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人对希贤小学五年级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进行教学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分析法,目的是在"贤"文化引领下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使学生体悟中国的文化内涵,使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我校的道德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教育向纵深发展,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我们认为,理想的德育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灵魂唤醒,是一种文化的浸润,无声的熏陶.为此,我校在追求理想德育中始终以"十个主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以德育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我校坚持"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为学生成功人生做准备、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理念,力争使每一名二中学子都树立起"走进来为了理想,走出去报效祖国"的远大人生目标。近年来,学校坚持推行以"新八德"为核心的"知行合一"教育,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谱写了教书育人的新篇章。一、以"教师八德"为基础我校认真研讨县教育局提出的"新  相似文献   

4.
正学生的行为习惯是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的重要体现,抓好习惯养成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有效手段。为此,我校将学生的养成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举措,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抓制度完善,落实对学生的行为约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的养成教育必须以制度为依托。我校制定了《宣化县第二中学教师行为规范》,要求教师以自己的良好行为影响学生,在  相似文献   

5.
杨永娟 《广西教育》2013,(21):46-47
"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播下性格,收获命运。"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能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让学生快速记住和执行教师提出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要求呢?我校以小口令的形式来训练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达到了较好的效果。这些口令都是通过师生互动完成的,这正也突出新课程提出的观点:"课  相似文献   

6.
"见贤思齐"出自《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一语,"齐贤",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道德理想,更承载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作为齐贤学校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责无旁贷。我校以"见贤思齐"为校训,大力弘扬"贤"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彰显学校办学特色。近几年来,我校以培育"贤"文化为切入点,以全校师生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积  相似文献   

7.
目前,许多盲校都采用了住宿制,以我校为例,住宿学生约占学生总人数的90%,而且大部分住宿生周六、周日都留在学校。因此,宿舍成为肓校住宿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阵地。中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行为习惯、道德情操、思想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抓住盲生这个阶段的教育良机,使其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随着奉贤区"贤文化"专题读本在2011年问世,我校在"贤文化"课程建设方面以限定拓展、研究型课程学习为主,让学生在认知的基础上探究、内化、感悟"贤文化",最终升华到理想信念。在校本化实施的过程中,学校将坚持优良传统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认知教育与实践体验相结合、专题教育与学科教学渗透相结合、课程实施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我校是城乡结合学校,流动儿童相对较多,学生之间家庭条件、家庭环境、道德素质差别大,所以孩子无论是从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还是卫生习惯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几年来,我校为规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采取了以下措施来促进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0.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无论在提高学习效率上,或是促进健康、增强体质上,都是极为重要的。我校将培养未来接班人,他们需要强健的体魄,而体育行为习惯是体魄的重要基础。以对我校一、二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作了针对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学校一直将"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德育工作重点,通过构建进取型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本文阐释了"进取型文化"的内涵,并着重介绍了我校构建"进取型文化"的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2.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师和家长都要抓住这一关键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步入高中、大学乃至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工作中,我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以"微"动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3.
正自建校以来,唐山英才学校始终坚持以德治校、育人为本的原则,把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来抓。特别是近几年,我校坚持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为依托,在德育中传承融合国学经典,使之与学生养成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构建特色德育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一、传承融合,国学立品,铸造学校文化特色我校深入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以诵读《弟子规》为经,以学习其他  相似文献   

14.
正五大连池市新发镇明德小学以"全人教育"为办学理念,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确立了以"十个习惯"为核心的一系列养成教育内容,通过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加强学生自律,推动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道路上良性循环、健康成长,为学生的美好人生奠定坚实基础。一、用良好的师德师风影响学生在开展养成教育过程中,我们首先注重师德建设,强调教师示范作用。我校每学期都开展以"三爱"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学理论、导行为,办论坛、推典型,提升了教师的  相似文献   

15.
基于承担着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双重任务,我校以"习惯养成我最棒"为核心,将习惯养成教育与学校的教育理念相结合,通过明规范、细要求、抓开头等方式入手,切实抓好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让学生赢在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16.
初中阶段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礼乐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对于培养初中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育初中生良好的道德观念,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礼乐文化对涵养初中生行为习惯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礼乐文化涵养初中生行为习惯的四条基本策略,探索出一条以礼乐文化涵养初中生行为规范的新路子,为初中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增添新的色彩.  相似文献   

17.
为了加强未成年人想道德建设,我们必须从小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我校在近年来,从实际出发,以"行规评比"和"习惯之星"的评选为抓手,积极探索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工作,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一个人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受益终生。因此,行为习惯养成是小学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审视当前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却不令人满意。教育方法单调、教育内容浮躁空泛就是普遍存在的一个弊端。我校在实践中.以具体化、生活化、儿童化、持久化的德育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提升孩子的道德水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张华 《辽宁教育》2009,(5):25-25
我们沈阳市东陵区南塔街小学地处南塔鞋城、东北日杂等商业网点附近,学生多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比较薄弱,行为习惯较差。根据这种现状,我校确定了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阵地、以传统文化渗透为核心、以文明礼仪教育为特色的德育工作思路,从养成教育入手,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20.
所谓"养成",就是在学习中、生活中、社会实践中自觉培养良好习惯.这方面,环境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而学校又是重中之重.为此,近年来,我校以养成教育为依托,以<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以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为目标,以教师家访等多种教育方式,促进学校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狠抓学生养成教育,取得了一些效果.笔者就我校如何开展养成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