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总结关节镜治疗肘关节撞击症患者36例术后康复护理。康复护理重点是控制疼痛,减轻患部肿胀,早期积极合理的功能锻炼,使患肢肘关节应尽量达到最大功能活动度。术后36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术后Mayo功能评分优19例、良14例、中3例、差0例,优良率91.67%。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术后综合护理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6年10月至2013年4月,典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手术治疗21例,其中采用肘关节内侧和肘关节外侧联合入路15例,经肘关节前侧入路6例;采用肘关节铰链式外固定支架12例,外固定支架拆除时间6周(4-9周)。术后的综合护理包括一般护理、疼痛护理、外固定支架护理、功能锻炼、心理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和出院指导等,随访过程中评价骨折愈合、疼痛、肘关节活动度,并应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评价。结果随访6-40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平均屈伸活动度为133.8°,平均伸直受限6.1°,平均屈曲139°。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采用手术治疗:优10例、良6例、可3例、差2例,其中采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为优7例、良3例、可2例。结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切开复位内固定及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通过全面的术后护理,尤其是早期功能康复和心理护理,可最大限度地改善肘关节的活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肘关节僵硬后臂丛麻醉下行肘关节僵硬松动术治疗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2006年1月~2008年5月对19例肘关节僵硬患者行臂丛麻醉下肘关节僵硬松动术治疗,术后第2天开始进行功能锻炼,并对患者的功能状况进行Mayo评分。总结分析肘关节僵硬松动术后,康复方法及康复影响因素,分析原始损伤情况、肘关节僵硬软组织情况、松动术距外伤时间、术前前臂旋转活动状况等与松动术效果的关系。结果患者外伤至肘关节松动术时间平均为7.5个月,最长1年1个月,最短5个月,术前肘关节活动度平均屈56°,伸49°;前臂旋前30°,旋后30°。经12个月随访,肘关节活动度平均屈曲位119°,伸直位5°;前臂旋前90°,旋后80°。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由术前平均45分提高至术后90分。结论对于肘关节僵硬患者行肘关节僵硬松动术治疗最好采用臂丛麻醉,术后采用正确的推动康复治疗手法并配合冰敷及中药熏洗,注意做好宣教及解释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在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68例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后路椎间盘镜(MED)治疗,观察疗效。结果随访3月后,x线片检查示椎间高度无明显丢失,生理曲度正常。术后MRI检查显示突出椎间盘及神经根压迫消失。术前.JOA脊髓功能评分为(9.12±1.24)分,ODI评分为(77.62±9.9)分术后3个月随访,JOA脊髓功能评分为(14.27±2.25)分,ODI评分为(16.52±3.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nab疗效评价,优41例,良21例,可6例,差0例。结论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青壮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局部小剂量单次放射治疗联合口服吲哚美辛对预防肘关节异位骨化切除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201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肘关节异位骨化行切除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以口服吲哚美辛治疗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局部小剂量单次放射治疗的另30例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统计两组术后12个月骨化复发情况。结果 在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上肢运动功能相比,并无统计学差异(均P> 0.05)。在药物治疗疗程介绍后两组各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改善更佳(均P <0.05)。随访12个月骨化复发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肘关节异位骨化切除术患者中,以局部小剂量单次放射联合口服吲哚美辛,相比单独药物治疗可进一步减少术后复发,促进术后肘关节功能及上肢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地探讨踝关节镜治疗前踝撞击症的疗效。方法 26例前踝撞击综合征患者,分为3组,分别采用踝关节镜下清理术,术后随访平均2.5年,使用标准的VAS疼痛评分,Tegner活动评分,患者满意度,治疗疗效评分包括主观和功能的一些参数。患者满意度和治疗疗效评分用差、良、好、优代表。结果术前有10个踝关节没有合并骨关节炎,分级1级17个,2级8个,前外侧撞击14个,前内侧撞击11个。在撞击和骨性关节炎之间没有统计学的相关性。Tegner评分缩小从术前6.7到随访的5.3,平均VAS评分从6.9到3.3,VAS值的减少在3种分类中都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关节镜下踝关节清理术是踝前撞击综合征最佳微创治疗对策,其疗效与病因、病程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AO微型T型钢板治疗成人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11月收治的44例成人桡骨小头骨折患者进行AO微型T型钢板治疗,术后随访3~24个月,观察患者患处恢复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及优良率。结果治疗前,患者的肘关节功能评分为(54.79±3.01)分,优良率为0,治疗后,肘关节功能评分为(90.10±3.15)分,优良率为97.73%,治疗前后的肘关节功能评分及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患处恢复活动时间为(4.21±3.10)d,所有患者无术后并发症。结论 AO微型T型钢板治疗成人桡骨小头骨折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术后无并发症或较少发生并发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朱洲 《贵州医药》2014,(11):992-993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4月至2013年2月16例获得8个月以上随访的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临床资料,行手术治疗。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并对内、外侧副韧带及屈肌总腱等软组织进行修复。术后石膏托外固定,3周后拆除石膏托循序功能锻炼。结果末次随访时,前臂旋转活动度为(118±9)°,肘关节屈伸活动度为(101±12)°,两者与健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显示优良率为87.5%。结论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可有效恢复肘关节的稳定性,术后可早期活动,更好地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总结肘关节置换病例,评价术后效果,希望确定正确的手术适应证及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其他人提供借鉴。方法从2003年2月至2014年2月,行非肿瘤全肘关节置换21例,16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49.31个月(9~64月)。其中女性8例,男性8例,平均年龄52.63岁(16~80岁)。对其影像学和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根据Mayo肘关节评分系统进行评分。结果因疼痛接受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均解除;因功能受限接受手术患者5例功能改善,有2例功能改善不明显。平均屈曲弧:从术前平均36.6°(0°~105°)提高到术后平均95.2°(30°~125°)。前臂内外旋平均弧度由术前58.3°(0°~110°)提高到术后103.8°(0°~145°)。Mayo肘关节评分系统评分平均从术前67.8分(25~85分)提高到术后93.5分(55~100分)。结论在行人工全肘关节置换时,需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通过选择正确的假体、选择正确的入路以及正确的操作,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以平行对照法为分组原则,将64接受肘关节骨折术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康复护理干预)与参考组(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肘关节Cassebaum评分、自我效能感(WHOQOL-100)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与参考组Mayo评分、Cassebaum评分、及WHOQOL-100评分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肘关节关节骨折术后尽早给予康复护理有助于促进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新型肱骨远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DHP)的临床使用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0年10月使用DHP治疗且获得随访的肱骨远端骨折患者11例,骨折AO分型:A型1例,B型3例,C型7例,均采用切开复位DHP固定,术后不附加外固定,第2天开始功能锻炼。采用Mayo肘关节评分标准(MEPS)及X线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12~22个月,平均16个月。11例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6周,无内固定失效或骨折再移位。10例均无肘关节疼痛,1例有轻微疼痛,前臂旋转功能同健侧一致,肘关节屈伸活动平均79°(10°~130°),屈曲平均108°(60°~130°),伸直平均25°(0°~80°)。MEPS评分平均91分(60~100分),其中,优9例,良1例,中1例,优良率为90.9%。结论 DHP对于较高位的肱骨髁上部分粉碎骨折、低位的关节面的粉碎骨折,以及合并骨质疏松的肱骨远端骨折均能够达到满意的固定效果,允许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肘关节骨折(恐怖三联征)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肘关节骨折(恐怖三联征)患者23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肘内外侧联合入路骨折复位并内固定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侧肘关节屈曲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并比较治疗后患侧和健侧肘关节屈曲活动度以及前臂旋转活动度。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患侧手术后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术后患侧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率95.7%。结论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切开减压治疗腕管综合征42例临床体会。方法 42例腕管综合征患者均采用切开减压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手功能、两点分辨觉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结果 42例患者未有严重并发症。手功能评分治愈6例,显效12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5%。42例患者共42只示指术后6个月两点分辨觉较术前明显改善,感觉明显恢复(P=0.00)。术前VAS评分为(6.5±1.7)分,术后为(1.8±0.6)分,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切开减压治疗腕管综合征是可行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某院骨科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20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治疗,于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使用Constant-Murley评分系统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后6个月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较术前有显著改善,且疼痛、肌力、生活日常活动、主动活动范围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疗效良好,能有效改善、恢复肩部肌力和肩功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和分析关节镜下修复肩袖撕裂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26例肩袖撕裂患者,其中小切口组(12例)在关节镜辅助定位下做一3~4cm小切口,直视下修复肩袖:全关节镜组(14例)在全关节镜下修复肩袖。术后随访,观察患者愈合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美国肩肘外科医师(ASES)、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变化和手术时间变化以判断疗效。结果患者手术切口均I期愈合,未发生感染、内固定物松动及肩袖再撕裂等并发症。2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6~3)个月。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肩关节ASES和UCL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肩关节ASES和UCL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小切口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全关节镜组明显缩短,平均缩短(21.00~2.0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ASES、UCLA评分优良率分别为84.6%、80.8%。结论关节镜下治疗肩袖撕裂临床疗效满意,具有损伤小、肩关节功能恢复快等特点,但因随访时间有限,其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自2000-11~2004-12对16例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进行了关节镜手术,镜下切除造成撞击的组织,同时对其进行了病理学检查。结果本组1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2个月,平均13个月,根据疗效标准,优50%(8踝),良31.25%(5踝),可18.75%(3踝),优良率81.25%。结论踝关节镜是治疗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的有效诊治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神经训导(中医导引反馈技术)康复技术对陈旧性偏瘫伸肘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 对30例病程半年以上、经其他康复方法治疗不能进一步改善功能的脑卒中偏瘫伴伸肘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神经训导神经潜能开发和运动程序重建技术进行为期3个月的训练.在训练前后进行功能评定.结果 训练后伸肘主动关节活动度、肱三头肌徒手肌力、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肱三头肌信号、伸肘运动程序差异信号的强度和比例等各项数据与治疗前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1°±64°比71°±68°,(3.6±1.0)级比(1.8±1.3)级,(32±20)分比(21±19)分,(97±96) μV比(40 ±56) μV,(74±82) μV比(28 ±46) μV,(3.6±1.9)比(2.3±1.5),均P<0.01].结论 神经训导康复技术是改善陈旧性偏瘫患者伸肘功能的有效康复方法,其机制是该方法促进中枢神经的可塑性变化和重建运动程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L-1、IL-6、TNF-在肩峰撞击综合征患者肩峰下滑囊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26例患者被列入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肩峰撞撞击综合征患者16例,对照组非肩峰撞撞击综合征肩部损伤10例,实验组采用关节镜微创术式取SAB标本,对照组采取开放手术方式取得标本,采用ELISA法测SAB中IL-1、IL-6、TNF-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实验组的IL-1、IL-6、TNF-在肩峰下滑囊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导致的肩峰下滑囊炎的慢性炎症反应是导致患者肩痛及功能障碍的重要病理基础,在肩峰撞击综合征患者行肩峰下成形术时应广泛、彻底地切除肩峰下滑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诊治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收治28例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患者。男18例,女10例;年龄18~42岁,平均28岁,踝关节前外侧和前侧有局限性压痛;关节背伸-20°~-5°,平均-10.7°;跖屈30°~40°,平均34.5°。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总分为(47.82±9.24)分,疼痛评分为(7.36±1.02)分。X线片检查示胫骨前缘和距骨均有骨赘增生,MRI显示20例有胫、距关节软骨面损伤。关节镜下行胫骨前缘或距骨骨赘磨削,刨削清理前外踝的瘢痕和增生滑膜组织,清除剥脱软骨。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2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6个月。末次随访时,22例踝关节活动基本恢复正常,背伸达15°~25°,平均19.8°;跖屈35°~45°,平均41.7°。4例轻度受限,背伸5°~15°,平均7.3°;跖屈35°~45°,平均38.5°。2例持续行走3~4h后踝关节出现疼痛,关节活动轻度受限,背伸0°~5°,平均2.6°;跖屈35°~40°,平均37.5°。AOFAS踝与后足评分总分为(88.75±9.6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62,P=0.000);疼痛评分为(1.42±1.26)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62,P=0.000)。结论关节镜下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征手术操作简便,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200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有效性。方法: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200例。术后随访1~6 个月,比较术前术后的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耐受手术并出院,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手术时间30~95 min,切除腺体25~80 g,术中平均出血约60 ml,无输血患者,无电切综合征及因手术加重其他脏器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术后排尿通畅,最大尿流率等各项指标均较术前明显好转。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用于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