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探析右美托咪定在宫颈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13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试验组年龄(45.36±1.17)岁,病程(6.65±0.33)个月。对照组年龄(45.11±1.46)岁,病程(6.58±0.24)个月。两组术中均予以常规麻醉诱导及维持麻醉,试验组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比较两组不同时间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术中血流动力学、术后应激反应及苏醒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试验组给药前(T0)VAS评分(2.52±0.11)分,对照组(2.55±0.4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7,P=0.578);试验组给药后即刻(T1)、给药后10 min(T2)、给药后30 min(T3)、术毕(T4)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05±0.17)分比(2.31±0.22)分,t=7.540,P<0.001;(1.82±0.33)分比(2.17±0.45)分,t=5.057,P<0.001;(1.55±0.35)分比(1.92±0.46)分,t=5.161,P<0.001;(1.62±0.47)分比(1.98±0.72)分,t=3.376,P<0.001]。试验组术中血氧饱和度(SPO2)略低于对照组[(98.44±0.27)%比(98.62±0.74)%,t=1.842,P=0.068],动脉氧分压(PaO2)略低于对照组[(95.15±0.41)mmHg(1 mmHg=0.133 kPa)比(95.34±0.72)mmHg,t=1.849,P=0.065)],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略高于对照组[(35.22±1.45)mmHg比(35.04±1.62)mmHg,t=0.668,P=0.506],平均动脉压(MAP)略高于对照组[(84.41±2.23)mmHg比(84.15±2.12)mmHg,t=0.681,P=0.497]。试验组术后过氧化氢(CAT)高于对照组[(7.32±0.26)U/ml比(6.55±0.17)U/ml,t=19.984,P<0.00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高于对照组[(135.37±10.88)U/ml比(132.62±10.41)U/ml,t=1.472,P<0.001],丙二醛(MDA)低于对照组[(5.25±0.24)nmol/ml比(6.44±0.62)nmol/ml,t=14.431,P<0.001],皮质醇(Cor)低于对照组[(40.35±2.17)ng/ml比(43.37±2.26)ng/ml,t=7.771,P<0.001)],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10.77%(7/65)比7.69%(5/65),χ2=0.566,P=0.452]。结论 在宫颈癌患者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可增强其镇痛效果,此药可在保证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同时降低术后应激及苏醒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标准大骨瓣减压术+额颞叶部分切除术治疗双侧瞳孔散大脑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罗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双侧瞳孔散大脑疝患者60例(包括重型颅脑外伤、脑出血等患者),并经头颅CT和/或MRI确诊,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36.64±5.89)岁]和观察组[男21例,女9例,年龄(36.85±5.79)岁],各30例。对照组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中做额颞叶部分切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2 5,P>0.05);治疗后7、14、28 d时,观察组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3.925 1、5.823 4、7.601 7,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71 8,P>0.05);治疗后7、14、28d时,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5.824 6、13.716 9、15.082 6,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8 1,P>0.05),治疗后28 d时,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t=14.309 5,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χ2=4.320 0,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2/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10/30)(χ2=6.666 7,P<0.05),而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3.33%(7/30)比6.67%(2/30),χ2=3.268 0,P<0.05]。结论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额颞叶部分切除术治疗双侧瞳孔散大脑疝患者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生存率,且大大改善患者GC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有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基层医院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于ACE-Star循证模式的快速康复护理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9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研究组男24例、女23例,年龄(40.05±12.21)岁;对照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39.67±11.78)岁。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基于ACE-Star循证模式的快速康复护理。分析两组术后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 研究组首次排便时间为(14.79±5.35)h、首次排气时间为(7.28±2.84)h、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3.11±1.05)h、住院时间为(7.53±1.71)d,均短于对照组的(25.28±7.75)h、(12.68±4.04)h、(5.15±1.29)h、(9.28±1.59)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26%(2/47)比17.02%(8/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9,P=0.045);术后不同时间段研究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3.62%(44/47)比78.72%(37/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4,P=0.036)。结论 采取基于ACE-Star循证模式的快速康复护理对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实施干预,可减轻术后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缩短术后康复进程,且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半导体激光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痤疮的疗效和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4月在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就诊的100例痤疮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男19例,女31例,年龄14~41(25.62±8.35)岁,给予半导体激光治疗;研究组男20例,女30例,年龄12~43(26.43±8.12)岁,给予半导体激光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记录患者皮肤纹理特征变化、不良反应,并评估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采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结束后,研究组色斑[(35.41±6.22)%比(40.16±9.37)%]、毛孔[(25.10±6.83)%比(29.65±8.40)%]、红斑[(21.05±8.42)%比(28.18±9.23)%]、紫质[(28.02±9.02)%比(32.60±10.67)%]计数均较对照组减少(t=2.986、2.972、4.035、2.318,均P<0.05);第2次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44.00%(22/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4.00%(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6,P=0.035),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结束后2个月临床总有效率为54.00%(27/50)、78.00%(39/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17,P=0.011);对照组与研究组痤疮总满意度为88.00%(44/50)、100.00%(50/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42,P=0.004)。结论 半导体激光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可显著改善痤疮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同时应配合规范化护理措施,保障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在恶性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采取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的护理效果。方法 采取前瞻性研究,将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于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PICC置管化疗的102例恶性肿瘤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男26例、女25例,年龄(55.72±2.10)岁,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男28例、女23例,年龄(55.67±2.13)岁,实施基于FMEA的护理干预,持续护理2个月。比较两组置管期间并发症、舒适度、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两组护理前舒适状况量表(GCQ)、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3.92%(2/51),低于对照组的15.69%(8/51)(χ2=3.991,P=0.046)。观察组护理后GCQ中生理[(22.59±3.61)分]、心理[(23.69±4.59)分]、精神[(19.67±4.27)分]、社会文化评分[(13.79±3.25)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648、5.254、3.462、4.790,均P<0.001)。观察组护理后SF-36中躯体功能[(86.39±3.72)分]、生理职能[(83.37±3.59)分]、躯体疼痛[(85.45±3.70)分]、情感职能[(85.70±4.12)分]、生命活力[(85.57±3.80)分]、社会功能[(82.22±3.66)分]、心理健康[(83.40±3.68)分]、总体健康评分[(83.41±3.69)分]均高于对照组(t=15.252、9.320、9.026、9.346、13.559、7.717、8.968、6.082,均P<0.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中健康教育[(82.86±3.28)分]、并发症预防[(83.95±3.42)分]、操作技能[(82.87±3.38)分]、沟通方式[(82.96±3.73)分]、导管维护效果评分[(82.89±3.84)分]均高于对照组(t=2.928、3.297、2.905、3.303、3.157,均P<0.01)。结论 恶性肿瘤PICC置管化疗患者接受基于FMEA的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提高患者带管舒适度,有助于生活质量的改善,促进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ESEIA理论[清除(eliminate)、简化(simplify)、增加(establish)、整合(integrate)、自动化(automate)]下气道管理在重症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济南市中心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合并ARDS机械通气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45.28±2.41)岁;观察组35例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45.11±2.23)岁。对照组实施普通流程化气道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ESEIA理论的流程优化气道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血气分析指标、痰菌培养阳性率、5 d吸痰次数、机械通气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痰菌培养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5.71%(2/35)比22.86%(8/35)、2.86%(1/35)比20.00%(7/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5.081,P=0.040、0.024);干预后,观察组的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5 d吸痰次数均优于对照组[(95.79±1.42)%比(89.57±2.01)%、(87.32±1.01)mmHg比(83.25±2.74)mmHg(1 mmHg=0.133 kPa)、(30.25±4.37)次比(38.11±6.28)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952、8.245、6.078,均P<0.001);干预后,观察组的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环境舒适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18.55±1.11)分比(15.65±1.52)分、(34.22±1.65)分比(29.92±2.33)分、(21.48±1.39)分比(16.77±1.26)分、(25.44±2.41)分比(21.37±2.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115、8.910、14.853、7.610,均P<0.00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7.14%(34/35)比82.86%(2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8,P=0.046)。结论 ESEIA理论下气道管理可有效降低重症颅脑损伤合并ARDS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血气指标,提升预后,提升患者机械通气期间舒适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型心脏康复训练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池市人民医院60例行PCI术的急性STEMI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58.69±6.78)岁,开展传统心脏康复训练;观察组男21例、女9例,年龄(59.33±7.08)岁,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新型心脏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试验(6MWT)、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t检验。结果 观察组术后LVESD、LVEDD低于对照组[(34.17±2.86)mm比(38.24±2.73)mm、(47.18±3.32)mm比(50.36±2.13)mm],LVEF、6MWT高于对照组[(59.06±3.37)%比(54.36±3.74)%、(457.16±88.49)m比(409.32±79.78)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28、2.817、4.883、3.384,均P<0.05)。观察组术后ET-1水平低于对照组(t=5.728,P<0.05),NO水平高于对照组(t=4.132,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0.00%(3/30),低于对照组[30.00%(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812,P=0.028)。结论 新型心脏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白金十分钟”救护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及对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 将聊城市人民医院院前急救部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100例AMI患者按照随机数表字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55例),对照组男、女分别为23例、22例,年龄(55.59±5.78)岁;研究组男、女分别为26例、29例,年龄(55.77±5.62)岁;对照组给予常规AMI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研究组在上述基础实施“白金十分钟”救护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情况(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分诊评估时间、首次心电图采集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采用t、χ2检验。结果 研究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首次心电图采集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35±0.42)min、(7.97±1.39)min、(1.88±0.24)min、(12.58±2.51)d,均短于对照组[分别为(5.63±1.05)min、(12.78±2.45)min、(3.42±0.60)min、(17.52±3.22)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204、12.341、17.423、8.621,均P<0.001);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64%(2/55)]较对照组[17.78%(8/45)]显著降低(χ2=5.499,P=0.019)。护理前,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LVEDD、LVESD分别为(52.16±6.08)mm、(41.39±4.68)mm,均低于对照组[(58.79±6.34)mm、(46.98±5.12)mm],研究组LVEF为(58.76±7.42)%,高于对照组的(53.64±6.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2、5.696、3.709,均P<0.001)。护理前,两组患者身体疼痛、社会职能、情感职能、生理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研究组上述评分分别为(63.07±7.89)分、(65.37±7.06)分、(72.31±7.86)分、(70.34±7.15)分,均高于对照组[(56.31±7.22)分、(60.14±6.42)分、(66.13±6.19)分、(65.68±6.72)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27、3.838、4.295、3.331,均P<0.001)。结论 AMI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应用“白金十分钟”护理模式,干预效果明显,能显著提高医护人员的急救效率,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看,进一步促进患者转归。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啶在日间宫腔镜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第一医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收入的宫腔镜麻醉患者3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8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4.74±5.12)岁,体质量(57.52±6.58)kg;研究组患者年龄(35.32±4.51)岁,体质量(56.02±7.01)kg。对照组使用丙泊酚复合七氟烷,研究组使用右美托咪啶复合七氟烷。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诱导时(T1)、手术中(T2)、清醒时(T3)的生命体征、苏醒情况、麻醉后恢复评分以及不良反应、Ramsay镇静评分、警觉/镇静(OAA/S)评分、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χ2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高血压、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发生率、T0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HR、MAP、SpO2在T1、T2、T3时与T0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内HR、MAP均出现一定程度下降;研究组患者的苏醒时间、离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呼吸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比3.89%(7/1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术后10、20、30 min的麻醉恢复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6.67(3/180)比38.33%(18/180)]和噩梦回忆发生率[0比16.67%(8/180)]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研究组的Ramsay镇静评分及OA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研究组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1.03±0.27)分比(2.46±0.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189,P<0.001)。结论 对于日间宫腔镜手术可使用右美托咪啶,能够起到良好的麻醉效果,安全性较高,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较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肥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初诊老年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阿卡波糖联合赖脯胰岛素)、观察组(46例,阿卡波糖片联合维格列汀片)。对照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50~66(57.34±3.14)岁,观察组男23例、女23例;年龄51~67(57.29±3.46)岁;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FBG)及糖化血红蛋白(GHb)、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胰岛功能指数、生活质量。数据进行计算与分析的软件为SPSS 22.0,组间比较采用t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48%,43/46)高于对照组(76.09%,35/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92,P=0.020)。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GHb(t=47.530,P<0.001)、FBG(t=11.822,P<0.001)、2hFBG(t=4.275,P<0.00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血清FINS(t=3.440,P<0.001)、FC-P(t=4.524,P<0.001)、胰岛功能指数(t=7.514,P<0.001)、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健康状况(t=7.156,P<0.001),精力(t=5.194,P<0.001),精神状态(t=5.409,P<0.001),生理功能(t=6.160,P<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0%,0/46)低于对照组(4.34%,2/4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5)。结论 DPP-4抑制剂联合阿卡波糖可稳定老年T2DM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功能,提升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躯干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平衡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男32例,女20例,年龄(60.28±12.4...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红炉拨筋循经疗法在剖宫产术后肛门排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临床干预研究,研究对象为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产科2021年1月至12月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共100例。将100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年龄为(26.56±4.25)岁,剖宫产术后常规给予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心理护理、腹部及穴位按摩等;观察组产妇年龄为(27.21±3.26)岁,除穴位按摩,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红炉拨筋罐在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下肢段行循经治疗。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肛门排气前的腹胀情况。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结果 干预后,对照组产妇肠鸣音恢复时间为(21.10±2.35)h、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28.36±3.25)h、首次排便时间为(59.48±7.65)h、腹胀发生率为78%(39/50),研究组分别为(15.25±1.52)h、(17.26±2.65)h、(46.69±6.52)h、62%(31/50),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782、P<0.001,t=18.717、P<0.001,t=8.998、P<0.001,Z=-2.608、P=0.009)。结论 红炉拨筋循经疗法能够有效缩短产妇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持续气道湿化与间断雾化吸入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法,选取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3例,年龄24~67(44.32±4.72)岁,采取间断雾化吸入方法。观察组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20~65(43.96±5.25)岁,采取持续气道湿化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痰液湿化效果、患者舒适度、睡眠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t检验、χ2检验及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痰液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67,P=0.010)。干预前,两组患者的Koi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GCQ评分为(78.19±5.48)分,高于对照组的(70.35±6.63)分,PSQI评分为(7.93±1.25)分,低于对照组的(11.27±2.5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69、7.079,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4/36),低于对照组的33.33%(1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3,P<0.05)。结论 持续气道湿化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间断雾化吸入,利于增强湿化效果,提高患者舒适度和睡眠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万琴  马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2,28(10):1458-1462
目的:探讨BrainHQ视觉训练对于脑梗死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8例,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其中男30例、女24例,年龄(63.57±5.38)岁,病程(2.32±0.98)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Brai...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渐进性上肢功能锻炼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手功能、活动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6月收住于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49例作为对照组,7月至12月收住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49例为试验组。对照组中男14例,女35例,年龄(32.22±1.87)岁,病程3.0~8.0年;试验组中男17例,女32例,年龄(32.09±1.71)岁,病程3.5~9.0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和随意运动锻炼,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拟定渐进式上肢功能锻炼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手功能、日常活动及生活质量的不同。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干预14 d后,试验组患者手部的握力为(29.48±9.56)SD、捏力(5.67±1.68)SD,显著高于对照组[(23.83±9.54)SD、(4.01±2.06)S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616、4.675,均P<0.001)。干预14 d后,试验组患者上肢活动功能评分为(49.17±5.23)分,上肢症状评分为(17.66±2.37)分,锻炼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56.33±4.54)分、(19.46±2.34)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701、3.604,均P<0.001)。干预14 d后,试验组患者的身体健康评分为(72.90±21.45),身体疲劳评分为(69.43±22.16)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57.33±22.13)分、(57.46±22.49)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795、11.605,均P<0.001)。结论 渐进式上肢功能锻炼能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手部的握力、捏力、上肢功能状况,并有效改善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疲劳情况,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系统化早期康复训练在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45.69±3.18)岁,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45.67±3.21)岁,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早期康复训练;两组均干预1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并发症、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两组干预前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6.67±2.11)分比(9.79±2.18)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76.89±5.36)分比(65.95±5.32)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干预后FMA中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为(54.70±4.15)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为(29.88±3.7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9.84±3.92)分、(25.96±3.6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35%(2/46)比17.39%(8/46)](χ2=4.039,P=0.045);观察组干预后GQOLI中的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74.48±5.21)分比(67.75±5.52)分、(83.56±5.34)分比(70.86±5.27)分、(72.53±6.15)分比(66.50±6.13)分、(72.78±7.06)分比(65.94±6.07)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中的操作技术、护理态度、训练指导和安全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82.97±3.35)分比(80.63±3.21)分、(82.99±3.42)分比(80.54±3.30)分、(82.94±3.53)分比(80.57±3.36)分、(82.98±3.62)分比(80.61±3.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接受系统化早期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改善,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生活质量改善,从而获得更高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与分析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对神经细胞Fas/FasL信号通路以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选取晋城市人民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18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9例,其中对照组有7例,观察组有5例患者因死亡、中途退出研究者导致临床资料缺失,最终对照组有52例,观察组有54例纳入到最后研究。对照组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35.69±3.14)岁;观察组中男28例,女26例,年龄为(35.77±3.20)岁。对照组给予常规降低颅内压、保护脑细胞、抗感染以及解痉挛等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亚低温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及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Fas、Fas配体(FasL)、半胱天冬氨酸酶-9(Caspase-9)蛋白水平和住院时间。采用χ2检验、t检验、F检验。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69%(43/52)、住院时间为(44.05±13.52)d,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0%(52/54)、住院时间为(35.36±14.11)d,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总有效率较高,住院时间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271,P=0.022,t=3.236,P=0.002)。治疗后1周、2周、4周对照组GCS评分分别为(6.96±0.87)分、(7.54±1.02)分、(8.98±1.12)分,观察组分别为(7.43±0.86)分、(8.58±0.99)分、(10.58±1.24)分,两组治疗后1周、2周、4周分别与治疗前相比GCS较高,观察组治疗后1周、2周及4周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1周、2周及4周相比,GCS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96,P=0.006;t=5.324,P<0.001;t=6.977,P<0.001)。治疗后1周、2周、4周对照组MCA分别为(88.47±7.58)cm/s、(81.98±12.84)cm/s、(72.87±12.84)cm/s,观察组分别为(85.33±8.10)cm/s、(75.45±14.15)cm/s、(66.86±13.78)cm/s,两组治疗后1周、2周、4周分别与治疗前相比MCA血流速度较低,观察组治疗后1周、2周、4周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1周、2周、4周相比,MCA血流速度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62,P=0.042;t=2.490,P=0.014;t=2.234,P=0.022)。治疗后2周、4周对照组的TNF-α、Fas、FasL及Caspase-9分别为(1.04±0.51)mg/L、(0.79±0.32)mg/L,(34.55±7.25)μg/L、(27.10±5.58)μg/L,(89.34±5.77)μg/L、(20.87±6.55)μg/L,(23.54±5.47)pmol/L、(14.23±4.69)pmol/L;观察组分别为(0.83±0.41)mg/L、(0.36±0.12)mg/L,(40.14±8.20)μg/L、(10.35±4.14)μg/L,(102.47±5.78)μg/L、(17.53±5.28)μg/L,(40.69±6.78)pmol/L、(8.69±0.25)pmol/L,两组治疗后4周与治疗后2周相比,TNF-α、Fas、FasL及Caspase-9较低,观察组治疗后2周与对照组治疗后2周相比,TNF-α较低,Fas、FasL及Caspase-9较高,观察组治疗后4周与对照组治疗后4周相比,TNF-α、Fas、FasL及Caspase-9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可改善患者的昏迷程度,临床效果突出,通过作用于神经Fas/FasL信号通路的过程,对细胞凋亡的发生产生抑制效果,缩短住院时间,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咽部冰刺激联合摄食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对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2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 以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51例。对照组女30例, 男21例, 年龄(63.52±9.63)岁;治疗组女31例, 男20例, 年龄(62.36±9.12)岁。对照组予以摄食训练, 治疗组予以咽部冰刺激联合摄食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前及治疗4周后视频透视吞咽检查(VFSS)评分、舌骨喉复合体动度及不良事件。采用t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组间统计学比较。结果训练前后治疗组的VFSS评分分别为(2.69±0.34)、(7.96±1.25)分, 对照组分别为(2.85±0.41)、(5.62±1.02)分, 训练前两组患者VF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训练后两组患者的VFSS评分均高于训练前, 且训练后治疗组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t=10.358, P<0.001)。两组患者训练前舌骨前移、舌骨上移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