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T淋巴细胞亚群在妊高征孕妇与正常孕妇体内变化特点,从细胞免疫变化角度探讨妊高征的发病机制.方法:妊高征孕妇50例(分为轻、中、重3组),正常足月妊娠妇女30例(对照组).入院时采集静脉血5 ml,流式细胞仪测定两组孕妇体内T细胞亚群数量.结果: CD3 T细胞4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D4T细胞数量低于妊高征重度组(P<0.01);CD8T细胞数量高于妊高征中度组(P<0.05)、重度组(P<0.01);对照组CD4/CD8比值低于妊高征中、重度组(P<0.01).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变化及相互间的平衡失调在妊高征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妊高征的发病与机体异常的免疫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2.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瘦素、胰岛素及C肽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与瘦素、胰岛素、C肽的关系.②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41例妊高征孕妇(妊高征组)和41例正常孕妇(对照组)血浆瘦素、胰岛素、C肽的含量.③结果妊高征组瘦素、胰岛素、C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t=7.14~18.77,P<0.01),中、重度妊高征组血浆瘦素、胰岛素、C肽与轻度妊高征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3.86~14.52,q=3.52~10.23,P<0.05、0.01).④结论高瘦素和高胰岛素血症在妊高征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孕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妊高征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红霞 《河北医学》2007,13(3):332-333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妊高征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患有妊高征妇女30例,正常孕妇20例,正常非妊娠妇女30例,分为妊高征组、正常孕妇组和正常妇女组.测定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正常孕妇组Hcy显著低于正常妇女组(P<0.05).妊高征组Hcy水平高于其他两组(P<0.05).血清Hcy浓度顺序为:正常孕妇组<正常妇女组<妊高征组.结论:孕妇血清Hcy水平增高与妊高征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与瘦素、胰岛素、C肽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62例妊高征孕妇(妊高征组)和62例正常孕妇(对照组)血浆瘦素、胰岛素、C肽的含量。结果妊高征组瘦素、胰岛素、C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同程度的妊高征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中、重度妊高征组血浆瘦素、胰岛素、C肽与轻度妊高征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妊高征组血浆瘦素与胰岛素及C肽水平呈正相关(r=0.42、0.51,P<0.05)。结论高瘦素和高胰岛素血症在妊高征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IGF-Ⅰ)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1(IGFBP—1)与妊高征(PIH)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放射法测定50例妊高征孕妇(PIH组)和108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血清 IGF-Ⅰ、IGFBP-1水平,并对其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妊高征孕妇血清 IGF-Ⅰ水平低于正常孕妇(P<0.05),且重度妊高征孕妇血清 IGF-Ⅰ水平低于中度和轻度孕妇(P<0.05,P<0.01)。②妊高征孕妇血清 IGFBP-1水平高于正常孕妇(P<0.05),且重度妊高征孕妇血清 IGFBP-1水平高于中度和轻度孕妇(P<0.05,P<0.01)。③两组孕妇血清 IGF-Ⅰ水平与血清 IGFBP-1水平呈负相关(r=-0.386,P<0.05)。④妊高征孕妇血清 IGF-Ⅰ水平与舒张压呈负相关(r=-0.386,P<0.05),血清 IGFBP-1水平与舒张压呈正相关(r=0.632,P<0.01)。结论:妊高征孕妇血清 IGF-Ⅰ、IGFBP-1水平的高低可反映妊高征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使用营养代谢分析的方法,了解正常孕妇和妊高征患者的营养状况,观察妊高征患者的营养代谢特点.方法 应用人体代谢分析仪(间接测热法),测量妊娠25周以上的正常孕妇88人(组1)和妊高征患者95人(组2、3、4)基础代谢所消耗的能量(BEE),通过膳食调查了解孕妇的实际摄入量,对正常孕妇和妊高征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分析并比较.结果 组1孕前体质指数为20.90,而2、3,4组孕妇孕前体质指数接近或超过24,有显著性差异(P=0.000);并在孕中晚期进行营养测定时体重平均增加15.20-19.20Kg,与正常孕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0).妊高征组孕妇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需要量明显高于正常孕妇(P<0.05),摄入量也明显高于(脂肪除外)正常孕妇(P<0.05),碳水化合物摄入明显多于需要(P<0.05),而蛋白质、脂肪的摄入明显不足(P<0.05).结论 我国孕妇的营养摄入存在不平衡现象,而妊高征的问题尤为突出.个性化的监测孕妇营养状况,给予指导,对妊高征的预防,发生和发展可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妊高征患者氧化应激状态。方法 检测正常晚孕妇女、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妊高征患者、非肝炎妊高征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与正常晚孕妇女比较,肝炎合并妊高征患者、非肝炎妊高征患者SOD、NO水平低下,而MDA水平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1 ,P<0.01 ;P<0.05, P<0.05,P<0.05)。而肝炎合并妊高征患者与非肝炎妊高征患者比较SOD、NO水平低下(P<0.01,P<0.05) ,而MDA水平高(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妊高征患者脂质过氧化代谢比单纯妊高征患者更紊乱,存在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  相似文献   

8.
Th细胞因子变化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高征孕妇与正常孕妇细胞因子变化以及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住院分娩的孕妇80例,其中妊高征50例(轻度19例、中度15例、重度16例),正常足月妊娠30例(对照组).采集静脉血2 ml,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IL-2、IL-6、TNF-α浓度.结果 TNF-α对照组浓度低于轻、中、重度妊高征组(P<0.05),IL-2对照组浓度低于中、重度妊高征组(P<0.05).IL-6对照组浓度低于重度组(P<0.05);TNF-α/IL-6,IL-2/IL-6对照组与轻、中、重度妊高征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高征患者TNF-α、IL-2、IL-6之间呈正相关性.结论 妊高征孕妇体内细胞因子TNF-α、IL-2、IL-6浓度较正常孕妇体内升高,妊高征的发病与机体异常的机体异常的免疫激活,炎症状态有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孕妇血浆D二聚体(DD)与血液流变学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正常妊娠和妊高征孕妇血浆D二聚体含量,并与其血液流变学参数红细胞压积(HCT),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血沉(ESR)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妊高征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妊高征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红细胞压积、全血黏滞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血沉、血浆黏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正常妊娠组与这四项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D二聚体参与了妊高征的发病过程,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升高,并与其血液黏滞度增高的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母婴相关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住院治疗的87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作为妊高征组;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同期住院治疗的87例血压正常的孕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就母婴相关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 87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妊娠高血压期患者有20例(23.0%),子痫前期轻度患者有49例(56.3%),子痫前期重度及子痫患者有18例(20.7%).妊高征组孕妇凝血功能异常、过期妊娠、HELLP综合征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妊高征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胎儿生长受限及胎儿畸形等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母婴相关并发症关系密切,应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血浆内源性一氧化碳(CO)、内皮素-1(ET-1)、血小板聚集性(PAg)的水平.方法:分别采用联二亚硫酸盐法、放射免疫法和血小板聚集仪测定20例健康晚孕妇女与61例妊高征患者(轻度19例,中度20例,重度22例)血浆CO、ET-1、全血PAg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中、重度妊高征组CO水平较正常晚孕组下降(P<0.01或0.001),重度组较轻度组下降(P<0.01);妊高征各组血浆ET-1与全血PAg水平均较正常晚孕组升高(P<0.05或0.001),重度组较轻度组升高(P<0.01);血浆CO水平与ET-1、PAg间均呈负相关(P<0.05或0.001).结论:CO可能通过拮抗ET-1的生成或释放、抑制血小板聚集而存妊高征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12.
抗凝血酶Ⅲ活性在几种易栓症疾病中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测定抗凝血酶Ⅲ活性以期探讨在妊高征、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发色底物法分别对妊高征、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其对照测定抗凝血酶Ⅲ.结果:(1)妊高征者和正常孕妇AT-Ⅲ:A:AT-Ⅲ:A明显低于正常非孕妇女(P<0.01),并且妊高征者比正常孕妇降低更甚(P<0.001).(2)糖尿病无并发症组AT-Ⅲ: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糖尿病有并发症组与对照组比较,AT-Ⅲ:A显著降低(P<0.01).(3)肾病综合征患者AT-Ⅲ:A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4)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AT-Ⅲ: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5)急非淋AT-Ⅲ:A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检测AT-Ⅲ:A在易栓症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酚妥拉明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32例慢性重症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7例,应用酚妥拉明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等综合治疗,对照组15例,采取促肝细胞生长素等综合治疗,疗程1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胆红素(TBil)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上升明显,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TBil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P<0.05),PTA明显上升(P<0.01).结论 酚妥拉明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重症肝炎,降低总胆红素、提高凝血酶原活动度,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①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病人血清IL-6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妊高征发病的关系.②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60例妊高征病人(其中轻度、中度、重度各20例)及35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血清IL-6浓度.③结果妊高征组血清IL-6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显著性(t=2.165,P<0.05).中、重度妊高征组IL-6含量与轻度及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8.412,q=4.365~6.053,P<0.05、0.01),轻度妊高征组IL-6含量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q=2.102,P>0.05).④结论血清中IL-6的升高参与了血管内皮损伤过程,IL-6可能在妊高征的发病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飞霞 《海南医学》2012,23(14):114-115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及尿微量白蛋白(尿mAlb)在孕妇各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中的变化及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妊高征早期肾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采集妊高征患者74例、正常妊娠妇女95例和8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CysC、β2-MG及尿mAlb含量.结果 重度妊高征组CysC、β2-MG和尿mAlb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中度妊高征组CysC和尿mAlb含量明显升高(P<0.05),β2-MG无明显变化(P>0.05);轻度妊高征组三项指标含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正常血压晚期妊娠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CysC升高(P<0.05).三项指标在妊高征中联合检测阳性率达85.1%(63/74),明显高于任一单项(P<0.01).结论 CysC、β2-MG和尿mAlb是妊高征早期肾损伤的敏感和可靠的指标,三项联合检测能大大提高检测灵敏度,对于监测早期妊高征肾损伤的发生和病情发展程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雄激素与妊高征的关系。方法用放免法测定102例29~36周单胎初孕妇的血清总睾酮(T),其中妊高征(PIH)患者72例(28例轻度、25例中度、19例重度),正常孕妇30例。结果中、重度PIH患者的血清总T显著高于正常孕妇(P<0.05,P<0.01),其胎儿性别分布与正常对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妊高征患者血清T升高可能与妊高征的发病有关;检测血清T可帮助了解PIH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高征患者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5例妊高征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t-PA)、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的含量并与20例正常孕妇及20例育龄健康非孕妇比较分析.结果:妊娠期PT、APTT均缩短,且妊高征患者与非孕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高征患者与正常孕妇t-PA均明显升高(P<0.001),但二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孕妇与正常孕妇、正常孕妇与妊高征患者之间D-D有明显差异(P<0.01、P<0.001);妊娠期Fbg明显升高(P<0.01);非孕妇与正常孕妇、正常孕妇与妊高征患者之间FDP有明显差异(P<0.01、P<0.001).结论:正常孕妇处于高凝状态,妊高征患者有血栓形成倾向.产前行凝血和纤溶系统检测对妊高征的监测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毛锦芳  董燕群  黄根梅 《广西医学》2008,30(9):1349-1350
目的 探讨预测妊高征的最佳方法,降低妊高征的发病率.方法 经产前检查无高血压、心、肝、肾等合并症的正常孕妇950例,分为预测组和观察组,预测组278例采用平均动脉压、体重指数、脉搏波三种方法预测妊高征.观察组孕妇672例,常规使用脉搏波预测妊高征,将其分为治疗组358例(预测阳性者除给予生活指导外加药物干预)、对照组314例(预测阳性后只给生活指导).结果 预测组孕中期三种方法以脉搏波预测妊高征符合率最高达51.85%,与平均动脉压,体重指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治疗组妊高征发生率为3.63%,同期对照组为9.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脉搏波预测妊高征对孕妇孕期保健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不同方法受孕双胎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辅助生育技术受孕与自然受孕两种不同方法受孕双胎妊娠围产期的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辅助生育技术受孕双胎孕妇(助孕组)和175例自然受孕双胎孕妇(自然受孕组)病例.结果助孕组平均年龄(33.2±2.6)岁、早产73例(66.4%),明显高于自然受孕组年龄(28.1±3.1)岁、早产77例(44.0%),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助孕组妊高征40例(36.4%)、剖宫产82例(74.5%),与自然受孕组妊高征86例(49.1%)、剖宫产105例(60.0%)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围产儿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自然受孕组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明显高于助孕组(p<0.01).结论助孕双胎孕妇年龄较大,早产率发生率高,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自然受孕组易发生双胎之一胎儿宫内死亡,两组国产儿结局相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胎盘泌乳素(HPL)水平及新生儿出生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02例正常妊娠妇女与102例重度妊高征妇女血清β-hCG及HPL水平,并对两组新生儿出生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正常妇女血清β-hCG为12.04±5.62μg/L,妊高征妇女血清β-hCG为30.29±15.12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妊高征组新生儿头围、体重及身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和P<0.05.B-hCG异常升高易引起妊娠并发症,影响新生儿预后.正常妊娠妇女血清HPL水平为6.18±3.27mg/L,与妊高征妇女(6.08mg/L±4.06mg/L)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度妊高征时血清中β-hCG水平可反映胎盘功能受损,并且与新生儿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