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叔丁基过氧化氢一步氧化乙苯合成苯乙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成了Dawson型杂多酸盐Co2(Cpyr)4P2Mo16V2O62(Cpyr为十六烷基吡啶),并将其应用到乙苯氧化合成苯乙酮的反应中。建立了乙苯-Co2(Cpyr)4P2Mo16V2O62-乙酸-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催化氧化体系,并考察了溶剂种类及用量、催化剂用量、氧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乙苯氧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乙酸为最佳溶剂,在优化反应条件(乙苯25mmol,乙酸10mL,Co2(Cpyr)4P2Mo16V2O62催化剂0.1mmol,n(乙苯)∶n(TBHP)=0.25,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8h)下,乙苯转化率达到80.9%,苯乙酮收率达到73.2%。  相似文献   

2.
过氧杂多化合物催化环己烯氧化合成己二酸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合成了一系列过氧杂多化合物,考察了其在环己烯氧化合成己二酸反应中的活性。结果表明,过氧磷钨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在环己烯氧化合成己二酸的过程中显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反应6h,己二酸的收率可达55 9%。考察了温度、时间、反应物加入量、H2O2加入量、催化剂加入量等一系列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3.
郭麦平  任晓乾  王军 《石油化工》2007,36(4):370-373
以磷钨酸铯盐为催化剂,由月桂醇和85%(质量分数)的磷酸直接酯化合成单十二烷基磷酸酯,考察了带水剂种类、反应时间、磷钨酸铯盐催化剂中的铯取代数、催化剂用量和月桂醇与磷酸摩尔比等条件对磷酸转化率及单十二烷基磷酸酯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环己烷为带水剂时,磷钨酸铯盐催化该反应的活性较高,月桂醇与磷酸高选择性地合成了单十二烷基磷酸酯,其中C s2.5PW12催化剂的活性最高;当C s2.5PW12用量0.5g(占反应体系质量的0.3%)、月桂醇与磷酸摩尔比为1.00、环己烷为带水剂、86℃下反应4h时,磷酸转化率为68.5%,单十二烷基磷酸酯选择性为90.0%,且产品色泽好,呈乳白色。  相似文献   

4.
宋河远  陈静  童进 《石油化工》2004,33(Z1):1608-1610
以50%过氧化氢为氧化剂,钨化合物为催化剂,在三辛基甲基氯化铵(TOMAC)和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ODMAC)为相转移试剂的条件下,考察了油酸氧化制备壬二酸的催化反应活性.探讨了不同含钨催化剂、相转移试剂以及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考察了催化剂体系中N与W摩尔比与反应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磷钨酸/50%H2O2/TOMAC组成的催化体系作用下,控制磷钨酸用量为油酸投料质量的2.0%~3.0%、nN/nw=0.6/1、反应温度95~100℃、反应时间8 h时,反应转化率为100%,对壬二酸的选择性达到91.5%.  相似文献   

5.
考察了以重铬酸钠为氧化剂 ,胶束催化氧化合成对硝基苯甲酸的有关影响因素。在所选用的表面活性剂中 ,以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的催化效果最好 ,产品收率最高达 94 6% ,提高 5%~ 1 2 % ;反应温度降低约 50℃ ;且催化剂用量极少。胶束催化方法对互不相溶的两相反应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季东  赵睿  钱广  吕高孟  闫亮  索继栓 《石油化工》2004,33(Z1):1547-1548
采用三乙基十六烷基溴化铵为模板剂,氯金酸为金源成功制备出一系列Au/SBA-1分子筛催化剂,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N2吸附/脱附、UV测试、SEM扫描电镜、元素分析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进行了所制试样对环己烷选择性氧化制环己醇和环己酮反应催化性能的研究.考察了Au负载量、反应温度对催化氧化环己烷反应催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醇溶液中,白磷与过氧化物分别进行非催化氧化和催化氧化反应合成了烷基磷酸单酯,分析了非催化氧化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醇和过氧化物的种类不同,产物中烷基磷酸单酯的含量不同。醇对烷基磷酸单酯选择性影响的大小顺序为:甲醇>正丁醇>苯酚;过氧化物对烷基磷酸单酯选择性影响的大小顺序为: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氢。在甲醇溶液中,叔丁基过氧化氢和白磷进行非氧化反应的适宜条件为:n(白磷):n(叔丁基过氧化氢):n(甲醇)=1:10:12、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5 h,在此条件下产物中烷基磷酸单酯的质量分数可达80.0%。以铜盐为催化剂可加速白磷的氧化;以Cu(acac)_2为催化剂,产物中烷基磷酸单酯的质量分数达95.0%。  相似文献   

8.
 用一步合成法制备了铜取代杂多金属氧酸盐 [(C4H9)4N]4H[PW11CuO39] 催化剂,并用红外及紫外光谱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正辛烷为溶剂、噻吩为含硫模型化合物配制的模拟油为原料,用30﹪过氧化氢为氧化剂进行催化氧化脱硫实验,考察催化剂用量、过氧化氢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用量为4﹪、剂油比为2.5、反应温度60 ℃、反应时间120 min的条件下,模拟油中的硫含量可从1 052 ng/ L降至33 ng/ L。在反应温度为70 ℃、其它条件与模拟油实验基本相同时,催化裂化柴油中硫含量可从4 100 ng/ L降至982 ng/ L。  相似文献   

9.
以浸渍法制备的Al2O3负载金属氧化物为催化剂,催化氧化巴豆醛制备巴豆酸.考察了活性金属含量及其活化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以及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物用量和溶剂等反应条件对巴豆醛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适宜的活化温度为140 ℃,活性金属含量(质量分数)为7.6% 的催化剂活性最好;以丙酮为溶剂,氧气为氧化剂,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用量的14 .3%,30 ℃、常压条件下反应,巴豆酸的收率为80.1%.用红外光谱对氧化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微型反应釜进行了模型化合物十二烷基芘的热转化、添加供氢剂四氢萘(THN)热转化及分散型催化剂(RDC-Mo)作用下的催化临氢热转化反应,考察了不同来源活性氢对十二烷基芘热转化反应的影响,并采用分子模拟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活性氢对十二烷基芘裂化反应的影响不同,供氢剂抑制缩合的同时也抑制裂化反应;...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两步法制备了功能化双咪唑核离子液体-杂多酸盐催化剂,并用 FT-IR 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其在正十二醇与磷酸(质量分数85%)直接酯化高选择性地合成单十二烷基磷酸酯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催化剂中杂多酸的 Keggin 结构均得到了较好的保持。杂多酸-离子液体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优于传统的纯杂多酸催化剂,其中在双-(3-甲基-1-咪唑) 亚丁基磷钨酸盐催化剂质量分数0.67%、反应温度90℃和反应时间1 h 的条件下,单酯收率和选择性分别达到了43.5%和99.9%;加入甲苯携水剂后,在最佳催化剂用量0.8%(质量分数)和120℃下反应24 h,单酯收率为93.5%,选择性为99.8%;重复使用6次后,该催化剂的活性基本保持不变,表明该功能性双核杂多酸离子液体是一种有潜力的新型酯化有机-无机复合催化材料。  相似文献   

12.
Salen-Mn配合物催化空气环氧化烯烃反应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研究了Salen-Mn配合物催化空气环氧化苯乙烯的反应。考察了溶剂用量、反应温度、时间、催化剂用量以及异丁醛用量对苯乙烯环氧化反应的影响。当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8 h、n(异丁醛)/n(苯乙烯)2.5、催化剂的摩尔分数0.35%时,苯乙烯的转化率达到98.3%,环氧苯乙烷的选择性高达85.9%。实验发现,4种烯烃环氧化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苯乙烯>环已烯>1-辛烯>1-十二烯。  相似文献   

13.
磷钨酸季铵盐催化环己烯合成己二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连春红  章亚东  孙可可 《石油化工》2006,35(10):932-936
合成了两种不同阳离子结构的磷钨酸季铵盐催化剂磷钨酸十八烷基二甲基苄铵和磷钨酸十六烷基吡啶铵,并用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w(H2O2)=30%水溶液为氧源催化环己烯合成了己二酸,讨论了磷钨酸季铵盐用量、H2O2与环己烯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磷钨酸十六烷基吡啶铵的催化活性优于磷钨酸十八烷基二甲基苄铵;以磷钨酸十六烷基吡啶铵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95℃、反应时间5.5h、n(H2O2)∶n(环己烯)=5.0(以0.045m ol环己烯计)、催化剂用量0.4mm ol的条件下,己二酸的平均收率达67.72%,催化剂的平均回收率达54.12%。  相似文献   

14.
1959年西德J,Smidt报导了由烯烃直接氧化合成羰基化合物的新方法;1960年И.И.Моисеев报导了乙烯直接合成醋酸乙烯的新方法。他们都采用了钯盐催化剂。新方法引起普遍重视,主要是由于在原料上乙烯和乙炔之间的竞争(前者主要来自石油,且价廉,后者主要来自煤,电耗大,成本高),促进了对钯系催化剂的研究。从六十年代初期到现在,用钯系催化剂进行烯烃的氧化反应,已成功用于工业生产乙醛、丙酮、醋酸乙烯等化工原料。关于催化氧化过程的热力学、动力学、机理等有关反应实质的研究,和钯系催化剂作用下的新的烯烃的氧化反应及扩展应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以二氧化硅负载磷钨杂多酸为催化剂,以长链α-烯烃为烷基化试剂和萘发生烷基化反应,考察不同烯烃、不同反应条件对产品收率和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十六烯作为烷基化试剂,在催化剂加入量为4%、反应温度130℃、烯烃与萘摩尔比为1.35、反应时间50min的条件下,产品收率为88.2%,DSC(O2)氧化分解温度为225.3℃,粘度指数104,倾点-27℃。  相似文献   

16.
实验以空气为氧化剂,以负载型氧化铜为催化剂,研究了正己醇气固相催化氧化合成正己醛的过程.对主催化剂、助催化剂、催化剂载体进行了筛选,考察了反应温度、液空时速、催化剂稳定期等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负载型催化剂CuO-MgO/Al2O3可用于催化氧化正己醇过程,主催化剂、助催化剂与载体的比例为m(CuO):m...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一种以铁为活性中心,以N2O为氧化剂的新型丙烯气相环氧化反应.研究发现,在FeOx/SBA-15催化剂上以N2O为氧化剂时丙烯氧化的主要产物为丙烯醛,添加钠盐后,反应主产物转变为环氧丙烷,表明添加碱金属盐可以实现反应路径从烯丙基氧化到环氧化的转变.考察了NaCl的添加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Fe比为5时具有最佳的环氧化催化性能.通过比较添加其它钠盐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发现钠离子的存在是实现反应由烯丙基氧化向环氧化转变的关键,其中NaCl的添加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王野  汪晓星  郭倩  张庆红 《石油化工》2004,33(Z1):689-691
考察了FePO4/MCM-41、FePO4/SBA-15及以碱金属盐修饰的Fe/MCM-41和Fe/SBA-15等以铁为活性中心的多相催化剂在以O2或N2O为氧化剂的甲烷部分氧化和丙烯环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通过催化剂中铁的配位结构的详细表征及其同催化性能间的关联性研究,系统地探讨了各相关反应中的构效关系.研究发现,限域于MCM-41或SBA-15介孔孔道中的FePO4簇中的铁具有与结晶相FePO4相近的配位环境,即铁处于四面体配位,且FeO4四面体为PO4四面体所分隔,但由于尺寸效应晶格氧反应性增加,从而显著提高了甲烷转化为甲醛的催化性能.对于以N2O为氧化剂的丙烯气相环氧化反应,在未经碱金属盐修饰的含铁介孔分子筛催化剂上主要产物为丙烯醛,添加碱金属盐可以实现反应路径从烯丙基氧化向环氧化的转变.研究表明,碱金属盐的添加不仅可以通过降低晶格氧的反应性抑制烯丙基氧化,而且能够促进形成一种新的表面铁的配位结构(表面四配位铁),导致环氧化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分子氧环氧化苯乙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比较了使用不同氧化剂应用于催化氧化烯烃反应中的优劣,综合评述了不同类型的催化剂催化分子氧环氧化苯乙烯反应的性能,指出了研究方向——将仿酶催化剂的高选择性和催化效果与非均相催化剂易于产物分离、重复利用率高等优点相结合,制备出用于分子氧环氧化苯乙烯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铌在酸催化和氧化催化反应中的作用。铌化合物为新型催化材料,在催化反应中,既可作为催化剂,也可作为催化剂载体或助剂。铌酸和磷酸铌在水解、水合等很多酸催化反应中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在含铌载体负载的金属催化剂中,存在着载体与金属间的强相互作用,可用于选择性催化加氢反应。铌氧化物具备一定的氧化-还原能力,能增强用其掺杂或负载的氧化物催化剂的催化氧化活性。铌作为催化助剂,在低碳烃选择氧化反应中,可提高目标产物烯烃、醛、酸或腈的收率。铌催化剂还在光催化制氢等反应中显示出特殊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