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诊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患者血管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首诊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患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初诊糖尿病(DM)患者46例、糖耐量异常(IGT)患者97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正常者3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生化指标、颈动脉血管壁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情况.结果 IGT组及DM组患者合并冠心病为52.8%、65.2%,脑血管病为20.6%、26.0%,颈动脉粥样硬化为50.5%、69.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初诊DM和IGT患者已存在各种血管并发症,单纯检测空腹血糖将漏诊大部分DM患者,必须加强DM高危人群的筛查,早期发现、及时诊治是预防其并发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无糖尿病病史的高血压患者糖代谢异常发生情况,及其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情况.方法:对15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血糖分为正常葡萄糖耐量(NGT)、糖调节受损(IGR)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葡萄糖耐量减低(IGT)和糖尿病组,分析各组的发病率.对各组的血脂(LDL)、颈动脉内膜-中...  相似文献   

3.
范卫清 《云南医药》2010,(3):384-386
糖耐量低减(IGT)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IGT的诊断采用2003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和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标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血糖≥7.8mmol/L且〈11.1mmol/L。其转归有3种:发展为糖尿病、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 (CMD)是影响人们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 ,近年来在我国发病率增加 ,特别是年龄在 4 0岁以上的患病率最高 ,达 30— 4 0‰ ,许多老年患者需通过葡萄糖耐量试验来确诊是否患有糖尿病。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有口服和静脉注射两种 ,静脉注射少用 ,口服在临床上常用。对有糖尿病可疑而空腹或饭后血糖高于正常 ,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者 ,须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进行此项试验前 3天每日进食碳水化合物不少于 2 0 0g ,抽血当日晨需口服葡萄糖 75g或者标准馒头 1 0 0g[1] 。在老年病房中 ,由于患者多是高龄 ,其视力、听力、记忆…  相似文献   

5.
吕莉 《中国医药指南》2014,(20):140-141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与妊娠糖尿病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防治提供一新途径。方法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将实验对象分成健康孕妇组,葡萄糖耐量受损组(IGT),妊娠糖尿病组(GDM),分别对三组的铁蛋白(SF)水平比较。结果三组人群血清铁蛋白水平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铁蛋白测定可以辅助诊断妊娠糖尿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知识分子糖尿病的发病情况。方法 :每人接受问卷调查 ,按WHO要求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空腹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结果 :(1)体重指数(BMI)≥25者 ,糖尿病 (DM)、糖耐量减低 (IGT)与空腹血糖受损(IFG)患病率高于BMI<25的人群。(2)DM、IGT与IGF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 ,60岁以上组DM、IGT患病率分别达12 9%、19 5%。(3)不同性别间DM、IGT与IFG患病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肥胖及年龄是DM、IGT与IFG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年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糖代谢情况及其高危因素分析。方法:对260例青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OGTT结果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减退(IGT)和糖尿病(DM)4组,分析各组的发病率,对各组的血脂(TG、TC、HDL、LDL)、体重指数、腰围、胰岛素抵抗(HOMA-IR)、β细胞功能(HOMA-β)、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等进行比较。结果:青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近2/3有糖代谢异常,发病率非常高,但知晓率很低;随糖代谢异常的加重,脂肪肝患者的体重指数、腰围呈上升趋势,IFG和NGT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IGT或DM组与NGT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脂异常也越加明显,TG、TC、LDL呈上升趋势,HDL则下降;IGT组HOMA-IR明显升高(P<0.01),与DM组比较无差异;IGT组HOMA-β细胞功能升高,与其它3组间比较无差异,DM组和IGT组ISI下降。结论:青年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存在明显的糖耐量异常,随着糖耐量异常的加重,其他代谢异常也恶化。有必要对青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OGTT,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预防糖尿病对心、脑、肾等脏器损害所致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近20年来,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我国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高达23.9%,葡萄糖耐量受损(IGT)的发生率为13.9%,糖尿病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患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中糖代谢异常状况及其高危因素分析。方法对110例高血压患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r),根据血糖结果分为正常糖耐量(NGT),空腹血糖受损(IFG),葡萄糖耐量减低(IGT)和糖尿病四组。分析各组的发病率,并对四组的血脂(TGTC),体重指数,腰围,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等进行比较。结果①高血压患者近2/3有糖代谢异常,发病率非常高;②随糖代谢异常的加重,高血压患者的体重指数,腰围呈上升趋势,胰岛素抵抗明显加重,血脂也明显异常。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明显的糖代谢异常,有必要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糖耐量试验,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科学》2017,(20):251-253
目的探讨社区糖耐量异常人群筛查模型的建立及其评价。方法对2016年4月~2017年6月社区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在该阶段通过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后采取危险因素计分法建立社区糖耐量异常人群筛查模型,以该模型筛查社区1560名一般人群糖耐量异常情况,并分析筛查结果。结果采取危险因素计分法累积积分≥5分建立的社区糖耐量异常人群筛查模型筛查1560名社区一般人群,其中770例采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诊断,筛查出目标人群中有80例糖耐量异常者。结论通过危险因素计分法建立的社区糖耐量异常人群筛查模型筛查社区糖耐量异常人群操作简单方便,经济有效,可在社区进行糖尿病前期人群筛查,从而为尽早做好预防干预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刘琳  张凯 《天津药学》2012,24(1):22-24
目的:观察应用阿卡波糖干预治疗糖耐量减低(IGT)患者的临床疗效,协助临床控制糖耐量以减低患者向2型糖尿病的转变。方法:对120例糖耐量减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饮食和运动干预,治疗组加用阿卡波糖,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发生率以及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后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和OGTT 2 h后胰岛素(P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等指标。结果:干预治疗1年后,对照组患者糖尿病的发病率为8.3%,阿卡波糖组的发病率为5.0%;治疗组BMI、WHR、FPG、2HPG、FINS、PINS以及IRI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ISI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卡波糖能够降低IGT人群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改善IGT患者的代谢紊乱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萍乡矿业集团公司糖耐量减低(IGT)患者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02年普查出的IGT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IGT非干预治疗人群(2126例)和IGT干预治疗人群(842例),6年后复查OGTT、BMI、血压、血脂。结果 2126例IGT非干预治疗人群中有486例(22.9%)转变为DM,年转变率为3.82%,有963例(45.3%)例仍为IGT,有677(31.8%)例转为正常糖耐量。842例IGT干预治疗人群中有81例(9.62%)转变为DM,年转变率为1.60%,有275例(32.7%)例仍为IGT,有486例(57.7%)转为正常糖耐量(NGT)。年龄增加,2型糖尿病阳性家族史的IGT患者DM转变率高。IGT非干预治疗人群,DM转归组的其基线空腹静脉血糖(FPG)均明显高于其他转归组(P〈0.05),收缩压(SBP)、体质量指数(BMI)均明显高于糖耐量正常(NGT)转归组(P〈0.05)。血清甘油三脂DM转归组〉IGT转归组〉NGT转归组。影响IGT向DM转变的主要影响因素为、2hPG、SBP、BMI血清甘油三脂(TG)。结论年龄、DM阳性家族史、空腹(FPG)、餐后2h血糖(2hPG)、血清甘油三脂(TG)、体重、血压为IGT转变为DM的危险因素。改变生活方式、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对降低IGT转变为DM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李洪梅 《药品评价》2010,(13):37-37
糖尿病前期糖调节已受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葡萄糖耐量损害(IGT)。后者系指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血糖水平介于正常人与糖尿病患者之间的特殊代谢状态。其诊断标准为在口服75g葡萄糖糖耐量试验(OGTT)中,2h血浆糖在7.8~11.0mmol/L。目前一般认为IFG和IGT是糖尿病的前期表现,在2型糖尿病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朱巧玲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9):3018-3018
1糖尿病的诊断   1.1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有调查表明,老年人糖尿病(DM)患病率达12.7%,糖耐量减低患病率高达20.3%.积极开展对DM的筛查及对DM高危人群的普查,有助于检出处于高血糖状态的隐性DM和糖耐量减低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人群的研究。方法选择7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OGTT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人群。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行OGTT检测发现新的糖尿病患者, IFG患者和IGT患者的比例分别为27.63%、2.63%和34.2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糖代谢异常的比例为68.41%;糖耐量异常的比例为32.89%;糖尿病的比例为35.52%。结论 OGTT是检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及低胆固醇患者是否存在糖代谢异常的简单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老年糖耐量异常者脂联素水平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糖耐量异常者脂联素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年龄≥60岁的糖耐量正常(NGT)、糖耐量低减(IGT)和2型糖尿病(DM)患者进行体质量、腰臀围、血压、血脂、氧化应激指标和脂联素的检测,以所有检测者脂联素水平的中位数为界限将患者划分为高、低脂联素组。结果:NGT、IGT和DM3组间脂联素水平逐步降低,其中DM组明显低于NGT和IGT组(P<0.01)。低脂联素组与高脂联素组相比较,NGT人数明显减少(7vs18),而DM人数则明显增加(27vs10),空腹血糖(FBS)、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2h)血糖增高,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糖和血脂为影响脂联素水平变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脂联素水平的下降可能在老年糖尿病高危人群糖耐量异常、肥胖、血脂异常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餐后血糖在筛选糖尿病患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服葡萄糖后 2h血糖在筛选糖尿病患者中与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 (OGTT)及单纯空腹血糖的差异。方法 应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对 1335例初诊可疑糖尿病汉族人群进行OGTT。结果 空腹血糖与服糖后 2h血糖同时增高 92 1例 ;服糖后 2h血糖增高 1181例 ,2 6 0例为葡萄糖耐量异常 (IGT)患者 ,空腹血糖与餐后 2h血糖均低于标准者 15 4例。结论 ①服糖后 2h血糖与OGTT在糖尿病诊断检测中无明显差异 (P >0 0 5 )。②服糖后 2h血糖对糖尿病诊断率高于空腹血糖诊断率。③单纯检测服糖后 2h血糖在筛选糖尿病患者中准确、方便、经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定糖灵胶囊治疗糖耐量异常(IGT)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确诊(WHO标准)的IGT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服用定糖灵胶囊;对照组服用二甲双胍,每次250mg,每天3次,1个月为1个疗程。对2组参试者每月作1次OGTT,共观察3个月后对其血糖水平及转归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糖耐量恢复正常52例,仍为IGT8例,对照组糖耐量恢复正常38例,仍为IGT21例,转化为糖尿病1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糖灵治疗糖耐量异常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用于筛查早期糖尿病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以寻找最佳的空腹血糖值作为筛选糖尿病的指标.方法 以资料完整的门诊病人504人,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 研究人群中空腹血糖<6.1者186例,≥6.1~<7.0者84例,≥7.0者234例;糖化血红蛋白<6.1%者126例,≥6.1%者378例;OGTT 2hPG<7.8者138例,≥7.8<11.1者150例,≥11.1者216例,空腹血糖与OGTT 2 Hpg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r=0.82,(P<0.01).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均不适用于筛查IGT人群,但糖化血红收白比空腹血糖提示病人是否存在血糖异常更敏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血糖人群血清脂联素、胰岛素抵抗(IR)指数和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及相关性。方法从35~55岁健康体检人群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选出糖耐量正常(NGT)43例,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47例,糖耐量受损(IGT)52例,糖尿病(DM)41例,检测并比较血糖、血清脂联素水平、IR指数及血管内皮功能。结果空腹胰岛素水平在IFG、IGT、DM3组均高于NGT组(P0.05);餐后2h胰岛素水平从DM、IGT、IFG组到NGT组依次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G、IGT、DM组IR指数明显高于NGT组,DM组IR指数高于IFG和IGT组(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在NGT、IFG、IGT、DM组依次降低(P0.05)。脂联素与空腹血糖、IR指数呈负相关(P0.01)。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IR指数和血管内皮功能可作为OGTT异常人群动脉硬化的早期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