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碘乙酸钠在油菜诱变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呼吸代谢EMP途径的抑制剂,碘乙酸钠,筛选出经EMS诱变处理的油菜幼胚培养苗的抗碘乙酸钠突变体。抗性系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不舔生明显高于对照,表明其HMP途径增强。对抗性系后代的多种生物学性状进行试验观察,结果表明:其产量和含油量分别比对照高27.6%和6.55%,并且其油份品质提高,耐菌核病能力增强,成熟期提早。我们认为抗性系的这些优良性状与HMP途径增强直接相关,并提出呼吸代谢EMP途  相似文献   

2.
明矾制硫酸钾和氧化铝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明矾进行了TG、DTA分析,选择了明矾焙烧制K2SO4与Al2O3的试验影响因素.用L27313正交表筛选出温度870℃、焙烧时间25h、粒径09mm的较优焙烧参数.经3次重复试验得K2SO4产品的纯度为99%,得率为9743%;Al2O3产品的纯度为9728%,得率为99%  相似文献   

3.
甜菜碱处理种子对小麦和玉米幼苗抗盐性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不同盐度下用不同浓度的甜菜碱溶液处理小麦和玉米种子,结果表明,小麦幼苗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地上部分和根部都比对照高,玉米幼苗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地上部分高于对照,根部低于对照;小麦和玉米叶片的质膜透性都明显减小.初步证明,用甜菜碱处理小麦和玉米种子与其幼苗的抗盐性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栽培番茄耐盐变异系的离体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细胞工程技术,首先在1.5%NaCl下进行筛选,然后在1.0%NaCl下长期继代及在无盐下和1.5%NaCl下反复的多步选择方法。经过7个月的连续筛选,分离得到耐盐性稳定的番茄耐盐变异细胞系。耐盐系在不同NaCl浓度下的生长情况表明,该耐盐系的耐盐性有了较大提高,接近于1.0%NaCl。耐盐系和对照中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明显差异,这与耐盐系具有较高耐盐性相对应。同时对游离脯氨酸在盐胁迫下积累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两个近似等位基因系小麦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发现小麦抗盐突变体在正常以及干旱胁迫与盐胁迫情况下,叶片游离脯氨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基偿抗盐的近似等位基因系。同时,这种差异是遗传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梨瘿螨的为害对梨叶片几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梨树叶片被梨瘿螨为害后,一些生理生化指标发生了变化,经光谱技术、化学方法和电物理方法测定,与健康叶片相比受害部位的叶绿素含量下降31.85%,可溶性糖含量下降24.61%,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上升34.14%,游离氨基酸含量上升29.95%,游离脯氨酸含量上升84.08%,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29.82%,膜透性增加86.74%,中度受害叶的螨瘿部位与病健部位相比叶绿素含量下降26.86%,可溶性糖含量下降22.79%,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上升30.26%,游离氨基酸含量上升22.81%,游离脯氨酸含量上升16.01%,膜透性增加45.54%,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15.87%,说明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和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游离脯氨酸的上升以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和组织细胞膜透性的增强都主要集中在受害部位。  相似文献   

7.
对已筛选出的小麦耐盐细胞系的耐盐稳定性进行有关生理、生化分析。结果表明:耐盐细胞系脯氨酸含量不仅稳定,而且高于对照;SOD活性在耐盐系增加,耐盐系对一定的盐浓度损伤DNA修复能力大于对照系,耐盐系RNA和蛋白质合成量分别是对照的5.4和4.5倍,并对小麦耐盐性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中合牌”生物菌肥(简称ZH-BBM)的pico.TagTM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该菌肥由17种常见氨基酸组成,其中脯氨酸含量最高,约占总氨基酸的29.33%,除色氨酸由于酸水解而被破坏未能检出外,共测出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42.33%.游离氨基酸由33种不同的氨基酸组成,其中含20种常见的氨基酸,占总游离氨基酸的37.15%,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游离氨基酸的43%.此外,还含有数种动植物生长所需的稀有氨基酸.该研究项目为国内外首创,对阐明“中合牌”生物菌肥的有效成分及其对农业生态环境作用的分子机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Na2SeO3对稻苗生长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水稻为材料根施系列浓度的Na2SeO3,试验对稻苗生长以及对苗中GSHPx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Na2SeO3(005~10mg/L)能促进稻苗生长,最适浓度为05mg/L;高浓度(≥20mg/L)则对稻苗产生毒害.稻苗GSHPx活性高度依赖于Se的存在,揭示出该酶可能是一种依赖于Na2SeO3的诱导酶.GSHPx能有效地抵抗稻苗的Se中度中毒,其酶活较对照提高958%;对于严重Se中毒的稻苗有一定的抵抗作用,其酶活较对照提高692%.  相似文献   

10.
大麦黄花叶病抗性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抗性的大麦品种(系)被黄花叶病毒侵染后,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的含量有规律地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感病后,大麦叶片内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感病品种下降幅度大于抗性品种,而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抗性品种增加的幅度比幅度比感病品种大,同时发现,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的含量与病情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以骨胶为原料,进行酸水解,用亚硝酸钠氧化,732阳离子交换树脂层析分离提取L-羟脯氨酸和L-脯氨酸。得到纯的L-羟脯氨酸和L-脯氨酸均在(7.1~7.2)%左右,产品质量均达到出口标准。  相似文献   

12.
测定结果,在减数分裂期三系花药内游离脯氨酸含量都很少,相差无几,而到了单核期三系花药内游离脯氨酸含量差异较大,其含量保持系是不育系的13.5倍,恢复系是不育系的11倍。从减数分裂期进展到单核期花药内游离脯氨酸的含量,不育系减少了50%,而保持系和恢复系分别增加了12.5倍和6.33倍,此表明花药内脯氨酸是在减数分裂之后从四分体期开始随着花粉粒的充实、长大而迅速增加积累的。脯氨酸能为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伸长提供氮源和能源,在花粉萌发过程中脯氨酸被直接用于蛋白质合成,而且脯氨酸很容易转化为同族的其它氨基酸,氨基酸又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所以缺少脯氨酸必引起蛋白质合成受阻,从而进一步影响花粉粒的成长发育等生理活动,并影响其育性。因此,我们认为,高粱花药败育是在减数分裂后花粉形成过程中发生异常而形成了干瘪无花粉粒的花药导致败育的。不育系中的脯氨酸含量的减少也是在此时期发生的,并且花药的败育和脯氨酸含量的减少是同步进行的。因此,脯氨酸的含量与花药的败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用经返地卫星搭载诱变处理豆科牧草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干种子种植后长出的花序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以L-乙硫氨酸为筛选剂,通过多步正筛选途径获得了苜蓿乙硫氨酸抗性细胞系ME^rB.ME^rB在脱离选择压9个月后,其对L-乙硫氨酸的抗性I50(生长量半抑制时的L-乙硫氨酸浓度)比野生型高14.2倍,表明抗性系抗笥表达稳定。抗性系还表现出对DL-甲硫氨酸的交叉抗性和对于冬氨酸  相似文献   

14.
对抗HYP和抗盐的葡萄变异细胞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抗HYP变异细胞的脯氨酸含量是抗盐变异系的2.86倍。在盐胁迫下,抗HYP变异系吸收的K^+和Na^+含量高于抗盐变异系,但二者的K^+/Na^+比值相近。实验表明在筛选葡萄抗逆变异系过程中,以HYP作为选择压力更为适合。  相似文献   

15.
在不同干旱时期对盆栽“新红星”苹果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淀粉酶活性及游离脯氨酸、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还原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初期,SOD和POD活性及叶绿素含量升高,以后又逐渐下降,SOD比POD对干旱的反应灵敏;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随干旱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淀粉酶活性和还原糖含量在干旱初期增加较多,以后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6.
在50、100和200mmol/l下,研究了NaCI、Na2SO4和Na2CO3对小麦高生长、生物量生长、脯氨酸及Na+,K+含量的影响。NaCI处理使高度下降8.8%~35.4%、而Na2SO4和Na2CO3分别为8.8%~77.9%和53.1%~100.0%。NaCI处理使鲜重和干重分别降低14.3%~42.9%和6.1%~36.7%,而Na2SO4处理分别为14.3%~64.3%和7.2%~58.9%,Na2CO3处理分别为50.0%~74.1%和48.3%~72.8%。在NaCI、Na2SO4和Na2CO3处理下,脯氨酸含量分别增加0.0%~66.7%、0.0%~33.3%和66.7%~100.0%。Na+/K+分别提高2.5~11.9、3.6~114.1和35.1~156.6倍。结果表明:Na2CO3的胁迫比Na2SO4强,而Na2SO4的胁迫影响又比NaCl强  相似文献   

17.
在不同盐度下用不同浓度的甜菜碱溶液处理小麦和玉米种子,结果表明,小麦幼苗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地上剖和根部都比对照高,玉米幼苗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地下部分离对于照,根据部低对照;  相似文献   

18.
通过测定杨树溃疡病毒素粗提物处理的6种杨树枝务的叶片电导率、脯氨酸含量、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研究了毒素的致病性及不同杨树品种的抗病性.结果表明:叶片电导率越大,杨树的抗性越差;叶片脯氨酸含量越多,杨树抗性越强;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越强,杨树抗性越好.这4个指标均能很好的反映杨树不同品种对溃疡菌的抗病性.这表明,用溃疡菌毒素筛选抗溃疡病杨树品种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NaCI,Na2SO4和Na2CO3对小麦生长,脯氨酸及NA^+,k^+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50、100和200mmol/1下,研究了NaCI、NaSO4和Na2CO3对小麦高生长,生物量生长,脯氨酸及Na^+,k^+含量的影响。NaCI 处理使高度下降8.8%-35.4%、而Na2SO4和Na2CO3分别为8.8%-77.9%和53.1%-100.0%。结果表明:Na2CO3r elw rpd xx Ndisplay status  相似文献   

20.
利用HPLC和高速氨基酸分析仪测定红芪各种愈伤组织中黄芪甲甙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黄芪甲甙含量以分化愈伤组织为最高,是未分化愈伤组织的12 .5 倍,而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化愈伤组织与未分化愈伤组织相比较表明:脯氨酸、胱氨酸、精氨酸和谷氨酸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其中尤以脯氨酸、胱氨酸的降低幅度较大.由此推测这4 种氨基酸可能是次生代谢产生黄芪的前体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