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国家1:50 000地形数据库是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用途最广、使用频率最多的基础测绘成果,保持其现势性是我国基础测绘工作的重要使命。2012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实施了对该数据库的快速动态更新,实现了每年更新一次,每年发布新版。本文主要总结介绍了全国1:50 000地形数据库动态更新项目取得的主要创新和数据成果。  相似文献   

3.
该文介绍了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地形要素更新的作业方法和地形要素更新模式,数字线划图数据更新、等高线和高程点的更新、数据库构建、成果库更新等关键技术环节,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和工作安排。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指出地形要素数据标准应进一步严格对照国家相关规范,综合考虑信息完整表达、符合使用习惯等因素,更好地满足应用和图面表达美观的制图数据标准。  相似文献   

4.
结合国家1∶50 000数据库更新工程,研究和探讨了地形要素数据变化检测的内容、技术方法,并设计和实现了一套基于矢量栅格化比较的变化检测方法,对全国的不同时期的1∶50 000地形要素数据(DLG)进行了变化检测。  相似文献   

5.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1∶50000数据库是构建数字中国空间地理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1∶50000地形数据库作为1∶50000数据库的重要数据内容,是数据内容复杂、建设难度最大的数据库。本文介绍了数据库在数据精度、数据质量和数据结构等方面的设计要求,同时对数据库建设的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1:50000数据库是构建数字中国空间地理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1:50000地形数据库作为1:50000数据库的重要数据内容,是数据内容复杂、建设难度最大的数据库。本文介绍了数据库在数据精度、数据质量和数据结构等方面的设计要求,同时对数据库建设的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多时态地形数据采用磁盘存储,导致高频存取的现势性数据读取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MongoDB数据库支持下内外存结合的多时态海量地形数据存储管理的优化方法。该方法根据用户对现势性地形数据的高频访问需求,设计MongoDB支持的时态数据分片和索引的优化策略,通过将最新地形数据常驻于内存中,将历史数据存储于磁盘中,保证了最新的地形数据在内存中快速命中并传输给用户,可提高调度效率和绘制的流畅性。  相似文献   

8.
简单介绍了海南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物理设计和逻辑设计,包括数字线划图数据库、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库、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地名数据库以及元数据库五个子库的逻辑设计,以及数据库建库的步骤,包括数据入库前检查,数据库结构设计和数据入库。  相似文献   

9.
1:50000数据库更新工程元数据设计与建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家1∶50 000数据库更新工程元数据库设计方案和建库方法。在分析1∶50 000数据库更新成果元数据基础上,从应用需求出发,面向"符合标准、满足应用、适于共享"的元数据建库目标,采用XML技术归纳设计3种元数据应用模式和内容规范,制定元数据建库方法与流程,建设1∶50 000数据库更新工程元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建设完成面向管理应用的基于内网C/S结构的元数据管理系统,面向分发业务应用的基于内网B/S结构的浏览查询系统,面向共享服务的基于互联网的元数据服务系统,方便各类用户在不同场景查询使用1∶50 000数据库更新工程成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灾害应急航空遥感数据快速获取与处理的需求,文章分析了整个正射纠正算法的过程,基于地形数据库中的DEM数据,航空相机的内方位元素和POS系统提供的外方位元素,利用开源库GDAL编程实现了航空影像的正射纠正,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完全满足应急灾害测绘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1.
国家1:25万地形数据库的更新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就如何利用3S技术更新山东1:25万地形数据库的作业方法和技术流程进行了简要论述。其目的是采用3S技术快速有效地更新1:25万地形数据库。通过对1:25万地形数据库的要素更新需求和数据源更新分析,提出利用卫星影像既可以保证现势性、又能保证精度。如果选用地面分辨率更高的卫星影像,就可以采用此方法更新1:5万、1:1万地形图。随着GPS的应用普及和精度的提高,动态GPS和手持GPS将广泛应用于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的更新。事实证明广泛的利用3S技术挖掘地理信息发展的成果,能以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精度保证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的现势性.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为加强不动产资源测绘和管理效果,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以某市不动产测绘一体化管理数据为基础,搭建多用户GIS数据库。按照行政区内空间地理信息、不动产监测数据及不动产专题数据进行地理信息系统建库;通过地理要素编码、分类分段采集、融合转换校验、可视化展示等关键技术,形成不动产测绘管理“一张图”;利用CSGCS2000坐标系校验优化,规范不动产测绘一体化管控体系。研究发现,该方法有助于提高土地资源调查及保护的科学性、可靠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值得深入研究和拓展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地形要素是对地形在地表的空间分布特征具有控制作用的点、线或面状要素,其合理划分可为城市地形建模提供数据基础。本文在解析城市地形特征和分析现有地形图分类在城市DEM建模中不足的基础上,基于面向对象思想,以城市地形被城市道路网分割为基本原则,构建了城市地形要素分类及表达方法,并以南京市某区1:500地形图为实验数据,进行了相关验证实验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地形要素分类和表达方法能够整体控制并有效表达集几何和语义信息为一体的复杂城市地形,在全局和局部地形上均有较好的建模效果。本文提出的城市地形要素分类及表达方法不但可为地形要素的分析和应用提供基础,也可为城市地形构建模拟、建设规划和分析决策等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人口分布与地形要素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形条件是影响区域人口分布的最基本的因素之一,本文基于1 km×1 km人口空间分布公里网格数据定量分析一江两河地区人口分布基本特征及其与高程、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等地形要素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揭示西藏高原人口分布现状的本质、理解人口空间分布结构特征,对于今后宜居地选址、改善农牧民人居环境、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促进区域内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① 一江两河地区90%的区域人口密度不足10人/km2,80%的人口分布在不足5%的土地上,人口分布比较集中。当前一江两河地区有2个主要的人口集中区,分别是拉萨市城关区和日喀则地区日喀则市,拉萨市城关区尤其显著。② 一江两河地区人口沿河分布,80.46%的人口居住在距离河流10 km以内区域,人口总数、人口密度与距河流距离呈明显的指数关系,距离河流2 km以内的区域人口密度高于50人/km2;③ 近99%的人口分布在海拔4500 m以下,当高程超过3800 m时,人口密度随海拔升高呈下降趋势;④ 近70%的人口分布在坡度小于15°的区域,而且随着坡度越大,人口密度越小,人口分布受坡向的影响不明显;⑤ 地形起伏度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显著,近85%的人口分布在地形起伏度小于800 m的区域,人口密度与地形起伏度之间为倒指数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相比传统基础地形图测绘,全要素地形数据具有三维信息特征,属性信息丰富。在新型基础测绘框架下研究如何快速、高效生产出符合质量要求的全要素地形数据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作为近年兴起的空间三维数据采集技术手段,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不断拓展。本文以全要素地形数据生产为例,利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生产影像数据、倾斜模型数据进行全要素地形数据内业提取,通过外业调绘与补测、数据修改与编辑、数据检查完成全要素地形数据生产,通过传统高精度测绘方式对全要素地形数据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数据生产得到的全要素地形数据满足项目精度指标,验证了利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进行全要素地形数据生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数据质量检查是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项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项复杂的过程,应该贯穿数据的输入和空间数据库建立的每一个环节,检查技术方法和手段也一直进行更新。该文以1∶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为例,列举了建库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多种的检查方法和手段,对于不同内容使用不同的检查方法进行探讨,通过人工检查及软件检查2种方式来确保入库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地形级实景三维主要由数字高程模型与数字正射影像经实体化,并融合实时感知数据构成。高程模型(DEM)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地理测绘产品,其生产及快速更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特征线自动提取与处理和道路面高程恢复及异常处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形成了湖南省基于既有不动产测绘成果生产省域2 m格网高精度DEM的技术方法,实现实用型地形级实景三维建设。实验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地形级实景三维的生产效率和成果精度。  相似文献   

18.
据全国潜力评价项目办要求,为高效利用湖南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专题属性数据库等成果,湖南信息集成专题组开展并完成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集成数据库.本文通过对工作实践回顾,摸索总结出一套以多矿种、多专业海量地学资料为基础的关系型数据库建设流程,开拓出信息技术为地质学科服务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经过8年的奋战,国家测绘局在2006年初建成了国家1:50000基础地理数据库,包含数字栅格地图(DRG)、数字高程模型(DEM)、核心地形要素(DLG)、地名(GN)、土地覆盖(LC)、数字正射影像(DOM)及相应的元数据(MD)等7个子数据库和整体集成管理系统,图幅数量超过2400多幅,数据总量达5.3TB。为目前覆盖全国规模最大、内容丰富、精度高的多数据源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工程量巨大,工程技术和管理十分复杂。在工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针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并与数据源状况、数据生产和数据库管理技术等实际情况相结合,采用国内外的先进与成熟技术,在数据生产、数据库建库及数据质量控制的技术方法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20.
以邹城市野外采集的地形数据为基础,借助MapGIS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软件,提出了一条建立大比例尺地形数据库的建库路线,建成了邹城市1∶500比例尺的城镇地形数据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