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抛丸是涂装前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抛丸后工件上常有残留弹丸而造成不良影响。本文分析了抛丸处理后工件上残余弹丸形成的原因,讨论了残余弹丸对涂装质量及后续产品造成的危害,提出了避免或减少残余弹丸的措施以及不同位置残余弹丸的清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晁兵  陆东方 《中国涂料》2008,23(3):43-45
介绍了粉末涂料涂装抛丸前处理的优点、工艺情况,针对实际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设备的设计、磨料的选择、工件抛丸输送速度的调节以及粉末涂装工艺的控制提出了具体控制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粉末涂层的装饰及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涂装》2009,(3):30-32
与酸洗除锈工艺相比,抛丸除锈工艺具有无氢脆、不发生过蚀、提高材料疲劳强度、没有刺鼻性气味、不伤害皮肤、没有酸污染等优点。但抛丸除锈使工件表面粗糙度大大增加,造成电泳漆膜在烘干流平时微观边缘漆膜厚度偏薄,可能会影响漆膜的耐腐蚀性能。为此,对车架用热轧钢板抛丸,做成不同粗糙度的试板后进行电泳涂装,并与酸洗除锈后电泳涂装的试板做漆膜的耐盐雾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4.
经验技巧     
《中国涂装》2007,(6):45-46
解决涂装前处理缺陷应遵循的原则及判定方法;抛丸清理机的安装及使用技巧;影响颜料遮盖力强弱的多种因素;如何避免喷塑工件掉塑?。  相似文献   

5.
李敏风 《上海涂料》2001,39(4):28-31
介绍了集装箱制造中钢板的预处理工艺,包括抛丸的工作原理、工件要求;车间底漆的特点和作用,喷涂的工艺条件,烘干时的温度控制。文章还提到了预处理工艺的质量要求与检测办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结构件涂装生产工艺中存在的喷漆质量问题,对抛丸、喷漆输送一体化涂装线使用的吊具进行了改进。采用圆形钢管作为工件吊具,避免吊具存在水平面,消除了弹丸残余的可能性。应用表明,新的吊具结构能够满足涂装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钢结构新粉末涂层体系的组成、试验技术路线、研究内容和试验方法。对比了抛丸前工件表面采用不同的磨料形成的工件表面状态及不同磨料对腐蚀防护的影响;对钢板表面清洁度、烘干时间、涂层体系组合等进行了测试,最终发现磨料采用钢丝切丸,粉末涂层体系采用环氧 /环氧富锌底粉 +聚酯面粉体系,可达到业主方对高性能涂料的技术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8.
0引言起重机部件进行涂装的工艺流程一般为:除油、屏蔽→抛丸→丸料清理→喷淋清洗→水分烘干→涂装。大臂作为起重机的五大件之一,对于表面处理及涂装质量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由于大臂筒体设计极为复杂,存在很多的半封闭设计,致使工件经过喷淋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随车起重机表面质量,涂装前处理采用抛丸清理与化学处理相结合的工艺,彻底去除工件表面锈蚀和油污,并形成一层致密的磷化膜;涂层采用底面合一漆"湿碰湿"涂装工艺,节省投资和运行成本。应用情况表明:生产线工艺流程合理,设备布置紧凑,先进实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推土机发动机罩抛丸处理后残留弹丸的危害,并从工件结构方面说明了残留原因。针对在底护板装配过程中残留弹丸进入螺纹孔并造成螺栓卡死或断裂的问题提出了3种解决思路。通过分析实际情况,选择在螺纹孔上点焊堵板以防弹丸进入的方案并进行了工艺试验。在此基础上应用到生产中,最终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