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氨蝶呤(31例)、米非司酮(31例)及联合(32例)治疗异位妊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 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将94例病人分为甲氨蝶呤 单次注射(A组,31例)、单服米非司酮(B组,31 例)及口服米非司酮后再单次注射甲氨蝶呤(C组, 32例)进行比较。A组:单次肌内注射甲氨蝶呤 50mg·m-2,1wk后血绒毛膜促性腺素(β HCG)无 下降趋势,可再注射1次。B组:单服米非司酮 50mg,bid×3d。C组:口服米非司酮50mg,bid,连 服2d,d3肌注甲氨蝶呤40mg·m-2。结果:A,B, C组的治愈率分别为68%,64%,88%。A组与B 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A,B两组与C组之 间有明显差异(P<0.05)。血绒毛膜促性腺素(β HCG)转阴时间:A,B,C三组分别为(20±s7)d, (21±7)d,(12±4)d。C组与A,B两组间有明显 差异(P<0.05),而A组与B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 0.05);C组较A,B两组能明显缩短血β HCG降至 正常范围的时间,提高治疗成功率。腹腔内出血而 行手术病例,A,B两组各2例,C组1例。结论:甲 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高,不良 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李桃  温劲  郑春铭 《中国新药杂志》2005,14(10):1240-1241
目的: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3种药物治疗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A组用兰索拉唑30mg 呋喃唑酮100mg 克拉霉素250mg,bid×7d 兰索拉唑30mg,qd×14 d;B组用雷贝拉唑10 mg 呋喃唑酮100mg 克拉霉素250 mg,bid×7 d 雷贝拉唑10 mg,qd×14 d;C组用奥美拉唑20 mg 呋喃唑酮100mg 克拉霉素250mg,bid×7 d 奥美拉唑20 mg,qd×14 d.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对3种方案进行分析.结果:A,B,C 3种方案的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18.60,20.04,16.30.结论:方案C是3种方案中最经济、合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将61例患者分为单服米非司酮(25mg,2次/3d,A组,30例)及口服米非司酮(25mg,2次/d,连服2d),肌肉注射甲氨蝶呤(40mg/m2,第3天,B组,31例)进行比较。结果A,B组治愈率分别为60%,88%,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转阴时间A组为(21±7)d,B组为(12±5)d,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因腹腔内出血而行手术病例A组2例,B组1例。结论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高,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A组(32例)单独口服米非司酮25mg,2次/d,连服3d;B组(33例)口服米非司酮25mg,2次/d,连服2d,第3天肌肉注射甲氨蝶呤40mg/m2。结果:A,B组治愈率分别为59%、88%,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绒毛膜促性腺素(β-HCG)转阴时间A组为(21±7)d,B组为(12±4)d,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较A组能明显缩短血β-HCG降至正常范围的时间,提高治疗成功率。因腹腔内出血而行手术病例A组有2例,B组有1例。结论: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高,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TX)联合米非司酮对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将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输卵管妊娠患者73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MTX(50 mg.m-2)单次肌肉注射;观察组40例MTX(50 mg.m-2)单次肌肉注射,d 2开始口服米非司酮200 mg连续3 d。两组均定期监测血β-HCG水平,B超监测包块缩小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85.0%,对照组治愈率60.6%,观察组血β-HCG转阴时间、包块缩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对血β-HCG(3 000 U.L-1、B超检查附件包块直径<5 cm、无内出血征象者用甲氨蝶呤(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效果好,副反应少,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联合米非司酮及中药在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4例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A组54例,为研究组;B组29例、C组21例,为对照组。A组予MTX(50mg.m-2)单次肌肉注射,在治疗1周后血β-HCG未下降再次肌内注射MTX 50mg.m-2。同时予米非司酮50mg口服,1日2次,总量300mg,用宫外孕2号方作基本方,水煎服每日1剂2次。B组予MTX(50mg.m-2)单次肌肉注射,在治疗1周后血β-HCG未下降再次肌内注射MTX 50mg.m-2。同时予米非司酮50mg口服,1日2次,总量300mg。C组予MTX(50mg.m-2)单次肌肉注射,在治疗1周后血β-HCG未下降再次肌内注射MTX50mg.m-2。定期监测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水平,B超监测包块缩小情况。结果 A组治愈50例,无效4例,治愈率92.6%,无严重不良反应。B组治愈25例,治愈率86.2%,4例因急腹症手术。C组治疗成功16例治愈率71.4%。结论 MTX联合米非司酮及中药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明显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别以甲氨蝶呤(MTX)、米非司酮、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 A组:MTX 20mg/d静脉滴注,连用5天。B组:米非司酮100mg,口服,2次/天,连服7天。C组:MTX联合米非司酮,第一天米非司酮300mg一次顿服,同时MTX 20mg/d静脉滴注,连用5天。结果 A组成功率37.5%,B组成功率43.7%,C组成功率81.2%。结论 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成功率高。异位妊娠是妇产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传统的方法多采用手术治疗。本文分别采用3种药物保守治疗方法:甲氨蝶呤(MTX)、米非司酮、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48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单次肌注和分次静脉应用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保守治疗异位妊娠82例,其中41例:甲氨蝶呤50mg/m2单次肌注(A组),同时口服米非司酮50mg每日2次连用3d。另41例:甲氨蝶呤0.4mg/(kg d),加入5%GS 500mL静脉滴注,5d为1个疗程,米非司酮用法同A组。治疗后定期检测血HCG直至正常,以及肝肾功能、血常规、1周后B超复查盆腔包块。结果治愈率、血HCG降至正常时间B组均优于A组(P<0.05)。结论甲氨蝶呤分次静脉应用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严娟英  金茂和 《医药导报》2007,26(6):611-611
米非司酮;甲氨蝶呤 ;妊娠,输卵管[摘要]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输卵管妊娠患者146例,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66例。治疗组给予米非司酮50 mg,bid,po,3 d,加用甲氨蝶呤20 mg,iv,qd,5 d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20 mg,iv,qd,5 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85.0%,60.6%(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药物治疗异位妊娠的方法、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确诊为异位妊娠且符合药物保守治疗指征的124例患者随机分为四组:A组:单用甲氨蝶呤;B组:单用米非司酮;C组: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D组: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联合中药.结果 治疗成功率A组80.65%、B组61.29%、C组87.10%、D组90.32%,D组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不良反应各组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中国药房》2015,(11):1448-1450
目的:评价3种治疗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成本与效果。方法:将128例消化性溃疡或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41例,给予泮托拉唑(40 mg,bid)+阿莫西林(1 g,bid)+克拉霉素(0.5 g,bid);B组44例,给予泮托拉唑(40 mg,bid)+阿莫西林(1 g,bid)+左氧氟沙星(0.2 g,bid);C组43例,前5日给予泮托拉唑(40 mg,bid)+阿莫西林(1 g,bid),后5日改为泮托拉唑(40 mg,bid)+左氧氟沙星(0.2 g,bid)+克拉霉素(0.5 g,bid)。疗程均为10 d。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B组的按方案治疗(PP)根除率和意向治疗(ITT)根除率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PP根除率和ITT根除率的成本-效果比及增量成本-效果比均优于A组和C组。结论:从药物经济学角度来看,B方案为最经济、有效的治疗幽门螺杆菌方案,可以推广;A方案最差,不应再作为一线治疗方案考虑。  相似文献   

12.
王芳  王桂英 《医药世界》2009,11(5):129-130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A组米非司酮100mg,1次/d口服,连用3d;B组单次注射甲氨蝶呤50mg/m2。定期监测血β-HCG,监测包块情况直至正常。结果:治愈率A组82.1%,B组81.2%。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较好,具有一定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4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用于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的疗效。方法将96例确诊为输卵管妊娠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47例)使用甲氨蝶呤0.1mg/(kg·d)臀部肌肉注射,连续5d,第2天加用米非司酮50mg,每12h1次,空腹口服,连续3d;B组(49例)单用甲氨蝶呤:结果治疗成功A组42例(89.36%),B组39例(79.59%);A组住院时间、血β-HCG下降大于15%的时间及转阴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P〈0.01):结论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用于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效果优于单用甲氨蝶呤。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ABVD方案治疗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及毒性。方法:98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分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ABVD方案组(A组)和ABVD方案组(B组),A组:48例患者接受ABVD方案(阿霉素25 mg.m-2,静脉注射,d1,15;博来霉素10 mg.m-2,静脉注射,d1,15;长春新碱6 mg.m-2,静脉注射,d1,15;达卡巴嗪375 mg.m-2,静脉注射,d1,15),同时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内静脉滴注,d1~14。B组:50例患者接受ABVD方案化疗同A组,不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2组均以28 d为1个周期,化疗4个周期。结果:A组CR为34例(70.8%)、PR为11例(22.9%)、SD为2例(4.2%)、PD为1例(2.1%),有效率为93.7%;B组CR为25例(50%)、PR为9例(18%)、SD为12例(24%)、PD为4例(8%),有效率为68%。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ABVD方案治疗霍奇金恶性淋巴瘤疗效较好,患者可耐受。  相似文献   

15.
幽门螺杆菌感染3种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亚菊  吴爱祥 《医药导报》2004,23(6):0427-0428
目的:对3种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为临床提供合理的用药方案。方法:抽取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162例幽门螺杆菌(Hp)致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奥美拉唑20 mg,bid,空腹服用;甲硝唑400 mg,bid;克拉霉素250 mg,bid;胶体果胶铋100 mg,tid。B组:奥美拉唑20 mg,bid,空腹服用;甲硝唑400 mg,bid;克拉霉素250 mg,bid。C组:奥美拉唑20 mg,bid,空腹服用;甲硝唑400 mg,bid;胶体果胶铋100 mg,tid。A、B、C 3组方案均以2周为1个疗程。根据Hp根除率,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 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A、B、C 3组方案的成本 效果比为:7.27,6.66,7.51。结论:B方案为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原琼 《临床医药实践》2006,15(12):889-89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R u486)、甲氨蝶呤(M TX)及两者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早期诊断为异位妊娠且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病例随机分为3组:A组28例,甲氨蝶呤50 m g单次肌肉注射;B组22例,米非司酮50 m g,口服,每日2次,用3 d;C组18例,米非司酮50 m g,口服,每日2次,用2 d,然后肌肉注射甲氨蝶呤40m g。结果:A组治愈19例,治愈率为68%;B组治愈16例,治愈率为72%;C组治愈15例,治愈率83%。A、B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疗效优于A、B组(P<0.05);血-βHCG转阴时间A、B、C组分别为(21.4±8.3)d、(20.6±7.8)d、(15.2±6.8)d,A、B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短于A、B组(P<0.05);三组均无肝肾功能损害病例。结论:采用R u486及M TX联合用药治疗异位妊娠疗程短,疗效高,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以加替沙星为基础的多种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不良反应和药品费用,以探讨临床较佳的根除Hp的方案。方法:采用分组对照的研究方法,并应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分析各方案的费用效果(C/E)比。初次根除Hp共175例分为:A组为加替沙星200mg,bid,甲硝唑0.4g,bid,兰索拉唑30mg,bid;B组为加替沙星400mg,qd,甲硝唑0.4g,bid,兰索拉唑30mg,bid;C组为加替沙星400mg,qd,甲硝唑0.4g,bid,雷贝拉唑10mg,qd;D组为克拉霉素0.5g,bid,甲硝唑0.4g,bid,兰索拉唑30mg,bid。E组为再次根除Hp共17例,方案同A组。疗程为7d。结果:A,B,C,D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90%,91%,92%,84%,A,B,C和D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E组根除率为82%。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5%,A+E组与C或D组组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B组与C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A,B,C,D,E组的C/E分别为3.44,3.40,2.76,4.41,3.77,应用加替沙星组总的C/E为3.34。结论:加替沙星能有效地根除Hp,不良反应少。根除Hp及费用以A,B两组方案较优,C组方案最优。  相似文献   

18.
陈惠梅  李玉辉 《河北医药》2006,28(10):926-927
目的 探讨2种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非破裂型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将121例非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按就诊顺序分成2组,A组采用口服米非司酮50 mg,12 h 1次,连用3 d,第4天单次肌肉注射MTX 50 mg为1个疗程;B组米非司酮剂量为100 mg,12 h 1次,其他用法同A组.结果 2组成功率、住院时间、阴道流血时间及血β-HCG转阴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米非司酮100 mg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非破裂型异位妊娠疗效较好,成功率达92.54%,毒副反应不严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早孕药物流产中的效果.方法:480例采用药物终止妊娠的早孕孕妇根据治疗方法分为A、B两组,B组根据米非司酮剂量的不同细分为B1、B2、B3亚组.A组采用常规用药剂量治疗,即50mg米非司酮顿服,连用3d,d4口服600μg米索前列醇;B组第一天常规服用50mg米非司酮,第二天加服米非司酮,按总剂量分为三组:B1组(100mg)、B2组(125mg)、B3组(150mg),d3口服600μg米索前列醇.比较各组流产情况、胚囊排出时间、阴道流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中各亚组药物流产情况均优于A组,胚囊排出时间、阴道流血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各亚组比较,B2和B3组药物流产情况均优于B1组,胚囊排出时间、阴道流血时间均短于B1组(P<0.05),B2和B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常规用药d2服用剂量增加至100~200mg有助于提高流产效果,安全性较好,以125mg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最佳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保守治疗的异位妊娠,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甲氨蝶呤50mg/m2肌注;B组:米非司酮片每天空腹口服50mg,2次/d,共3天,第4天行甲氨蝶呤50mg/m2肌注,共一次;C组:甲氨蝶呤50mg/m2肌注,共1次,并口服中药治疗;定期检测血β-HCG水平及阴道B超监测包块,直至正常。结果 C组治愈率显著高于A、B两组(P〈0.05或0.01),而A、B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B、C组(P〈0.05或0.01),C组显著低于B组P〈0.05;血β-HCG一周下降〉15%,C组明显高于A、B两组(P〈0.01)。结论甲氨蝶呤内注射配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疗较好,不良反应小,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