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小岭锌铁矿选矿厂在药剂制度及选矿工艺流程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锌精矿品位及锌回收率两大主要生产指标不理想。 1999年初 ,小岭锌铁矿选矿厂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攻关 ,自 1999年 4月起锌精矿品位及锌金属回收率两大指标明显提高 ,这两项指标的提高为选矿厂创造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黄沙坪铅锌选矿厂多年来采用高碱条件下优先浮选铅锌工艺流程回收铅锌,大量石灰的加入抑制了部分铅、银金属矿物,导致铅精矿伴生银回收率难以突破45%,且存在选矿厂尾矿水碱度、COD高等环境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伴生银回收率,提高黄沙坪的环保水平,公司组织开展了铅锌无石灰清洁生产选矿新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pH条件下,铅锌无石灰清洁生产选矿新工艺(无碱选矿)相比高碱工艺,铅回收率提高了0.3个百分点,锌回收率提高了1.5个百分点,铅精矿伴生银回收率提高了9.82个百分点,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黄沙坪铅锌选矿厂多年来采用高碱条件下优先浮选铅锌工艺流程回收铅锌,大量石灰的加入抑制了部分铅、银金属矿物,导致铅精矿伴生银回收率难以突破45%,且存在选矿厂尾矿水碱度、COD高等环境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伴生银回收率,提高黄沙坪的环保水平,公司组织开展了铅锌无石灰清洁生产选矿新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pH条件下,铅锌无石灰清洁生产选矿新工艺(无碱选矿)相比高碱工艺,铅回收率提高了0.3个百分点,锌回收率提高了1.5个百分点,铅精矿伴生银回收率提高了9.82个百分点,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针对车河选矿厂铅锑浮选铅锑金属流失严重、铅锑浮选作业回收率低、铅锑精矿质量波动大等问题,通过取消锌浮选中矿返回浓密池、新增1粗3精铅锑浮选流程和铅锑精矿灵活出口等措施进行工艺流程优化改造。改造后,工艺流程生产灵活性强,能较好地适应矿石性质变化,解决了锌脱杂浮选给矿矿浆p H值偏高问题。相比改造前,铅锑精矿铅品位由29.78%提高到35.53%,回收率由51.23%提高到了66.20%,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金川镍选矿厂5号富矿系统工艺改造及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川镍选矿厂5 号富矿系统是为冶炼闪速炉提供低镁精矿的选矿二期扩建的主体工程,也是选矿厂主要生产系统。因设计的工艺流程和使用的浮选设备不太适应金川镍矿选矿工艺要求,虽经多次改进,生产指标仍比其它富矿系统差。本次改造后,几个月的生产实践表明,5 号系统生产指标比1998 年同期镍回收率提高了0 .58 % ,氧化镁降低了0 .491 % 。不仅精矿中氧化镁含量得到了较好控制,每年还可为选矿厂增加效益120 多万元。  相似文献   

6.
云南都龙矿区以铜矿石为主的铜锌锡多金属矿石中锌锡品位偏低,铜锌锡矿物综合回收难度大,生产实践中锡石回收率偏低,锌矿物因生产成本高效益亏本未能回收。在现有条件下通过对选铜尾矿进行预先脱泥处理,同时锌硫选别工艺流程由"优先选锌-再脱硫"工艺调整为"锌硫混选-分离"工艺,在生产成本下降50%的条件下获得了含锌品位41.15%、锌精矿回收率38.32%的生产指标,实现了低品位锌矿物的经济高效回收;优化选锡工艺流程后,锡精矿品位由32.47%提高到41.14%,锡综合回收率由27.76%提高到38.05%,锡指标得到大幅度提高;选铜尾矿中低品位锌锡矿物的综合回收提高了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增加了选矿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充分利用矿产资源,从铁精矿中回收钼金属尤显重要.本文针对宽甸三旺选矿厂技术改造,确定回收钼金属的新工艺流程.工业试生产表明,此工艺可获得精矿品位49.37%、回收率88.19%的钼精矿,不但获得了较好的技术效益,并且为该厂创造了良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云南某磷矿浮选厂的磨矿细度为-0.074 mm 75%左右,目前该选厂使用的浮选捕收剂获得的精矿回收率较低。针对此问题,本试验研究提出调整磨矿细度和更换浮选捕收剂的方案,将磨矿细度调整为-0.074mm80%左右,同时改用LX-918L药剂替代原来的捕收剂。在现有的磨矿细度和药剂制度下,采用一次粗选一次精选一次扫选的工艺流程,最终获得精矿中磷品位为31.09%,回收率为92.08%,氧化镁含量为0.8%的良好指标。与原生产指标相比,精矿中的氧化镁含量降低了12%,尾矿磷品位降低1.62%,精矿的回收率提高了2.81%。  相似文献   

9.
某矿山矿石为微细粒蚀变岩型难选金矿。经过多年的建设、工艺优化和技术改造,浮选回收率由生产初期70%提高至81.57%。近年来,选矿指标难以有质的提升。为了提高该矿山的选矿指标,采用工艺矿物学研究结合工艺流程考察,总结分析选矿指标难以有效提升的主要原因是原矿金嵌布粒度微细、泥质矿物含量高,且旋流器底流金循环量大,造成微细粒金难以单体解离、已解离的单体目的矿物表面受到污染而随着浮选尾矿流失。通过开展闪速浮选+优先浮选+分支浮选高效浮选工艺可行性研究,有效解决了该矿山选矿厂矿石的过磨和欠磨问题,最终获得金精矿品位为38.84g/t、回收率为86.83%的浮选指标。结合该矿山选矿厂现有工艺流程和设备特点,进行选矿厂工艺技改可行性研究,通过高效浮选工艺技术改造,该选矿厂回收率可提高5.26%,年可新增产值880余万元。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某选矿厂通过选矿工艺流程技术改造,提高了精矿品位、回收率,降低尾矿品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微山稀土矿生产采用单一浮选流程,当新探明的十二号脉矿石的配入量大于30%时,精矿品位和回收率由原来45%、85%分别降至30%、55%,严重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为了查明原因,进行了全流程考察,并对浮选流程中二次精选的尾矿进行了岩矿鉴定。通过电子探针、能谱分析测定微山稀土矿十二号矿脉中稀土矿物主要是碳酸铈钠矿,其次是氟碳铈矿、氟碳钙铈矿。采用浮选—强磁选联合工艺,使稀土矿物梯级产出,解决了十二号脉矿石采用单一浮选,中矿恶化选矿指标的难题,获得了品位为40.18%的精矿和品位为16.59%的中矿。中矿Sr、Ba含量高,可以采用化学选冶工艺综合回收稀土、氧化锶、氧化钡等,能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金回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洪杰  贺政  赵明林 《矿冶》2003,12(4):27-29
银洞坡金矿选一厂氰化浸出过程中存在着金浸出率低、泡沫外溢造成的金的流失和氰化尾渣含泥高严重影响氰化尾渣综合回收等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难题,提出并研究了磨矿与药剂组合的新工艺,使浮选金精矿品位由39 43g/t提高到53 19g/t,金浮选-氰化浸出总回收率由80 92%提高到90 54%;解决了所存在的三大难题。  相似文献   

13.
针对梅山选矿厂重选车间工艺流程使用 2 0多年来 ,尾矿平均品位高达 2 3 5 %~ 2 5 %的情况 ,通过技术改造 ,降低了尾矿品位与选矿比 ,提高了综合铁精矿的金属回收率 ,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徐彪  李肖  陈煊年 《矿冶》2018,27(3):31-34
本溪市某选矿厂生产一直采用两段磨矿工艺,由于矿石性质的变化和生产任务加重,选矿厂生产指标浮动大,因此进行了三段磨矿工艺改造。通过三段磨矿工艺改造,选厂生产能力提高7.63 t/(h·台),金属回收率提高7.78%,选别效率提高9.71%,选比降低0.28 t/t,精矿品位稳定在66.60%以上,尾矿品位由原来的17.38%降低到14.00%。  相似文献   

15.
司家营铁矿浮选尾矿再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庆丰  韩秀丽  郑卫民 《金属矿山》2012,41(6):152-155,164
根据司家营铁矿两座选矿厂的浮选尾矿的性质差异,采用不同的工艺流程分别对它们进行了再选试验。结果表明:一选厂的浮选尾矿通过磨矿-中磁选-反浮选工艺再选,可以获得到产率为14.15%、铁品位为66.05%、铁回收率为52.21%的铁精矿;二选厂的浮选尾矿通过分级-磨矿-高梯度强磁选-离心机重选工艺再选,可以获得产率为12.64%、铁品位为63.53%、铁回收率为39.34%的铁精矿。试验结果为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河北承德某萤石矿,主要有价矿物萤石、含量为30.27%,脉石矿物为石英,含量43.12%,其次是正长石、赤铁矿、泥化的高岭石、绢云母和磷灰石等矿物,矿石中萤石与石英及其它矿物赋存关系复杂,存在极细的石英与萤石相互包裹现象,萤石嵌布粒度极细且不均匀,并存在部分氧化的特点。矿山原来的工艺流程已与目前矿石性质不相适应,已严重影响矿山的生产经营和持续发展。开展对矿石及萤石精矿工艺矿物学研究,重点对捕收剂和抑制剂进行选择,最终采用阶段磨矿,再磨再选,精矿5次精选的浮选流程,最终可实现含CaF2品位为97.32%、SiO2含量为1.46%、回收率为64.76%的精矿产品,实现了酸级精矿粉的生产,为该选厂提供了技术支持,实现了萤石资源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浮选控制作为选矿厂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选矿厂的效益指标,因此必须充分发挥矿山自动化、先进控制、智能仪表以及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优势,提高浮选过程的生产指标,增加市场竞争力,以保证浮选作业工作的稳定,在保证精矿、尾矿品位合格且标准差稳定的前提下,有效提高精矿金属回收率。液位控制作为浮选生产过程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泡沫的移动速度控制,从而对选矿关键指标品位和回收率产生影响,另外液位控制也是整个浮选控制的难点和重点,因为选矿厂浮选过程通常是长流程、多设备耦合、大滞后、非时变、非线性的生产过程,在液位调节过程必须考虑整个浮选系统的液位协同控制,否则将会给系统带来巨大扰动,导致整个浮选系统不可控,严重影响整个选矿厂的经济指标,因而对浮选过程液位控制系统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代献仁  王周和 《现代矿业》2020,36(1):152-155
铜陵有色某选矿厂硫矿物以黄铁矿和磁黄铁矿为主,现场硫粗精矿经再选后,硫精矿全硫加全铁含量难以达到90%的目标要求,硫精矿经烧酸后所得红粉铁品位低,附加值不高,严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为了实现硫精矿的提质降杂,根据黄铁矿可浮性较好,磁黄铁矿可浮性较差且具有弱磁性等性质特点,在试验室采用分步浮选工艺,即优先回收可浮性较好的黄铁矿,浮尾强磁—浮选回收磁黄铁矿的流程,实现了对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的高效回收。为进一步验证分步浮选工艺流程的合理性,在现场分出一部分硫粗精矿矿浆进行了连选试验,连选试验获得的总硫精矿含硫46.31%,全硫加全铁含量为91.60%,硫作业回收率为80.28%;连选试验现场硫精矿含硫39.67%,全硫加全铁含量为80.52%,硫作业回收率为73.94%。连选试验所得硫精矿全硫加全铁含量较现场高11.08个百分点,硫回收率较现场高6.34个百分点。连选试验结果为现场硫粗精矿再选工艺改造提供了技术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20年金银市场价格持续向好并处于历史高位水平,为贯彻落实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优先发展矿业,高效利用资源”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公司金银资源价值实现率,水口山选矿厂对铅锌选厂的选矿工艺和选矿过程控制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数据分析论证、实验室小试、工业试验、生产实践等途径,探索出通过在选铅粗选作业添加3 g/t乙基黄药,应用X荧光在线品位分析仪监测铅精矿铅品位、优化选铅区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后,能精准地将铅精矿铅品位控制在50%左右,既能完美满足公司铅冶炼厂对铅精矿品位的要求,又能将铅精矿中铅金银回收率分别提高1.71、4.53、3.31个百分点,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