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保定市城市居民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利用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了解保定市城市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其对城市卫生服务网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两阶段抽样方法 (随机整群和系统抽样 )调查保定市南市区、北市区和新市区 96 2户居民的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结果 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为 2 2 72 % ,两周患病率为 7 83% ;自我医疗占居民未就诊原因的 47 7% ;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市级医院就诊人次分别占 44 6 8%和 39 15 % ,在市级医院的住院人次占 81 40 % ;接受各种社区卫生综合服务的家庭占总家庭数的 0 6 3%~ 39 15 %。结论 保定市城市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的分布出现了新的趋势 ,门诊服务主要集中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市级医院 ,而住院服务主要集中在市级医院 ;自我医疗已成为保定市城市居民因病未就诊的最主要原因 ;对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和评价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利用的现状以及有关影响因素。方法:对广西北流市民乐镇居民进行卫生服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结果:被调查居民的两周患病率为23.37%;疾病构成前3位分别是呼吸系统疾病(8.77%)、肌肉骨骼系统疾病(1.83%)、消化系统疾病(1.16%);两周就诊率为16.84%;两周患者就诊率为72.06%;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最近诊所距离即卫生服务的可及性等是影响当地居民患病和就诊的重要因素。结论:当地农村卫生服务尚不能满足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应该大力加强和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和两周就诊率情况,分析影响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结果和结论:1334人(13.7%)最近两周内身体不适,2208人(22.7%)自评健康状况好;影响两周患病率的主要因素是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年收入、健康状况及最近1年医药花费。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及最近一年医药费用是保护因素。两周内患病1334人中只有559人(41.68%)就诊,未就诊主要原因是没钱、服务质量差、自我医疗。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年收入、健康状况及最近1年医药花费不同,两周就诊率不同;影响两周就诊率的因素是对新农合规定的医疗机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城镇社区人群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各级卫生决策部门提供卫生服务政策支持.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问卷访谈调查样本,统计学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影响两周患病的因素为婚姻状况,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类型(P均相似文献   

5.
西部民族地区留守老年人健康状况与卫生服务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莹  陈正英  戴爱平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3):1194-1195
目的 了解西部民族地区留守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与卫生服务利用情况,为民族地区老年人卫生服务开展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以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湘、鄂、渝、黔4省边区民族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与卫生服务利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80.2%的老年人患1种以上慢性疾病,20.0%的老年人认为自己健康状况较差或是很差,21.8%的老年人对健康状况不满意;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就医率为64.5%,就诊单位主要为县级医院(27.2%)和村卫生室(23.1%).结论 西部民族地区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与卫生服务利用间存在差异,社区卫生服务应注重老年人健康观念改变、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相似文献   

6.
北京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需求调查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目的了解北京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需求特点。方法从昌平区、顺义区、大兴区、房山区随机抽取25~64岁农民1605人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结果农民高血压自报患病率为22.4%,超重和肥胖率为56.1%;现在吸烟率为34.4%,缺乏运动率为41.6%;家庭主要经济支出为学生上学(35.3%),建房(25.4%)和疾病(21.2%);54.9%家庭医疗费用支出占总收入的10%以上;最关心的健康问题主要是慢性疾病防治(70.2%);最希望获得的健康知识是慢性病预防知识(72%);希望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是广播和电视(81%);家庭最希望获得的医疗保健服务是方便看病和获得药物(73.8%)。结论慢性病给农民带来沉重负担,并成为农民关心的主要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河南省农村低收入人群的健康素养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提升低收入人群的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9-12月随机选取郑州、南阳、新乡、商丘、洛阳等地市的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x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农村低收...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农村卫生服务现状,分析目前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卫生服务政策提供具有实用性的科学参考依据。方法以蓝田县某村全村的居民为调查对象,用自制问卷调查其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状况,用Logistic回归的统计方法分析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的影响因素。结果全村两周患病率为34.8‰,两周就诊率为45.2‰。影响卫生服务需要的各因素按影响力大小依次为年龄、家庭人口数、婚姻状况、性别和家庭收入。影响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按影响力大小依次为年龄、家庭人口数、性别和家庭收入。结论针对不同特征人群卫生服务需要的特点开展医疗卫生保健工作,大力发展经济,是保障农民基本健康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太钢某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及对现有卫生服务机构的利用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社区卫生服务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太钢某社区居民的500户中的一位家庭成员进行调查,调查表采用封闭式问卷,由居民匿名自填问卷。结果:该社区居民用于看普通疾病的医疗费用的个人负担较低;居民的自觉健康状况和自我健康重视程度以及患病时及时就诊的比例都较高;居民常见的慢性健康问题为高血压、关节炎、糖尿病等。就诊时选择的医疗机构,自感病轻时大部分选择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太钢医院,自感病重时大多选择太钢医院和省市级医院;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就医所需的时间较短、较方便。结论:该社区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较高,就医习惯较合理。社区卫生服务站要充分发挥其方便、快捷、价廉等优势,做好居民的常见病和常见慢性健康问题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居民的卫生服务利用情况,为有关部门构建开发区内的区域卫生规划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开发区内以及周边地区1035户3462名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并对知情人进行半结构访谈。结果调查地区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55.9‰,就诊率为111.2‰,未就诊率为54.1%,慢性病患病率为145.0‰,住院率为8.36%。结论加大投入,完善开发区内的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区域卫生资源配置,引导居民合理就医。  相似文献   

11.
杨勇  李硕  王溪  郭艺玮  马勇  石学峰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3):1615-1620
背景 作为全球第二大常见致死病因,脑卒中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和家庭负担。患者的卫生服务利用状况会影响其医疗费用的支出,但目前关于我国城镇脑卒中患者住院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的研究较少。目的 了解我国城镇脑卒中患者的住院服务利用情况,并探讨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为降低患者疾病经济负担、加强患者经济保护、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卫生服务利用调查数据库”(2010-2015年),于2018年10月采用机械抽样法在数据库中抽取城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6 485例,收集其基本情况和住院服务利用情况(住院次数、住院天数、住院费用)。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不同基本情况脑卒中患者的住院服务利用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我国城镇脑卒中患者的年均住院次数为1(0)次,次均住院天数为11.0(6.0)d,次均住院费用为6 070.06(8 289.87)元。不同性别、年龄、险种类型、卒中类型、医院级别、地区、城市类别的患者,年均住院次数、次均住院天数、次均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险种类型、卒中类型、医院级别、地区、城市类别、次均住院天数是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其中男性患者住院费用较女性高1.8%,年龄每增长1岁患者住院费用上升0.07%,职工医疗保险患者住院费用较居民医疗保险患者高20.1%,卒中类型为入脑前动脉未特指的闭塞或狭窄引起的脑梗死(I63.2)、大脑动脉血栓形成引起的脑梗死(I63.3)患者住院费用分别较脑梗死(I63)患者高40.8%、38.8%,二级、三级医院就诊患者住院费用分别较基层医院就诊患者高72.1%、121.1%,东部地区患者住院费用分别较中部、西部地区高23.5%、34.0%(P<0.05);住院次数也是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住院次数每增加1次患者住院费用上升57.7%(P<0.05)。结论 不同特征脑卒中患者的住院卫生服务利用状况存在差异,住院费用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通过提高医院诊疗技术、缩短住院天数、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等方式来实现费用控制,降低患者负担。  相似文献   

12.
背景 2017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445亿,并由快速增长期逐渐进入调整期。流动人口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长期存在,其健康权益和医疗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目的 分析我国流动人口就医行为选择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流动人口基本医疗服务可及性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于2020年7月利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筛选出≥1个月、≥16岁的流动人口169 989例纳入研究,基于 Andersen医疗卫生服务利用模型构建分析框架,采用逐步回归法构建Logistic模型以探析流动人口就医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的169 989例流动人口的两周患病率为6.47%(10 996/169 989),两周患病就诊率为59.38%(6 529/10 996),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者占比65.46%(4 274/6 52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倾向特征(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流动特征(流动范围、流动时间、落户意愿)、使能资源(地区、城乡、到最近医疗机构时长、家庭人均年收入、医疗保险)和需求因素(自评健康、慢性病患病、健康档案)4方面14项指标是流动人口就医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流动人口就医主动性整体较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率较高。应尽快优化异地就医政策,构建距离科学的就医格局,并大力开展流动人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以引导其合理就医并理性选择就医机构。  相似文献   

13.
背景家庭化迁移已成为我国人口流动迁移的主体模式,随子女流动的老年人口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上海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上海市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为897.70万,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23.41万。但目前关于流动老年人口就医行为的研究较少。目的了解上海市流动老年人口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量性资料来源于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项目中上海市流动老年人口(n=752)卫生服务利用数据。质性资料来源于2015年9—12月上海市30例流动老年人个人深入访谈资料,内容包括上海市流动老年人的基本社会经济特征、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卫生服务需求、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等。分析上海市流动老年人口的卫生服务利用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752例上海市流动老年人口中,728例(96.8%)自评身体健康/基本健康,174例(23.1%)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484例(64.4%)有医疗保险。平常患轻症时,选择就医者427例(56.8%),在本地找/买药或自我治疗者279例(37.1%),从老家带药者18例(2.4%),不处理等待自愈者20例(2.7%),其他8例(1.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流动原因、本地朋友数量是流动老年人口在患轻症时是否就医的影响因素(P<0.05)。个人深入访谈发现异地医保报销问题、经济收入、怕麻烦、不能独自一人到医疗机构就医影响流动老年人口对卫生服务的利用。结论上海市流动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良好,卫生服务利用度较高。流动原因、本地朋友数量影响流动老年人口卫生服务利用度。建议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络的建设,提高流动老年人口的卫生服务可及性;发挥社会团体作用,重视家庭支持,引导流动老年人口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继续推进建立简便快捷的流动老年人口异地就医结算制度。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自测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背景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必须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大学生健康状况关系到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是值得高度关注的重要课题。目的 调查当前我国大学生自测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8年5—7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全国11所高校的3 000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大学生自测健康评定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资料(性别、专业、家庭所在地、父母学历、父母职业阶层、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社会地位、是否为贫困生)、自评健康评定量表(SRHMS V1.0,包含生理、心理、社会健康子量表)。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大学生SRHMS V1.0各子量表得分及其总分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3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2 870份,有效回收率为95.67%。大学生SRHMS V1.0总分为(66.56±6.13)分,生理健康子量表得分为(76.14±7.12)分,心理健康子量表得分为(54.10±6.27)分,社会健康子量表得分为(68.55±14.52)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β=0.767)、家庭社会地位(β=1.542)是大学生生理健康子量表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β=-0.827)、母亲职业阶层(β=-0.582)、家庭社会地位(β=0.864)、家庭经济状况(β=0.758)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子量表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β=1.350)、父亲学历(β=-0.842)、家庭社会地位(β=5.431)、家庭经济状况(β=2.966)、是否为贫困生(β=-1.863)是大学生社会健康子量表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母亲职业阶层(β=-0.454)、家庭社会地位(β=2.292)、家庭经济状况(β=1.033)是大学生SRHMS V1.0总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大学生自测健康状况总体处于一般水平。应重点关注不同性别、父母学历不同、父母职业阶层不同、家庭经济状况不同、家庭社会地位不同、是否为贫困生的大学生,并采取多样化健康管理服务、团体辅导干预等方式来有效提升大学生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背景 门诊服务是老年人可利用的重要医疗卫生资源,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群体的门诊服务需求将会更加突出,合理配置门诊服务资源,满足老年群体需求成为提升老年人口健康水平的关键。 目的 探析影响老年人门诊服务利用的因素,为提升老年群体健康水平、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供可行的建议。 方法 2021年,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中选取≥60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基于安德森行为模型构建门诊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体系,研究老年人过去1个月内的门诊服务利用次数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其中倾向性特征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户口类型、受教育程度、吸烟情况、饮酒情况,能力资源因素包括医保参与、家庭人均收入、医疗机构平均距离,需要因素包括罹患慢性病、健康状况自评,通过零膨胀负二项(ZINB)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老年人门诊服务利用次数的因素。 结果 9 551例老年人中,8 038例(84.16%)过去1个月没有利用过门诊服务,749例(7.84%)曾利用1次门诊服务,367例(3.84%)曾利用2次门诊服务,397例(4.16%)曾利用≥3次门诊服务。不同户口类型、受教育程度、吸烟情况、饮酒情况、医保参与情况、家庭人均收入、罹患慢性病、健康状况自评的老年人门诊服务利用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ZINB模型拟合结果的Logit回归部分结果表明,年龄大、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参与医保、罹患慢性病、健康状况自评差是老年人门诊服务利用概率的促进因素(P<0.05);ZINB模型拟合结果的负二项回归部分表明,70~74岁高龄会减少老年人门诊服务利用次数,而医疗机构平均距离为>1~10 km,健康状况自评为好、不好、很不好是老年人门诊服务利用次数的促进因素(P<0.05)。 结论 老年人未能充分利用门诊服务,老年人门诊服务利用会受到倾向性特征、能力资源、需要因素的共同影响。建议对于门诊服务利用不充分的弱势群体、服务需求水平高的高需群体进行合理的门诊服务资源倾斜,以满足其门诊服务需求。同时着重关注老年人的慢性病管理和自我感知健康状况,提升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意识和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了解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需求,更好地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并进入人户调查的方法对463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占693.3‰,其中患有两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为26.35%;1.51%的老年人生活活动能力失能;23.76%的老年人认为自己健康状况不好;63.64%的老年人应住院而未住院,其最主要的原因为经济原因。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对自我健康状况评价和卫生服务需求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应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和健康状况,更好的完善社区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河北省保定市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其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情况。方法利用自制调查问卷对3个街道494名老年人进行现场调查。结果保定市北市区60岁以上老年人两周患病率为20.45%;自费负担87.60%的医药费和79,33%的住院费用;慢性病患病率78.14%;34.62%的老年人选择社区卫生服务;大多数老年人家庭地位与生活状况基本令人满意,大多数老年人心理状况不错.结论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需进一步大力改善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外来务工人员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上海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现状,为卫生规划和卫生改革政策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于2012年7-9月,采用多级系统抽样方法,对上海市七个行政区(徐汇、普陀、长宁、杨浦、浦东、嘉定、青浦)的5 855名外来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居住状况、健康状况、卫生服务需求及利用情况等。发放问卷5 855份,回收5 855份,剔除57份缺项较多的问卷,最终有效问卷数为5 798份,回收有效率为99.0%。结果 上海市外来务工人员两周患病率为14.7%(851/5 798),医疗保险的覆盖率为75.7%(4 391/5 798),两周就诊率为7.8%(455/5 798),一年住院率为3.5%(205/5 798),两周患者未就诊率为46.5%(396/851)。上海市外来务工人员两周患病率的相关因素为自评健康状况,两周就诊率的相关因素为自评健康状况和户籍地医保种类,两周患者未就诊率的相关因素为居住状况。结论 上海市外来务工人员健康状况较好但卫生服务利用情况较差,应大力发展全科医疗,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健康教育,引导其合理有效地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提高其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深圳市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方法:以户籍分层,随机抽取82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当地社区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与两周患病率相对较低,户籍人口的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非户籍人口。多因素分析表明,饮用水类型(<0.05)、主要从事职业(<0.05)、平均每周锻炼次数(<0.01)、平均每天吃新鲜蔬菜(<0.01)、新鲜水果的数量(<0.01)与高血压病的发生显著相关;两周患病的影响因素为常吃腌熏的肉、蛋制品(<0.05)。结论:该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相对较好,但其卫生服务的利用度尚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20.
重返工作后心肌梗死患者健康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背景 目前我国心肌梗死患者约250万。未来15年内,预计将增加7 500万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的患病率在年轻人中呈上升趋势,大多数患者是社会生产力的主要组成部分。重返工作是疾病康复的衡量指标之一,但重返工作后心肌梗死患者在疾病管理、预防及工作相关的需求并未满足,患者应对能力较差,身心问题仍然存在。目的 了解重返工作后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需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相关干预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6-10月对郑州市某三所三级甲等医院心脏科出院后2年内已重返工作的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其一般资料及健康需求状况,包括疾病相关知识、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运动及活动指导、生活方式指导、心理疏导和工作中的需求。结果 共发放问卷340份,回收有效问卷326份,有效回收率为95.9%。患者健康需求得分为(130.4±8.7)分,疾病相关知识维度得分为(4.1±0.3)分,用药指导维度得分为(3.2±0.6)分,饮食指导维度得分为(3.1±0.7)分,运动及活动指导维度得分为(3.1±0.7)分,生活方式指导维度得分为(3.3±0.7)分,心理疏导维度得分为(3.5±0.6)分,工作中的需求维度得分为(3.8±0.5)分。不同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重返工作时间、合并疾病数量和安装支架个数者健康需求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β=4.222)、重返工作时间(β=-1.832)、合并疾病数量(β=1.635)、安装支架个数(β=2.573)是影响重返工作心肌梗死患者健康需求的因素(P<0.05)。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经过康复虽已重返工作,在适应疾病后工作、生活的过程中健康需求程度仍较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开展针对性教育和指导,提高重返工作后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从而帮助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