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针对电力短期负荷的非平稳性影响预测精度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的电力短期负荷预测方法。首先,利用VMD对电力负荷数据进行分解,得到一组比原始负荷数据更具有规律性的模态分量;然后,采用GRU网络学习每一模态分量动态变化特征,并对该分量进行预测;最后,将每一分量的预测结果叠加,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采用LSTM、GRU、EMD-LSTM、EMD-GRU、VMD-LSTM、VMD-GRU预测模型进行对比实验,得出VMD-GRU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误差仅为2.081%。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基于VMD-GRU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电力短期负荷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
天然气负荷预测的研究,对于保证天然气管网用气量、优化管网的调度和设备维修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短期天然气负荷预测问题具有周期性和随机性的变化规律.传统方法无法进行准确的预测,预测精度较低.为了提高天然气负荷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和BP神经网络的天然气负荷预测方法.采用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连接权值和阈值等模型参数进行优化,从而建立最优的天然气负荷预测模型,并采用某企业的天然气负荷数据对所建立预测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BP预测算法,基于遗传算法优化参数的BP神经网络提高了天然气负荷预测精度,具有一定的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李晓  卢先领 《计算机工程》2022,48(2):291-296+305
电力负荷预测对电力系统的部署、规划和运行影响重大,但目前各输入特征对电网负荷情况影响的程度不稳定,且递归神经网络捕获负荷数据的长期记忆能力差,导致预测精度下降。提出一种基于双重注意力机制和GRU网络的预测新模型,利用特征注意力机制自主分析历史信息与输入特征间的关联关系,提取重要特征,并通过时序注意力机制自主选取GRU网络中关键时间点的历史信息,提升较长时间段预测效果的稳定性。在3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预测精度指标上表现良好,对比SVR、KPCA-ELM、DBN、GRU、Attention-GRU、CNN-LSTM、Attention-CNN-GRU模型预测精度分别提高了2.47、1.14、1.93、1.37、1.04、0.74、0.4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利用标准BP神经网络建立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其算法存在最终解过于依赖初值和过学习现象,并且训练过程中存在局部极小问题且预测精度低等缺点。为了提高电力负荷模型的预测精度,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构建了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该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权值和阈值进行初始化,以相对误差和附加动量法相结合的方式去计算权值修正量。比较改进后的BP算法和标准BP算法在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的效果,从实验仿真的效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5.
风功率预测是实现风电场监控及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基础,风功率超短期预测常用于平衡负荷、优化调度,对预测精度有较高的要求。由于风电场环境复杂、风速不确定性因素较多,风功率时序信号往往具有非平稳性和随机性。循环神经网络(RNN)适用于时间序列任务,但无周期、非平稳的时序信号会增加网络学习的难度。为了克服非平稳信号在预测任务中的干扰,提高风功率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结合经验模态分解与多分支神经网络的超短期风功率预测方法。首先将原始风功率时序信号通过经验模态分解(EMD)以重构数据张量,然后用卷积层和门控循环单元(GRU)层分别提取局部特征和趋势特征,最后通过特征融合与全连接层得到预测结果。在内蒙古某风场实测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差分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ARIMA)模型相比,所提方法在预测精度方面有将近30%的提升,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负荷预测对于电力企业制定未来调度计划十分重要。为了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充分挖掘负荷数据中时序特征的联系,提出一种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门控循环单元(Gate Recurrent Unit, GRU)和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LR)混合的多频组合电力负荷预测模型。该模型先对时间序列的负荷数据进行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EMD),并将其重构为高低两种频率;同时在高频中引入影响因子较大的气象因素,使用CNN-GRU模型预测,低频部分使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预测;最后将各个模型得出的预测结果叠加,得到最终预测结果。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其它网络模型,提出的混合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是一种有效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存在的预测精度不高和滞后性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时记忆网络和注意力机制下的混合神经网络模型来进行预测。利用卷积层对多维的电力数据影响特征进行提取,过滤筛选其非重要影响因子,完成电力数据相关特征的映射变换,再通过长短时记忆网络层的循环,对时序性电力数据特征选择性提取,最后利用注意力机制添加重要特征的权重,经Adam算法优化后输出电力负荷预测的结果。依靠GPU强大的算力支撑来解决预测数据时的实时性问题,凭借多融合神经网络的手段来提高其预测精度。经由算例验证,所提出模型真实可靠,预测质量显著优于其他传统模型。  相似文献   

8.
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准确的预测结果可以提高电力市场的灵活性和资源利用效率,对电力系统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预测精度,针对电网负荷数据的时序性特征,提出一种基于Attention-BiLSTM-LSTM神经网络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针对电力负荷的影响因素(温度、节假日等)提取特征,并使用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神经网络层进行双向时序的特征学习;将双向时序特征作为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层的输入,用LSTM神经网络建模学习时序数据的内部变化规律;使用attention机制计算LSTM隐层状态的不同权重,以对隐层状态进行选择性地关注;结合注意力权重和LSTM神经网络进行负荷预测,最后使用全连接层输出负荷预测结果.使用EUNIT电力负荷数据集进行实验,采用提前单点预测模式,该方法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达到1.66%,均方根误差(RMSE)达到814.85.通过与单LSTM网络、基于attention机制的LSTM网络(Attention-LSTM)、前馈神经网络(FFNN)、卷积神经网络联合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CNN-LSTM)等4种典型的负荷预测模型结果对比,验证了Attention-BiLSTM-LSTM神经网络方法更加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9.
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运行调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传统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都是建立在线性假设基础之上,由于预测精度低,难以满足现在电力部门的要求。人工神经网络己被应用在电力负荷预测中,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主要基于神经网络的负荷预测模型,通过MATLAB仿真实验平台,构建RBF神经网络模型,并用历史电力负荷数据进行训练,成功的进行了电力系统的短期负荷预测,预测结果误差较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综合能源管控系统能耗预测的精度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改进GRU神经网络的预测优化方案。首先,考虑到GRU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中超参数选取的速率直接影响着预测模型的精确度,提出采用鲸鱼优化算法对超参数进行寻优;然后将WOA算法寻优得到的超参数对GRU神经网络进行设置,再利用超参数优化后的GRU神经网络对综合能源负荷进行预测;最后将本算法和传统GRU预测模型及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通过评价指标MAE、MPAE、RMSE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优化方案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为1.79%,而传统GRU预测模型和BP预测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为3.06%、4.45%。由此得出,采用鲸鱼优化算法对GRU神经网络的改进,使得GRU预测模型更加精准和稳定。  相似文献   

11.
针对负荷数据复杂性、非平稳性以及负荷预测误差较大等问题,提出一种综合特征构建和模型优化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新方法.首先采用最大信息系数(MIC)分析特征变量的相关性,选取与电力负荷序列相关的特征变量,同时,考虑变分模态分解(VMD)方法容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采用霜冰优化算法(RIME)优化VMD,完成原始电力负荷序列的分解.然后改进长短期时间序列网络(LSTNet)作为预测模型,将其递归层LSTM更新为BiLSTM,并引入卷积块注意力机制(CBAM)进行预测.通过对比实验和消融实验的结果表明:经RIME-VMD优化后,LSTM、GRU、LSTNet模型预测的均方根误差(RMSE)均降低20%以上,显著提高模型预测精度,且能够适应于不同预测模型.所提出的BLSTNet-CBAM模型与LSTM、GRU、LSTNet相比, RMSE分别降低了35.54%、6.78%、1.46%,提高了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日益增多的应用部署在云端使得云数据中心的功耗波动剧烈,从而导致云数据中心资源利用率不平衡,高效的负载预测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技术。针对目前负载预测模型预测精度低、预测时间长的问题,建立一种基于门控循环单元(GRU)与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的组合预测模型GRU-LSTM。该模型的网络结构包括3层,第一层采用GRU,利用GRU参数少、易收敛的特点减少模型训练时间,第二、第三层采用LSTM,结合LSTM参数多的优势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在此基础上,对数据集作缺失值处理和标准化处理,使用随机森林算法对原始序列进行特征选择后得到一组新的序列值,将该序列值作为GRU-LSTM组合预测模型的输入,以对云计算资源进行高效预测。在集群公开数据集Cluster-trace-v2018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单一预测模型ARIMA、LSTM、GRU以及现有的组合预测模型ARIMA-LSTM、Refined LSTM等相比,GRU-LSTM模型预测结果的均方误差减少6~9,预测时间平均缩短约10%。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的精度,满足电网调度和规划的高精度要求,本文利用光伏运行、电能量采集、电网调度等业务系统的海量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大量分布式光伏接入对配电网负荷特性的影响,并提出基于气象相似日和粒子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光伏电站功率预测方法.通过分析光伏发电功率随天气类型、温度、光照强度等气象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进化神经网络的短期电网负荷预测算法。该算法使用了改进的人工蜂群算法与BP神经网络融合生成的进化神经网络,并且使用改进的人工蜂群算法对进化神经网络的偏置和权重进行优化。该算法将火电历史负荷数据作为输入,使用进化神经网络训练预测模型,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电网负荷。首先获取历史负荷数据,然后将收集到的数据应用于进化神经网络模型训练。人工蜂群算法作为一种全局搜索算法,可以有效地探索模型参数空间,寻找最佳的模型参数组合以提升预测精度。为了验证所提出的负荷预测方法的有效性,本文使用了火电网负荷数据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短期电网负荷预测方面,本文提出的进化神经网络比传统方法预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数据随时间变化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问题,本文阐述、采用和总结线性回归,普通BP神经网络,GRU神经网络,LSTM神经网络在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中应用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分别针对神经网络的多种预测方法进行归纳总结.LSTM即长短期记忆网络,拥有门机制,可以选择性的遗忘和记忆过去的信息,特别能记忆一个序列时间段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提高RBF神经网络的性能,实现准确、快速预测短期电力负荷的目的,将蚁群优化算法(ACOA)作为RBF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建立了一种新的蚁群优化算法的RBF(ACOA-RBF)网络预测模型,利用山西某地区电网的历史数据进行短期负荷预测。仿真表明,这一算法与传统的RBF神经网络预测方法相比,能达到更好的预测效果。该优化算法改善了径向基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提高了山西电网短期负荷预测的精度,可有效用于电力系统的短期负荷预测。  相似文献   

17.
李国勇  闫芳  郭晓峰 《控制工程》2013,20(5):934-937
针对BP 神经网络算法通常具有收敛速度慢且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缺点,在对国内空调订单市场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用遗传算法优化灰色神经网络模型参数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灰色模型( Grey Model,GM) 弱化数据的随机性以及神经网络的高度非线性,对空调订单建立了一种非线性预测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对其进行优化,从而提高了预测的精度并加快了收敛程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较好的解决空调订单预测的问题并可推广到同类预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