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肺炎。流行病学分析[1-2]显示,新冠肺炎患者一半患有慢性基础疾病,主要是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且75%的死亡病例中均合并上述基础疾病。据研究[3]报道,41例新冠肺炎患者中,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占20%。当糖尿病患者处于感染应激状态时,会导致胰岛素分泌功  相似文献   

2.
2019年12月31日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首次公布一组原因不明的肺炎病例[1],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暂命名为2019-nCoV[2],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实施甲类传染病的防控管理[3].1月底,军队和各省医护人员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投入到抗击新冠、保卫武汉的战役中.截至2月29日,国家派出的医疗力量已达4.2万人,其中护士2.86万人,占医疗队总数的68%,在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4].针刺伤是指由注射针、穿刺针、缝合针、手术刀、剪刀等医疗锐器引起的皮肤损伤,可导致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性危害[5-6].截至2020年2月11日,共有3 019名医护人员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其中确诊病例1 716名[7],本次疫情期间,尤其是早期出现了较多的医务人员感染,并导致多例医务人员死亡,已引起广泛关注,加强疫情期间医务人员防护,切实保障医务人员健康安全至关重要[8].本文就新冠肺炎病房一线护理人员发生的3例针刺伤事件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王影杰 《当代护士》2021,28(10):140-141
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公告,将新冠肺炎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1].新冠肺炎传染源主要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2].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异位妊娠,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休克,如不及时手术治疗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某院2020年2月4日收治一名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异位妊娠患者,即刻行手术治疗.手术室在接到通知后按照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疑似新冠肺炎患者紧急手术管理要求进行全面的准备与配合,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疫情在湖北武汉暴发。有文献报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中,危重症患者的病死率较高,其中60岁以上患者占多数,且存在合并症者死亡率更高[1]。新冠肺炎死亡患者肺部病理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改变[2]。  相似文献   

5.
熊丹  张晴  邹宗颖  李珊 《当代护士》2021,28(2):169-171
2019年底我国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新冠肺炎常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四肢乏力、干咳等症状[1-2] ,严重症状包含呼吸困难、意识障碍[3] ,严重并发症包含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甚至死亡等[4].  相似文献   

6.
2019年末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在武汉感染流行[1-2]。人群对新型冠状病毒普遍易感,部分病例发生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甚至引起死亡[2-3]。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建议,对于常规治疗无效的危重型患者可采用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作为挽救性治疗[3]。  相似文献   

7.
詹贝贝 《当代护士》2021,28(5):139-14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的暴发,危及的不仅是患者的身体健康,更涉及患者的心理行为[2].新冠肺炎疫情迅速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 ,势必对新冠肺炎抑郁症患者造成新的心理冲击,抑郁症患者面对新冠肺炎的逆境,创伤心理弹性水平降低[4].  相似文献   

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于2019年12月底在我国湖北省武汉市出现[1]。目前全国已确诊77658例,其中不乏合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根据中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2],COVID-19合并STEMI、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时,多表现为重症COVID-19。近期国外一项研究对41例COVID-19进行分析,约12%的COVID-19患者存在心肌损伤[3]。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简称新冠疫苗)对接种后感染Delta变异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人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观察2021年7月20日—8月27日在本院隔离病区住院的接种过新冠疫苗(接种1针或2针)的47例新冠肺炎成年患者的病例资料以及血新型冠状病毒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  相似文献   

10.
正导致2019年年底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成为目前已知的第七种可以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1]。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的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此外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中也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2]。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新冠肺炎)是一种新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以侵犯呼吸道,尤其肺脏为主,也侵犯其他一些脏器系统,包括心脏、胃肠道、肾脏、淋巴组织、血液等[1].肺康复是改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并促使其长期促进健康的行为[2-3].肺...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是一种直径为60~140 nm 的β属冠状病毒,病毒颗粒有包膜,呈圆形、椭圆形,以呼吸道飞沫、密切接触和气溶胶为主要传播途径[1-2].由其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乏力等呼吸道感染症状,严重时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马尔尼菲篮状菌属于青霉菌属,易感于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功能抑制的患者,多发于艾滋病患者,并发于其他疾病较少,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后其临床表现与COVID-19 大致相同且起病隐匿,误诊率高,病死率高[3-4].本文就 2020 年 2 月本院收治的 1 例危重症COVID-19 患者合并感染马尔尼菲篮状菌的检验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道.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感染该病毒的患者会出现发热、全身乏力、干咳、呼吸困难等症状。该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本文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院呼吸科的医护人员培训和防护、入院患者排查以及消毒等防护工作进行总结论述,以期为防疫提供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新冠肺炎临床特点,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诊确诊的9例(包括1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群特点、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与治疗、转归等.结果 9例新冠肺炎患者均有武汉接触史,9例患者中合并高血压1例,脂肪肝3例,合并糖尿病、肝囊肿、胆囊结石、肝硬化各1例.8例新型...  相似文献   

15.
急性肺损伤(ALI)是指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功能障碍[1].急性肺损伤常并发于全身感染、创伤、肺炎、休克、大量输血、误吸及急性胰腺炎.严重烧伤后患者在病程中伴随着严重感染及可能发生烧伤后休克、连续的手术创伤、大量输血或合并吸入性损伤,这些高危因素极可能并发急性肺损伤[2-3].本科对严重烧伤并发急性肺损伤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和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经被宣布为世界大流行疫病,成为世界关注的公共卫生事件。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正处于决胜时刻,这场波及全球的抗疫情战役刚刚打响~([1-3]),根据目前已知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可能存在的气溶胶和粪-口传播,人群普遍易感[4-6],因此接诊新冠肺炎患者内镜诊疗中感染防控非常重要。不仅已经确诊的新冠肺炎患  相似文献   

17.
2019年12月在湖北省武汉市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毒传播性极强,迅速蔓延中国乃至全球,对人类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合并基础疾病患者易重症化,对患者抗病毒诊疗过程中,易增加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本文通过制定《新冠患者多重耐药菌管理制度》,落实新冠肺炎合并多重耐药菌患者集束化防控措施,明确防控流程及评价标准,以期为疫情期间降低新冠肺炎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妊娠期糖尿病(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一种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者仅有潜在的糖耐量异常,直到妊娠期间才首次出现的代谢性疾病[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冠状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期表现为发热、干咳、乏力等类似流感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代谢性酸中毒、脓毒性休克等并发症[2].由于孕妇在妊娠期间身心处于应激状态,合并病毒感染时,更易进展为重症,出现不良结局[3-4].目前国内外尚缺乏特效的预防或治疗COVID-19的药物.因护理难度高、涉及范围广,GDM合并COVID-19患者的护理鲜有报道.2020年1月,我院收治1例GDM合并COVID-19患者,经多学科团队合作、综合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良好的结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12月以来,全世界陆续发现了多例不明原因的肺炎患者,从患者下呼吸道分离出来的冠状病毒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命名其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其传播途径主要是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1-2]。由于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累及患者广,传播速度快,武汉成为重灾区,需要大量的医疗资源,全国各地纷纷派出医疗队支援武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作为浙江省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三甲定点医院,积累了丰  相似文献   

20.
周子涵  崔炜 《临床荟萃》2022,37(10):869-888
心血管疾病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最为常见的合并症,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间降压、降脂、抗血小板、抗凝、降糖及抗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系统常用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形成统一明确的认识,相关指南也有待进一步完善。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病例数量的增加和第二波感染的发生,更好地了解这些药物对新冠肺炎患者的影响是当务之急。本文旨在总结心血管系统常用药物对新冠肺炎感染风险以及不良预后的关联,并对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新冠肺炎患者用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