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5 毫秒
1.
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11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将115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又分为调整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实验组口服不同剂量的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对照组171服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三组疗效以及实验组中调整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的不良反应。结果调整剂量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P〈0.05),对月经量过多的改善率调整剂量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调整剂量组子宫肌瘤体积有明显缩小(P〉0.05),调整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用于治疗子宫肌瘤有明显疗效,尤其治疗头2个月适当增加剂量,在不增加不良反应的情况下更能提高疗效,有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真武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成  李磊 《中国实用医药》2010,5(5):162-163
目的观察真武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真武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非那雄胺片治疗,于治疗前后行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IPSS有明显改善,IPSS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的最大尿流率有明显改善,但前列腺体积缩小不明显,对照组变化均不显著,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真武汤合桂枝茯苓丸能提高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最大尿流率,并且使部分前列腺体积缩小。真武汤合桂枝茯苓丸是治疗本病的有效良方。  相似文献   

3.
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口服米非司酮片。治疗组给予米非司酮片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月经来潮时停服,连服3个月。观察子宫肌瘤体积变化情况及闭经、月经恢复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均小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肌瘤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肌瘤体积缩小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子宫肌瘤患者应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法把11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给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子宫肌瘤体积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2%,对照组总有效率78.2%,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子宫肌瘤体积缩小比对照组明显,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应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效果理想,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小子宫肌瘤体积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王世凤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0):1597-1598
目的探讨复方醋酸棉酚片配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将67例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每次服用桂枝茯苓胶囊3粒,每日3次,同时服用复方醋酸棉酚片每次20mg,每日1次,连用3个月。对照组31例,仅服用桂枝茯苓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连服3个月。于治疗前后分别行B超检查子宫及肌瘤大小,并行肝肾功能及血钾化验检查。缩果治疗组出现闭经,子宫及肌瘤缩小及血红蛋白恢复程度较治疗前有显著意义(P〈0.01)。对照组出现月经量减少,血红蛋白较前升高(P〈0.01),子宫及肌瘤无缩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醋酸棉酚片配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明显,副作用小,是一种可行的子宫肌瘤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完瑞舒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所致尿毒症维持性透析患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n,hs—CRP)的影响。方法90例糖尿病肾病所致尿毒症维持性透析患者随机分成瑞舒伐他汀治疗组45例和常规治疗组45例,同期20倒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瑞舒伐他汀治疗组每晚口服瑞舒伐他汀20mg常规治疗组不给予调酯药。观察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空腹血清IL-6和hs—CRP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前瑞舒伐他汀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血清IL-6和hs—CRP水平明显升高,并且(P〈0.05)血浆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3个月后,瑞舒伐他汀治疗组IL-6和hs—CR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6个月后较治疗12周后明显下降(P〈0.05)。他汀治疗组血浆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高于治疗前及同期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应用瑞舒伐他汀可抑制糖尿病肾病所致尿毒症维持性透析患者的微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高血压分级分为3组,高血压1级组35例、2级组29例、3级组16例,选取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行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测定血清hs—CRP水平。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患者3个分组间血清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无左心室肥厚组(P〈0.05);hs—CRP与高血压患者LVMI呈显著正相关(r=0.23,P〈0.05)。结论hs—CRP可能参与了原发性高血压的病理生理过程及左心室肥厚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单独口服米非司酮;观察组(60例)口服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子宫肌瘤的体积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可作为目前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较好保守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均分为两组,甲组每天服米非司酮12.5mg,乙组每天服米非司酮25mg,从月经第2或3天开始,连续3个月为一疗程。治疗前后用彩色超声测量子宫体积、肌瘤体积,检测血红蛋白、肝肾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闭经、痛经及下腹坠胀症状均消失,血红蛋白上升,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P〈0.05);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好、不良反应小,每天服12.5mg与25mg效果无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逍遥丸、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自月经周期第1天开始,每晚睡前口服米非司酮12.5mg,连服3个月;治疗组同时口服逍遥丸、桂枝茯苓胶囊,观察2组子宫肌瘤变化、血红蛋白变化、月经情况、不良反应等。结果 2组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均小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红蛋白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服药早期出现轻度恶心12例,无呕吐,余无明显不良反应,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改变。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在停药后按期随诊,停药3个月内肌瘤均无明显增大,对照组3~6个月再次发生月经过多,肌瘤明显增大13例,于停药后半年肌瘤又复原至用药前大小;而治疗组在6个月后再次月经过多,肌瘤明显增大仅有5例,但未达到用药前大小。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逍遥丸、桂枝茯苓胶囊可以缩小子宫肌瘤体积,提高血红蛋白,不良反应轻,远期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64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血府逐瘀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治疗6个周期后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6%)显著高于对照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P、FSH、LH以及E2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之间血清P、FSH、LH以及E2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子宫和肌瘤体积均较治疗前显著缩小,且治疗组子宫和肌瘤体积缩小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较单用米非司酮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杨洪波  闫玉英 《中国当代医药》2014,(31):111-112,144
目的:观察温阳法治疗正虚血瘀子宫肌瘤月经过多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61例正虚血瘀型子宫肌瘤月经过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采用温阳健脾汤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显著优于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Hb、RBC、HCT、PA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法是治疗正虚血瘀子宫肌瘤月经过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钱丹  朱好 《中国当代医药》2013,(36):168-169,171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单独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的患者3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同时随访患者6个月,1、2年的肌瘤复发率及月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均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1年、2年患者的肌瘤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访6个月、1年后的月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而2年后两组的月经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好。不仅损伤小、恢复快,且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降低,月经改善情况良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2例确诊子宫肌瘤的患者分为3组,A组应用米非司酮5mg/d,B组应用米非司酮12.5mg/d,C组应用米非司酮25mg/d;月经第1天始服用,连服3个月为1疗程。用药前、用药后B超测量子宫及子宫肌瘤的三维径线;用药前和用药3个月后测定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观察服药的不良反应。结果3组患者治疗期间均闭经,血红蛋白上升,3组子宫及肌瘤体积均明显减小,A组子宫缩小22.7%(P〈0.01),B组子宫缩小24.9%(P〈0.01),C组子宫缩小26.4%(P〈0.01),A组最大肌瘤体积比用药前缩小26.9%(P〈0.15)。B组最大肌瘤体积平均比用药前缩小28.8%(P〈0.01)。C组肌瘤体积平均缩比用药前缩小30.65%(P〈0.01)。各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和孕酮(P)用药前后对比,平均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好,不良反应轻,为保守治疗子宫肌瘤提供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1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A组,n=65):常规心力衰竭治疗方案;麝香保心丸组(B组,n=65):常规心力衰竭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2粒,每日3次,曲美他嗪片,20 mg,每日3次。检查评估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试验、心脏超声心动图参数、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B组的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距离显著优于A组(P〈0.05);B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LVESD),hs-CRP均较A组显著减小(P〈0.05);LVEF较A组显著增大(P〈0.05)。结论常规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有效地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曾艳 《中国当代医药》2013,(36):184-185,187
目的分析3种不同方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常规治疗的取舍性。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75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米非司酮治疗组、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组和腹腔镜手术治疗组,每组25例。观察3种方法治疗3个月后子宫肌瘤的缩小情况、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随访2年后子宫肌瘤的复发情况。结果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组和米非司酮治疗组治疗后的子宫肌瘤均有不同程度缩小,且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组的子宫肌瘤缩小程度明显大于米非司酮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组和腹腔镜手术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米非司酮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矾脉栓塞术治疗组和腹腔镜手术治疗组的子宫肌瘤复发率明显低于米非司酮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子宫动脉栓塞术和腹腔镜手术3种方法治疗子宫肌瘤均有一定的效果.在临床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应用.医生可结合患者年龄、生育要求、临床表现及可承担条件制订相应的治疗措施,灵活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0例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口服米非司酮12.5mg,1次/d,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均用彩色超声监测子宫及肌瘤大小,实验室查血尿常规、肝功能、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孕酮(P)、泌乳索(PRL)、雄激素(T)。结果104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出现闭经,痛经和下腹坠胀感消失,贫血得以纠正。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缩小率分别为26.85%和45.68%(P〈0.01)。血FSH、LH、E2、P测定治疗后平均水平较用药前下降(P均〈0.01),其中以E2和P降最为显著。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是一种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10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随机选取在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实施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选取200例,并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实施中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则为72%。两组之间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肌瘤平均体积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偏小,两组之间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桂枝茯苓丸辨证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与血清性激素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及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性激素均明显降低,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较好,毒副作用小,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3月-2012年3月诊治的子宫腺肌病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予月经结束后舌下含服甲睾酮片,治疗组于月经第1~7天行宫腔内放置曼月乐,6个月后观察2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评分及血清激素水平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痛经缓解率、月经改善率和子宫缩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视觉模拟评分(VAS)、阴道出血量评分(PBAC)较治疗前降低,子宫体积较治疗前缩小,且治疗组VAS、PBAC低于对照组(P<0.05,P<0.01),而子宫体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E2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FSH、LH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效果确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