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治疗前良、恶性胸腔积液中VEGF、IL-8水平,研究恩度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客观疗效。方法选取60例胸腔积液患者,分为肺癌组40例,良性病变组20例,治疗前分别检测胸水VEGF和IL-8水平。良性病变组予抗感染治疗后胸水吸收;肺癌组予恩度胸腔灌注治疗,治疗后行胸水VEGF及IL-8含量测定。结果治疗前肺癌组胸水VEGF与IL-8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P<0.01)。肺癌组恩度治疗后较治疗前胸水VEGF与IL-8水平显著下降(P<0.01),其中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3例,稳定(SD)30例,和进展(PD)5例,疾病控制率87.5%。结论恩度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段,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为恶性胸腔积液的综合治疗提供了种新的思路,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过敏性紫癜(HSP)中的表达及其对于HSP发病的作用及意义。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8例HSP患者(其中13例合并肾脏损害)血清IL-6、IL-8、TNF-α及VEGF水平,以2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结果 HSP急性期组IL-6、IL-8、TNF-α及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恢复期组(P均<0.05),恢复期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期合并肾脏损害组(HSPN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无肾脏损害组(P均<0.05),而VEGF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IL-6、IL-8、TNF-α及VEGF与HSP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肺癌患者和健康者的Th1、Th2细胞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组间进行对比,统计分析之间的差异性和相关性,探究细胞因子和肿瘤生长因子联合检查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之间,在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血浆标本共114例作为观察组,将相同时间在我院健康体检者共9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体检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浆中的Th1、Th2型细胞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同时探究细胞因子和常见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探究其在肺癌发生发展以及临床诊断中的价值。结果Th1型中,观察组血浆中的IFN-γ、IFN-α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标本中IL-2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P0.05);Th2型中,观察组患者血浆中的IL-6、IL-8以及IL-10浓度均高于对照组,肺癌患者血浆中的VEGF浓度显著低于健康人,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肺癌患者的VEGF浓度显著低于男性患者(t=18.001P=0.000),临床Ⅲ/Ⅳ期患者血浆中的IL-8表达水平显著低于Ⅰ/Ⅱ期表达水平(t=9.546,P=0.001),其余细胞因子在病情不同程度的分期上差别不大(P0.05);肺癌患者中,IL-6、IFN-γ、IL-8的浓度越高,NSE、糖类抗原CA125以及肿瘤特异生长因子水平也越高,均呈正相关,IL-10的表达和糖类抗原CA125呈正相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肿瘤细胞因子为正相关。结论通过检查健康者细胞因子以及患者细胞因子和常见肿瘤标志物,同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可以有效的了解机体内免疫系统的情况,并且有可能为肺癌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嗜酸性粒细胞(EOS)、免疫球蛋白E(Ig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在感染性肺炎患儿血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来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80例感染性肺炎患儿,将其纳入观察组,按照病原体差异,分为病毒感染组、支原体感染组及细菌感染组。同时选择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各组受试者血液中EOS数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IL-5,IL-6,IL-8,ECP,VEGF,VEGF-R1和VEGF-R2的水平,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中IgE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儿血液中TNF-α,IL-5,IL-6,IL-8,ECP,VEGF,VEGF-R1,VEGF-R2,EOS及IgE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25~3.593,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中的TNF-α,IL-5,IL-6和IL-8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及支原体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感染组患儿血清中的VEGF,VEGF-R1和VEGF-R2水平则显著高于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E水平及外周血中EOS数量在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及支原体感染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TNF-α,IL-5,IL-6和IL-8可作为细菌感染性肺炎与病毒感染性肺炎及支原体感染性肺炎的鉴别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变化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肺功能及病情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同步收集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AECOPD组) 44例、COPD稳定期患者(COPD组) 41例和健康对照组45例,检测血清TNF-α、IL-8浓度及肺功能指标的差异性,分析TNF-α、IL-8与VEGF与肺功能指标及病情变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COPD组、AECOPD组血清TNF-α、IL-8及VEGF的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血清TNF-α、IL-8随着COPD患者病情加重而逐渐升高(P 0. 05),VEGF随着COPD患者病情加重而逐渐降低(P 0. 05); AECOPD组和COPD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8及VEGF均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最大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CV)和FEV1%呈负相关,VEGF与FEV1%、FEV1/FVC均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TNF-α、IL-8及VEGF等细胞因子在COPD的发病及加重期具有重要意义,并与肺功能下降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肺癌是恶性肿瘤致死的首位死因,局部复发及转移是其主要原因。血管内皮因子具有刺激新生血管的作用,与肺癌肿瘤血管的生成及转移有关。近年来,PET在肺癌的诊断、分期、判断复发及疗效等方面有独到的作用。本文旨在简要综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的生物学行为以及VEGF结合PET检查在肺癌诊治方面的临床价值,以期提高肺癌的临床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复方红豆杉胶囊辅助治疗卵巢癌疗效监测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于该院接受卵巢癌根治术治疗并配合术后化疗的44例卵巢癌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于该院接受复方红豆杉胶囊辅助治疗的44例卵巢癌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百分率及CD4+/CD8+的变化,测定患者治疗前后VEGF、IL-6、IL-8、TNF-α水平的变化,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CD3+、CD4+、CD8+百分率及CD4+/CD8+,IL-6、IL-8、TNF-α、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百分率及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IL-6、IL-8、TNF-α、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Ⅰ~Ⅱ级胃肠道反应、血尿、白细胞计数减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红豆杉胶囊在卵巢癌化疗中辅助应用有其增效减毒效应,可上调CD3+、CD4+百分率及CD4+/CD8+水平,下调IL-6、IL-8、TNF-α、VEGF水平,优化化疗效果,减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合并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术后黄斑水肿与其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0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合并糖尿病白内障患者85例(85眼),根据术后是否出现黄斑水肿分为研究组47例(出现黄斑水肿)和对照组38例(未出现黄斑水肿)。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前及术后4周VEGF、白细胞介素因子水平及黄斑中心凹厚度;根据术后黄斑水肿分级的不同对研究组进行亚组分析,分析不同亚组间VEGF、白细胞介素因子水平及黄斑中心凹厚度;进一步分析合并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术后4周黄斑水肿情况与房水中VEGF、白细胞介素因子的相关性。结果术后4周研究组房水中VEGF、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黄斑中心凹厚度较术前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上述指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级亚组房水中VEGF、IL-1β、IL-6、IL-8水平及黄斑中心凹厚度均明显低于2级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术后4周黄斑中心凹厚度、黄斑水肿分级与VEGF、IL-1β、IL-6、IL-8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合并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术后黄斑水肿情况与其房水中VEGF、IL-1β、IL-6、IL-8水平具有相关性,临床可通过干预其水平降低术后黄斑水肿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循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47例胃癌患者循环血浆VEGF、IL-8浓度,结合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胃癌患者循环血浆VEGF浓度为(65.12±29.53)p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2.97±9.79)pg/ml (P<0.01);IL-8浓度为(3.01±0.68)p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肿瘤浸润深度超过肌层,伴有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者,其循环血浆VEGF明显升高(P<0.05或P<0.01).循环血浆VEGF、IL-8之间呈弱正相关(r=0.433). 结论循环血浆VEGF水平与胃癌浸润、转移等有关.循环VEGF、IL-8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联合检测循环血浆VEGF、IL-8对胃癌的诊断、疗效判断等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和动脉血氧分压(Pa02)及血红蛋白(Hb)的关系.方法:肺癌患者(肺癌组)及健康时照者(对照组)血清VEGF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结果:肺癌组血清VEGF测定值高于对照组(P<0.001).血清VEGF测定值在不同年龄、性别、病理分型、Pa02及Hb含量肺癌患者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不同肿瘤直径及有无远处转移肺癌患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肿瘤直径与血清VEGF测定值呈正相关r=0.633,P<0.001).结论:VEGF的检测对肺癌的诊断和判断有无远处转移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白细胞介素(IL)-6、IL-8、IL-1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兰州市肺科医院和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活动性肺结核组,73例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非活动性肺结核组,另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受试者血清IL-6、IL-8、IL-18、VEGF水平,以及活动性肺结核组内有、无胸腔积液组和有、无空洞组IL-6、IL-8、IL-18、VEGF水平。结果 活动性肺结核组和非活动性肺结核组血清IL-6、IL-8、IL-18、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活动性肺结核组高于非活动性肺结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性肺结核组内有胸腔积液组血清IL-6、IL-8、IL-18、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无胸腔积液组,有空洞组血清IL-6、IL-8、IL-18、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无空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中,IL-6、IL-8、IL-18、VEGF均可作为生物学标志物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胎粪吸入性肺炎(MAS)新生儿脐动脉血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8(IL-8)等炎症因子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MAS新生儿68例(MAS组),包括轻症47例,重症21例,其中死亡8例,同时选取68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检测各受试者脐动脉血气、VEGF、IL-8等水平。结果 MAS组pH和剩余碱(BE)分别为(7.18±0.04)和(-5.32±0.86)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二氧化碳分压(PaCO_2)、IL-8、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VEGF分别为(58.34±3.11)、(3.10±0.31)、(0.54±0.09)、(2.52±0.32)和(298.10±83.2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患儿pH和BE明显低于轻症患儿(P0.05),而PaCO_2、IL-8、IL-1β、TNF-α和VEGF明显高于轻症患儿(P0.05);死亡患儿pH和BE明显低于存活患儿(P0.05),而PaCO_2、IL-8、IL-1β、TNF-α和VEGF明显高于存活患儿(P0.05)。结论 MAS新生儿脐动脉pH和BE明显降低,而PaCO_2、IL-8、IL-1β、TNF-α和VEGF明显升高,与患儿病情和预后可能有一定相关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肺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42例经病理确诊的肺癌患者、30例肺部疾病对照患者及25名正常对照者血清VEGF水平,比较不同肿瘤分期、化疗和手术前后患者VEGF的表达改变,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VEGF在肺癌中的应用价值,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为154.09(86.81,260.01)pg/m 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9.06(27.66,77.81)pg/m L,P0.01];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间血清V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3);患者化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M分期和临床分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VEG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限期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V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诊断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64,区分小细胞肺癌远处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66。结论 VEGF在肺癌患者血清中异常表达,与肺癌患者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对肺癌的诊断及转移的判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受体与血液恶性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实体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起重要作用,但在血液恶性肿瘤中的作用研究较少,本文介绍多种血液恶性肿瘤细胞高表达VEGF,不同程度表达VEGF受体,血液恶性肿瘤患者骨髓血管新生明显,VEGF及受体在血液恶性肿瘤过程亦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VEGF、P 5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其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2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VEGF、P 53蛋白的表达。结果:肺癌组织VEGF、P 5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P<0.05)。VEGF、P 53表达与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均无关(P>0.05),与肺癌组织的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0.05),VEGF与P 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VEGF、P 53可能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VEGF与P 5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突变型P 53基因可能上调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在肺癌中的表达及与肿瘤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Power Vision Tm二步法检测54例肺癌组织及10例正常组织中VEGF、GLUTI的表达,应用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测定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79.6%肺癌中VEGF表达为阳性,61.1%肺癌中GLUT1表达为阳性,VEGF、GLUT1的表达及MVD的评分均与肺癌的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VEGF、GLUT1的表达与MVD显著相关.结论VEGF、GLUT1在肺癌组织中呈过表达;肺癌中VEGF和GLUT1的表达与MVD密切相关,VEGF和GLUT1可能参与血管生成,而肿瘤血管生成则是致癌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在肺癌中的表达及与肿瘤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Power Vision Tm二步法检测54例肺癌组织及10例正常组织中VEGF、GLUTI的表达,应用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测定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79.6%肺癌中VEGF表达为阳性,61.1%肺癌中GLUT1表达为阳性,VEGF、GLUT1的表达及MVD的评分均与肺癌的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VEGF、GLUT1的表达与MVD显著相关.结论VEGF、GLUT1在肺癌组织中呈过表达;肺癌中VEGF和GLUT1的表达与MVD密切相关,VEGF和GLUT1可能参与血管生成,而肿瘤血管生成则是致癌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在肺癌中的表达及与肿瘤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Power Vision Tm二步法检测54例肺癌组织及10例正常组织中VEGF、GLUTI的表达,应用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测定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79.6%肺癌中VEGF表达为阳性,61.1%肺癌中GLUT1表达为阳性,VEGF、GLUT1的表达及MVD的评分均与肺癌的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VEGF、GLUT1的表达与MVD显著相关.结论VEGF、GLUT1在肺癌组织中呈过表达;肺癌中VEGF和GLUT1的表达与MVD密切相关,VEGF和GLUT1可能参与血管生成,而肿瘤血管生成则是致癌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李文  张全胜 《中国康复》2003,18(5):295-296
目的:评价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8(IL-8)和粘液样糖蛋白(CA125)、癌胚抗原((2EA)含量在胸腔积液发病中的作用及在临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测定130例肺炎性、结核性及癌性3种不同病因致胸腔积液患者血清sIL-2R、IL-8和CA125、CEA水平。结果:结核组患者血清中sIL-2R含量显著高于肺炎组及肺癌组;肺炎组患者血清中IL-8含量显著高于结核组及肺癌组;肺癌组患者血清中CA125和CEA含量显著高于结核组及肺炎组。结论:血清sIL-2R、IL-8、CA125、CEA联检对恶性与良性胸腔积液及各良性病变之间的鉴别都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吕喜英  李青山  张秀琴  张旭 《临床荟萃》2003,18(12):670-672
目的 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 ,探讨VEGF能否作为判断肺癌预后的指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物酶 (SP)技术检测了 39例化疗组和 2 0例非化疗组的肺癌中VEGF的表达水平 ,比较VEGF的不同表达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 6 7.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且VEGF的表达与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 5 ) ,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化疗组中VEGF表达阳性者化疗后其生存时间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 (P <0 .0 5 )。Cox回归显示 :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VEGF与肺癌的预后有明显的关系 (P <0 .0 5 )。结论 VEGF在肺癌中的表达水平较高 ,是影响肺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 ,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VEGF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对肺癌患者化疗疗效、预后的判断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