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11):249-250
多模态隐喻突破了纯语言模态的局限,结合图像、声音等其他模态,综合利用多重感官,丰富了源域的表达方式,更加鲜活地展现出目标域。电影是综合性极高的一门艺术,是囊括了语言、图像、颜色等符号的多模态语篇。《三块广告牌》与多模态隐喻的结合有利于更好地展现人物性格,表达影片情感,表现影片内涵。本文以多模态隐喻理论为基础,以电影《三块广告牌》为例,从认知角度解读多模态隐喻的意义建构。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8)
文章区别于传统文本语篇分析研究,从集文字、图片、色彩、空间等符号系统于一体的多模态语篇出发,立足认知语言学的多模态隐喻视角,探究电影海报作为多模态语篇,如何通过文字与图像的结合来建构概念隐喻从而传达影片的艺术审美和价值取向,进而探讨多模态语篇的认知本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7)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多模态隐喻的关注度显著提高,但电影中多模态隐喻的研究数量较少。因此,本文通过对电影《澳洲乱世情》中几处多模态隐喻的研究,试图寻找多模态隐喻对电影主旨体现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分析,作者发现电影主旨的展现离不开多模态隐喻,更要与电影的背景与观众的认知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1):151-153
基于自建的微型对照语料库,文章对英汉平面广告中的多模态隐喻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英汉平面广告中多模态隐喻的类别呈现出既相同、也相异的规律性特征,其深层次理据在于中西传统文化观点的异同。英汉广告多模态隐喻的认知解读能够完善概念隐喻和多模态隐喻研究的相关理论,同时也能促进广告创意理论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22)
认知语言学从认知视角对隐喻作出了全新的阐释:隐喻不只是一种修辞手段,它既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也是人类的重要认知方式。隐喻的翻译,必须充分考虑文化因素和认知因素。本文简单探讨了认知视角下隐喻的涵义,以及以《三生客》中隐喻的翻译为例,试图探索隐喻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5)
一词多义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其主要通过隐喻和转喻来实现。本文以人体部位词"head""头"和"month""口、嘴"为语料,从认知转喻的思维角度分析一词多义现象。转喻以相邻性和突显性为基础在同一个域内实现事物之间的映射。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8):217-220
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观倾覆了人们对隐喻的传统认知,使隐喻研究转向了认知范畴。《诗经》中大量的动物隐喻巧妙地传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诗歌主题。在《诗经》英译中,理雅各和许渊冲对动物隐喻及动物意象采取了不同的翻译方法和处理策略,反映了译者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和翻译风格;译本各有特色,从分歧角度传递了动物隐喻的文化与文本功效。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8):274-276
"黑色幽默"的叙事手法最早出现于文学领域,后被广泛用于电影制作,美国导演韦斯·安德森执导的《布达佩斯大饭店》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主要源于影片中"黑色幽默"多模态叙事手法的运用。影片以回忆式对白的方式创建了多种模态符号,主人翁的口述在四层空间中穿插,偶有旁白。在《布达佩斯大饭店》中,韦斯·安德森导演采用讲述故事的方式来调侃社会的无情,用冷眼旁观的态度揭露战争的罪恶,充分体现了韦斯·安德森导演的所富有的激情、趣味以及创造力,该作品既保持了个人风格和符号化,又蕴含着电影的趣味性、隐喻和丰富的信息。本文以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为例,通过分析影片中黑色幽默的多模态话语方式,感受电影中弥漫的黑色气息,并深挖电影的精神隐喻。  相似文献   

9.
隐喻作为文学语言的修辞手法,是人们解释认知事物的一种思维方法.文章以室内空间界面设计研究为切入点,展开界面设计中隐喻视角理论的设计方法研究,为室内空间界面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11)
在传统的语言学中,隐喻(metaphor)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方式。而认知语言学则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模式。罗伯特·弗罗斯特在诗歌中运用大量隐喻而闻名于世。他的诗歌中有许许多多的令人难以忘记的隐喻用法。这些诗歌包括《未选择的路》("The Road Not Taken"),《雪夜林边小驻》("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修墙》("Mending Wall"),等等。本文将分析罗伯特·弗罗斯特的两首诗歌:《未选择的路》("The Road Not Taken"),《雪夜林边小驻》("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来分析其诗歌的隐喻意义。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22,(6):69-72
隐喻作为语言现象和大脑认识世界的方式,是一种复杂的、产生于隐喻性思维过程的文化现象。谚语以概念隐喻为根基,是语言中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本文通过对汉英谚语的对比研究,揭示汉英两个民族的文化认知特征在不同民族的心理和价值观念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8):241-242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一种已内化成语言一部分的语言现象,存在于语言的语义、语法和语音层面,因此隐喻相应地分为语义隐喻、语法隐喻和语音隐喻。本文以功能语言学中的隐喻定义为理论基础,拟在词汇的语音层面找到隐喻的适用性,来分析当下汉语流行语的语音隐喻意义。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29)
隐喻语言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现代隐喻研究对隐喻的概念性进行了分析,从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三个方面来研究语言中的隐喻现象。本文从现代隐喻的研究角度出发,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2年11月7日的胜选演讲为例对政治语篇进行研究,有助于学习者了解国外政治,促进中美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3,(21)
英语词汇学习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尤其是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尝试多种教学模式。隐喻作为人们重要的认知方式,对人们认识事物,事物概念结构的形成,语言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把隐喻理论应用到高职英语词汇教学中去做了阐述,相信会对培养高职学生词汇学习的认知意识有一定帮助,从而对词汇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7)
<正>主打标签:童话、矛盾冲突、姐妹情、欢喜代表作:《冰雪奇缘》推荐理由:《冰雪奇缘》的英文名是"Frozen",意思是冰冻的,可是看这部电影你一点也不会感到寒冷,反倒会觉得暖意融融。影片讲述了一对公主姐妹从被迫分离到再相聚相依的故事。这部电影真正的精彩之处就是两个公主的关系设定,以及爱能让冰冻的心融化的主题。而电影的主题曲《Let It Go》非常好听,更是斩获了第86届奥斯卡最佳歌曲奖。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2)
迪士尼动画电影《冰雪奇缘》自2014年2月5日全球首映以来,凭借主人公自立自强的女性形象和令人印象深刻的音乐赢得了各年龄层观众的喜爱,在全球狂揽约13亿美元的票房,收获两座奥斯卡小金人,《冰雪奇缘》可以称得上是电影史上最成功的动画作品之一。动画电影《冰雪奇缘》不仅选材好,而且内容新颖,喻意深刻,让人回味无穷,正是在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与解码的理论实践过程中使其中的喻意得到最大限度的流通,本文正是从编剧的角度对其的叙事内容与角色塑造的编码进行解读,从而让读者更好的从编剧想要让观众理解的角度去了解影片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30)
网络语言作为社会语言的一种变体揭示了当代人的思维变化和一种认知心理特点。而这种思维方式以及认知心理成为了网络新词产生的内在理据。从隐喻这一认知模式着手,重点分析了英语网络新词生成过程中的隐喻认知机制以及在网络新词中隐喻是如何反应出人类的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3):88-89
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现象,是语言中与文化联系最为紧密的部分。文章从隐喻与文化的关系入手,探讨隐喻、思维和文化三者之间的深厚关联。通过英汉隐喻文化的比较,阐述将隐喻纳入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4,(34)
隐喻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也是法律思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隐喻研究已成为法律语言应用研究中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法律语言学视角,从法律隐喻的来源、分类、分布以及使用功能等角度,尝试分析了英语法律隐喻的本质和使用规律。法律隐喻的跨科学属性决定了该研究将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6,(1):79-82
国内外许多对隐喻和转喻关系的研究认为转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机制,而且可能是比隐喻更重要的认知机制。从语篇层面上分析了隐喻与转喻在构建语篇中的互动和制约关系,指出转喻是更为基础的认知方式,转喻和隐喻的相互作用实际上很好的解释了人类在建构语篇时思维从简单、经济到复杂、多内涵的表达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