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况,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方便抽样2015年8月至2016年1月期间10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量表测定患者疾病不确定及相关疾病信息,数据结果录入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不确定感的总分为97.16±13.58,各维度分数由高到低依次为不明确维度42.77±8.70,信息缺乏维度21.33±4.37,复杂性维度18.60±5.73,不可预测维度14.46±3.32;40-55年龄段的患者复杂性维度得分较高,与其他年龄段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X2=9.343,p=0.025);病程≤1年的患者信息缺乏性维度得分最高,与其他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F=8.269,p=0.041);服药种类≤1种及≥4种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复杂性维度得分高于其他患者(X2=7.955,p=0.019;X2=7.422,p=0.024)。结论:SLE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且随病程延长而得分降低;人口学因素中,年龄是影响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主要因素;用药情况影响狼疮患者对疾病不确定感的感知;加强疾病健康教育、多渠道的信息支持,并以病程短(初发病例)、年龄40-45岁、服药数量较多的患者为重点,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健康教育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在风湿科门诊抽取系统性红斑狼疮确诊患者6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接受由研究者提供的与疾病和康复相关的系统的健康教育,对照组只接受护士提供的健康指导。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对两组患者于入院前、入院后2周、出院后1个月进行疾病不确定感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疾病不确定感均比入院前明显下降(P<0.05),其下降幅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提供系统的健康教育,能显著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生活质量状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住院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生活质量量表进行测评。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103.79±11.37)分;生活质量状况评分:社会功能(39.24±12.27)分,生理职能(41.67±28.35)分,情感职能(43.36±19.23)分,精神健康(47.21±21.52)分,活力(57.36±18.28)分,总体健康(61.23±15.21)分,生理功能(63.32±16.57)分,身体疼痛(66.29±17.26)分;疾病不确定感总体水平与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呈负相关。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存在较高水平的疾病不确定感,与生活质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应加强临床护理及健康教育,开展科学随访,以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4.
郎维雅  陈升鑫   《护理与康复》2018,17(12):7-10+14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照顾者疾病不确定感对其照顾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与照顾能力量表对7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照顾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照顾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为(78.20±8.31)分;照顾能力得分为(16.81±2.89)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疾病不确定感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与照顾者照顾能力总分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疾病不确定感、患儿年龄、付费方式,照顾者年龄、总照顾时间及每天照顾时间是照顾者照顾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照顾者疾病不确定感可预测其照顾能力,护理人员可从疾病不确定感为切入点提高照顾者的照顾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分析克罗恩病(CD)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评估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对40例C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CD病患者存在较高水平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为(91.62±15.114)分,家庭经济条件和病程为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t分别为-2.481,-2.476;P <0.05).结论 CD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普遍较高,主要来源于不明确疾病的症状和不可预测疾病的过程和预后,并与经济条件和病程因素相关;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针对性地提供患者信息支持,从而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6.
张晖  王瑞霞  王爱田  师静  张慧贤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5):1141-1142,1158
目的调查分析肝硬化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一般资料问卷、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中文版)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05例肝硬化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肝硬化患者存在较高水平的疾病不确定感,且文化程度影响其疾病不确定感(P〈0.05);肝硬化患者社会支持明显低于常模组(P〈0.05);肝硬化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普遍较高,且与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等因素密切相关;护士应关注并了解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通过针对性地提供相关信息、充分利用可获得的社会资源等提高患者对疾病的应对能力和社会适应力,从而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ishel Uncertaintyin Illness Scale for Adults,MUIS—A)对广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为(86.72±13.92)分,处于中等水平,其中不明确性得分最高为(34.77±4.24)分,其次为复杂性(21.04±5.66)分,不可预测性得分最低为(15.65±2.59)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个人收入水平、自觉疾病严重程度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存在差异(P〈0.05)。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进入疾病不确定感回归方程的有文化程度、收入水平、自觉疾病严重程度。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主要影响因素是文化程度、个人收入水平和自觉疾病严重程度。临床护理工作者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帮助患者降低或更好地应对疾病不确定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前列腺穿刺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现状,并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 便利抽样选取杭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50例接受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疾病不确定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前列腺穿刺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70.65±8.01)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指数、家庭所在地、患病以来睡...  相似文献   

9.
杨鸿芳  赵静  张瑞丽 《护理研究》2012,26(8):699-700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河北省5所三级甲等医院随机抽取122例血液透析病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家庭支持量表。[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经济状况和透析次数、住院次数影响疾病不确定感,家庭支持与疾病不确定感呈负相关。[结论]通过加大疾病信息宣传力度、加强与病人沟通和帮助病人获得更多的家庭支持,可有效降低病人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10.
肺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住院确诊的280例肺癌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进行测评.结果 肺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总分平均为(105.15±12.66)分;不同职业、吸烟状况、本人是否知晓身患肺癌、自觉疾病不适程度、治疗方式、家人及他人支持程度、宗教信仰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宗教信仰对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有影响.结论 肺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较高,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11.
曾秀娟  张思敏 《全科护理》2021,19(8):1133-1136
目的:调查复发性淋巴瘤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对70例复发淋巴瘤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复发性淋巴瘤病人的疾病不确定感得分(75.10±11.38)分,其中94.3%的病人处于中、高等水平.结论:大部分复发淋巴瘤病人存在中、高等水平的疾病不确定感,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护士应根据其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改善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合并耳鸣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影响因素与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合并耳鸣患者110例,以随机抽查与调查问卷的形式,对110例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10例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评分(86.58±10.47)分。文化程度、听力受损程度与耳鸣主观分级是影响突发性耳聋合并耳鸣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高度关注患者不确定感现状,针对其文化程度、听力受损程度与耳鸣主观分级等独立影响因素采取有的放矢的措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邓露  李乐之 《现代护理》2007,13(2):371-372
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高。据WHO统计,全世界每年癌症新发病例由2000年的1000万人将增加到2020年的1500万人,而发展中国家将占60%。癌症已成为我国继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威胁人民生命的第二类疾病。癌症的诊断也许是明确的,但由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和对当前医疗水平的不了解,不能够预测疾病的发展过程和预后,加上随之而来的各种复杂的治疗,以上这些不确定因素往往使得患者无所适从,有可能导致他们缺乏确定与疾病相关事物的能力,即疾病不确定感。疾病不确定感是患者疾病经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显著影响患者的心理调节和适应能力甚至疾病的结局,增加患者在患病过程中的压力,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14.
千永日  姜哲  崔敬爱 《全科护理》2011,9(31):2821-2823
[目的]了解慢性病病人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及其相关因素,探讨降低病人家属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的护理对策。[方法]应用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149名慢性病病人的家属进行慢性病病人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及其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病人家属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96.75分±13.90分,应对方式得分为33.08分±9.19分;年龄较高者应对方式得分较高,文化程度较高者积极应对方式得分较高,无职业者消极应对方式得分较高(P均<0.05);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复杂性维度得分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均<0.05);复杂性、信息缺乏性维度与消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慢性病病人家属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较高,运用积极应对方式比消极应对方式多;应对慢性病病人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教育、护理技能培训和心理指导,减少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帮助建立有效应对方式,改善其心理状况和精神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9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对患者一般资料、疾病不确定感进行调查。根据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FM)评分结果,将出现疾病不确定感的患者纳入发生组,未出现疾病不确定感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基础资料,分析突发性耳聋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结果 9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中56例(58.33%)出现疾病不确定感;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月收入、耳鸣主观分级、对睡眠造成影响、接受自身病情的突发性耳聋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月收入<3000元、耳鸣主观分级≥3级、对睡眠造成影响、无法接受自身病情是突发性耳聋患者发生疾病不确定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 突发性耳聋患者具有较高的疾病不确定感,月收入<3000元、耳鸣主观分级≥3级、对睡眠造成影响、无法接受自身病情是其独立影响因素,临床需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潘淑慧  王飞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4):2265-2267
目的调查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患者围手术期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一般资料问卷、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中文版)在术前1d、手术当天及术后3d对97例冠状动脉介入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冠状动脉介入患者存在较高水平的疾病不确定感;患者介入史、与冠状动脉介入术手术结果有关的因素(是否放置支架、支架数)、以及性别、病程、文化程度是疾病不确定感的重要影响因素,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较高,护士应改进常规护理工作,根据患者特点给予个性化信息支持,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未成年的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中文版儿童、青少年疾病不确定感量表(the uncertainty scale for kids,USK)和基线资料调查问卷对112例7~18岁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112例未成年的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总分平均为(45.16±6.67)分;未成年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受其年龄、性格、病程、治疗方式、目前疾病状况、是否因病休学、住院次数、家庭月收入以及父母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的影响;目前疾病状况、家庭月收入、是否因病休学以及父母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是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未成年的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患者普遍存在疾病不确定感,日常医疗与护理中应加强该方面的工作,尤其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士应重视疾病不确定感对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响,尽早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降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减轻其心理压力,进一步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前癌症仍是全球人类主要的致死原因,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1 100万,全球癌症发病总体呈上升趋势[1]。发病率较高的癌症为肺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等,病死率较高的癌症为肺癌、胃癌和肝癌等。中国每年的新发癌症病例超过220万,占全球的。男性最常发生的癌症类型为肺癌、胃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乳腺癌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ishel'sUncertainty in Illness Scale,MUIS)、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对85名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乳腺癌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体得分48~97分,平均(73.72±13.90)分.疾病不确定感17.65%的患者处于高水平,63.53%处于中等水平;文化程度、疾病分期以及是否合并其他疾病是影响乳腺癌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主要因素.结论:乳腺癌化疗患者普遍存在疾病不确定感,护士应充分重视疾病不确定感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影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息者疾病不确定感,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慢性肾脏病(CKD)住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及自编个人资料和影响因素问卷,对11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6份,回收有效率为96.4%.106例CKD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55~117分,平均(86.73±15.35)分,75例患者得分为78 ~120分,属于中度疾病不确定感.疾病不确定感各维度得分:不明确性(39.05±8.20)分,不一致性(18.42±4.61)分,复杂性(13.64±3.97)分,不可测性(15.61±4.46)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婚姻状况、人均收入、支付方式、症状个数、发病性质、CKD分期及有无宗教信仰、疲乏、泡沫尿、水肿症状的CKD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程、获取知识途径个数及是否有夜尿增多、肉眼血尿症状的CKD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KD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症状、信息和病程为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