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9,(6):1062-1079
本文基于1998-2016年我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动态杜宾模型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整体升级和产业结构内部升级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和动态效应;人口老龄既会对当地产业结构的整体升级产生显著的推动作用,又会对邻近区域产业结构的整体升级产生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长期效果强于短期效果,但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内部升级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均不显著。分区域的研究结果则显示,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人口老龄化会显著推动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整体升级,同时还会对东部地区邻近区域产业结构的整体升级及服务业结构的内部升级产生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人口老龄化既会对中部地区服务业结构的内部升级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又会对中部地区邻近区域制造业结构的内部升级产生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人口老龄化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整体升级和制造业结构内部升级的影响均显著为正。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也是金融业高度集聚的地区.本文选取2011-2016年江苏省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基于SDM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江苏省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模型计量结果显示:金融集聚、金融效率、人力资本以及投资行为均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从溢出效应的分解来看,金融集聚区位熵和人力资本的直接效应均大于间接效应.表明区位熵和人力资本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显著大于对周边地区的影响程度,辐射以及外溢作用比较弱.金融效率、政府行为以及投资行为则恰恰相反.政府应积极出台相应的政策促进金融集聚溢出效应的发挥,积极推进不同地区之间深入沟通交流与合作.构建省内金融中心,发挥中心城市的金融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3.
曹泽  刘兴 《运筹与管理》2023,(2):220-225
基于超效率SBM-GML指数模型测算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地级市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别从全国及东、中和西部实证分析房地产投资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且表现显著,本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会促进周边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2)在全国层面,房地产投资不仅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都显著为负,而且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解出的绿色技术效率与绿色技术进步也存在反向抑制;(3)区域角度,房地产投资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程度存在区域异质性,对东部地区的直接作用最大,西部最小,对中部地区的间接作用最大,西部最小。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0-2019年我国其中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省际空间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空间面板滞后模型和半参数空间面板数据滞后模型,实证考察了城市化、城乡收入差距、人均收入等因素对房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房价存在正的空间溢出性.城乡收入差距、人均收入和非农产业的发展与房价一般是正相关的.但固定效应空间面板滞后模型中城市化对房价的影响不显著.通过应用半参数空间面板滞后模型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化对房价影响存在着拐点,房价是先是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而下降,城市化率达到一定程度时,房价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而上升.原因可能在于土地供给的减少和土地开发成本的提高等方面.但当期房价对下一期的房价没有显著的影响,说明不能建立动态空间面板滞后模型.根据研究结果,从通过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土地供应,降低土地开发成本等方面降低房价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新经济地理学K关联的思想构造了外部技术创新溢出指数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2006~2014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区域间技术创新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全国技术创新溢出效应主要是东部地区带动的,东部地区的省份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其他省份存在技术创新溢出效应,而中部和西部并没有对其他地区技术创新产生溢出效应,并且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内部各省之间存在竞争效应。(2)无论是全国还是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R&D经费、R&D人员和知识存量均对技术创新产生正向作用,并且这些地区的技术创新产出均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不同的是,全国、东部和中部地区R&D人员对技术创新的贡献比R&D资本要大,而西部地区R&D资本对技术创新的贡献则要大于R&D人员。  相似文献   

6.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3,(4):706-717
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技术,以城市宜居性特征体系的27个指标为解释变量,以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为被解释变量,通过构建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静态和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考察了城市宜居性特征对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探索城市间房价差异的原因。研究表明,静态和动态模型均显示商品住宅价格存在着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且这种相关性呈现逐渐增强的态势,但静态模型对空间相关性产生过高估计的偏误,动态空间滞后面板模型由于分离了人们的预期对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使得空间相关性对房价的影响偏误得以部分矫正;城市的经济环境质量、生态环境质量、自然区位条件和基础设施状况等宜居性特征是形成城市间商品住宅价格差异的主要因素,尤其是文化、交通、通讯设施的完善程度和便利程度对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更为明显。但是,人均GDP、每万人中小学校数、固定电话用户普及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空气质量优良率五个指标对城市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表现为负向关系。  相似文献   

7.
房价波动的空间效应:估计方法与我国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提出处理房价波动差异性的方法,并利用CCE估计法探讨了35个大中城市房价波动的空间效应。我国房价波动存在明显的空间效应,不同城市的房价波动具有较强的趋同性和横截面相关;同时,不同城市房价波动存在一定的差异和明显的领先滞后关系。房价均值、收入均值、贷款均值,均对房价波动有显著影响,在共同因素作用下,不同城市房价具有很强的截面相关、房价波动表现出趋同性。经济越发达的城市,不仅房价高、增长快,而且房价运行的独立性越强;而经济落后的城市,其房价容易受到外部地区房价的影响。房价高增长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贷款对房价的拉动作用大于房价低增长城市、波动性也更大。贷款在短期内是驱动我国房价波动的主要因素,但长期内,贷款对房价的拉动力比人均可支配收入要小得多。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综合考虑财政金融支持对科技创新产生的直接作用效应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的基础上,构建了财政金融支持对科技创新影响的空间计量模型,并运用2009~2012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估计,定量测度了财政金融支持对我国科技创新的直接效应以及在省份间表现出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财政和金融支持对科技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金融支持的影响更为显著;财政和金融支持对邻近省份的科技创新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9.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8,(1):135-145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减速换挡、提质增效的新阶段,房地产市场也开始呈现新常态,城市房价分化特征愈加明显,与此同时通过测算发现城市之间创新产出的不均衡程度比创新投入不均衡程度更强。基于此,本文在探讨城市创新效率对房价影响的作用机理基础上,借助FP指数测度中国35个大中城市历年创新效率,将城市创新效率引入房价均衡模型,并使用面板门限回归方法分析了城市创新效率对房价的非线性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城市创新效率对房价具有溢出效应,并且是引起中国城市房价分化的重要原因。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论提出了创新环境构建、产业优化布局、房地产"因城施策"等才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综合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与迁移效应函数,本文构建了包含市场潜能和预期收入的人口迁移理论模型,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及其稳健性检验进行了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市场潜能和预期收入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对人口迁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两者对人口迁移的作用路径不同,市场潜能仅对本地区有直接正向作用,对相邻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相邻地区则对本地区的人口迁移存在负向反馈效应;而预期收入对本身以及相邻地区的影响为正向,相邻地区的预期收入反馈效应也为正;地区的人口密度和消费水平则对人口迁移有显著的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特征价格模型对上海市2016年2月24日到4月24日的613条二手住宅成交数据进行了空间计量分析.文章对比了三种空间计量模型:SAR、SEM和SDM(空间杜宾模型),最终选择了SDM并对其进行了修正.使用修正后的SDM对上海市徐汇区住宅价格的研究表明,徐汇区的住宅价格存在很强的空间联动关系,住宅价格的变化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具体而言,同一板块、同一小区的住宅因为在一定程度上互为替代品,所以价格存在明显的同高同低、同涨同跌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房价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层面,基于HP滤波法分离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大一线城市的房价,采用有向无环图和信息溢出指数方法剖析了核心城市房价之间的同期联动效应和信息溢出效应,并结合滚动窗口估计法分析了信息溢出对外部信息和调控政策的反应程度。结果显示:一线城市房价之间有紧密的联系程度和较高的信息溢出规模。在同期联动效应上,深圳房价趋势的对外联动效应最明显,北京房价趋势在同期最易受其它城市影响;上海房价波动存在较强的对外联动效应,深圳房价波动受其它一线城市的波动冲击较迅速。在信息溢出效应上,深圳房价趋势有引领作用,对外溢出效应最强;上海房价波动处于引导地位,中长期对其它市场影响最大。核心城市房价趋势之间的溢出指数随着利好政策信息的出现而上升,随着限制政策等不利信息的出现而下降。核心城市房价波动之间的溢出效应对于外部信息反应更为灵敏,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增大核心城市房价波动的信息溢出规模。  相似文献   

13.
选取了我国30个省市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应用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回归的方法,基于R语言对影响商品房价格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首先,经过Hausman检验与F检验确定面板数据的模型为混合估计模型;模型可以通过十折交叉验证法、残差正太性的检验、Q-Q图检验、变量间共线性的检验;最后经过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土地价格、商品房销售面积、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国内总产值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汇率这6个指标对商品房价格都有显著性的影响.其中,土地价格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对商品房价格的影响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基于空间统计分析的中国省域房地产价格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其中31个省市1999-2006年商品房平均价格分布差异进行研究.商品房价格的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省域商品房价格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而且这种趋势在逐年增强.Moran散点图和LISA分析结果显示,省域商品房价格存在明显的二元结构,高值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低值聚集在经济相对比较落后、房地产开发起步较晚的西部地区,而且这种集聚特征1999年以来一直存在.  相似文献   

15.
利用动态多因子模型,对26个大中城市1999年1月-2010年5月的房地产价格波动进行因素分解,分别提取了表示区域特征的区域因子和城市特征的城市因子,从区域因子的特征看各区域房价波动受政府调控和宏观经济形势影响较大.因素分解结果表明:各区域因子对区域内各城市房价波动的影响贡献度较大,而且在经济发达地区这个特征更明显.对区域因子互动关系的研究表明:我国大中城市房价波动存在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分别向东北,中部,西部蔓延的"波纹效应".本文的结论有助于加强不同区域房地产市场调控和监管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方法,分析了我国中东部地区主要大中城市商品房价格与人均工资和人口数之间回归关系的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我国中东部地区主要大中城市的商品房价格除受地域位置的影响外,工资水平和人口数的影响强度在各地区也存在着显著差异,呈现显著的空间非平稳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城市化的发展,房价不断攀升,居民面临巨大的购房压力,而政府也开始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在房价构成因素中,土地成本占有很大比重,因此土地价格,土地供应面积与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关系研究对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合理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2002年到2011年我国土地供应面积,土地购置价格和房地产价格的月度数据为样本,对土地供应面积,土地购置价格与房地产价格进行协整检验后,构建VAR模型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后发现土地供应价格,面积和房地产价格互为因果;对城市土地购置价格和房地产价格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后发现房地产价格和土地价格之间的存在相互影响,且在短期内都受土地供应面积的影响但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18.
针对已有文献大多探讨能源价格与碳价格间的影响程度,本文从建模的角度寻找碳价格与能源价格间的联动关系。首先,使用随机微分方程刻画碳与能源的价格走势,得到碳——能源联动模型解析解。其次,在解析解的基础上,分别讨论能源价格如何通过影响碳市场价格均值、波动率路径从而影响整个碳价格。第三,分析重大能源政策产生的跳跃对碳价格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能源与碳市场关联程度的增加,相较于能源价格通过均值路径影响碳价格,其通过波动率路径影响碳价格的效果更为明显;且跳跃路径下的碳价格震荡小于波动率路径下能源价格传导引起的碳价格震荡。本文的结果对理清碳——能源价格联动关系具有积极意义,为投资者规避碳市场风险提供必要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