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立足于集团公司及本矿实际,着眼于随着矿井逐年老化,开采深度不断增加、煤炭资源日益枯竭、生产接替紧张日趋凸显这一局面,深挖老采区潜能、进一步提高资源回收、稳定矿井衰老期产量,创造性开发应用三煤底区与四煤合采运用综采工艺,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前瞻性,技术先进、经济可行,能够有效的保障矿井衰老期持续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2.
地质构造是影响矿井生产安全最重要的客观因素。该矿井开采二叠系童子岩组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含稳定可采煤层及不稳定局部可采煤层共计12层。岩性以泥岩、砂质泥岩为主。由于井田地质构造复杂,褶皱紧密,煤层厚度呈现不稳定、极不规则的形态,对井巷掘进、煤层开采造成严重影响,并威协着井下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地质勘察资料依据,通过理论分析与水文地质比拟法,主要从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及矿井涌水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3号煤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15号煤水文地质类型为复杂。2、3号煤层采动后矿井涌水量为170~340m3/d,为井下防治水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摘要】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井下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进行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对于提高矿井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西三号矿井地质构造、煤层赋存、煤质等资料以及临近矿区生产矿井的瓦斯资料,对其区域性突出危险性进行了分析与预测。  相似文献   

5.
双河镇勘查区主要地层为新近系富锦组和古近系宝泉岭组,共含煤12层,主要含煤地层为新近系富锦组10号煤层组,含4个可采煤层,即10-3、10—5、10-6和10-9号煤层,以薄煤~中厚煤层为主,可采煤层平均总厚11.12m。主要煤层和煤层组曲线特征明显,煤层自身结构和煤层组组合有差异,局部标志层明显,经综合对比,对下一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泉上煤矿162采区及其上方122采区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的系统整理和综合分析,进行了162采区16煤、17煤层开采的安全性分析评价,确定了16煤、17煤层水淹体下开采的安全性,确保了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7.
中博矿属资源整合矿井,主采的二,煤层为我国豫西典型的“三软”不稳定厚煤层,地质条件中等复杂,煤层厚度变化大,致使许多工作面进行回采期间有丢底煤现象,引用扎杆落巷工艺,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李承东 《硅谷》2014,(21):87-87
在矿井开采期间,为了能够准确地对煤层进行揭露及开采,减少因盲目揭露而造成的损失,通过对已有地质资料的分析研究,利用含煤段特征、煤层的标志层、结构、间距、厚度、顶底板岩性及化石特征等综合的煤层对比方法 ,可以准确地确定煤层群开采的层位,科学地指导煤层群开采的层位控制,为矿井开采设计提供技术保障,促进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9.
辛强  薛卿 《中国科技博览》2014,(28):348-348
在收集大量资料基础上,分析了矿井的充水特征与规律。研究表明鑫都煤业的主要水害为采空区水和顶板水,矿井的主要充水通道为煤层开采形成的导水裂隙带;影响矿井用水量大大小的主要因素为采空区积水,次为开采面积与煤产量。研究成果对煤矿防治水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煤层)评价是新建矿井、改扩建矿井、延伸开拓矿井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笔者结合新汶矿业集团(伊犁)能源开发有限享任公司伊犁四号矿彗的煤层特性和矿区采掘部署情况。对其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进行了预测,为现场瓦斯治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某矿3煤为极薄煤层,4煤为主采煤层,3、4煤层间距较小,3煤采用走向长壁全部冒落法回采不现实,选用螺旋钻采煤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逐步延伸,井田内煤层厚度不稳,煤层倾角变化大,煤质松软破碎,煤与瓦斯突出、有毒有害气体腐蚀,水害,火灾,煤尘超标,顶板支护薄弱等等。必须打超前钻孔,进行抽放、探放瓦斯、稀释CO等有毒有害气体,探放水,煤岩体注水、穿层超前预支护.本文结合鹤煤八矿的具体地质情况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实践证明可大大提高了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有效预防了矿井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不同煤层厚度以及硬度对煤岩体中的垂直力分布的影响,也就是对煤岩体中发生冲击矿压危险性的影响的模拟,本文将以济三矿6303工作面为例,探究矿井开采应力分布与煤层厚度、硬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刘桥一矿3煤为极薄煤层,4煤为主采煤层,3、4煤层间距较小,3煤采用走向长壁全部冒落法回采不现实,选用螺旋钻采煤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5.
巴里坤矿区纸房一号矿井一采区B4煤层,全区可采,纯煤厚度平均15.23m,含夹矸全厚平均17.76m。本文从煤层赋存条件出发,参照同类矿井采煤工艺,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等规范,对相关采煤工艺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对比,最终选择分层放顶煤综采这一采煤工艺最适合。  相似文献   

16.
矿井构造是控制煤系形态、位态和体态的首要地质因素,褶皱和挠曲构造通过改变煤层瓦斯、矿井涌水、煤层顶底板等地质条件,从而间接地影响着煤矿正常生产。本文以阳煤集团五矿15#煤层为目的层,总结研究了15#煤层的褶皱和挠曲构造形态展布和分布规律.进一步探讨了褶皱和挠曲构造对矿井15#煤屡开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采区内共揭露发育有褶曲26条,挠曲12个。褶曲在整个研究区均有分布。井田内地层形态变化较大,广泛发育有短轴褶皱以及挠曲和少量紧密槽皱。(2)褶曲构造的发育给主要运输巷和采区上山等岩石巷道的布置带来很大困难,影响井巷施工进度,增大煤层开采的难度,并绘顶板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同时.在带压区附近开采时应预防突水事故的可能性。向斜、背斜轴部及其附近有利于瓦斯聚集易于发生瓦斯事故。本文研究结果对于阳煤集团五矿的矿井安全生产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适宜的采煤工艺是是建设现代化高产高效矿井的核心,本文根据察哈素煤矿矿井开拓部署和对3—1煤层地质资料的分析,对其3—1煤层采煤工艺进行了选择与比较,对实现高产高效矿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土城矿15采区首采煤层1538综采工作面采用W型通风,底板巷道穿层钻孔预抽、本煤层预抽配合留管抽放治理瓦斯的经验和方法。在实践中较好了解决突出煤层掘进和回采期间的问题,取得较好成效,提出了对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搞好瓦斯抽放是实现高产高效矿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土城矿15采区首采煤层1538综采工作面采用w型通风,底板巷道穿层钻孔预抽、本煤层预抽配合留管抽放治理瓦斯的经验和方法。在实践中较好了解决突出煤层掘进和回采期间的问题,取得较好成效,提出了对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搞好瓦斯抽放是实现高产高效矿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在煤层回采过程中,煤层顶底板的岩性及其工程地质性质,直接影响着回采方法、回采效率和生产安全条件等。在煤田勘探完成后,只有对煤层顶底板的工程地质性质进行充分的研究,才能为矿井规划设计提供科学合理的顶板管理措施,选择恰当的采掘方法,从而减小由于措施不当和采掘方法的选择不当给煤矿生产和安全带的困难,避免因此造成人员伤亡或不应有的巨大经济损失风险。因此,在煤时勘探工程中,如何根据勘探资料,认真研究煤层顶底板的岩性、结构及其工程地质特征,正确进行顶底板类型的划分,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