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MBPS)与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的关系。方法 20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行动态血压监测和颈动脉-股动脉PWV测定,依据MBPS值分为MBPS组和NMBPS组,分析比较2组24h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平均脉压差、平均动脉压及不同PWV值患者动态血压指标以及PWV异常发生率。结果 MBPS组平均收缩压、平均脉压差、平均动脉压、MBPS值较NMBPS组增高(P<0.05);PWV快速组患者平均收缩压、平均脉压差、平均动脉压、MBPS值高于PWV正常组;MBPS组PWV发生率(66.7%)高于NMBPS组(41.1%)(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MBPS值与PWV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超声射频信号血管分析技术对正常妊娠妇女颈动脉的弹性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并与育龄妇女进行对比,观察正常妊娠妇女颈动脉血管功能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妊娠合并症血管功能提供依据.方法 正常不同孕周妊娠妇女77例,年龄匹配正常育龄妇女30例,应用百胜公司彩色多普勒彩色诊断仪Mylab70XV,探头型号LA523,分别启用血管内-中膜分析技术(QIMT)和血管硬度定量分析技术(QAS)分析颈动脉结构及僵硬度.结果 (1)正常妊娠妇女颈总动脉最大及最小血流速度、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扩张系数(DC)、膨胀系数(CC)、动脉压增强指数(AIx)均显著低于育龄组(P<0.01);硬度指数(α、β)、脉搏波传播速度(PWV)、收缩压(SP)、平均动脉压(MAP)、等容收缩期到射血期转折点压力(PT1)及动脉增强压(AP)均显著高于育龄组(P<0.01).(2)随孕周增加,正常妊娠妇女颈总动脉最大及最小血流速度、SP、MAP、PT1、PWV逐渐升高(P<0.05)和RI逐渐降低(P<0.05).结论 与育龄妇女相比,正常妊娠妇女颈动脉弹性减低而硬度显著增高.随孕周增加,正常妊娠妇女血管硬度显著升高,内中膜厚度(IMT)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动脉弹性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对205例健康人员和195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脉压和脉搏波速度(PWV)检测.结果 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脉压、PW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脉压与PWV密切相关,脉压与PWV不仅为动脉血管损伤的预测指标,而且可预测动脉功能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4.
用二维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不同年龄100例正常人和100例高血压病人的左室舒张功能。结果提示:正常人二尖瓣多普勒血流速度各参数随年龄增长而改变,峰值速度E随年龄增长而减低,峰值速度A和A/E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快速充盈速度随年龄增长而减慢,说明正常人左室快速充盈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高血压病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各参数中,以A/E升高,峰值速度A的增加最为敏感,其次为舒张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下肢束带法实现对健康成年人脑动脉自动调节功能的无创、定量测定,并初步探讨此方法的临床实用性。方法选择72例由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颈部双功能超声排除颅内、外血管病变的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放松双股束带后10s内平均动脉压和双侧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的变化,通过比较二者对时间的变化率,得出健康成年人的脑动脉自动调节指数(ARI)。结果健康受试者在放松双股束带后的双侧MCA血流速度在短暂下降后,迅速回升至基线水平,同步血压记录也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上升速率明显慢于MCA血流速度。利用TCD8软件分析得出健康成年人的ARI值为5.25±1.39。ARI与受试者年龄、平均动脉压之间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利用TCD测定MCA流速、无创记录血压,可以便捷、定量的评价脑动脉的自动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隐性高血压(MH)患者中心动脉压(CAP)及增强指数(AI)与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相关性,为完善老年MH患者的诊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健康体检人群170例,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将其分为高血压组55例、MH组50例、对照组(血压正常)65例。观察比较三组受检者一般资料、动态血压及偶测血压情况、颈-桡动脉PWV与CAP参数。结果 MH组饮酒、吸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空腹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H组偶测舒张压与收缩压高于高血压组(P<0.05)。MH组颈-桡动脉PWV、AI、血压第一峰值与最小血压差(P1 Height)、增强压、收缩末压(CESP)、平均舒张压(CMDP)、平均收缩压(CMSP)、脉压(CPP)、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颈-桡动脉PWV与LDL-C、CPP与SBP、体质量指数、TC、年龄、空腹血糖、DBP、P1 Height、CESP、AI及增强压呈正相关(P<0.05)。LDL-C、CPP及SBP为颈-桡动脉PWV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老年MH患者CAP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PWV明显升高。LDL-C、CPP及SBP增高为颈-桡动脉PWV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动态脉压(pulse pressure,PP)、脉压指数(pulse pressure index,PPI)与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的关系。方法:对2013年1月—12月入选的1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PWV检测。测量并计算24 h收缩压(24 h SBP)、24 h舒张压(24 h DBP)、PP及PWV。结果:根据PWV,将198例患者分为:动脉僵硬度正常组(PWV20%预测值)、轻度动脉硬化组(20%预测值≤PWV30%预测值)、中度动脉硬化组(30%预测值≤PWV50%预测值)及重度动脉硬化组(PWV≥50%预测值)。4组患者的PP、PPI有明显差异(P0.05);随着动脉硬化程度加重,动态脉压(PP)、脉压指数(PPI)增大。结论:PP、PPI可反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硬化情况。动态血压检测获得的PP、PPI对于临床高血压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4147-4148
探讨奥曲肽、普萘洛尔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机体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54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者。随机将其分为单用组和联合组各77例。单用组患者予以单用奥曲肽治疗,联合组患者予以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效果、门静脉血流量、门静脉血流速度、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等。结果联合组患者止血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用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门静脉血流量、门静脉血流速度、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等显著优于单用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萘洛尔联合奥曲肽在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方面止血效果明显,且不仅能有效减少门静脉血流量以及血流速度,还能显著降低门静脉压力,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血管超声学检测探讨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和脉压的相关性。方法102例高血压患者,根据脉压是否≥60mmHg分为A(42例)、B(60例)两组,分别检测患者颈动脉、股动脉和肱动脉内中膜厚度,测定肱动脉内皮功能。结果A组有31例(73.8%)出现大动脉内中膜厚度异常,B组有19例(31.7%)(χ2=15.782,P<0.001);A组两支或以上血管病变22例(52%),B组有4例(6.7%)(χ2=18.426,P<0.001);两组间肱动脉基础血管内径、血流速度无显著性差异(t=1.02;P>0.05)。反应性充血内径变化量(t=4.78;P<0.05)和反应性充血血流速度变化量(t=5.57;P<0.05)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脉压的升高与动脉硬化进展具有显著性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脏舒张功能和外周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5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脏彩超、血清B型钠尿肽(BNP)和外周动脉的PWV的检测,根据超声、血清BNP检测结果分成舒张功能正常组33例和舒张功能不全组22例,另取3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的PWV,并分析超声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与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的比值(E/E’)与PWV、BNP与PWV的相关性.结果 舒张功能不全的患者动脉PWV较其余两组明显增高[ (770.00±82.11)、(1080.00±158.27)、(1780.00±288.44) cm/s,F =481.605,P<0.05).调整年龄、性别、血压和血脂后,相关性分析显示E/E’与PWV、BNP与PWV均呈正相关(r=0.58,P<0.01;r=0.63,P<0.05).结论 PWV可相应地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脏舒张功能,PWV可作为一种无创性临床指标提示早期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无创中心动脉压(CASP)检测的准确性及正常范围。方法:选择有近期体检资料的健康志愿者(正常人)300名,采用实时监测动脉脉搏波结合BProA-PULSECASP中心动脉压应用软件获得健康志愿者的CASP数值。结果:①无创CASP检测仪器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良好。②正常人无创CASP与性别、年龄呈线性关系,特别是同时考虑年龄和性别时,其与无创CASP的相关性更显著,年龄每增长10岁,无创CASP约升高1.9mmHg,男性无创CASP平均高于女性约2.5mmHg。③正常人无创CASP范围,男性为91.60~132.04mmHg,女性为81.72~131.59mmHg。④无创CASP水平低于肱动脉收缩压(SBP),但肱动脉SBP-无创CASP差值与年龄无关,不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结论:无创CASP检测方法较方便且监测数据稳定。正常值范围接近已知的有创CASP水平,但其检测的方便程度不如肱动脉血压测量,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还需更新设备、简化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相关性。方法对153例MS患者和153例体格检查的健康人进行PWV检测,并检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结果MS组动脉弹性指标PWV平均值(11.3±2.85)显著高于对照组(9.6±3.28,P0.05);MS组血压、脉压、体重指数、血糖、血脂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WV升高是MS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对MS高危人群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极速脉搏波(ufPWV)技术在定量评估年龄相关颈动脉弹性衰退的应用价值及平均动脉压对其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成人138例,具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患者297例,共435例,再根据年龄段(25~<35岁、35~<45岁、45~<55岁、55~<65岁及≥65岁)划分为5组。所有入组对象均收集详细临床资料,利用ufPWV技术检测双侧颈动脉收缩起始脉搏波速度(PWV-BS)和收缩末期脉搏波速度(PWV-ES)。分析PWV-BS、PWV-ES及平均动脉压(MAP)与年龄的相关性,比较各年龄段间PWV-BS及PWV-ES的差异,并根据MAP分层后,探讨血压对ufPWV测值可能的影响。结果:PWV-BS、PWV-ES及MAP与年龄均呈显著正相关(分别r=0.25,P<0.001;r=0.615,P<0.001;r=0.25,P<0.001);PWV-BS、PWV-ES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其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01);高MAP亚组(MAP≥100 mmHg)及低MAP亚组(MAP<100 mmHg)PWV-ES均随年龄的不断增长而增高,25~<35岁、35~<45岁、45~<55岁、55~<65岁各年龄段高MAP亚组PWV-ES明显高于低MAP亚组(P均<0.05),而在≥65岁年龄段并无明显差异(P=0.126)。结论:不同平均动脉压可显著改变ufPWV技术定量评估年龄相关的颈动脉弹性测值,在临床应用该技术检测动脉弹性时应注意不同血压及年龄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内瘘血流量(Qa)、心输出量(CO)和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方法选取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MHD的患者54例。采用超声稀释法观察血液透析开始后30min、120min和180min3个时间点Qa、CO和MAP的变化,观察Qa的变化趋势及CO和MAP在不同时间点对Qa的影响。结果一次血液透析过程中3个时间点检测的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以及各时间点心输出量、平均动脉压无明显波动,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透析过程中患者的动静脉内瘘Qa与即刻CO及MAP均成正相关(P0.05)。透析30min至透析180min之间Qa变化的百分比(△Qa1-3%)与CO变化的百分比(△CO1-3%)(r=0367,P=0.009),与MAP变化的百分比(△MAP1-3%)(r=0.455,P=0.001)均存在正相关性。超滤量大于干体质量5%的患者Qa的变化及CO的变化显著大于超滤量小于干体质量5%的患者。(P0.05)。结论MHD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各个时间段的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心输出量、平均动脉压基本稳定并呈正相关,随着超滤脱水量的增加会影响内瘘血流量及心输出量的明显变化,进而影响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现已明确,收缩压(SBP)高低与舒张压(DBP)高低具有同样重要的临床意义。随年龄增加,高血压发生率也同时增加。而反映血压水平的不同指标也有不同的变化。30~49岁时,随着周围血管阻力增大,SBP、DBP和平均动脉压也平行地呈线形增加;50~60岁时,DBP下降,SBP继续增加,脉压差(PP)急剧增加,平均动脉压维持平衡;60岁以后延续这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应变(2DS)与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检测慢性肾衰竭(CRF)患者颈总动脉不同时期各项参数变化,探讨此二者在早期预测CRF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分为4个病例组:A组:肾功能代偿期;B组:肾功能失代偿期;C组:肾功能衰竭期;D组:尿毒症期)和32例正常人(对照组),分别根据M型超声和2DS成像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并计算动脉僵硬度参数(β)及PWV,并将两者与脉压(PP)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RF患者颈动脉的IMT、PWV、β随肌酐的上升而逐渐增高,A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C组和D组均高于B组(P<0.05);D组高于C组(P<0.05);其中B、C、D组的IMT、PWV均高于A组(P<0.05)。PP随肌酐的升高变化趋势为对照组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均高于对照组和A组(P<0.05);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高于B组和C组(P<0.05)。进入肾功能失代偿期颈总动脉β和PWV明显增大(P<0.05),β和PWV均与PP显著相关。结论 CRF患者颈动脉PP、β和PWV等指标均能反映动脉壁弹性,但β和PWV的改变早于PP的改变,随着病程的延长,血管壁弹性逐渐减退,进一步促进PP增大。2DS和PWV可以对CRF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预测。  相似文献   

17.
(按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安定与抓化钠 2 08ATP及辅酶A怎样配制安定与氯化钠注射液(徐永昭)(4)ATP及辅酶A的注射粉剂,是否可用注射用水溶解后肌中注射,‘陶淑琴答)(1):““ 也谈登革热的护理(陈雪敌)(2):83电动吸引器电动吸引器的修理与保养(朴英杰)(1):10电击伤严重电击伤后期继发性出血一例(石秀)(2):80动脉穿刺经皮胧、挠动脉穿刺采集血气分析标本(黄纪南 等)(1):33动脉血栓急性动脉血栓拴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李 霞灰)(4):200动脉压什么是平均动脉压,怎样计算?(李统义)(2):128半喉切除术水平半喉切除术后护理体会(王志斌)(4):…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射频数据处理技术(RF-data)评价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血管弹性改变及脉压(PP)与血管弹性的关系.方法 比较39例ISH患者与41例正常人颈总动脉舒张期内径(Dd)、收缩期内径(Ds)、PP、IMT、颈总动脉扩张性(CD)、单点脉搏波传播速度(PWVβ)、僵硬度(β)的改变,并分析PP与CD、PWVβ、β之间的关系.结果 ISH组SBP、P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ISH组颈总动脉Ds、Dd 、IMT、PWVβ、β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CD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01) .ISH组PP与PWVβ呈显著正相关(r=0.298,P<0.05),PP与β呈显著正相关(r=0.291,P<0.05),而PP与CD相关性不显著.结论 RF-data技术能够自动、实时、准确检测ISH患者颈总动脉IMT和血管弹性的变化.ISH患者颈总动脉IMT和血管僵硬度明显高于健康者.随着脉压的增大,PWVβ增快,血管僵硬度增高.  相似文献   

19.
文中报告我院利用三维穿颅多普勒超声(3D-TCD)对50例相对正常人的脑底动脉和颈动脉即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椎基底动脉(V-BA)和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血流速度的测定,男女各25例,年龄17~68岁,平均39.9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限制性液体复苏在39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中应用的护理经验,主要措施包括:控制液体速度、选择液体种类、复苏过程维持平均动脉压(MAP)在70~80 mm Hg等,认为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有效维持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改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