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结合炼铁企业生产实际情况,文章设计了高炉炉底侵蚀模型,以传热为基础推导出了高炉炉底侵蚀模型的计算依据,给出了该模型实现的软硬件环境。该模型使用热电偶作为一次检测元件采集各测点温度,利用计算机处理数据,在CRT上实时显示高炉炉底侵蚀情况,为操作者及时掌握高炉的生产状况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王震森  乔辉  曹福宾 《自动化仪表》2012,33(1):73-75,78
为满足最新颁布的铠装热电偶校准规范对校准用校验炉的要求,研发了精密热电偶校验炉.运用内外二级温度控制及插孔安装方式,使校验炉在进行热电偶校准时具备极佳的技术性能.实际应用表明,精密热电偶校验炉完全可以应用于Ⅰ级工业热电偶的校准.  相似文献   

3.
连续热电偶是基于塞贝克效应制成的一种新型温度传感器。在校准连续热电偶时,热电偶检定炉是较为重要的热源之一。该研究在传统检定炉的基础之上设计四温区检定炉,通过对炉体和温度控制的改造,对多种控温模式的设计,研制出能够适用连续热电偶等多种高温传感器校准的热源。  相似文献   

4.
热强度试验现场环境复杂,会对热电偶、热流等微弱电压信号产生较大电磁干扰,影响测量精度甚至控制信号精度。本文描述了热电偶调理模块的设计,对小信号进行隔离放大,有效抑制热强度试验存在的干扰,提高了系统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发电厂的机组煤耗指标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指示,其关系到发电厂的成本核算,每台机组成本核算必须通过分炉计量来实现,分炉计量用于发电厂原煤仓上煤量的统计,能够准确地计算每炉或每仓的年、月、日上煤量,为煤耗计算提供精确的数据,通过DCS采集煤流量数据及犁煤器信号,完成多台锅炉加仓条件的判断、分炉累计及实现切换加仓时皮带上剩余煤量的精确计算,有利于准确统计单台机组经济指标,以指导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6.
简介莱钢科学的应用炉底烧蚀诊断系统改进生产操作方法.延长高炉的寿命,提高高炉炼铁的效率情况.通过IFIF与VB混舍编程,开发出界面好、数据处理能力强的应用软件,实现了高炉炉底侵蚀的可视化.这对高炉操作者分析、判断与调节炉况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7.
热电偶校检定炉在对热偶进行高温点的校验时,炉温难于稳定,主要原因在于控高温时加热时间较长环境温度产生较大变化,从而造成检定炉加热模型产生时变,导致控制器效果明显变差,本文利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法在线调整PID控制器参数以适应环境温度变化而造成的加热炉模型时变,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适应性良好,从而为热电偶检定炉的温度控制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现有有限元、边界元方法模拟高炉炉缸侵蚀状况需要对炉缸进行网格划分的前处理,对于自由变动边界问题,这类模型计算十分复杂。应用基于适体坐标的有限差分方法模拟高炉炉缸侵蚀状况:通过求解Possion微分方程建立适体坐标系,将炉缸的不规则边界变换到规则的计算平面上,利用有限差分方法在计算平面上离散并数值求解热传导方程,给出高炉炉缸等温线的数值模拟。该方法计算简单,运行时间短,适合在线实时监测,邯钢7号高炉在线运行表明模型可以动态地跟踪炉缸侵蚀状况。  相似文献   

9.
热电偶被大量应用于测温系统中,正确使用热电偶对精确测温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介绍热电偶的测温原理,分析热电偶使用中常见的问题,并根据生产实际,得出了解决方法。使用热电偶作为测温传感器时,这些方法为获得准确的温度数据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对实际工作中正确使用热电偶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用于径向传热测量的热流传感器及其标定方法研究较少的问题,基于一维圆筒壁传热模型,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具有自标定特征的平面型热电堆式薄膜热流传感器,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加热和温度外推原理的传感器静态特性标定方法,建立了有限元仿真模型,开展了传感器温度分布规律分析,设计了静态特性标定装置,完成了相应的标定实验。仿真结果显示,传感器沿径向温度分布符合圆筒壁稳态导热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40℃ ~ 100℃范围内,所制备的热流传感器塞贝克系数为5.6μV/ ℃ ~7.0μV/ ℃,数值和变化趋势与标准金铂热电偶接近,所标定的塞贝克系数可直接用于小范围内热流测量,同时在冷端温度已知条件下,该标定结果同样适用于大热流测量,研究结果将对于平面型薄膜热流传感器的制备和标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环形加热炉最佳炉温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檀国节  潘德惠 《控制与决策》1994,9(6):464-466,481
本文通过对一种特殊分布参数系统的研究,建立了环形加热炉钢坯热过程预报数学模型,提出了制定最佳炉温制度方法。为进一步实现最佳炉温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环形加热炉最优炉温分布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给出一种根据管坯传热模型确定以管坯出炉温度最佳和燃耗最低为综合最优性能指标的最优炉温分布的方法,建立了加热炉的过程模型,并在此模型基础上提出了用广义最小方差控制策略实现最优炉温分布的方法。本文还给出了一组加热炉炉温的广义最小方差控制的计算机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攀钢新建板坯连铸2#钢包精炼炉控制系统的构成、功能和特点。控制系统基础自动化级采用电-仪一体控制系统,PLC采用Siemens S7-400系列,集数据采集、操作监视、设备控制与操作等功能于一体,从而保证了各工艺环节的协调性和良好的通讯功能、良好的设备互换性及操作维护。2#精炼炉工程的投产,实现了高效、低耗、优质和多品种的最佳化生产,充分协调了转炉与连铸间的配合生产,增强了连铸生产效能,为攀钢三期工程建设顺利达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4.
步进式加热炉炉温优化设定模型及软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筠  张莉 《控制与决策》1997,12(4):369-372,376
针对线材厂步进式加热炉实际工况,提出了基于经验规则的炉温优化设定模型和在线自学习获取知识的思想,并以炉温优化设定模型为核心,开发出加热炉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优化运行软件。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针对现有的井式渗碳炉的弊端,利用工控机、PLC、智能仪表及网络对原控制系统进行了自动控制的改造,使得工艺稳定性好,控制精度高,提高了工件的渗碳质量。生产现场工艺监控效果良好,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6.
从自动化、电气、仪表三方面入手,系统地介绍了高炉自动化生产系统的设计和通讯,井进一步讲解了各个子系统的控制工艺厦其程序的思路,最后从电气和仪表两个方面介绍了设备的选型厦其特点。通过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蓄热式加热炉钢温预报与炉温优化设定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毕春长  李柠  黄道 《自动化学报》2004,30(3):476-480
在分析新型蓄热式钢坯加热炉的炉型结构与炉温制度特点的基础上,基于钢坯在炉内 受热辐射和钢坯内热传导的机理,设计了二维非稳态导热钢温预报模型,并给出了适用该模型 的炉温优化策略.该模型能够对出炉钢坯进行网格化钢温预报,具有精度高,通用性强,能够实 现炉内钢坯温度分布的在线预报的特点.仿真研究表明,所提出的炉温优化策略能较大地提高 钢坯的加热质量.  相似文献   

18.
从汽化原理、自动控制原理方面等介绍了自动控制在加热炉汽化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介绍采用松下FPO型PLC对加热炉进行PID调节实现温度控制。重点分析和说明了系统控制方案和软硬件结构的设计。实践表明采用该设计系统的稳定性、准确性高、快速性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以某40吨加热炉为对象,介绍了系统的结构图、控制方法及基于MCGS的组态画面.实践证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用户界面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