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彩英 《医学文选》2003,22(5):765-766
肠易激综合征 (IBS)是一种发病率比较高的慢性功能紊乱性疾病 [1] 。主要表现以腹痛为主 ,伴有腹泻、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 ,并经常有腹胀、排便或排气后缓解 ,粪便可带有粘液。IBS根据其主要症状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混合型 (即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三种类型。本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较复杂 ,近年来研究表明其中与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生冷饮食或某类食物 ,以及肠道感染有很大的关系[2 ] 。目前对IBS的治疗方法颇多 ,但疗效均不确切。我科从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3年 5月收治 40例 IBS患者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相应有效的全方位…  相似文献   

2.
百忧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文  姒健敏 《浙江医学》1998,20(12):759-760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胃肠道最常见的功能性疾病,常伴焦虑、忧郁、多疑等症。临床上尚缺乏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而百忧解是一种高效、高选择的抗抑郁药物,我们1996年2月~1997年5月,对21例伴抑郁症状患者使用百忧解及相应对症治疗,疗效满意。 临床资料 1.对象:根据IBS的诊断标准,入选对象具有如下特点:(1)常有腹痛不适、腹胀、肠鸣、腹泻、便秘和腹泻便秘交替等症状;(2)伴有  相似文献   

3.
西比灵联合谷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84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观察西比灵联合谷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IB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36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 ,对照组 (5 2例 )采用乳酸菌素、维生素B1 口服 ;治疗组 (84例 ) ,以西比灵联合谷维素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85 .71% ,对照组总有率 5 0 %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且治疗组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与对照组同型疗效相比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但治疗组腹泻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的疗效高于便秘型IBS患者 (P <0 .0 1)。结论 西比灵联合谷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可在多层面多方面发挥作用 ,尤适用于腹泻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患者  相似文献   

4.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乙状结肠动力及胃肠激素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肠易激综合征 (IBS)患者乙状结肠动力及其血浆、乙状结肠黏膜中胃肠激素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符合 Rome II诊断标准的便秘型、腹泻型 IBS患者及对照组各 1 3例 ,分别采用液体灌注测压法记录空腹和进餐状态下乙状结肠的压力波形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和乙状结肠黏膜胃动素 (MTL)、血管活性肠肽 (VIP)、生长抑素 (SS)、胆囊收缩素(CCK)含量。结果 :在空腹状态下 ,腹泻型 IBS组乙状结肠动力指数 (1 5 .9± 4 .9)显著高于便秘型 IBS组 (1 0 .9± 5 .6 )和对照组(9.4± 3.6 ) ,进食后 30 min内 ,对照组的乙状结肠动力指数 (2 1 8.7± 76 .5 )升高的幅度更为显著 ,腹泻组的动力指数 (86 .5±5 3.4 )改变幅度也显著高于便秘组 (4 2 .4± 2 9.6 )。试餐后第 6 0分钟 ,腹泻型 IBS组乙状结肠动力指数 (6 5 .4± 1 1 .7)升高的幅度显著高于便秘组 (1 9.8± 1 4 .5 )和对照组 (2 3.2± 1 1 .3)。腹泻型 IBS患者血浆及乙状结肠黏膜中 MTL 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及 IBS便秘型患者 (P <0 .0 1 ) ;便秘型 IBS患者乙状结肠黏膜 VIP的含量高于正常组及腹泻型 IBS(P <0 .0 5 ) ,而血浆中VIP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血浆及乙状结肠黏膜 SS的含量在便秘型 IBS中显著高于对照组及腹泻型 (P <0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维生素D、IL-1及IL-10在肠易激综合征(IBS)不同分型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就诊的180例IB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症状分为腹泻型IBS组(n=60)、便秘型IBS组(n=60)、混合型IBS组(n=60),并筛选同期体检健康人群6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清维生素D、IL-1及IL-10水平,以及临床症状、生活质量量化评分,并采用Pearson法对患者血清维生素D与IL-1、IL-10、临床症状评分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者25-(OH)D及IL-10水平最高,便秘型IBS组次之,腹泻型IBS组及混合型IBS组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型IBS组及混合型IBS组患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IL-1水平最低,便秘型IBS组次之,腹泻型IBS组及混合型IBS组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型IBS组及混合型IBS组患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25-(OH)D均与IL-1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与其情绪障碍的关系。方法:将69例IBS患者分为便秘型、腹泻型、混合型、未定型,并选择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依据汉密顿抑郁测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各类型IBS患者和对照组进行测试评分。结果:便秘型、腹泻型、混合型、未定型IBS组的HAMA和HAMD评分依次降低,其中HAMA评分除便秘型与腹泻型IBS组、未定型IBS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AMD评分除便秘型与腹泻型IBS组、混合型与未定型IBS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BS与患者情绪障碍之间关系密切,便秘型和腹泻型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了应用双歧杆菌活菌制剂与中药伍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结果。1 临床资料 对象:按照1986年全国慢性腹泻学术讨论会制定的肠易激综合征(IBS),科研病例选择标准选取腹泻型及腹泻便秘交替型IBS患者128例,其中男36例,女92例,年龄21~68岁,病程1~18年,每日腹  相似文献   

8.
替加色罗与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英萍 《浙江医学》2006,28(8):688-690
据目前数据表明,全世界成人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患病率为10%~20%[1],而女性与男性患病率比为4:1。IBS的症状特点是慢性易复发,且发作持续时间至少达12周,典型患者主诉腹部疼痛、腹胀、腹泻或便秘[2],但无器质性或化学指标的异常改变,IBS的诊断依靠于症状和精确的病史。IBS的发病机理未完全阐明,目前最普遍的假说是胃肠高度敏感学说。替加色罗作为一种胃肠道重要的感觉动力调节剂已被广泛运用于治疗便秘型IBS(C-IBS),现将替加色罗与IBS的关系作一探讨。1IBS的诊断IBS的诊断基于症状,IBS的症状可以包括腹部不适/疼痛、腹胀、腹…  相似文献   

9.
慢性腹泻与功能性肠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岩 《辽宁医学杂志》2003,17(4):171-172
慢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症状 ,它指大便次数超过每天 3次 ,量超过每天 2 0 0 g ,粪质稀薄 ,病程超过 3周。功能性肠病 (FBD)包括肠易激综合征 (IBS)、功能性腹胀、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腹泻及非特异性功能性肠病。其中可表现为慢性腹泻的有腹泻型IBS和功能性腹泻 ,前者发病率较高 ,西方流行病学调查约 5 %的自然人群有腹泻型IBS ,我国尚缺乏大规模流行病调查。后者则较为少见。在此主要探讨慢性腹泻与IBS。1 病因和发病机制腹泻型IBS和功能性腹泻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较为复杂 ,至今尚未完全阐明 ,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 .1胃肠动力…  相似文献   

10.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而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以排便异常为典型症状,可分为腹泻为主型IBS(IBSC)、便秘为主型IBS(IBSD)、腹泻便秘混合型(IBSM)和腹泻便秘交替型(IBSA)。  相似文献   

1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1e bowel syndrome,IBS)是最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之一,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检测异常(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组,2008年).IBS的发病尚不能用某一种机制完全解释,可能与肠道动力异常、内脏感觉异常、感染、神经-内分泌、遗传、饮食及精神心理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泻和便秘,并可涉及其他消化道症状,有相当部分患者还有肠外表现.它的诊断依照最新的罗马Ⅲ标准,并根据主要临床表现分为便秘型IBS(IBS-C)、腹泻型IBS(IBS-D)、混合型IBS(IBS-M)、未定型IBS(IBS-U).当前可用的药物通常是针对单个症状,迄今尚无一种药物能适用于所有类型的IBS患者,本文对疗效较肯定的药物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肠易激综合征 (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消化道常见的功能紊乱性疾病 ,又称过敏性结肠炎、痉挛性结肠炎、粘液性结肠炎。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及排便习惯改变 ,如腹泻、便秘、便秘与腹泻交替 ,大便可带粘液 ,部分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具有慢性反复发作特点。笔者在 2 0 0 0年 1月~2 0 0 1年 1 0月间 ,以理气活血法为主 ,治疗 IBS 47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诊断均符合全国慢性腹泻学术讨论会于 1 986年 1 1月 1 0日成都制定的 IBS诊断标准 [1]。 47例中 ,男 31例 ,女 1 6例 ,年龄 2 1~ 5 5岁 ,平均 32岁。…  相似文献   

13.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根据临床症状分为腹泻为主型、便秘为主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三种类型。笔者采用行气导滞法治疗便秘为主型IBS,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邓福安 《广西医学》2004,26(8):1201-1202
我院肠道门诊自1997年元月至2 0 0 2年12月期间,共收治肠易激综合征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 5例。治疗一组用谷参肠安胶囊加促菌生片治疗;治病二组单用六味安消胶囊治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肠道门诊病人,诊断上符合1986年11月宝鸡会议制定的肠易激综合征(IBS)诊断标准[1] 。治疗一组4 5例,男2 5例,女2 0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5 0岁,平均4 2岁。发病时间最长11年,最短半年,平均4 6年。临床症状以腹痛、腹泻、便秘、腹胀为主。其中含腹痛4 0例,腹泻38例,便秘16例,腹胀38例。治疗二组4 5例,男2 6例…  相似文献   

15.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腹泻为主型IBS(diarrhea 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便秘为主型IBS(constipation predominant irritablebowel syndrome,IBS-C)和腹泻便秘交替型IBS(alternating diarrhea and constipation of irritablebowel syndrome,IBS-A)。  相似文献   

16.
肠易激综合征(IBS)的肠外症状较常见。最近研究提示IBS与支气管高反应性有关。但是,人们对于这一点还有争议。本研究目的在于阐明IBS与支气管高反应性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本研究以42例IBS患者和42例对照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肺功能检测,乙酰甲胆碱激发试验和皮肤针刺试验。两组成员各项肺功能参数的百分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包括FEV1%、FCV%、FVC/FEV1和FEF25-75%指标。只有2例腹泻便秘交替型IBS患者和1例对照者的乙酰甲胆碱激发试验阳性。但是,所有受试者的PC20值均>16g/L。以上结果并不能证明支气管高反应性与IBS相…  相似文献   

17.
推拿治疗肠易激综合征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推拿疗法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IBS患者88例,随机分成2组.推拿组选用足三里、天枢、神阙、大横、气海、关元、上巨虚、下巨虚、脾俞、大肠俞等穴治疗4周;对照组口服西沙必利治疗.以腹痛、便秘、腹泻、腹胀4项主症为观察指标,记录症状积分,治疗结束后,分别进行比较.结果:两种疗法均能改善IBS患者的症状,其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推拿治疗IBS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功能性肠病(functional bowel disease,FBD)是一种症状源于中下消化道的功能性胃肠病,在罗马Ⅲ标准中被分为肠易激综合征(IBS)、功能性腹胀、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腹泻和非特异性功能性肠病5类.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在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中,本病占50%~70%,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2,小于35岁者占1/2以上.  相似文献   

19.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胃肠功能紊乱疾病,其特征为腹痛、腹胀、便秘或腹泻。近年来,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腹泻型IBS患者与正常人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相比有较高的直肠敏感性,且有较明显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20.
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属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 ,临床以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 ,伴腹痛、腹胀、粘液便等为主要表现。一般分为腹泻型、便秘型两种类型。本文就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进行了观察。1 临床资料根据 1986年在成都召开的全国慢性腹泻学术讨论会上制定的肠易激综合征诊断标准选择病例 ,且均选择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共收集病例 110例 ,其中疏肝健脾法中药组 70例 ,西药对照组 4 0例。中药组男 32例 ,女 38例 ;年龄 18~ 72岁 ;病程从 6个月至 2 5年不等。西药组男 19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