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提高新疆某铁矿的回收率,在对其原矿石性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 30%,采用1粗1扫弱磁选工艺流程,获得了铁精矿品位为68.32%,铁回收率为83.12%,尾矿磁性铁含量为0.42%,精矿磁选铁回收率为97.15%的选矿指标。通过优化条件试验,为现场生产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
牛埃生 《现代矿业》2013,29(10):104
新疆某铁矿石中磁性铁含量较高,但铁矿物嵌布粒度较细,对该矿样进行磁选—反浮选试验获得了铁品位为63.02%、回收率为70.17%的铁精矿,铁精矿浮选作业回收率为81.77%。  相似文献   

3.
某铜铁矿石的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矿石属于多金属硫化矿,含铁、铜、硫等有用元素,原矿中铜品位较高,矿石泥化程度较大,造成黄铜矿回收困难。原矿中铜的品位0.41%,为颗粒和粉末状矿石。本次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黄铜矿的品位和回收率。采用混合—优先浮选流程,通过优化试验条件,最终得到铜精矿品位20.24%,回收率为76.02%。  相似文献   

4.
陈东龙 《现代矿业》2013,29(8):178-179,181
国外某低铜富铁矿石主要有价元素为铜、铁,为合理高效利用该矿石,进行了选矿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先浮后磁的工艺流程可以获得铜品位为18.12%、回收率为82.99%的铜精矿,铁品位为68.49%、回收率为91.60%的铁精矿。  相似文献   

5.
新疆哈密某铁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磁铁矿,少量赤铁矿,磁性铁占总铁的8042%;磁铁矿的嵌布粒度在004~1 mm,主要在01~065 mm,嵌布粒度较粗。为了确定矿石的选矿工艺进行了选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原矿在粗磨细度为-0071 mm占55%,弱磁粗选磁场强度为9554 kA/m,粗精矿再磨细度为-0071 mm 65%,弱磁精选磁场强度为6369 kA/m的情况下,可获得铁品位6540%、铁回收率7808%的铁精矿;干式磁选抛尾试验结果表明,该矿石的干式抛尾效果比较显著,可以抛去产率为2769%的干式粗粒尾矿,可将入磨铁品位由3407%提高至4280%,铁回收率达9082%。基于矿石干抛效果较理想,因此,矿石在进入磨选作业前宜增设磁选干抛作业。  相似文献   

6.
对新疆某铁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方案对比研究。铁硫混选再分离流程、先选铁后选硫流程和先浮硫后选铁流程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为确保铁精矿的质量和总铁回收率, 选择铁硫混选再分离流程, 即采用重选-磁选-重选-浮选闭路流程, 可获得含TFe 66.10%、S 0.28%、铁回收率79.45%的铁精矿和含S 46.14%、硫回收率67.01%的硫精矿。  相似文献   

7.
对新疆某铜锌高铜矿石进行矿石性质分析后,依据矿石性质进行了先抑锌浮铜后浮锌的选矿试验,在最佳试验条件下最终获得了铜精矿品位为24.61%,回收率为92.27%,锌精矿品位为41.95%,回收率为56.94%的理想选矿指标,为现场生产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查明各矿物赋存状态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先浮后磁工艺流程,综合回收矿石中的铜、铁和硫,获得铜品位25.20%、铜回收率73.11%铜精矿,铁品位70.94%、铁回收率87.54%的铁精矿以及硫品位43.75%、硫回收率57.77%的硫精矿.  相似文献   

9.
河南某铁矿石中的铁主要以磁铁矿形式存在,为确定该矿石的高效、低耗开发利用工艺,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粗磨弱磁粗选—再磨弱磁精选+磁场筛选机精选流程比采用粗磨弱磁粗选—再磨单一弱磁精选流程,可以在较粗的磨矿细度下获得更高品位的铁精矿。因此,磁场筛选机工艺是高效节能新工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安徽某铁矿石属低硫磷贫磁铁矿石,磁性铁占总铁的73.41%。为高效开发利用该矿石资源,采用磁选工艺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用高压辊磨机破碎至3~0 mm的矿石经湿式中场强抛尾,中场强粗精矿磨至-200目占50%—1次弱磁选—二段磨至-200目占85%—2次连续精选流程处理,最终可获得铁品位为66.56%、铁回收率为76.05%、磁性铁回收率为96.80%的铁精矿,该工艺流程与原矿直接阶段磨选流程比较,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降本增效效果。  相似文献   

11.
安徽某低品位磁铁矿石铁品位为21.20%,铁主要以磁铁矿的形式存在。为回收利用其中的铁,进行阶段磨矿—弱磁选选别试验,在一、二段磨矿细度分别为-0.076 mm 50%、85%,一段弱磁选,二段弱磁选粗、精选磁场强度分别为159.15,111.41,95.49 k A/m时,最终可获得产率为20.91%、铁品位为64.15%、回收率为63.43%的铁精矿,尾矿含铁9.77%,分选效果较好。原矿赤褐铁含量仅11.04%,探索试验结果表明,尾矿不具有再选价值。试验结果可为该矿石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巴西某铁矿石氧化程度较高,主要为赤铁矿,铁品位为57.74%。矿石粒度较细,泥化严重。选矿试验结果表明,原矿预先筛分后,-0.175 mm与+0.175 mm磨矿(-0.074 mm 59.80%)产品合并进行弱磁选(96 kA/m)—强磁选(800 kA/m)试验,可获得产率81.54%、品位64.97%、回收率91.46%的铁精矿,指标较好,建议该流程作为该矿石的选别流程。  相似文献   

13.
为高效开发利用伊朗某高品位磁铁矿,在对其矿石性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确定了最佳试验条件和选别流程。原矿经阶段磨矿—弱磁选流程选别后,获得了产率为66.00%、全铁含量为68.18%,全铁回收率85.68%的满意铁精矿。  相似文献   

14.
某铁矿为含铜混合矿石,铁矿物以磁铁矿、赤褐铁矿和菱铁矿的形式存在,铜矿物主要有黄铜矿、少量斑铜矿,含有少量黄铁矿,伴生有金钴等贵重元素。分选过程中除回收铁矿物外,要求同时得到铜精矿和硫精矿。根据矿石性质,通过浮选条件试验和流程试验,采用混合浮选-分离浮选-弱磁选-强磁选原则流程,一段磨矿(磨矿细度为75%-0.076mm),可以获得含铜16%以上的铜精矿、含硫36%以上的硫精矿、含铁62%以上的弱磁铁精矿,强磁铁精矿铁含量仅32%~36%;采用铜硫粗精再磨(磨矿细度为90%-0.076mm)再选流程,试验指标进一步提高,铜回收率提高4.44%、硫精矿品位提高1.10%、硫回收率提高1.78%,强磁铁精矿铁含量提高3.84%。由于试样磁黄铁矿含量较高,致使弱磁铁精矿含硫偏高,采用弱磁选精选无法进一步降低,建议对弱磁铁精矿进行反浮选脱硫提铁处理。  相似文献   

15.
针对新疆某高硫铜锌矿石的性质特点,采用铜锌混合浮选-混合粗精矿再磨-铜锌分离-铜锌混浮尾矿选硫的原则流程对该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研究表明,铜锌混合浮选和铜锌混合粗精矿再磨适宜的磨矿产品细度分别为-0.074 mm占90%和-0.043 mm占95%;J102和丁基黄药为铜锌混合浮选的有效捕收剂;T-21与硫酸锌组合对闪锌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J102对铜矿物的选择性捕收可以较好地实现铜锌分离。采用试验确定的闭路流程处理该矿石,可获得铜品位为20.09%、铜回收率为86.46%的铜精矿,锌品位为52.48%、锌回收率为67.35%的锌精矿,硫品位为45.95%、硫回收率为74.09%的硫精矿。  相似文献   

16.
新疆某高硫铜锌矿选矿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疆某高硫铜锌矿石的性质特点,采用铜锌混合浮选—混合粗精矿再磨—铜锌分离—铜锌混浮尾矿选硫的原则流程对该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研究表明,铜锌混合浮选和铜锌混合粗精矿再磨适宜的磨矿产品细度分别为-0.074 mm占90%和-0.043 mm占95%;J102和丁基黄药为铜锌混合浮选的有效捕收剂;T-21与硫酸锌组合对闪锌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J102对铜矿物的选择性捕收可以较好地实现铜锌分离。采用试验确定的闭路流程处理该矿石,可获得铜品位为20.09%、铜回收率为86.46%的铜精矿,锌品位为52.48%、锌回收率为67.35%的锌精矿,硫品位为45.95%、硫回收率为74.09%的硫精矿。  相似文献   

17.
为综合有效回收新疆某铜锌硫化矿,通过选矿试验研究,确定采用优先浮选工艺流程依次对铜、锌、硫进行分选,在条件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最佳试验条件,并获得了产率为3.59%、铜品位为25.63%、回收率为87.76%的铜精矿,产率为1.86%、锌品位为43.02%、回收率为80.61%的锌精矿。  相似文献   

18.
新疆某磁铁矿铁矿物嵌布粒度微细,磁选铁精矿品位难以达到60%,对其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单一磁选工艺,即使将矿石细磨至-0.048mm90%,也不能使精矿铁品位达到60%以上。而采用弱磁选-磁选柱工艺,在最终磨矿细度为-0.038mm95%时,磁选柱精矿品位可以达到60%以上,磁选柱作业回收率87.56%,选矿指标相对较优。  相似文献   

19.
某镜铁矿选矿厂原采用连续磨矿—单一强磁选流程,选别指标不理想,为此对其进行了阶段磨矿、强磁—反浮选流程试验研究,取得了精矿铁品位49.78%、回收率76.68%的良好选别指标。试验结果表明,磨矿粒度是影响选别指标的主要原因,阳离子反浮选对提高铁精矿品位和回收率有利。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某贫锰、铁矿石的工艺矿物学性质,围绕选矿开展了摇床选别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了预期的要求,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