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原发性心包血管肉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 ,5 0岁。因乏力 2个月 ,胸闷、厌食 1个半月于2 0 0 1年 5月 9日入院。患者 2个月前 ,无明显诱因感到乏力 ,近 1个半月加重 ,厌食、胸闷、头部发胀 ,当地医院诊为心肌炎、心包积液。经治疗无好转 ,胸闷、乏力、夜间不能平卧。既往无心脏病、高血压病史。体检 :心界无扩大 ,心率 91次 /分 ,律整 ,心音低钝 ,心尖部 1/ 6级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显示 (M型和二维超声心动图 ) :右心房受压、变形、变小 ,左心室前壁及右心室壁动度降低。整个心包腔均可探及液性暗区 (左室后壁 7.5mm ,前壁 8.0mm ,右室前壁 8.4mm)。脏、壁层心包…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卵巢横纹肌肉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 ,14岁。因腹部疼痛半个月 ,加重伴头晕眼花 1d ,于 1999年 3月 1日入院。半个月前无诱因突发下腹疼痛 ,呈阵发性加重 ,不伴恶心 ,呕吐 ,无阴道流血 ,到当地卫生室就诊 ,诊断不详 ,给予中药治疗 ,腹痛减轻。 1d前腹痛加重 ,伴头晕眼花并面色苍白及肛门坠胀感 ,送到某医院就诊 ,经B超诊断为“卵巢肿瘤” ,于当日转入安丘市中医医院。患者发病以来无发热及阴道出血 ,无高血钙表现。患者以往体健 ,月经尚未来潮。体检 :体温 37.5℃ ,脉搏 86次 /分 ,呼吸2 0次 /分 ,血压 75 / 37.5mmHg(1mmHg =0 .133kPa)。神志尚清 ,精神…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 ,2 1岁。无意中发现右侧乳房包块 1个月 ,于2 0 0 2年 10月 6日入院。患者无乳房疼痛及乳头溢液。体检 :右侧乳腺外上象限皮下扪及 3 5cm× 2 7cm大小的肿块 ,质硬 ,边界不清 ,与皮肤粘连 ,活动差 ,无明显乳头下陷及皮肤皱缩 ,触之无疼痛 ,对侧乳腺未见异常 ,四肢及躯干等部位未发现肿块。遂行肿块切除活检。病理检查 :不规则形结节一枚 ,大小 3 2cm× 2 5cm×2 0cm ,表面粗糙 ,无包膜。切面灰白 ,质嫩 ,鱼肉状。镜下观察 :瘤组织沿乳腺导管及小叶间的纤维支架浸润生长 ,呈实性巢团状或不规则腺泡状及裂隙状 ,瘤细胞小 ,胞质少 …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17岁。发现睾丸旁肿块1年,于2 0 0 3年4月4日入院。肿块起初约花生米大小,无疼痛、肿胀等不适,逐渐增大至鸡蛋大小,未发现其他症状。体检:左侧睾丸正常,附睾尾部可触及一大小约4 5cm×3 0cm×2 5cm实性肿块,质地硬,表面不平整,无压痛,透光实验阴性。B超显示:左附睾尾部实性肿块。临床诊断左侧睾丸旁肿瘤,行睾丸旁肿瘤切除术。术中见左侧睾丸正常,附睾头、体部良好,尾部查见一约4cm×3cm大小肿块,将肿块完整切除。病理检查:结节状肿物一个,体积5 0cm×3 6cm×3 1cm ,表面光滑,已先行切开,切面灰白,有光泽,与周围界限清楚,无明显包…  相似文献   

5.
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及成人生命的软组织恶性肿瘤。其病理组织学分型可分为胚胎型、腺泡型和多形型。各型RMS在临床表现、病理改变以及预后上均有不同。主要表现在(1)发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 ,41岁。因右下腹痛 4天而急诊手术。手术所见 :阑尾轻度充血 ,结肠肝曲有一 15cm× 10cm大小的肿物 ,质硬 ,与胃体远端黏连。病理检查 结肠一段长 2 5cm ,周径 10cm ,距一侧切缘10cm处有 2个结节 ,大小分别为 2cm× 2cm× 2cm ,6cm×6cm× 6cm。位于肠黏膜下。结肠与胃壁间有一 15cm× 3cm× 3cm的包块 ,检出肿物旁淋巴结 5枚 ,肠系膜淋巴结 2枚 (长径 0 5~ 1 0cm)。镜检 :结肠肿瘤细胞圆形、卵圆形 ,胞质丰富 ,红染 ,核偏位 ,大部分瘤细胞被不规则纤维分隔成实性巢或腺泡状 ,部分弥漫排列。瘤组织…  相似文献   

7.
横纹肌肉瘤的组织学诊断有时颇为困难。电镜可发现瘤细胞内不同发育阶段的肌原纤维,是研究该瘤的有效工具。我们对40例横纹肌肉瘤作了回顾性光镜和电镜对比观察,就肿瘤形态与横纹肌胚胎发育过程,瘤细胞的光镜形态与超微结构进行  相似文献   

8.
10例阴道横纹肌肉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发生于阴道的葡萄状横纹肌肉瘤10例,其中8例发生于5岁之内的婴幼儿,平均年龄4.3岁。肿瘤好发于阴道前壁,呈息肉状或葡萄状生长,常膨出阴道口,表面时有溃烂、出血。瘤组织向周围浸润生长3例,远处转移至肺1例。形态上以粘膜下常见数层分化较幼稚的横纹肌母细胞浸润呈“形成层”,间质粘液变及星芒状小棱形细胞相互联结为特征,易与阴道息肉、粘液脂肪肉瘤混淆。肌红蛋白标记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118例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18 cases of rhabdomyosarcoma are reported. Specimens from 30 of these cases were stained with Masson Trichrome and phosphotunstic acid haemotoxylin. 36 cases were studied immunohistochemically by PAP, and ABC methods. Specific antibodies against myoglobin, desmin and vimentim were used. Positive immunostaining for myoglobin and desmin was found in 72.7% and 55.5% of the cases studied respectively. The positivity was dependent on the degree of cell differentiation. Results suggest that immunohistochemistry is a useful tool for the diagnosis of poorly differentiated rhabdomyosarcomas. Cross--striations were found in only 6 of the thirty cases (20%). It is now generally accepted that demonstration of cross--striations is not essential for the diagnosis; nevertheless, the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ibrillary material arranged in whorls around the nucleus are of diagnostic significance. Histologically, it is also believed that searching for early differentiated rhabdomyoblasts combined with the histological pattern is of vital importance for an accurate diagnosis.  相似文献   

10.
我室1958年~1986年病理外检所遇到的横纹肌肉瘤41例,男性25例,女性16例,男:女为1.6∶1。发病高峰年龄为10岁以前组(占41.5%),并对10例诊断横纹肌肉瘤及9例疑似本病者做了肌红蛋白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观察,2例做了电镜观察。以上方法对判断横纹肌肉瘤具有特异性,根据我们的经验并结合文献复习对横纹肌肉瘤组织学分类补充了未分化和高分化二个亚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硬化性横纹肌肉瘤(sclerosing rhabdomyosarcoma,SRMS)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对2例SRMS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16、28岁,发生部位分别在左颌下及脊柱旁,临床表现均为无痛性肿块.大体均为灰白肿块,质地中等,边界不清.镜下2例组织学形态基本一致,肿瘤内均含有大量嗜伊红色玻璃样变的基质,类似原始软骨样或骨样基质,肿瘤细胞主要由原始小圆细胞组成,呈条索样、梁状、腺管状、微腺泡状和假血管样排列.免疫组织化学示瘤细胞vimentin(+)、MyoD1细胞核(+).结论 SRMS是一种罕见的肉瘤类型,兼具腺泡状横纹肌肉瘤(alveolar rhabdomyosarcoma,ARMS)和胚胎性横纹肌肉瘤胚胎性横纹肌肉瘤(embryonal rhabdomyosarcoma,ERMS)部分形态特点,但与二者又不同.熟悉SRMS病理学特征和免疫表型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横纹肌肉瘤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是儿童软组织肿瘤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约占儿童软组织肿瘤的50%以上,占15岁以下儿童恶性肿瘤的4%~8%。依据其组织学特点可分为胚胎型(embryonal),腺泡型(alveolar)和多形型(pleomorphic)。在被诊断为RMS的病例中约60%为胚胎型,20%为腺泡型,其余为多形型、未分化型和误诊的病例。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性,47岁。因发现左侧乳腺肿物2周,皮肤破溃1天入院。体检:左侧乳晕区靠外上象限见一直径6 cm的肿物,表面皮肤淤血、破溃,破溃范围3.5 cm ×2.5 cm;双侧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实验室检查:白细胞4.35×109/L。B超检查:左侧乳腺乳晕区靠外上象限探及一大小6.8 cm ×6.5 cm ×4.0 cm低回声反射区,边界不清,形态欠规则,无明显包膜,其内回声不均匀。甲状腺、肝脏、胆囊、胰腺、双肾及脾脏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4.
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为小儿最常见软组织恶性肿瘤,以头颈部,泌尿生殖道及躯干四肢多见,但中耳RMS少见[13],临床上多表现为中耳炎、面神经麻痹和外耳道息肉等,临床早期诊断困难,我们对10例中耳RMS的临床病理及免疫...  相似文献   

15.
横纹肌肉瘤分子病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为常见的软组织肿瘤之一,它是由不同分化阶段的横纹肌母细胞组成的恶性肿瘤,多见于15岁以下的儿童。根据肿瘤的组织学和遗传学特点,可将横纹肌肉瘤分为3种类型: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包括梭形细胞横纹肌肉瘤、葡萄状横纹肌肉瘤和间变性横纹肌肉瘤)、腺泡状横纹肌肉瘤(包括实性型横纹肌肉瘤和间变性横纹肌肉瘤)和多形性横纹肌肉瘤。横纹肌肉瘤组织基本上重演了横纹肌发育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细胞,[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儿童横纹肌肉瘤尸检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儿男性,5周岁.在1周岁时于左鼻腔内发现一长径1 cm大小的肿物,在当地医院就诊全部取材后送病理诊断为"鼻息肉".据其父母描述此儿童大概1周岁半左右鼻腔内又可见肿物,到北京儿童医院就诊,病理结果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患儿家长当时因故放弃治疗.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39岁.无意中发现右侧颈部无痛性蚕豆大小包块3个月,未予治疗.入院前1个月发现左颈部包块并出现左侧鼻腔涕中带血.查体:右颈部可扪及成串珠状肿大淋巴结,无触痛,最大约3 cm×2 cm.左颈部可扪及散在淋巴结.耳鼻喉检查见左侧鼻腔黏膜充血,其余未见明显异常.遂取右颈淋巴结病理活检.  相似文献   

18.
儿童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 探讨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电镜特点。方法 对145例患儿(男97例,女48例,年龄4个月~13岁,平均4.2岁),用HE、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和电镜技术进行观察。所用抗体有:波形蛋白、结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SMA)、肌红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CD99(12E7)、白细胞共同抗原(LCA)。结果 145例患儿中,100例随访1~20年。组织学分为胚胎性、葡萄状、梭形细胞型、腺泡状和实性型。5年存活率:葡萄状85%、梭形细胞型横纹肌肉瘤85%,胚胎性60%,腺泡状40%、实性型横纹肌肉瘤25%,预后最好的是梭形细胞型和葡萄状横纹肌肉瘤,预后次之的是胚胎性横纹肌肉瘤,预后差的是腺泡状和实性型横纹肌肉瘤;预后好的部位是膀胱和头颈部,预后差的部位是躯干四肢、腹膜后和盆腔;免疫组织化学:107例均表达波形蛋白,除NSE、CD99和LCA均阴性外,结蛋白、SMA和肌红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8%、75%和37%。15例肿瘤经电镜观察,其中10例发现有肌丝和肌节结构。结论 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检查有利于儿童横纹肌肉瘤的病理诊断和组织分型。  相似文献   

19.
横纹肌肉瘤多见于儿童,起源于中胚层的问充质分化的横纹肌母细胞形成的恶性肿瘤,成人中很少见。在美国15岁以下人群发病率低,每年新增病例数约350例,其中6岁以下占2/3,并与家族、种族无关。我国目前尚没有详细的统计数据,可见个别病例报道,我科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19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排尿困难,以尿不尽、尿等待为主诉,前往当地医院就诊,行MRI检查提示可能为前列腺恶性肿瘤,行经直肠前列腺超声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前列腺小细胞癌。在院外自行口服中药无明显好转后来我院就诊。患者既往体健,无遗传病家族史。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