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7 毫秒
1.
电镀废水中存在大量的重金属离子会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以钢铁冶炼矿渣作为原材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低结晶度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呈现球形状,其粒径主要分布在约60 nm。纳米羟基磷灰石对铁离子、铜离子、锌离子和镍离子等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并且金属离子浓度随着电镀废水pH值的增大而减少。当电镀废水的pH值为9.0~11.0时,纳米羟基磷灰石处理过的电镀废水能够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  相似文献   

2.
将颗粒状活性炭作为三维电极的粒子,采用三维电极法去除配位电镀废水中的镍离子和铜离子。考察了pH值、电流、极板间距、炭水比(粒子电极活性炭与处理水量的体积比)对镍离子和铜离子去除率的影响。在设定的范围内,镍离子和铜离子的去除率随pH值的升高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随电流和炭水比的增大而升高,随极板间距的增大而降低。当废水中镍离子和铜离子的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82.309 3mg/L和52.761 5mg/L、活性炭的体积为1 000mL、处理时间为2.0h时,最佳的处理工艺条件为:pH值4、电流0.6A,极板间距20cm,炭水比10∶9。此时,镍离子和铜离子的去除率分别为83.40%和86.20%。出水经过混凝沉淀后,镍离子和铜离子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87%和99.68%,在出水中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107 2mg/L和0.169 3mg/L,出水水质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中表2的排放限值。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以铝板作为电极板,采用电絮凝法处理含铬、镍及铜电镀废水。研究了电流密度、处理时间、电极板间距和p H等因素对铬、镍及铜离子去除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流密度控制在5 A/dm2,极板间距为2.0~2.5 cm,电解时间控制在30 min,p H在6~9范围内,能达到较理想的去除效果。当采用电絮凝-活性炭纤维吸附法处理混合电镀废水,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达到99.97%以上。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电镀行业蓬勃发展,每年平均废水总排放量占工业废水总排放量的20%左右,电镀废水中主要含有铬、镍、铜、锌等重金属污染物.膜分离技术具备分离精度高、出水水质好,无二次污染、工艺简单等特点,能够高效处理电镀废水并回收其中有价值的金属离子,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因此在电镀废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针对电镀废水中的铬、镍、...  相似文献   

5.
高压脉冲电絮凝+加载磁絮凝工艺处理电镀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峰  姜素华  涂云鹏 《广州化工》2013,41(8):149-150
电镀废水中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物和多种形态的重金属离子,一般化学法处理成本高,且不能稳定达标。脉冲电絮凝针对电镀废水重金属破络以及去除COD方面发挥独特的优势,结合后续加载磁絮凝技术,整体工艺占地面积小,COD和重金属的处理效率高。对于车间镀锌、铬、铜等产品排放的综合废水处理有显著的效果,通过本工程应用,出水水质各项指标均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2要求,COD去除率70%以上,六价铬离子、锌离子、铜离子去除率均在99%以上。  相似文献   

6.
电镀工业园区废水生物与化学两级处理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前  包樱 《工业水处理》2008,28(5):48-51
探讨了用环境生物技术与化学絮凝沉淀组合的工艺处理电镀园区两种电镀废水.试验结果表明:综合废水中的铜、铬、镍、锌、氰根的总去除率分别为99.9%、100%、99.9%、100%、49.5%(出水中除氰根为1.05 ms/L以外,其他重金属质量浓度都在0.1 mg/L以下);酸性含氰废水中的铜、铬、镍、锌、氰根的总去除率分别为99.8%、100%、98.1%、100%、84.0%(出水中镍、铜、氰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2、0.03、0.5 ms/L,铬和锌未检出);两种废水处理成本分别为4.39、4.46元/t.用该组合工艺处理综合电镀废水和含氰废水,既降低了处理成本,又使电镀园区废水能够达到新的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以特殊的化学物理手段开发研制了一种新型功能化离子交换材料镍离子记忆交换树脂.实验证明,镍离子记忆交换树脂对镍离子具有高效选择性,在实际电镀废水处理中,表现出了较高的镍去除率,可以较好地实现废水回用和重金属废物资源化.  相似文献   

8.
含铜/铬电镀废水的处理与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镀废水中含有铬铜锌镍等金属离子,其中铬存在的形式有C r(Ⅲ)和C r(Ⅵ)两种,C r(Ⅵ)的毒性最大。本文介绍了以N a2CO3为沉淀剂,去除电镀废水中除C r(Ⅵ)以外的金属离子,在碱性条件下将滤渣用双氧水氧化,将C r(Ⅲ)氧化为C r(Ⅵ),向滤液中加入硝酸铅沉淀C r(Ⅵ)离子,再以N aOH为沉淀剂去除电镀废液中铜镍锌三种金属离子,使净化后的电镀废液达到GB8978-1996中一级排放标准,从而进行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铜镍模拟电镀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硫化钡法对其进行处理,以单因素实验方法考察了各个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后铜离子的去除率达到了99.88%,同时镍离子的损失率仅为6.77%,因此该方法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0.
Fenton-铁氧体法联合工艺处理络合电镀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Fenton-铁氧体法联合工艺处理含铜、镍的络合电镀废水。探讨了Fenton法破络反应初始pH、初始H2O2质量浓度,Fe2+与H2O2的质量比和反应温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研究了铁氧体法处理时pH、反应温度、Fe与金属离子的质量比和曝气速率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pH=3、初始H2O2质量浓度为3.33g/L、m(Fe2+)/m(H2O2)=0.1、温度25°C的最优Fenton氧化条件下,对废水进行Fenton氧化处理60min,COD去除率高达73.4%。铁氧体法处理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沉淀pH=11,曝气流量25mL/min,Fe与废水中金属离子的质量比为10,反应温度50°C,曝气接触时间60min。在此条件下废水中镍离子和铜离子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94%和99.81%,均达标排放。另外,沉淀污泥的构相分析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得沉淀物含铁氧体NiFe2O4、Fe3O4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