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福建省基础空间数据管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作为福建省基础空间数据的管理和分发服务单位,管理和分发福建省多种类、多比例尺、多数据源、分布式、多时态的基础空间信息,在基础空间数据管理上存在多种形式,本文通过几种管理模式的技术分析,结合中心的管理实际,总结了福建省空间数据管理的多样性和技术特点,对比分析出各种管理模式的优势和缺点。  相似文献   

2.
城市空间数据分发已经成为数字区域建设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对城市空间数据分发关键技术、数据流程、分发业务流程进行了探讨,简要介绍了城市空间数据分发体系包括的基础系统内容。  相似文献   

3.
中国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续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空间数据基础设施(Spatial Data Infrastructure,简称SDI)是指用于采集,处理、加工地理空间数据(或称地理信息),并进行管理,维护、分发服务和组织协调的基础设施体系,介绍了我国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建立情况, 结合全国1:5万空间数据库建库技术试验项目,着重分析了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1:5万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数据库的组成、数据量、建库的关键问题和基于GeoStar组件的1:5万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4.
中国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空间数据基础设施(Spatial Data Infrastructure,简称SDI)是指用于采集、处理、加工地理空间数据(或称地理信息),并进行管理、维护、分发服务和组织协调的基础设施体系,介绍了我国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建立情况,结合全国1:5万空间数据库建库技术试验项目,着重分析了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1:5万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数据库的组成,数据量,建库的关键问题和基于GeoStar组件的1:5万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5.
城市空间数据基础信息更新机制与技术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满仓 《三晋测绘》2003,10(3):13-16
城市空间数据基础信息的现势性是衡量其使用价值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GIS技术应用的推广与深入,用户对空间数据的现势性和准确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在论述城市空间数据基础信息主要内容、特征与变化机理的基础上,从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研究了空间数据基础信息的更新机制和技术方法,建立了更新系统的完整概念,分析了数据采集和数据管理的技术措施,提出了基于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的城市空间数据基础信息更新的思路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数字化地理信息数据生产和管理的现状,从数据生产组织管理模式、数据管理和服务模式两方面阐述了目前基础地理空间数据的生产管理和数据共享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面向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生产加工、以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为核心的数据管理和服务技术体系,采用C/S模式分布式体系结构进行系统功能设计,建立信息化测绘的多源测绘产品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7.
大量专业和基础性空间数据存在于个别组织及机构内部,由于数据格式、管理平台不同等原因造成不易共享。通过 FME 数据格式转换平台和 ISM 数据库管理中间平台的技术分析,结合福建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共享实际模式,提出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共享方案,为空间信息网络共享、交换和整合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面向综合应用的空间数据管理方法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分析了面向综合应用的空间数据及其应用的特点,提出了数据综合管理的基本要求,从数据管理模式,存储模式,数据组织方式,基础空间数据与专题为数据的动态连接方法等方面总结了相关的技术方法,并介绍了该技术的实践情况。  相似文献   

9.
张亚军  赵军喜  丁昊 《测绘科学》2011,36(6):155-157
版本管理是实现空间数据持续更新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在分析了现有空间数据版本管理软件体系结构的基础上,针对分布式环境下空间数据更新的复杂性,提出了分布式版本管理的体系结构,并详细阐述了其组成、特点和控制流程.接着重点分析了实现该结构4项关键技求:版本化空间数据模型、版本冲突检测方法、版本化空间数据分发和历史空间数据回放.  相似文献   

10.
随着空间数据的不断增多和应用的不断深化,如何有效地对空间数据进行组织和管理变得十分重要。针对地市级空间数据,提出一种基于eYaImage与ArcSDE的空间数据组织方法,实现对空间数据的快速浏览、有效存储、管理和分发。  相似文献   

11.
探讨GIS开源技术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浏览与查询中的应用,以福建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浏览系统为例,应用openlayers脚本库等开源技术实现对切片地图的输出和查询,实现了在内部局域网内对基础地理数据库的浏览与查询的功能,从而提高了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应用水平及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利用GIS技术和地理空间数据为抗震救灾提供空间服务,为决策者提供辅助决策信息是抗震减灾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结合5.12大地震中陕西省抗震救灾地理信息辅助支持系统建设来介绍GIS在抗震救灾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进行城市三维模型数据生产,具有快速高效、模型纹理真实、数据精度高等特点,在数据生产单位得到大规模应用。本文以实际的生产项目为例阐述了倾斜航空摄影的数据获取过程。  相似文献   

14.
针对集成管理我国1:1 000 000,1:250 000,1:50 000 DLG,DEM,DOM,地名和元数据等,提供基础地理信息服务的业务需求,基于国产GIS软件GeoStar设计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本文介绍了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关键技术实施中的一些经验,旨在为我国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Connected Geomatics in the big data er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informatization and its integration with industrialization symbolizes that human society has entered into the big data era. This article covers seven new characteristics of Geomatics (i.e. ubiquitous sensor, multi-dimensional dynamics, integration via networking, full automation in real time, from sensing to recognition, crowdsourcing and 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service-oriented science),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ritical technical challeng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ed space–air–ground geospatial networks. Through the discussions outlined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ew development stage of Geomatics entitled ‘Connected Geomatics,’ which is defined as a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at uses systematic approaches and integrates methods of spatio-temporal data acquisition, information extraction, network management,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spatial sensing and recognition, as well as intelligent location-based services pertaining to any physical objects and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earth. It is envisioned that the advancement of Geomatics will mak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hum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6.
对古浪县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的技术、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探索了研究区内湿地资源调查更新的方法,通过"天空地"协同和"互联网+"的调查更新技术全面更新研究区内湿地资源调查数据库,以全面掌握湿地资源状况。研究结果:1)古浪县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范围内的非湿地类型面积达4 615.35 hm2,占全县第二次湿地调查总面积的59.31%。2)变更后县域内湿地资源总面积4 131.54 hm2,以河流水面、内陆滩涂、水库水面、沟渠为主要用地类型,较第二次调查湿地面积净减少3 650.25 hm2。3)"天空地"协同遥感监测技术为湿地资源变更监测提供高精度多源数据,保证了调查、监测的精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江苏省是长三角地区地面沉降比较严重的地区,InSAR技术作为最有效的地表形变监测手段,曾被用来获取江苏局地的地面沉降信息,但用于全省域监测尚无先例的现状。该文介绍了利用时间序列InSAR技术开展江苏全省地面沉降监测的方法和成果,提出了适用于区域级和国家级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形变监测的技术方法,给出了基于ALOS PALSAR影像和RADARSAT-2影像的江苏全省2007-2011年及2012-2015年2个时段的地面沉降监测成果,利用江苏省CORS站数据,对InSAR获取的地面沉降速率进行了精度评价。结果表明,2个时段的InSAR监测结果的精度分别为3.8(mm·a^-1)和4.0(mm·a^-1)。最后对2个时段的全省地面沉降的时空分布、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InSAR监测成果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以浙江省省、市(县)联动更新工作(安吉县)为例,探索建立了对同一个地理实体对象基础地理信息只高精度采集一次的省、县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联动更新模式,通过增量更新模式完成浙江省与安吉县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联动更新。  相似文献   

19.
基于ArcGIS的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是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的核心部分,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包括1∶10 000,1∶50 000,1∶250 000等不同比例尺4D数据。其数据量巨大,数据要素复杂,数据应用广泛。合理高效地建立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系统是省级测绘地理信息局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本文探讨了ArcSDE结合Oracle海量空间数据的存储与管理,以及基于ArcGIS Engine的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系统的实现及其功能与业务应用,阐述了系统的技术路线及业务流程,为省级测绘部门建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