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合成了1个酰胺氮桥联的双核钴(Ⅲ)配合物[Co2(bpmb)2(CN)2].H2O(bpmb2-=1,2-bis(pyridine-2-carboxamido)-4-methylbenze-nate)(1),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征其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吡啶甲酰胺配体H2bpmb的甲酰胺氮原子脱去氢原子形成带两个负电荷的扭曲的四配位螯合配体bpmb2-。1个钴(Ⅲ)离子与2个吡啶氮原子,2个bpmb2-配体上的桥联酰胺氮原子和2个氰基碳原子配位得到六配位、变形的八面体CoN4C2;另1个钴(Ⅲ)离子与2个吡啶氮原子,配体bpmb2-上的2个未桥联甲酰胺氮原子和2个桥联的甲酰胺氮原子六配位,形成扭曲的八面体CoN6配位构型。[Co2(bpmb)2(CN)2]单元通过自由水分子和氰基氮原子和甲酰胺氧原子之间O-H…N和O-H…O氢键形成锯齿型链状超分子亚结构,这些链状亚结构通过π-π相互作用连接起来形成网状的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2.
配合物Fe(pda)2(H2O)4和[FeCo(pda)4(H2O)4]n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2个3-(3-吡啶基)丙烯酸的配合物:Fe(pda)2(H2O)4(1)和[FeCo(pda)4(H2O)4]n(2)(pda=3-(3-吡啶基)丙烯酸),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差热以及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分析进行了表征.2个配合物都属于单斜晶系,配合物1的空间群为P21/n,配合物2的为P21/c.配合物1是一个pda配体中仅吡啶基氮原子参与配位、而羧基上的氧原子未参与配位的单核结构,通过大量的氢键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体系.2是pda配体桥联Fe和Co的异核二维层状配位聚合物;配体吡啶基上的氮原子和羧基上的氧原子都参与了配位,其中羧基采用单齿配位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两个2-苯并咪唑苯基膦酸(2-bppH3)的过渡金属配合物,[Mn(2-bppH2)2(H2O)]n(1)和[Cu(2-bppH2)2].xCH3OH(2)。化合物1中Mn原子通过O-P-O桥联形成一维链状结构,而化合物2则为单核结构,单核单元之间通过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形成三维结构。在化合物1中,O-P-O桥联的2个锰离子之间存在反铁磁性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用水热合成方法得到1个新的配位聚合物[Cd2(BDC)2(obix)2]·H2O(H2BDC=对苯二甲酸,obix=1,2-(二亚甲基)二咪唑).配合物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体结构表明:镉原子与3个对苯二甲酸上的5个氧原子,2个1,2-(二亚甲基)二咪唑中的2个氮原子配位形成扭曲的五角双锥配位构型.2个Cd(Ⅱ)原子通过两个羧基桥联形成一个双核Cd2单元,再通过配体连接成二维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通过C-H…O氢键和弱的π-π相互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室温下配合物具有较强的荧光发射光谱.  相似文献   

5.
沈康  朱敦如  吴艳飞  沈旋 《无机化学学报》2008,24(11):1912-1915
分子基磁体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今化学、物理学和材料科学领域最具挑战性的研究方向之一.分子基磁体中,顺磁中心之间的耦合作用通常是通过桥联配体来实现的,常用的桥联配体主要有草酸根(C2O42-)及其衍生物[1]、氰根(CN-)[2]、肟桥(NO-)[3]、二氰胺桥(dca-)[4]及叠氮桥(N3-)[5]等共轭小分子,其中叠氮桥联配合物不仅表现出最多样化的桥联方式和聚合结构(Schene 1),在磁性传递上也最富有变化.  相似文献   

6.
以N-(2-羧基苯)-N’-(氨乙基)草酰胺根阴离子(oxbe)为桥联配体, 端接二丙烯三胺(dpt), 合成了铜镍异双核配合物[Cu(oxbe) Ni(dpt)(H2O)]ClO4·0.5H2O. 通过元素分析和IR 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其晶体结构. 该化合物分子间通过氢键相互作用, 形成双链状超分子结构. 5—300 K 变温磁化率研究结果表明, 化合物中双核体系 Cu(SCu=1/2)-Ni(SNi=1) 中心原子间通过草酰胺桥联发生较强的反铁磁相互作用(磁参数J=-62.3 cm-1, g=2.11).  相似文献   

7.
康新平  安哲 《合成化学》2013,(4):465-468
以沙拉沙星为主要配体,对苯二甲酸为桥联配体,镉(Cd)为配位反应中心,利用水热法合成了新型配合物[Cd2(C20H17N3O3F2)2(C8H4O4)2].H2O(1),其结构经X-射线单晶衍射和元素分析表征。1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a=19.994 1(8),b=11.166 6(3),c=22.561 4(8),β=95.826(3)°,V=5 011.2(3)3,Z=4,Dc=1.781 g.cm-3,R1=0.054 6,ωR2=0.099 5。1中每个Cd原子与一个沙拉沙星配体、三个对苯二甲酸以及一个游离的水分子配位,形成了具有无限伸展孔道结构的二维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8.
潘慧  柏  安冰  党东宾 《无机化学学报》2013,29(8):1710-1716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一个一维配位聚合物{[Co(dpa)(H2O)4].(dpdo).(H2O)}n(1)(H2dpa=2,2′-联苯二酸,dpdo=N,N′-二氧化-4,4′-联吡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元素分析、XRPD、TGA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Co(Ⅱ)原子采取了畸变的八面体构型,6个配位氧原子分别来自于2个dpa2-配体和4个配位水分子。每一个dpa2-配体桥联2个Co髤中心,每一个Co(Ⅱ)原子与2个dpa2-配体配位进而形成了21螺旋链结构。借助溶剂水分子的连接作用,螺旋链之间通过多种O-H…O氢键作用形成了2D网格,通过dpdo和2D网格之间多种类型的氢键作用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结构。测定了室温下聚合物1的固体荧光光谱。  相似文献   

9.
多吡啶配体H2L[N,N’-二(3-甲基吡啶基)-2,6-吡啶二酰胺]与Cu(OAc)2.H2O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四核铜配合物——[Cu4L2(N3)2(μ2-N3)2].CH3OH(1),其结构经IR,XRD和元素分析表征。1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m,晶胞参数a=15.774(3),b=15.062(3),c=10.724(2),β=114.91(3)°,V=2 344.0(8)3,Z=4,Dc=1.736 mg.cm-3,μ=1.869 mm-1,R1=0.120 1,ωR2=0.298 4。1中四个金属铜原子通过两个L2-配体,四个N3-基团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颖的四核铜结构。  相似文献   

10.
Ln2O3、硝酸铁、邻菲罗啉和钛铁试剂(tiron)通过水热法自组装合成了2个异质同晶的3d-4f杂核配合物[Fe(phen)3]2[FeLn(H2O)(tiron)3]·6H2O,其中,Ln=HoⅢ(1)和YbⅢ(2)。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晶体属立方晶系,P213空间群。3个tiron4-配体利用酚氧桥联Ln3+和Fe3+形成具有C3对称性的[FeLn(H2O)(tiron)3]6-异双核配位单元,其中七配位的Ln3+呈现一种畸变的单帽反三棱柱配位构型。配阳离子[Fe(phen)3]3+通过phen-phen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和与配阴离子间的静电引力等作用组装成三维的超分子。在2~300 K温度范围内测试了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结果表明,Ln(Ⅲ)-Fe(Ⅲ)之间存在反铁磁性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由水热法合成了锌化合物[Zn(dib)(H2O)3]SO4.2H2O(1)(dib=1,4-二咪唑基苯),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IR及X-射线衍射法表征。晶体结构表明:配合物1属于正交晶系,Fddd空间群。配合物1是由桥联配体1,4-二咪唑基苯连接成一维链状结构,该一维链被氢键拓展成三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1的荧光测试研究表明它具有蓝色荧光。  相似文献   

12.
用室温固相反应合成了[Cu(8-Q)2(phen)]·H2O及[Cu(NCS)2(phen)2]·H2O两个三元混配化合物。室温下[Cu(Ac)2(H2O)]与邻菲啉固体几乎不发生反应,但加入第二配体8-羟基喹啉及KSCN,反应几乎立即发生。XRD、IR谱及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第二配体的加入并不仅仅促进[Cu(Ac)2(H2  相似文献   

13.
双核金属配合物对于生物化学和磁化学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本文中,1,2,3-三氮唑-4,5-二羧酸(H3tda)配体和硝酸镍在常温常压下反应得到了1个三氮唑桥联的双核镍配合物[Ni2(Htda)2(H2O)6]·4H2O (1),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热重分析以及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对其晶体结构和磁、热性质进行了表征。晶体数据表明该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在配合物1中,2个1,2,3-三氮唑-4,5-二羧酸配体利用2个相邻的氮原子桥联2个金属镍离子形成一个双桥的双核镍配合物。这些双核镍单元又通过体系中存在的大量的氢键相互作用形成了三维超分子骨架。磁性分析显示双核镍单元内镍镍之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构筑单元K[Cr(bpb)(CN)2]和[Cu(cyclam)](Cl O4)合成了一个氰根桥联的CrⅢ-CuⅡ一维化合物{[Cu(cyclam)][Cr(bpb)(CN)2]2·2H2O}n[cyclam=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bpb2-=1,2-二(2-吡啶甲酰胺基)苯](1),并通过X-衍射单晶分析表征其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化合物1是由氰根桥联的2种不同金属组成的聚合物,其结构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a=0.9667 3(19)nm,b=1.345 1(3)nm,c=1.382 0(3)nm,α=77.12(3)°,β=76.93(3)°,γ=82.02(3)°,V=1.699 1(6)nm3,Z=2,Dc=1.567 g·cm-3,μ=1.086 mm-1,F(000)=828,R1=0.0413,w R2=0.1200。磁性研究表明:配合物1中的CrⅢ离子和CuⅡ离子之间存在弱的铁磁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A`B`T`C`(2,2’,3,3’-偶氮苯四甲酸)和Phen(邻啡啰啉)为配体,采用溶剂挥发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双核配位聚合物Ni2(A`B`T`C`)(phen)2(H2O)4.4H2O(1),其结构经X-射线单晶衍射和元素分析表征。1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9.432(11),b=10.697(12),c=10.751(12),α=87.946(17)°,β=67.756(15)°,γ=76.085(16)°,V=972.6843,Z=12,Dc=4.740 mg.cm-3,μ=4.039 mm-1,F(000)=1 364,R1=0.042 5,ωR2=0.132 9。1中Ni(Ⅱ)与A`B`T`C中的两个羧基氧原子,两个H2O中的两个氧原子和phen中的两个氮原子配位,形成一个畸变的八面体几何构型。Ni(Ⅱ)经配体A`B`T`C桥联形成一维链,链与链之间又通过氢键堆积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6.
在众多桥联配体中 ,二硫代草酰胺有独特的性质 ,其衍生物与各种金属形成单核或多核配合物已有较多报道 ,但以二硫代草酰胺 (H2 dto)作桥联基的双核铜配合物的合成报道仍较少[1 ] 。本文以 H2 dto作桥联基 ,乙二胺 (en)或二乙烯三胺 (dien)作端接配体 ,合成了两个新的双核配合物 [Cu2 (en) 2 (dto) ](Cl O4) 2 .3H2 O(1)和 [Cu2 (dien) 2 (dto) ](Cl O4) 2 .2 H2 O(2 ) ,另外用二环己酮草酰二腙 (BCO)作桥联基 ,以 2 ,2′-联吡啶作端接配体 ,合成了一个新型草酰胺类双核铜配合物 [Cu2 (bipy) 2 (BCO) (Cl O4) 2 ](Cl O4) 2 (3) ,研…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双核银配合物[Ag2(μ-(4-MeC6H4O)2PS2)2(Phen)2](phen为1,10-邻菲咯啉),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热重分析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晶体结构。该晶体属于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2035(2)nm,b=1.638 3(3)nm,c=2.517 1(5)nm,V=4.963 1(17)nm 3,Dc=1.599 g.m-3,Z=4,F(000)=2 416,μ(Mo Kα)=1.072 mm-1,S=1.066,(Δ/σ)max=0.001,R1=0.037 6,wR2=0.088 8(I>2σ(I))。晶体结构研究表明每个Ag原子与不同配体(4-MeC6H4O)2PS2-的2个S原子和1个phen配体的2个N原子配位形成了具有椅式构型的八元环Ag2S4P2,Ag原子为畸变四面体AgS2N2构型,配合物通过phen的π-π堆积形成了一维结构,分子间的弱氢键C-H…O和C-H…π作用使分子进一步形成了三维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8.
采用表面改性法制备了负载型Sn2(OMe)2Cl2/SiO2双核桥联配合物催化剂,用IR,TPD和微量反应技术研究了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化学吸附性能和反应活性.结果表明,双核桥联配合物Sn2(OMe)2Cl2以O(Me)为桥,Cl为配体,并以Sn-O-Si形式键合到SiO2表面上;CO2与催化剂表面的金属离子Sn4+和桥基配体OMe的O2-形成桥式和甲氧碳酸酯基两种吸附态,CH3OH与催化剂表面的金属离子Sn4+仅形成一种分子吸附态;在413K以下,CO2和CH3OH在Sn2(OMe)2Cl2/SiO2催化剂表面上以近100%的选择性生成碳酸二甲酯;CO2在催化剂表面形成的甲氧碳酸酯基吸附态是生成DMC的关键物种,其与在同一活性中心的分子吸附态甲醇的反应决定了催化剂的活性和产物选择性.  相似文献   

19.
以异烟酸和邻菲咯啉(phen)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合成了一个新的配位聚合物{[Cd2(phen)2(H2O)2(C6H5NO2)2]·(ClO4)}n,测定了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与中心镉(Ⅱ)离子配位的3个氧原子分别来自2个异烟酸根和1个水分子,3个氮原子分别来自1个异烟酸根和1个邻菲咯啉,形成六配位变形八面体结构.由于异烟酸的桥联作用及氢键作用,配合物堆积成三维网状结构;同时配合物通过异烟酸的羧基双齿桥联配位以及邻菲咯啉和水分子作为端基配位.形成了双核笼状结构,其Cd(Ⅱ)…Cd(Ⅱ)距离为0.8798 nm.此外,还研究了该聚合物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20.
以Nd2O3,DMF和α-H6P2W18O62·nH2O等为原料合成了Dawson结构杂多阴离子有机-无机配位聚合物[Nd(DMF)6(H2O)2][Nd(DMF)6(H2O)]P2W18O62,并对其进行了IR,UV光谱表征及电化学性质研究.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晶体属单斜晶系,Cc空间群,晶胞参数a1.8991(3)nm,b=2.2047(3)nm,c=2.6448(4)nm,β=102.272(3)°,并有Z=4,R1=0.043 8,wR2=0.1107.聚合物中存在2种构型的Nd配离子,Nd(1)以九配位的三加冠三棱柱结构通过端氧与[P2W18O62]6-阴离子赤道位的W相连,Nd(2)以九配位畸变的单加冠四方反棱柱结构通过端氧与[P2W18O62]6-阴离子极位的W相连,从而构成分子结构单元[{Nd(DMF)6(H2O)2}{Nd(DMF)6(H2O)}(P2W18O62)],毗邻的结构单元又通过W-O-Nd(1)-O-W桥联形成一维锯齿无限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