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白血病患者骨髓中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检测86例白血病患者和60例非白血病患者对照组骨髓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况,分析不同白血病类型之间的差异。结果 86例白血病患者中,有12例(13.95%)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而60例非白血病患者骨髓均未检测到甲基化,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系白血病患者RASSF1A基因甲基化比例(23.1%)明显高于髓系白血病患者(6.4%)(P<0.05)。结论白血病患者骨髓中存在RASSF1A基因甲基化,淋巴系白血病甲基化比例明显高于髓系白血病。RASSF1A基因甲基化检测可能成为白血病分型的生物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检测CIAPIN1基因在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白血病中的作用。收集112例初治白血病患者的新鲜骨髓,用TRIzoL一步法提取细胞总RNA、合成cDNA、以β-actin为内参,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CIAPIN1mRNA的表达;实验中选择10例正常人的骨髓作为对照。结果表明:骨髓单个核细胞(MNC)中CIAPIN1mRNA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人(p<0.05);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中的表达与正常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APIN1基因在初治白血病患者MNC中表达升高,其表达上调在白血病的发病中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白细胞增多是白血病的主要表现之一,部分白血病患者外周血WBC可达100×109/L以上,一方面提示肿瘤负荷高、预后不佳,另一方面亦可引起白细胞淤滞、肿瘤溶解综合征等并发症,增加白血病早期病死率。该类患者(除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外)通常推荐行白细胞清除术,从而迅速降低患者肿瘤负荷及相关并发症风险[1]。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是主要的白血病类型,由于白血病细胞来源不同、分布差异、形态各异,白细胞清除效果亦可能存在差异。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慢性白血病患者白细胞清除效果较急性患者差,但目前尚无大样本比较数据。本研究中我们比较了AML、ALL和CML患者白细胞清除效果,以及清除相关的血液与非血液学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检测白血病患者maf-b mRNA的表达水平并评估其临床意义。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初治白血病患者maf-b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析其在不同类型白血病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实验室指标、化疗反应的关系。结果表明,初治白血病患者maf-b mRNA的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组分析的结果显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maf-b mRNA的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maf-b mRNA的表达水平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D34表达呈正相关(p0.01)。AML(除外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maf-b mRNA的表达水平与AML患者的化疗反应无明显相关(p0.0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maf-b mRNA的表达亦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ML患者maf-b基因表达降低,而maf-b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与AML细胞的异常增殖有关,并可能成为AML新的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5.
急性白血病患者周期蛋白D1mRNA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周期蛋白 (cyclin)D1mRNA的表达 ,并探讨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 6 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及 5名正常人骨髓细胞cyclinD1mRNA。结果 正常骨髓未检测到cyclinD1mRNA表达 ;急性白血病患者阳性率 2 6 2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复发组患者的cyclinD1mRNA阳性率 (6 3 6 % )明显高于初治组 (2 1 4% )及缓解组 (8 3% )。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有cyclinD1mRNA过度表达的情况 ,且与临床复发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16基因纯合缺失与白血病发病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73例白血病患者白细胞p16基因纯合缺失情况。结果73例白血病患者中有5例p16基因纯合缺失。其中,21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未见p16基因纯合缺失。27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非淋)患者有1例缺失,缺失率为3.7%(1/27)。25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有4例缺失,缺失率为16%(4/25)。20例正常对照未发现p16基因缺失。结论p16基因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淋)中有较高的缺失率。  相似文献   

7.
虽然急性白血病初次完全缓解(CR)率大于70%,但大多数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和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最终复发,改善其疗效需了解和检测治疗后微小残留白血病的存在及其和复发的关系。为探讨白血病克隆形成单位(CFU-L)体外测定作为检测微小残留病一种方法的生物相关性,作者报告了5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CR 后自体骨髓移植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白血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浆水平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急性、慢性白血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浆水平与白血病之间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32例急性、慢性白血病患者和20例对照组血浆VEGF含量。结果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血浆VEGF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慢性白血病存在肿瘤性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CALM和AF10融合转录在原发性t( 10 ;11)易位白血病形成和治疗中的作用 ,采用RT PCR技术检测了 5例原发性t( 10 ;11)易位白血病患者CALM AF10融合转录 ,体外MTT法检测了其白血病细胞体外化疗敏感性。结果表明 :在 5例原发性t( 10 ;11)易位白血病患者中检测到 5种分子量的AF10 CALM融合转录和 4种分子量的CALM AF10融合转录 ;MTT法显示 5例原发性t( 10 ;11)易位白血病患者的白血病细胞有 2例对体外化疗敏感 ( 60 % ) ,3 6例非t( 10 ;11)易位白血病细胞有 3 1例对体外化疗敏感 ( 86% ) ,统计分析有显著差异 (P <0 0 1) ,与临床治疗结果一致。化疗药物处理 72小时 ,t( 10 ;11)白血病细胞的凋亡率为 ( 16.3 7± 2 .5 6) % ,而非t( 10 ;11)白血病细胞的为 ( 3 3 .75± 5 .5 9)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CALM AF10是t( 10 ;11)易位白血病的常见特点之一 ,可能与该白血病发生密切相关 ,且t( 10 ;11)易位白血病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中RNPC1的表达水平及其在白血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RT-PCR法、Western blot法分别从mRNA和蛋白质水平检测54例白血病患者和10例健康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RNPC1的表达情况。采用χ2检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组RNPC1表达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1)90.7%的白血病患者表达不同程度的RNPC1。(2)RNPC1在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种分型的白血病中均有RNPC1表达,且各分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NPC1过度表达在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