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无痛人流术前含化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孕6~10周需终止妊娠并要求无痛人工流产的10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观察组在用异丙酚及芬太尼行无痛人工流产前半小时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0.4mg,观察两组术中宫颈松弛扩张情况、宫缩幅度、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结果:观察组宫颈松弛扩张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子宫收缩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流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05)。结论:无痛人流术前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可增强子宫收缩。手术易于操作,术中出血少,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短。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的卡因与阿托品混合液联合仕泰栓纳肛在早孕人工流产术中扩张宫颈及降低人流综合反应的应用。方法 随机将病例分为三组。A组:仕泰栓(宫术安栓)肛门置人15—20分钟后行人工流产术90例;B组:2%利多卡因50mg宫颈注射后行人工流产术90例;C组:仕泰栓纳肛15分钟后宫颈采用蘸有1%的卡因与阿托品混合液的直径6mm.8mm的棉签置于宫颈内口3—5分钟后行人工流产术。结果 C组用药后宫颈扩张良好,与A、B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对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及其程度进行比较,三组间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的卡因与阿托品混合液联合仕泰栓纳肛,在早孕人工流产术中有较好的扩张宫颈作用,且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较低,镇痛作用与较理想。  相似文献   

3.
不同术式大子宫全切除术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大子宫经腹全子宫切除(TAH),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TVH),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LAVH)以及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TLH)4种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解放军260医院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246例患者采用4种术式切除大子宫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时间TAH组[(101±24)min]短于TVH组[(132±25)min]、LAVH组[(111±21)min]及TLH组[(120±22)min](P<0.01、P<0.05);TVH组手术时间长于2种腹腔镜组(P<0.01、P<0.05),2种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相比TLH长于LAVH组(P<0.01).术中出血量TAH组[(148±66)mL]多于TVH组[(125±70)mL]、LAVH组[(110+65)mL]及TLH组[(122±66)mL](P均<0.05);TVH组、LAVH组、TLH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组术后情况相比,排气时间TAH组[(41±16)h]长于TVH组[(25±6)h]、LAVH组[(23±5)h] 及TLH组[(24±7)h](P均<0.01);TVH组排气时间长于LAVH组(P<0.05),但与TLH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腹腔镜组相比无差异(P均>0.05).术后住院时间TAH组[(6.5 ±0.8)d]长于TVH组[(3.6±0.5)d]、LAVH组[(3.7±0.4)d]及TLH组[(3.5±0.7)d](P均<0.01);TVH组、LAVH组及THL组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4种术式均为大子宫切除的有效术式,且各有利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术者的技术状况选择适宜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痛人工流产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对宫颈的扩张效果。方法:将330例自愿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的早孕健康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于手术前3h口服米索前列醇0.2~0.4mg,然后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手术;B组直接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手术,观察两组宫颈扩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用药量及用药后副作用。结果:两组手术麻醉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但A组宫颈松弛度明显好于B组,手术时间A组也较B组明显缩短,且手术易于操作,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均明显少于B组,丙泊酚用药量减少(P<0.01)。两组均无人工流产综合症及无一例呼吸抑制发生。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下实施人工流产,术前3h口服米索前列醇0.2~0.4mg,有较好的宫颈扩张作用,可增强子宫收缩,手术易于操作,术中出血少,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短,丙泊酚用量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丙泊酚、芬太尼全麻无痛人流与利多卡因联合芬太尼、阿托品清醒无痛人流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孕6~10周需要终止妊娠并要求无痛人流的孕妇4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0例,Ⅰ组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丙泊酚、芬太尼静脉全麻无痛人流,Ⅱ组采用2%利多卡因联合芬太尼、阿托品宫颈注射清醒无痛人流,观察两组术中镇痛、手术时间、麻醉监测及出血量、人流综合征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丙泊酚组镇痛效果优于利多卡因组,而利多卡因组在操作方面及麻醉安全性上优于丙泊酚组。结论两种方法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微型吸管加宫颈表面麻醉剂用于早孕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对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178例≤50d的早孕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90例,施行微型吸管加宫颈表面麻醉(地卡因)人工流产术,对照组88例,采用传统负压吸引加宫颈表面麻醉(地卡因)人工流产术,比较二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疼痛程度、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不适感消失时间。结果:研究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疼痛程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不适感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型吸管加宫颈表面麻醉用于早孕无痛人工流产术能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不适感消失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卡孕栓用于无病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门诊自愿要求无痛人工流产的正常宫内孕(孕40~70d)妇女181例,术前1h舌下含服卡孕栓1mg后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术,观察受术者宫颈扩张程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效果,麻醉药物用量,术后出血天数。结果:宫颈扩张有效率92.82%,手术时间4.33±0.42min,术中出血量24.54±5.18ml,镇痛效果很好,有效率93.92%,麻药(丙泊酚)用量148.02±6.66mg,术后出血天数3.86±1.07d。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前1h舌下含服卡孕栓能有效扩张宫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增强麻醉效果,减少麻醉药物用量.术后出血天数少.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快捷、经济、痛苦小的终止妊娠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改良的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子宫良性病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04年5月至2006年4月北京门头沟区妇幼保健院128例行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改良组)与30例行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传统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改良组术中出血量[(100.5±55.6)mL]、手术时间[(46.3±15.4)min]、住院时间[(6.5±1.5)d]、肛门排气时间[(25.4±3.3)]h、术后发热时间[(22.9±2.4)h]及术后病率3.13%(4/128)均明显少于传统组[分别为(71.5±20.1)min,(184.9±59.7)mL,(9.0±2.8)d,(32.3±5.1)h,(33.6±4.7)h,20.0%(6/30);P<0.05)]。改良组子宫大小平均为(423.5±78.3)g,传统组为(73.4±22.5)g,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术后疼痛用止痛药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相比,改良的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野暴露较充分,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子宫切除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传统人流和无痛人流前应用米索前列醇的宫颈软化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将人流患者200例随机分成4组,每组50例,A组单用异丙酚行无痛负压吸宫术,B组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400ug,3h后行异丙酚无痛负压吸宫术,C组传统人流组,即直接负压吸宫,D组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400ug,3h后直接负压吸宫。观察患者宫颈松弛情况、麻醉效果、术中出血量、宫腔粘连、盆腔感染等。结果:B组和D组患者宫颈松弛作用明显优于A和C组,且B组优于D组(P〈0.05);B组麻醉效果优于A组(P〈0.05);子宫穿孔、宫腔粘连的发生率无痛人流组高于传统人流组。术中出血量、盆腔感染四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负压吸宫术前使用米索前列醇可有效松弛宫颈,提高异丙酚麻醉满意度,降低人流综合征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并对比无痛人工流产和常规人工流产在终止早期妊娠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妇产科收治的120例进行人工流产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无痛人工流产组(观察组)和常规人工流产组(对照组),各60例,无痛人工流产组在静脉麻醉下进行手术,常规人工流产组直接进行流产手术。结果观察组孕妇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孕妇术中疼痛程度和宫颈扩张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人工流术,易于得到终止早期妊娠孕妇的认可和接受,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11.
无痛人工流产术加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无痛人工流产前、后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孕6~10周需终止妊娠并要求无痛人工流产的589例孕妇随机分为A组(198例)、B组(196例)和C组(195例)。A组在用丙泊酚及芬太尼行无痛人工流产前半小时及其后分别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0.2mg;B组舌下含化卡孕栓0.5mg;C组不用米索前列醇和卡孕栓。观察三组术中宫颈松弛扩张情况、宫缩幅度、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结果 A组宫颈松弛扩张情况明显好于B、C组;A组宫缩幅度明显大于B,C组(P〈0.05);且易于手术操作,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均明显的小于或短于B,C组(P〈0.01)。结论 无痛人工流产前、后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可增强子宫收缩、手术易于操作、术中出血少、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短,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治疗卵巢成熟畸胎瘤的疗效及其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本院卵巢成熟畸胎瘤131例,采用分层随机化方法随机分为单孔腹腔镜组(n=68)和对照组(n=63),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和术后情况,包括满意度评分及卵巢储备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单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缩短[(28.31±4.64)min,(43.14±7.83)min]、术中出血量减少[(45.65±16.61)ml,(61.17±12.91)ml]、术后通气时间缩短[(17.82±3.40)h,(25.33±3.82)h]、术后住院时间减少[(2.91±0.51) d,(3.81±0.69) d]、囊肿腹腔内破裂率降低7.4%和33.3%、疼痛评分降低[(1.04±0.74)分,(2.02±0.83)分]及满意度评分更高[(9.34±0.48)分,(7.13±0.6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孔腹腔镜手术是治疗卵巢成熟畸胎瘤更为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曼氏手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伴宫颈延长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Ⅲ~Ⅳ期盆腔器官脱垂92例患者,其中50例伴宫颈延长患者行改良曼氏手术作为改良曼氏组,42例行植入网片的盆底重建术作为植入网片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管保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术后1、6、12个月进行随访,填写盆底功能障碍问卷简表20(PFDI-20)、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7(PFIQ-7)及盆底器官脱垂/尿失禁性生活影响问卷(PISQ-12),评估手术对患者生活质量和性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改良曼氏组与植入网片组的手术时间[(86.3±19.0)min,(83.7±20.3)min]、出血量[(82.9±80.6)ml,(67.0±52.1)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保留尿管时间[(4.4±1.6)d,(3.5±1.1)d)]、术后恢复时间[(7.7±2.2)d,(6.3±1.6)d]、总住院时间[(12.5±2.4)d,(9.7±2.7)d]、住院费用[(22 919.5±6 413.3)元,(6 513.5±2 329.3)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植入网片组术前和术后12个月PFDI-20评分分别为(80.6±57.9)分和(30.2±73.8)分;PFIQ-7分别为(84.4±45.5)分和(27.8±33.4)分;改良曼氏组术前和术后12个月PFDI-20评分分别为(74.0±66.0)分和(10.0±23.0)分;PFIQ-7评分分别为(68.5±45.8)分和(18.3±30.3)分,两组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网片组尿潴留2例,网片暴露1例;改良曼氏组尿潴留1例,两组患者均无复发。结论改良曼氏手术是治疗伴宫颈延长重度POP有效、安全、微创的手术之一,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与植入网片盆底重建术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4.
经阴道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比较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transvaginalmyomectomy,TVM)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myomectomy,LM)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采用经阴道或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共360例,其中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189例(腹腔镜组),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171例(阴式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剔除肌瘤个数、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肌瘤大小、术后病率、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168±79)mL]多于阴式组[(98±45)mL](P<0.05),阴式组剔除肌瘤数目[(4.3±2.9)]多于腹腔镜组[(2.2±1.6)个](P<0.05)。结论TVM具有出血少,剔除肌瘤数目多,适于肌壁间或较深部位子宫肌瘤剔除的优点。LM创伤小,术后粘连少。临床医生应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适应证选择恰当术式。  相似文献   

15.
旋动式人工流产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艳 《生殖与避孕》2011,31(5):315-318
目的:观察旋动式人工流产术用于终止早期意外妊娠的临床结局。方法:因非意愿妊娠要求人工流产的孕38~60 d健康孕妇360例,随机分为旋动组和吸宫组,每组180例,分别用旋动式、负压吸引式人工流产器终止妊娠。观察宫颈扩张及疼痛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完全流产率及抽样病理检查等项目。结果:旋动组对宫颈张开程度的要求、疼痛感较吸宫组明显减小;旋动式手术时间(6.0±1.1 min)远少于吸宫组(7.9±2.5 min),P<0.01,其它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结果示旋动组组织损伤小于吸宫组。结论:旋动式流产术几乎无需扩张宫颈,明显减轻疼痛,无负压产生,损伤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无痛人工流产术加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   总被引:60,自引:1,他引:60  
目的:探讨无痛人工流产前、后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孕8~10周需终止妊娠并要求无痛人工流产的97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前者在用丙泊酚及芬太尼行无痛人工流产前半小时及其后分别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0 .4mg ;后者不用米索前列醇。观察两组术中宫颈松弛扩张情况、宫缩幅度、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结果:两组宫颈松弛扩张情况无差异;观察组宫缩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 <0 .0 5 ) ;且易于手术操作,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均明显的小于或短于对照组(P分别为<0 .0 1和<0 .0 5 )。结论:无痛人工流产前、后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可增强子宫收缩、手术易于操作、术中出血少、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内窥可视宫腔组织吸引系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共纳入60例非意愿妊娠而要求终止者,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内窥可视宫腔组织吸引系统人工流产术)和对照组(常规负压吸引术),每组各30例,观察2种手术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均未发生不全流产、子宫穿孔、人工流产综合征、大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试验组手术时间[(6.9±1.9)min]较对照组显著增加[(4.6±1.0)min,P=0.000];术中疼痛、手术出血量及术后出血时间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窥可视宫腔组织吸引系统安全性较好,可试用于帮助减少人工流产手术对于手术者经验的过度依赖,以降低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但本试验样本量较小,可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文彩玲 《生殖与避孕》2005,25(5):315-317
目的:探讨芬太尼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无痛人流手术的效果。方法:将328例无阴道分娩史要求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随机分成3组:A组(芬太尼组)110例,静脉推注芬太尼针0.002mg/kg,注毕手术;B组(米索前列醇组)106例,术前3h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C组(芬太尼联合米索前列醇组)112例,术前3h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术时静推芬太尼,剂量同A组。观察各组镇痛效果、宫颈扩张程度、出血量、人流综合征及药物副反应。结果:C组镇痛效果及宫颈扩张程度均优于A组、B组(P<0.01),术中出血量及药物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无1例发生人流综合征。结论:芬太尼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较单纯用药效果好。用药简单、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地诺前列酮联合地西泮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南海妇产儿童医院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116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58例):研究组予地诺前列酮栓阴道用药配合地西泮静推,对照组仅予地诺前列酮栓阴道用药.比较两组用药后宫颈成熟度、引产效果、阴道分娩率、总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子宫过度刺激发生率、胎心率变化、产后24h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等指标.结果 用药12h两组宫颈成熟度、引产成功率、胎儿窘迫发生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研究组子宫过度刺激发生率、总产程、剖宫产率分别为O、(11.42±4.27)h及5.17%,对照组分别为10.34%、(13.79±3.64)、17.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诺前列酮联合地西泮应用于引产可加快总产程,减少子宫过度刺激的副反应,提高阴道分娩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腹壁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技术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妇产科收治的有手术指征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改良腹壁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技术剔除子宫肌瘤(改良组,50例)和传统腹壁悬吊式无气腹腹腔镜技术剔除子宫肌瘤(传统组,50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肌瘤剔除平均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72.3±35.6)min]、出血量[(204.9±167.3)mL]均显著短于和小于传统组[(82.7±31.9)min和(266.7±190.5)mL](均P0.05);改良组单个肌瘤剔除时间[(16.5±6.8)min]、直径6.5 cm的肌瘤剔除时间[(17.4±4.7)min]和直径≥6.5 cm的肌瘤剔除时间[(21.6±9.3)min]均短于传统组[(24.4±10.7)min、(23.2±11.4)min和(27.2±13.2)min](均P0.05);两组在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8.4±6.9)h、(4.2±0.8)d和(16.6±7.3)h、(4.0±0.6)d](均P0.05)。结论改良腹壁悬吊装置无需再安装悬吊棒,改善了术者在腹腔外的手术操作空间,方便了手术操作,使悬吊式腹腔镜手术操作更加简单易行、经济实用,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