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新兴生命科技领域中人-动物嵌合体研究意义重大,同时其在公众厌恶、对"非自然"和模糊物种界限的担忧、对嵌合体生物伦理地位的不确定、有损人性尊严以及滑坡论等方面存有巨大的伦理、社会争议,进而给当下法律规则和治理体系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研究认为,基于人-动物嵌合体研究不可否认的益处以及潜藏的伦理、社会争议,争议因具体研究类型而异,不应简单地允许或禁止一切嵌合体研究,而应采取密切监控、个案分析的适应性灵活治理策略。从法律与伦理规范、审查与监督管理、公众探讨与科学传播等多个维度提出治理策略相关建议,以争生命科技领域发展与伦理限制之二维平衡,保障该领域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伦理学角度看,科技与环境的关系可谓错综复杂。传统伦理学以善恶、是非作为判断美丑的标准,以主客体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彼此宽容作为道德行为的基础。环境伦理学就是以这种观念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但是,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仅有道德是不够的,还必须充分认识到科技的破坏作用,因为科技不是中性的,科技的目的是经济主义的,它能够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从自然界谋求最大的收获量。这样,科技进步的需求使得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和自然环境保护技术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可以说,科技自身的缺陷是导致生态环境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创建生态文化,给传统的科技观注入环境要素,控制技术进步,使之不能超越增长的极限。要把技术目的变为帮助人类,使技术不仅不破坏生态环境,而且还有利于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3.
学生的生命是神圣的、美丽而充满活力的。敬畏学生的生命,是正确认识学生生命特性引出的一种思想与态度,是教育过程尊重学生、善特学生的一种哲学境界。它作为一个首位性教育伦理观念,对促进教育发生革命性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路宇  王美芳 《科技信息》2009,(8):103-103
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戚裤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逐步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然而,科技无异于一把双刃剑,在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亦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伦理思考与挑战。本文拟以科技在医学领域的运用为切入点,探究科学技术在运用中遇到的一系列挑战及相关对策,以期为科技在推广应用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从伦理学的角度探讨傣族传统伦理与汉族传统伦理的差异性的共性,认为从理论归属上来看,傣族传统伦理思想属于伦理学知识。  相似文献   

6.
科技发展对生命伦理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逐步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然而,科技无异于一把双刃剑,在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亦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伦理思考与挑战。本文拟以科技在医学领域的运用为切入点,探究科学技术在运用中遇到的一系列挑战及相关对策,以期为科技在推广应用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遵循《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所提出的伦理先行、加强源头治理的治理要求、加强科技伦理治理制度保障的意见,针对去匿名化、管理不善、知情同意失效、群体隐私侵权所带来的4种处于立法保护空白状态的信息科技负外部性隐私伦理风险问题,提出并论证了“信息科技客体分别与信息科技主体认识能力局限性和片面价值观相融合是信息科技负外部性隐私伦理风险的两方面成因”这一观点,在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3项能够从源头予以治理的制度保障措施,即个人信息保护基金制度、个人信息集体管理制度以及隐私保护设计及其制度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学生的生命是神圣的、美丽而充满活力的。敬畏学生的生命,是正确认识学生生命特性引出的一种思想与态度,是教育过程尊重学生、善特学生的一种哲学境界。它作为一个首位性教育伦理观念,对促进教育发生革命性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玛丁  AL 《科技潮》2000,(5):86-87
想想看:一些宇航空间站的碎片落在地球上,有几个人被砸死。这场事故立即激起公愤,从事空间开发的公司,无论是国有的还是私营的,统统成了群众抗议的目标。事故本身以及公众的反应,都是空间开发业始料不及的。以上描述的情况当然属于假设。然而,在去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欧洲宇航局(ESA)联合召开的外层空间伦理国际研讨会结束前,与会者却根据这个设想进行了模拟演习。这个研讨会的框架组织是世界科学知识与技术伦理委员会(COMEST)。美国国家宇  相似文献   

10.
科技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明成果,科技服务于全人类是科学技术正价值的最大实现,科学技术真正的价值就在于使人不断完善;科技在伦理上应该得到合适的论证;科技的论证应从科技人员道德开始,对科技的研发、成果的运用等应作多方面的论证,科技的伦理论证具有三个双重性特点;建立普世化伦理准则和全球化论证机制是解决科技伦理论证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 新兴科技在给人类社会带来进步与福祉的同时, 其潜在的不确定性也使得各种风险和危机日益显现。分析了当前中国科技伦理问题频发的历史成因, 提出这既是现代科学建制化与职业化发展的历史必然, 也是学习赶超过程中后发劣势的结果呈现, 同时还和中西方不同文化的伦理环境密切相关。由此认为, 加强科技伦理治理建设、 引导科技向善发展是中国未来科技实现弯道跨越的高质量发展、 保持全方位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在路径选择方面, 建议科技发展与伦理治理应同步并行, 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局立场上, 以伦理治理促科技创新, 通过伦理治理的弯道跨越,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12.
军事科技伦理思维是人们对军事科技道德现象的理性认识,是人们根据感知而进行的理性思考和推理,是对军事科技道德现象的本质、特征、内部联系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过程.军事科技伦理思维既具有整体性、社会性、方法多样性等思维的一般规律,又具有其他学科思维不具有的特点,即思维主体、基础、形式、过程与方法等皆具有军事科技特色.全面把握军事科技伦理思维的特点,对于完善军事科技伦理学研究、促进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科技合作呈现出“合作与竞争交织”的状态.中国和俄罗斯科技合作历史悠久,基础良好,双方基于科技经济融合的共同目标开展科技合作前景广阔.通过分析当前中俄科技合作的新背景,包括两国建立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共同面对“科技冷战”,共同面临后新冠肺炎疫情时期的科技挑战等,阐释了中俄双方科技合作...  相似文献   

14.
 基于政策文本分析和文献资料研究,梳理了1978年以来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改革相关政策,简述了2016年以来有关方面的主要改革行动。通过对中国科协第3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2013年)、第4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2017年)相关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效,科技工作者对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改革相关问题的评价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也谈"走向科学技术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怎样继续向前推进自然辩证法的学科体制化?所谓"走向科学技术学"的方案当是一种可能的途径。该方案实现了每一分支学科的学科性质单一化、较好地解决了与国际接轨问题、在建制上为争取一级学科提供了方便等。因此,不妨推动科学技术学发展起来,让实践检验"走向科学技术学"方案的得失。不过,需要指出,科学技术学作为推进自然辩证法学科建设的一种可能途径,也有若干局限性和缺点:1.办科学技术学系存在不小的困难;2.科学技术学对边缘化问题的解决并无明显推进;3.在与科学学的关系上容易引起误解。  相似文献   

16.
 根据系统论,从结构与功能的视角,分析科协服务能力建设现状,研判科协服务能力建设的差距、瓶颈与症结,探讨科协服务“系统性困境源于理论贫困”的根源,提出了“以系统性创新破解科协系统困境”的战略构想,强调以系统性战略思维推动系统创新,加快构建“科协特色科技服务体系”,以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科协服务能力,全面提高科协组织服务创新的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17.
 科技研发、应用、服务活动中,创新性进展精彩纷呈,突破性应用层出不穷,人性化服务耳目一新。但作为人类活动,其中必然存在错漏、不端,因而需要揭露和质疑,通过反思和防范促进科学技术更好发展。本文遴选10件2018年社会关注度较高、颇具争议或负面影响重大的科技事件,以期引发进一步反思。  相似文献   

18.
科技期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科技期刊的发展受到地域、稿源、读者等环境因素的制约、受其影响,编辑易产生封闭、不思进取的心态,使科技期刊在内容创新、扩大流通、创立品牌等方面突现出薄弱环节。为拓展科技期刊的发展空间,首先应抓内容和质量,通过刊发创新论文、扶持创新学科、引进创新方向、创办特色栏目是促进科技期刊内容创新,以传播创新成果,开辟创新领域,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扩大影响力;其次,应改变纯粹的生产单位、加工车间的运作机制,采用多种局道、多种方法加强科技期刊出版后的营销、流通及信息反馈等工作,走出重生产、轻开发、轻流通的误区,扩大影响面;第三,应端正出版理念,维护刊物的声誉,合理利用,充分拓展科技期刊的品牌资源,促进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为了外交的科学外交中的科学和为了科学的外交3个方面出发,梳理了1992年中国和以色列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的科技活动.以色列通过为了外交的科学,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帮助中国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巩固和提升了双边关系.通过外交中的科学,以色列在中国建立了多个具有不同特色的产业园区.当前,以色列加大在华吸引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