注雷米芬太尼1/μg/kg麻醉诱导,气管内插管.输注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维持脑电双频指数40~50.监测拇内收肌颤搐反应.持续输注丙泊酚5 min(Ⅰ组)或20 min(Ⅱ组)后,给予首剂量罗席溴铵150 μg/kg.当TOF的T1下降并稳定在同一高度时,静注罗库溴铵50 μg/kg,直到T1抑制程度超过90%.记录每次静脉注射罗库溴铵后T1稳定值、间隔时间和皮温测定值,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结果 Ⅰ组罗席溴铵ED90和ED95分别为(261.6士53.8)μg/kg和(321.9±73.9)μg/kg,略高于Ⅱ组的(235.3±46.9)μg/kg和(297.7士53.5)μg/kg.两组罗库溴铵量效关系曲线的斜率和截距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青年女性患者输注丙泊酚对罗库溴铵有效剂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患者全身麻醉时罗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 方法 择期行全麻手术患者8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80例,年龄20岁~60岁.根据BMI将患者分为3组:超重组(Ⅰ组)30例,正常体重组(Ⅱ组)30例和低体重组(Ⅲ组)20例.5s内推注罗库溴铵0.9 mg/kg,记录从推药到T1为0%的时间(起效时间)、无反应期(T1为0%的时间)和恢复指数(T1由25%至75%的时间). 结果 Ⅰ组、Ⅱ组和Ⅲ组的起效时间分别为(75±15)、(91±23)、(135±27)s,Ⅰ组的起效时间短于Ⅱ组和Ⅲ组(P<0.01),Ⅱ组又短于Ⅲ组(P<0.01).Ⅰ组、Ⅱ组和Ⅲ组的无反应期分别为(49±14)、(37±8)、(28±7) min,Ⅰ组的无反应期则长于Ⅱ组和Ⅲ组(P<0.01),Ⅱ组又长于Ⅲ组(P<0.01).3组的恢复指数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按体重静注罗库溴铵,BMI是影响该药起效时间和无反应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肝功能障碍病人对罗库溴铵肌松时效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肝功能障碍对罗库溴铵肌松时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无神经肌肉疾患、肾功能正常、在全麻下行择期肝胆手术的病人40例,其中20例肝功能正常,ASAⅠ~Ⅱ级,为对照组(A组),另20例有明显梗阻性黄疸的肝功能障碍(ASAⅢ级)病人,为肝功能障碍组(B组)。两组病人术前均未用对肌松有影响的药物。用加速度仪监测拇内收肌收缩反应,观察罗库溴铵0.6mg·kg~(-1)时两组病人肌松时效的差异。结果 A、B两组起效时间分别为(63±19)s和(70±21)s,差异不明显;临床时效分别为(41±16)min和(67±29)min,P<0.05;恢复指数分别为(9.4±2.0)min和(10.9±2.5)min,差异不明显。结论 梗阻性黄疸的肝功能障碍病人,罗库溴铵的临床作用时效延长,但起效时间和恢复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肌松药自适应控制给药系统使病人的肌松水平稳定在恒定水平,研究低温体外循环(CPB)对心血管手术病人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方法 择期心血管手术病人20例,ASA分级Ⅱ或Ⅲ级,随机分为2组(n=10):罗库溴铵组(R组)和维库溴铵组(V组)。用加速度仪监测神经肌肉传导功能,采用四个成串刺激,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3 mg/kg、芬太尼2~4μg/kg,并采用自适应控制给药系统给予肌松药负荷剂量:罗库溴铵0.3mg/kg(R组)或维库溴铵0.07mg/kg(V组),T4消失时进行气管插管,当肌松水平恢复到T1=10%时,控制系统开始控制输注泵持续输注肌松药,2组术中肌松水平维持在T1=10%。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和咪达唑仑维持麻醉。分别于CPB开始前T1=10%并且持续5min(T1)、CPB中达到设定的最低温度(T2)、CPB停止后5min (T1)采集动脉血,测定肌松药的血药浓度;记录CPB前(麻醉诱导开始至CPB开始前即刻)、CPB中(CPB开始即刻至CPB停止前即刻)和CPB后(CPB停止后即刻至术毕)肌松药的输注速率,记录达设定点时间(从T1=100%至T1=10%的时间)、达稳态时间(从T1=100%到T1稳定在10%的时间)、鼻咽温及拇内收肌皮温。并对本控制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 与T1比较,R组和V组T2、T3时肌松药的血药浓度降低,CPB中及CPB后肌松药的输注速率均低于CPB前(P<0.01)。两组平均超调和平均标准差均在5%以内,控制给药系统性能指标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血管手术病人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麻醉下,低温CPB强化了罗库溴铵、维库溴铵的肌松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地氟醚对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地氟醚对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成人全麻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3组静脉麻醉组(Ⅰ组)、吸入地氟醚(1MAC)15min组(Ⅱ组)和45min组(Ⅲ组)。Ⅰ组在麻醉平稳后,Ⅱ组和Ⅲ组分别在呼气末地氟醚浓度稳定15min和45min时静注罗库溴铵0.6mg·kg-1,用肌松监测仪监测TOF(四个成串刺激)的变化。结果Ⅱ组的T1和TOF比值起效时间(min)分别为1.3和0.8,与Ⅰ组2.2和1.5比较,明显缩短(P<0.05);临床肌松时间(T1值恢复至25%基础值的时间)3组分别为29.6,31.7和37.8min,Ⅲ组与Ⅰ组比较明显延长(P<0.05);T  相似文献   

15.
营养不良对罗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营养不良对罗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择 ASA I-Ⅱ级全麻行择期手术的病人48例,按体重指数将病人分为4组:I组为正常对照组、Ⅱ组为轻度营养不良组、Ⅲ组为中度营养不良组、Ⅳ组为重度营养不良组。用肌松监测仪监测四个成串刺激(TOF)的变化,记录罗库溴铵插管剂量(0.6mg·kg-1)和维持剂量(0.15 mg·kg-1)的肌松指标。结果 插管剂量的罗库溴铵,在Ⅲ组和Ⅳ组的起效时间延迟[(184.7±58.1)s和(251.8±62.1)s,P<0.05],在Ⅳ组的T1最大抑制程度下降为95.17%±3.88%(P<0.05),在Ⅲ组和Ⅳ组的时效缩短为(26.4±6.3)min和(25.0±7.1)min(P<0.05)。维持剂量的罗库溴铵,在Ⅲ组和Ⅳ组的时效缩短为(18.8±4.0)min和(17.0±4.2)min(P<0.05)。恢复指数在各组间无差别(P>0.05),Ⅱ组的各指标与Ⅰ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按实际体重给药,罗库溴铵在中度和重度营养不良病人身上的肌松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6.
不同剂量罗库溴铵在颅脑手术中的肌松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罗库溴铵不同剂量配伍在颅脑手术麻醉诱导和维持中的肌松效应。方法择期颅脑手术患者45例,年龄20~60岁,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例。诱导时分别接受罗库溴铵0.6mg/kg(Ⅰ组)、0.75mg/kg(Ⅱ组)和0.9mg/kg(Ⅲ组)。记录拇指肌诱发颤搐反应的抑制过程和恢复过程,在肌松作用消退25%时,三组分别追加罗库溴铵0.6、0.45和0.3mg/kg。评价给药前后血液动力学的波动及肌松起效时间、提供插管条件、肌松维持时间、恢复时间、总时效等效能指标。结果Ⅲ组拇指肌颤搐抑制5%的时间明显短于Ⅰ组和Ⅱ组(P<0.05),但达到最大抑制时间三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插管条件Ⅲ组优秀率明显较Ⅰ、Ⅱ组高(P<0.05,P<0.01);诱导量恢复5%及25%的时间Ⅲ组明显延长(P<0.01)。三组维持量起效时间及维持时间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但诱导量加维持量总时效无显著性差异;给药前后三组血液动力学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罗库溴铵在颅脑手术麻醉中建议使用0.9mg/kg诱导,0.3mg/kg维持。  相似文献   

17.
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在终末期肾衰竭病人临床药效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比较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在终末期肾衰竭病人中的肌松效应。方法  2 5例ASAⅢ级行肾移植术病人随机分为罗库溴铵组 (R组 ,15例 )和维库溴铵组 (V组 ,10例 )。麻醉诱导后分别给予 2×ED95剂量的罗库溴铵 (0 6mg/kg)或维库溴铵 (0 1mg/kg)。术中当T1恢复至 2 5 %时 ,追加 0 5×ED95剂量的罗库溴铵 (0 15mg/kg)或维库溴铵 (0 0 2 5mg/kg)。末次剂量后 ,使肌张力自然恢复或给予新斯的明拮抗。结果 初量罗库溴铵的起效时间为 (1 98± 0 4 7)min ,明显短于维库溴铵的 (3 2 5±0 82 )min。初量和追加量的罗库溴铵的肌松维持时间分别为 (4 6 87± 14 6 0 )min和 (34 86± 15 5 7)min,与维库溴铵相似。两组应用拮抗药后 ,恢复指数均显著缩短。结论 对于终末期肾衰竭病人 ,罗库溴铵的起效快于维库溴铵 ,肌松作用维持时间和恢复指数与维库溴铵相似。  相似文献   

18.
罗库溴铵对老年病人的药效动力学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罗库溴铵对老年病人的肌松效应。方法 94例ASA Ⅰ~Ⅱ级的病人按年龄分为4组,Ⅰ组为对照组(28例,32~59岁),Ⅱ组(29例,60~69岁),Ⅲ组(27例,70~89岁)和Ⅳ组(10例,90~97岁)。四组病人均于全麻诱导时静注罗库溴铵0.6mg/kg,并进行四个成串刺激(TOF)肌松监测。术中持续静注罗库溴铵,用注射泵调控给药剂量,T_1维持10%~20%至手术结束。记录罗库溴铵起效时间、T_1为零时间、首次给药后T_110%恢复时间、停药后T_125%恢复时间以及每30min罗库溴铵用量。结果 (1)Ⅰ组病人罗库溴铵起效时间明显比其余三组长(P<0.01),Ⅳ组病人肌松起效时间快于Ⅱ组和Ⅲ组(P<0.01)。(2)Ⅰ组病人T_1为零时间明显比其余3组病人长(P<0.01),Ⅱ、Ⅲ组T_1为零时间相近(P>0.05),Ⅳ组病人则短于Ⅱ组和Ⅲ组(P<0.01)。(3)Ⅰ组和Ⅱ组首次给药后T_110%恢复时间和停药后T_125%恢复时间显著快于Ⅲ组和Ⅳ组(P<0.01)。(4)不同年龄组罗库溴铵用量不同,随年龄增加而减少(P<0.01)。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在高龄病人罗库溴铵起效时间,达最大效能时间增快、维持用量减少和肌松持续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性别因素对七氟醚增强顺阿曲库铵或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患者240例,年龄20~60岁,ASA分级Ⅰ或Ⅱ级,BMI 20~30 kg/m2,随机分为2组(n=120):顺阿曲库铵组和罗库溴铵组,各组按性别和麻醉药再分4个亚组(n=30):女性异丙酚组、男性异丙酚组、女性七氟醚组和男性七氟醚组.各异丙酚组靶控输注异丙酚,血浆靶浓度2~6 μg/ml,各七氟醚组吸入七氟醚,于靶控输注或待呼气末七氟醚浓度稳定于1.71%5 min后,静脉注射顺阿曲库铵0.15 mg/kg或罗库溴铵0.6 mg/kg.记录肌松起效时间、肌松作用峰值时间、T1 25%恢复时间和TOFR25%恢复时间.结果 与异丙酚麻醉比较,女性患者七氟醚麻醉时,罗库溴铵TOFR 25%恢复时间延长,顺阿曲库铵肌松作用峰值时间、T1 25%恢复时间和TOFR 25%恢复时间延长,男性患者七氟醚麻醉时,罗库溴铵起效时间缩短,肌松作用峰值时间、T1 25%恢复时间和TOFR 25%恢复时间延长,顺阿曲库铵肌松作用峰值时间、T1 25%恢复时间和TOFR 25%恢复时间延长(P<0.05或0.01);七氟醚麻醉时与男性患者比较,女性患者罗库溴铵T1 25%恢复时间和TOFR 25%恢复时间缩短,顺阿曲库铵起效时间缩短(P<0.05或0.01).结论 七氟醚对罗库溴铵肌松的增强作用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强于女性;对顺阿曲库铵肌松的增强作用无明显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