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外动态     
一种生产超低硫柴油的深度 加氢脱硫工艺开发成功 ABB鲁姆斯全球公司已经成功开发出生产超低硫柴油(ULSD)燃料的CC深度加氢脱硫工艺。据公司技术人员称该新工艺是在公司拥有专利的HDS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逆流反应器。这种改进只需在装置常规停工检修时进行。 一般来说,炼油厂要生产符合新的低硫燃料规格的  相似文献   

2.
以植物油为主要原料,通过对植物油进行加氢异构降凝,将大分子烷烃转化为较小的分子来生产燃料油。植物油加氢改质试验结果表明:在生产3号喷气燃料时,只能切割终馏点比较低、馏程也相应比较窄的馏分;加氢异构降凝在降低柴油产品凝点的同时,会损失柴油产品的十六烷值,但加氢异构降凝后的柴油产品十六烷值仍能达到80以上;经过加氢异构降凝后,在生产部分喷气燃料调合组分的同时,柴油馏分凝点仍能达到+10℃左右,是优质的柴油调合组分。  相似文献   

3.
巴西国家石油公司Petrobras将于2007年底工业规模生产一种新形式的生物柴油H-Bio,以减少柴油进口。H-Bio是10%的植物油与石油的混合物。2007年,Petrobras计划在生产256×104m3H-Bio燃料中使用25.6×104L大豆油,这将可替代Petrobras公司现进口柴油(2006年约为17×108L)的15%。到2008年,柴油进口将减少25%,H-Bio燃料产量将增加到425×104m3,需用大豆油42.5×104L。Petrobras公司表示,短期内可节约1.45亿美元/a,中期内可节约2.40亿美元/a。H-Bio燃料由Petrobras公司的研发中心开发。该产品通过加氢工艺生产,与传统柴油相比,含硫较少、…  相似文献   

4.
Chevron Lummus Global公司(CLG)近日宣布新开发了一项用于从生物质来源生产可再生柴油和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技术——ISOTERRA两步法工艺,包括对生物质进料(例如植物油、藻油、棕榈油和废弃烹调油)进行加氢脱氧,随后进行脱蜡,以使最终产品满足低温性能指标。ISOTERRA工艺有助于重新利用现有的装置,这对于改造现有加氢处理装置生产可再生燃料而言是一种理想选择,因为该工艺可以利用一个反应器,也可以利用两个反应器。两个反应器的配置可以使进料和产品更灵活、更稳健,而一个反应器的配置可以为现有的加氢处理装置提供更低的资本支出。  相似文献   

5.
巴西石油公司(Petmbras)开发了一种新技术用于生产柴油。该H—BIO工艺使用植物油为原料以炼制成运输燃料。该技术的开发将可再生油源引入柴油燃料生产流程中,具有利用炼油厂现有基础设施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2010年12月10日,美国环保局(EPA)裁定,Triton能源公司开发的新型"可再生柴油"燃料满足"可再生燃料标准-2"(RFS-2)的"生物质基柴油"和"先进生物燃料"的生产途径要求,可获得EPA的"可再生识别号码"(RIN)信贷。Triton公司的燃料产品是不寻常的,因为它既不是传统的脂肪酸甲酯(FAME)生物柴油,也不是全部为烃的"可再生柴油",后者通常是通过对植物油或动物脂肪加氢来生产的。该燃料的实际化学组成和生产过程在新的EPA  相似文献   

7.
巴西石油公司(Petrobras)开发了一种新技术H—BIO用于生产柴油。该H-BIO工艺使用植物油为原料以炼制成运输燃料。该技术的开发,将可再生油源引入柴油燃料生产流程中,具有利用炼油厂现有基础设施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UOP公司应用已有的催化剂系统和过程技术,从植物油生产高十六烷值的“绿色柴油”燃料。埃尼公司与UOP公司联合推出绿色柴油技术,将应用于埃尼公司炼油厂生物燃料的加氢处理装置,该装置将于2009年初投产。  相似文献   

9.
美国UOP公司和意大利埃尼公司开发出从植物油生产“绿色”柴油的工艺,可将这种“绿色”柴油与石油基柴油调和使用。这种“绿色”柴油是炼油厂柴油的优质调和组分,沸程范围与典型石油基柴油相当,十六烷值为80,石油基柴油的十六烷值约为50。制备“绿色”柴油的工艺是使植物油(如大豆、棕榈或菜籽油)与氢气反应,通过脱羧基和加氢脱氧将植物油中的氧除去。  相似文献   

10.
某石化公司0.90 Mt/a柴油加氢改质装置原设计采用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FRIPP)开发的催化裂化柴油加氢转化(FD2G)技术。为了应对成品油市场变化,装置建成后该公司决定采用FRIPP开发的直馏柴油增产喷气燃料(FDHC)技术,通过变更原料、更换催化剂体系和局部流程改造,将生产方案由汽油方案调整为喷气燃料方案。装置改造后的标定结果表明:重石脑油的收率为21.90%,芳烃潜含量(w)为48.5%,是优质的催化重整原料;喷气燃料收率为33.33%,性质满足3号喷气燃料的要求;精制柴油收率为31.93%,硫、氮含量较原料柴油显著降低,可用作国Ⅵ车用柴油调合组分。作为国内首次将柴油加氢改质装置由FD2G技术成功改造为FDHC技术的案例,该工业应用可为同类装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巴西石油公司(Petrobras)将于2008年在两座炼油厂应用涉及植物油的低硫柴油生产技术。Petrobras将组合来自蒸馏、裂化和延迟焦化的柴油馏分,并与以大豆油和氢气作为原材料生产的与矿物燃料质量相同的柴油相调合。巴西是利用含糖甘蔗大量生产乙醇作为车用燃料的领先国家。新的柴油计划将使常规生物柴油生产计划与传统的柴油生产同时进行。巴西到2008年将在常规柴油中调入2%的生物柴油。Petrobras已在其Minas Gerais州的7250kt/a炼油厂试验了大豆油加氢工艺,大豆油掺炼率为18%。试验的经济性很好,具有价格优势。  相似文献   

12.
国外生产清洁柴油的加氢工艺及催化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近年国外生产清洁柴油燃料所用加氢催化剂及加氢工艺的研究进展,并对国内今后研发新型柴油加氢催化剂及其工艺提出了某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采用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中压加氢改质-喷气燃料加氢补充精制组合工艺,以焦化柴油和催化裂化柴油为主要构成的混合柴油作原料,在缓和加氢条件下对中压加氢改质单元所生产的喷气燃料馏分进行深度加氢补充精制后,喷气燃料馏分中芳烃体积分数由14.9%降至5.8%,烟点由22mm提高至26mm,完全符合3号喷气燃料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4.
UOP公司和埃尼公司开发了从植物油生产“绿色”柴油燃料的工艺,可使这种“绿色”柴油燃料与石油基柴油燃料调合使用。这种柴油燃料是炼油厂优质的柴油调合组分,馏程与典型的柴油产品相当,十六烷值为80,高于石油基柴油(十六烷值约为50)。  相似文献   

15.
中压加氢改质工艺对劣质柴油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焦化柴油和催化裂化柴油进行中压加氢改质工艺的中型试验,将劣质柴油改质后可生产石脑油馏分、喷气燃料组分以及高十六烷值、低硫、低氮的低凝柴油,试验表明该工艺对劣质柴油有较好的适应性。将催化裂化柴油和焦化柴油按1:1比例混合后进行中压加氢改质可生产高十六烷值、低硫、低氮的-10号柴油。  相似文献   

16.
日本石油能源中心(PEC)在新能源和工业技术开发组织(NEDO)支持下,正在开发新的超深度脱硫工艺,以生产硫质量分数低于10μg/g的柴油燃料。该工艺与两种不同的加氢处理催化剂组合使用,采用分离步骤去除H2S和NH3。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清洁汽、柴油生产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迎接新世纪清洁燃料生产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各种生产清洁燃料的新技术正在竞相开发之中,尤其是生产低硫、超低硫汽油、柴油技术。其中,催化裂化(FCC)降硫催化剂和助剂,选择性加氢处理新型催化剂及工艺,汽、柴油吸附脱硫、柴油生物脱硫、选择性氧化脱硫和MTBE替代工艺等新技术尤其引人注目。我国也应加快清洁燃料生产新技术的开发研究,为生产更清洁的汽、柴油燃料提供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不少品种的植物油的性质与柴油相近,以其为原料开发柴油机燃料,能够降低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性,并减少环境污染。本文将植物油与柴油性质进行了比较,指出了植物油用作柴油机燃料的主要问题,并介绍了将植物油改性用作柴油机燃料的方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柴油加氢脱硫、脱芳烃反应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柴油馏分加氢脱硫、脱芳烃的反应机理,提出了按一级反应处理的柴油加氢脱硫四集总反应模型和柴油加氢脱芳烃可逆反应模型.对不同原料在不同反应条件下验证模型的适应性有较好的精度,可以用于柴油深度加氢脱硫、脱芳烃生产清洁燃料的新工艺开发及工艺优化.  相似文献   

20.
芬兰纳斯特(Neste)石油公司投资1亿欧元在芬兰帕尔伏炼油厂建设生物柴油装置,这套能力为17Mt/a的装置将于2007年夏季投产。这将是采用纳斯特石油公司新的NExBTL(新一代生物质制油)工艺的第一套装置。NExBTL法从可再生原材料生产柴油燃料,可灵活地使用各种植物油和动物脂肪。在此工艺中,将脂肪酸加氢转化为烷烃和异构烷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