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在健康素养视角下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干预因素,为糖尿病患者更好实现自我管理提供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7—10月对某市3所综合型医院内分泌科门诊的35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通过一般资料调查表、糖尿病健康素养量表、2型糖尿病病耻感量表进行数据收集,结果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区别对待、责怪和评判、自我耻辱病耻感得分依次为(16.45±5.02)分、(18.27±6.06)分、(17.23±6.85)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调查结果显示,健康素养、健康教育、居住类型为三个维度共同的影响因素,病程和治疗方式是责怪和评判病耻感与自我耻辱病耻感的共性影响因素,付费类型(β = - 0.139,t = - 2.797,P = 0.005)、居住地(β = - 0.204,t = - 3.865, P<0.001)、婚姻状况(β = - 0.116,t = - 2.313, P = 0.021)、并发症数量(β = 0.110,t = 2.348, P = 0.019)为区别对待病耻感的独特影响因素,经济负担(β = 0.088,t = 2.065, P = 0.040)为责怪和评判病耻感的独特影响因素,性别(β = 0.120,t = 2.833, P = 0.005)为自我耻辱病耻感的独特影响因素。各个维度中,除并发症数量、经济负担、治疗方式、病程、性别正向预测病耻感,其余均可负向预测糖尿病病耻感。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病耻感中等偏上,从提升健康素养视角出发,提供个性化干预措施减低病耻感,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西安市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现状及社会支持、病耻感与抑郁水平的相关性,为优化2型糖尿病共病抑郁症患者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对2020年1—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数据采用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抑郁水平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中介效应分析采用Bootstrap法。结果 共调查60岁及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868人,伴抑郁症者占比21.20%。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抑郁水平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与病耻感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社会支持(b’=-0.429,95%CI:-1.371~-0.787)、病耻感(b’=0.247,95%CI:0.214~0.591)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水平有关。中介效应分析表明,病耻感在社会支持与抑郁水平的关联中具有中介作用,占比7.36%。结论 西安市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伴抑郁者占比较高。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应强化患者社会支持,减轻病耻感,减少抑郁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2型糖尿病病耻感评估量表和糖尿病痛苦量表对山东省济南市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病耻感现状进行了解,讨论其与心理痛苦的相关性。方法 借助便利抽样法,选择山东省济南市两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50名老年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心理痛苦状况和病耻感得分展开调查。本次通过对Pearson相关性分析的合理运用来讨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痛苦与病耻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回收到有效问卷244份,研究对象的病耻感得分和心理痛苦得分分别为(54.70±8.03)和(45.56±15.81)分。最终得出的回归分析结论显示,血糖达标与否、病程、住院次数以及婚姻状况都是会对患者病耻感得分造成影响的重要因素(P<0.05)。由Pearson 相关分析可知,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痛苦与病耻感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r = 0.686,Ρ<0.001)。结论 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具有较高的病耻感程度,医护人员需要通过适当的策略来让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耻感得到积极的预防和有效的干预,从而减轻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痛苦,以此来使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何瑾  李娜  史玉佳 《健康研究》2023,(6):655-659
目的 探讨青年乳腺癌患者病耻感在领悟社会支持与社会疏离间的中介效应,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方便抽取2022年3—4月河南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225例,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病耻感调查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一般疏离感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青年乳腺癌患者病耻感、领悟社会支持和社会疏离感总分分别为(60.19±15.16)分、(64.67±17.89)分、(44.66±12.78)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青年乳腺癌患者的病耻感与社会疏离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324),领悟社会支持与病耻感、社会疏离感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331、-0.212),均P<0.01;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领悟社会支持对社会疏离感有直接(负向)效应(β=-0.616),病耻感对社会疏离感有直接(正向)效应(β=0.238);病耻感在领悟社会支持与社会疏离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β=-0.150)占总效应(β=-0.766)的19.6%。结论 青年乳腺癌患者社会疏离感水平有待改善,可以通过提高其领悟社会支持水平或降低病耻感来减少患者的社会疏离感。  相似文献   

5.
研究青少年人群感知抑郁症病耻感的水平及其对求助意向的影响,为制定青年抑郁患者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感知抑郁症病耻感量表、Beck抑郁自评量表、求助对象倾向问卷,于2008年5-9月对方便抽取的北京市15 ~ 24岁青少年83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的感知抑郁症病耻感得分为(19.48±4.18).15~ 18岁年龄组感知抑郁症病耻感水平(20.16±4.23)高于19~ 24岁年龄组(18.75±4.01),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的调查对象病耻感水平(19.79±4.37)高于大学及以上者(19.12±3.92),出生地为北京的青年感知抑郁症病耻感(20.19±4.21)高于外地者(18.96±4.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年长者、外地居民倾向于向专业机构和师长亲戚求助;男性求助意向高于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求助意向越高;抑郁水平和感知抑郁症病耻感与青少年的求助意向呈负相关.结论 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出生地的青少年之间感知抑郁症病耻感存在差异.感知抑郁病耻感会降低青年人群的心理求助意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于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中医老年病科、武汉市洪山区关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武汉市洪山区中医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信息,包括基本资料、一般检查信息、实验室检查结果和糖尿病并发症信息,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并发症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721例患者年龄29~72岁,平均年龄(56.65±8.87)岁;病程≤20年,平均病程(9.95±2.31)年。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以周围神经病变(69.76%)、肾病(49.10%)及视网膜病变(47.02%)为主,其中出现1种并发症的410例(56.87%),同时出现2种并发症的202例(28.02%),3种并发症的78例(10.82%),出现≥4种并发症的31例(4.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OR=9.856)、空腹血糖(FBG)(OR=4.245)均是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病程(OR=4.429)、FBG(OR=2.730)是影响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程(OR=4.416)、FBG(OR=3.862)均为影响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武汉市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以周围神经病变、肾病及视网膜病变为主,且病程、FBG均与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有关,需对此人群多加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病耻感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021年11月—2022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诊的160例老年T2DM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为一般资料表和中文版自我病耻感量表(China self stigma scale, C-SSS)、社会支持量表。结果 160名调查对象病耻感总分为(61.98±16.99)分,社会支持水平总分为(41.17±8.19)分,病耻感水平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关系(r=-0.844,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老年T2DM患者的社会支持、性别、婚姻状况等是病耻感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社会支持影响最大。结论 通过此次调查发现,老年T2DM患者的病耻感处于中等偏高水平,患者的社会支持处于中等水平,病耻感水平和社会支持呈负相关关系。糖尿病的治疗需要先解决病耻感问题,医护工作者应在病耻感动态的形成过程中及时评估,尽早发现,对易产生高病耻感水平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帮助患者拓展获得社会支持资源,提高社会支持利用度,从而降低患者病耻感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和分析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情况以及相应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21年2月在郑州市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诊断为帕金森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耻感调查量表(SSCI)对患者进行评估,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对病耻感评分影响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 702例帕金森病患者中男性454例,女性248例;年龄40~75岁,平均(53.68±8.97)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7.53±1.13)年。SSCI病耻感评分平均为(56.76±5.68)分,其中内在病耻感评分值为(33.76±2.68)分,条目均分为(2.54±0.32)分,外在病耻感评分值为(21.14±1.98)分,条目均分为(1.98±0.18)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β'=0.233)、婚姻状态为未婚和离异或丧偶(β'=0.047、0.014)、居住状态为与其他成员居住(β'=0.062)、职业状态为退休(β'=-0.102)、病程越长(β'=0.031)、运动类型为震颤型(β'=0.317)是帕金森病患SSCI病耻感评分的影响因素。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较为严重,其中年龄、婚姻状况等因素均会影响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医院医护人员应该提高对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影响因素的重视程度,并且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患者病耻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影响乙型肝炎患者病耻感的因素。 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6月铁岭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215例,采用自行设计问卷面对面调查,采用歧视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评估患者病耻感和社会支持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病耻感的因素。 结果 CHB患者病耻感总分为(68.32±17.26),平均得分最高的维度为保密病情(3.26±0.91);社会支持总分为(37.93±7.15),社会支持总分与病耻感总分呈负相关(r=-0.413,P=0.012);多因素分析显示社会支持、文化程度、家庭收入为影响病耻感的主要因素。 结论 CHB患者普遍存在病耻感,社会支持、家庭收入、文化程度越高患者病耻感越低。对社会支持水平较低,尤其是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较低者等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孤独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随机抽样法选取本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孤独感量表(ULS-8)评估患者孤独感,以简版自我感知老化量表(B-APQ)评估患者自我感知老化情况,以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评估患者抑郁症状。分析患者ULS-8评分与B-APQ评分和PHQ-9评分的相关性,并分析患者孤独感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ULS-8评分平均(20.14±2.13)分,B-APQ评分平均(46.75±5.42)分,PHQ-9评分平均(6.23±1.54)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ULS-8评分与B-APQ评分、PHQ-9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1)。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未婚/离异/丧偶(β’=0.315)、高中及以下(β’=0.458)、独居(β’=0.217)、从不锻炼(β’=0.170)、B-APQ评分高(β’=0.373)、PHQ-9评分高(β’=0.135)的2型糖尿病患者孤独感较高。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ULS-8评分处于较高水平,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住方式、锻炼情况、B-APQ评分及PHQ-9评分为2型糖尿病患者孤独感发生的影响因素,应针对以上高危人群采取干预措施,以尽量减轻患者孤独感,促进其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郑州地区食管癌患者术后3个月症状并探讨症状群种类,分析术后症状群影响因素,指导制定症状管理及干预对策。方法对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在中文版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MDASI-C)基础上自制调查问卷,在术后3个月时对按要求完成术后复诊的患者术后症状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进行评估,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探讨症状群类型及构成,单因素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郑州地区食管癌患者术后3个月症状群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收集到293例食管癌患者的完整资料,症状发生率居于前位的是食欲不振(95.90%)、疲乏(89.42%)、反流(79.86%)、进食困难(78.16%),症状严重程度居于前位的是疲乏(6.05±1.49)分、反流(5.92±1.62)分、食欲不振(5.87±1.53)分、睡眠不安(5.56±1.38)分。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3种症状群,分别为胃肠道相关症状群、疲乏相关症状群、进食困难-疼痛症状群,症状评分分别为(20.19±3.56)、(18.24±3.10)、(23.92±4.07)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年龄(β′=0.361)、食管癌分期(β′=0.152)、治疗方式(β′=0.378)、吻合口位置(β′=-0.089)是胃肠道相关症状群的影响因素,性别(β′=0.086)、年龄(β′=2.011)、食管癌分期(β′=1.562)、治疗方式(β′=0.104)是疲乏相关症状群的影响因素,性别(β′=1.127)、食管癌分期(β′=0.413)、治疗方式(β′=0.459)、吻合口位置(β′=0.518)是进食困难-疼痛症状群的影响因素。结论郑州地区食管癌患者术后3个月有胃肠道相关症状群、疲乏相关症状群、进食困难-疼痛症状群,症状的发生受到患者性别、年龄、食管癌分期、治疗方式、吻合口位置多因素影响,需要根据症状及其影响因素建立高效、个体化的管理及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济南市医院手术室护士职业紧张及影响因素,为控制和缓解手术室护士职业紧张提供参 考。方法 于 2021 年 3 月对济南市 6 所医院手术室护士进行职业紧张情况调查,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获取手术室护士的职业任务评分、个体紧张反应评分、个体变应能力评分,收集手术室护士人口学资料,分析手术室护士 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医院手术室护士 231 名,OSI-R 评分中职业任务评分为(183.52±16.98)分、个体 紧张反应评分为(105.71±12.36)分、个体变应能力评分为(121.53±11.94)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年龄(β’= 1.963)、所在医院级别(β’=-2.037)、职称(β’=1.942)、夜班频次(β’=1.867)是职业任务评分的影响因素,学历(β’=-1.925)、职称(β’=-2.476)、夜班频次(β’=2.058)、慢性病情况(β’=2.119)是个体紧张反应的影响因素,年 龄(β’=1.908)、学历(β’= 2.017)、工龄(β’= 2.364)、体育锻炼(β’=1.853)、慢性病情况(β’=-1.679)是个体变应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 济南市医院手术室护士职业紧张处于较高水平,职业任务、个体紧张反应、个体变应能力均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应针对性采取干预措施缓解手术室护士的职业紧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上海市外来人口医患信任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上海市“智慧蓝领”健康科普服务站为调查点,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外来人口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外来人口医患信任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医患信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 219名外来人口中,男、女分别为1 762、1 457人,年龄16~67岁,平均(27.79±9.46)岁。上海市外来人口医患信任总体及医疗技术信任、关怀沟通信任2个维度均表现为较好。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β’=0.089)、文化程度越高(β’=0.089)、就医次数越多(β’=0.084)、女性(β’=0.137)外来人口医患信任度较低,无业/待业(β’=-0.047)的外来人口医患信任度较高。年龄越大(β’=0.072)、文化程度越高(β’=0.080)、吸烟越多(β’=0.049)、就医次数越多(β’=0.083)、女性(β’=0.133)的外来人口医疗技术信任度较低,无业/待业(β’=-0.048)、城镇居民医保(β’=-0.184)的外来人口医疗技术信任度较高。年龄越大(β’=0.094)、文化程度越高(β’=0.083)、就医次数越多(β’=0.073)、女性(β’=0.118)、居住城郊结合部(β’=0.036)的外来人口关怀沟通信任度较低。结论 外来人口的医患信任受人口社会学因素、家庭因素和健康因素的影响,要改善外来人口在城市的健康服务公平性,提升该群体的医患信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康复复原力水平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个体逆境适应能力的康复复原治疗和干预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以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成都市某医院诊治的处于恢复期准备出院的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康复复原力状况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康复复原力情况进行描述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患者康复复原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恢复期脑卒中患者有效问卷306份,患者年龄18~85岁,男女性别比为1.4∶1,缺血性卒中占54.33%;脑卒中患者康复复原力的平均得分为(128.57±16.69)分,条目均分为(3.67±0.81)分,得分率为73.47%,整体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越高(β’=0.025)、在岗(β’=0.084)、家庭月收入越高(β’=0.109)、主要照顾者为家属(β’=0.101)、NIHSS评分越高(β’=0.249)、Barthel指数越高(β’=0.291)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康复复原力得分可能越高。结论 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康复复原力一般,影响患者康复复原力的因素较多,医护人员需重视脑卒中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康复计划,增强患者的逆境适应能力和心理复原力,帮助患者积极康复以适应新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广东省大学生电子健康素养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电子健康素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网络问卷对广东省的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共收集16 497份有效问卷,女生为11 268人(68.3%),大一至大四分别为7 241人(43.9%)、4 467人(27.1%)、 2 842人(17.2%)、1 947人(11.8%),各学科中文科人数最多,为5 769人(35.0%)。电子健康素养平均总分为(29.62±6.74)分,合格率为23.6%。多因素分析显示医科(β’=0.053)、当前所在地为广州或深圳地区(β’=0.030)、消息来源途径数目越多(β’=0.037)、网络信息可靠性的判断方法数目越多(β’=0.034)、对新冠肺炎的关注程度越高(β’=0.118)、信息了解程度越高(β’=0.233)的大学生电子健康素养得分也越高;而女生(β’=-0.039)、疫情相关信息导致的困扰程度越高(β’=-0.069)的大学生得分越低。结论 广东省大学生电子健康素养水平较低,提高电子健康素养能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对健康信息的判断、获取能力和对疫情的关注度与了解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上海浦东新区心血管病患者积极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上海市某医院2021年2—10月诊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本研究范围为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心律失常及外周血管病)为研究对象进行积极度相关问卷调查。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心血管病患者积极度现状。使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心血管病患者积极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86例患者完成调查,男性235例,女性151例,平均年龄(67.12±8.14)岁。心血管疾病患者积极度评分平均为(66.04±10.47)分。在量表的条目中,以我可以为管理自身的健康负责的得分最高,达到(3.27±0.55)分。积极度水平为第4级的构成比最高,201例,占52.07%。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β’=0.137)、主动获取相关知识(β’=0.201)、自我效能水平高(β’=0.328)、心血管疾病等级低(β’=0.241)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具有更高的积极度。结论 上海市浦东新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积极度相对较高,自我效能水平、性别、是否主动获取疾病的相关知识、合并症情况均对该地区心血管疾病患者积极度产生影响。今后需要继续加强工作,提升该人群的积极度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甲乳外科门诊就诊女性的乳腺癌知识认知度与乳腺自检现状。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在黄山市某医院甲乳外科门诊就诊的所有女性为研究对象,以问卷形式对其基本情况、乳腺癌知识认知度、乳腺自检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 共对10 227名甲乳外科门诊就诊女性进行调查,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2.62±7.63)岁,已婚者占89.48%,以已生育者为主,占89.88%。乳腺癌知识认知度总分平均(85.63±8.36)分,乳腺自检率为20.15%。36~49岁(β’= 0.316)、居住地为城市(β’= 0.209)、文化程度为高中或中专(β’= 0.166)和大专及以上(β’=0.233)、从事医疗行业(β’=0.178)、乳腺疾病史(β’=0.264)、乳腺癌家族史(β’=0.238)的就诊女性乳腺癌知识认知度得分越高。36~49岁(OR =1.931)、居住地为城市(OR =2.073)、文化程度为高中或中专(OR =1.598)和大专及以上(OR =1.774)、从事医疗行业(OR =2.156)、乳腺疾病史(OR =1.998)、乳腺癌家族史(OR =1.986)、月经初潮年龄≤12岁(OR =2.210)的就诊女性乳腺自检可能性较大。结论 甲乳外科门诊就诊女性的乳腺癌知识认知度与乳腺自检情况欠佳,医务工作人员及相关部门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女性乳腺癌知识认知度,改善乳腺自检现状,从而早期防治乳腺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UGIB)患者的病因特征,分析所承担的治疗费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从平谷区某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导出2016年10月至2021年9月UGIB住院患者基线资料、检查结果、治疗及住院时间等信息。并从医院收费系统调取患者住院费用、手术费、输血费、西药费、中成药费等相关治疗费用信息。采用描述性及非参数分析临床资料及治疗费用,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治疗费用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纳入1 022例UGIB住院患者,男性732例(71.62%),女性290例(28.38%),男女比例为2.52∶1;18~44岁209例,45~59岁244例,60岁及以上569例。不同性别的疾病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 022例UGIB患者住院时间为14(10,17)d,治疗费用:检查费为2 755.0(1 988.0,4 575.3)元,手术费为1 870.0(1 380.0,2 603.0)元,输血费为1 546.0(0,2 773.3)元,西药费为9 746.5(8 765.5,11 527.3)元,中成药费为212.0(168.8,255.0)元,总费用为16 007.5(12 581.3,19 916.5)元。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0.574)、合并高血压(β’=0.054)、合并冠心病(β’=0.064)、是否输血(β’=0.257)、是否胃癌(β’=0.047)以及住院时间(β’=0.230)为影响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结论 UGIB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不同年龄组病因存有差异,老年患者治疗费用较高,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输血、住院时间较长亦为高治疗费用的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护理人员共情能力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提高护理人员共情能力提供借鉴资料。方法采用简单抽样方法于2021年7—8月抽取连云港市公立医院1家三级医院和1家二级医院,对2家医院内各个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共情能力及职业倦怠情况调查,并收集所有护理人员的性别、年龄、学历、医院级别、所在科室、职称、合同性质、工龄、夜班频次、相关培训学习经历资料,描述性分析共情能力,采用单因素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共情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到349名护理人员的有效调查问卷,共情能力总分(96.75±12.17)分,其中观点采择维度(51.23±9.81)分、情感护理维度(32.60±7.14)分、换位思考维度(11.05±2.96)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0.133)、学历(β’=0.281)、所在科室(外科β’=0.109、内科β’=0.163、妇产科β’=0.096、康复科β’=0.456、手术室β’=0.280、其他科室β’=0.263)、合同人员(β’=-0.109)、工龄(β’=0.087)、夜班频次(β’=-0.487)、相关培训学习经历(β’=0.369)以及职业倦怠(β’=0.357)均是护理人员共情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护理人员共情能力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需要根据不同个体情况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可通过相关培训学习、降低职业倦怠达到提高共情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