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GB/T230.1-2009试验方法标准的规定,对检测试样40Cr13不锈钢板的金属洛氏硬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进行分析评定。结果表明:40Cr13不锈钢板的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的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洛氏硬度计的精确度、由标准硬度块引入的不确定度及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压痕测量系统分辨力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及修约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影响较小。控制影响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可以减小测量不确定度,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农机耙片用新型铸态贝氏体钢的组织与耐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进耙片的材质和工艺,研制出一种新型铸态贝氏体钢,采用液态挤压铸造使耙片一次成形,以代替原65Mn钢及传统生产工艺。该铸态贝氏体钢通过合金化和控制冷却速度的方法,不需热处理而在铸态下直接得到贝氏体组织和所需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新型铸态贝氏体钢的耐磨性明显优于热处理后65Mn钢。其洛氏硬度为46~50HRC,冲击韧性αk≥26J/cm^2,对65Mn钢的相对耐磨系数为1.29。  相似文献   

3.
影响硬度测量准确性的因素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量工作使用的仪器设备很多,每种仪器设备在使用时都有许多不利因素影响其测量值的准确性。本文仅对两种常规仪器(洛氏硬度计、布氏硬度计)在使用时,容易被检测人员忽略的一些较常见的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一个完整的测量结果,除了应给出被测量的最佳估计值之外,还应同时给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因此,在进行硬度试验时,应对其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现以柴油机气门挺柱洛氏硬度测量结果为研究对象,进行不确定度评定。  相似文献   

5.
金属的硬度是指金属局部抵抗永久变形的能力。测金属的硬度有3种方法:抗压入能力、测弹性硬度及测抗磨擦能力,而洛氏硬度法采用的是测金属的抗压入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 小四轮拖拉机的V轴为轴齿件(图1),材料为20G_rMnTi,采用渗碳淬火处理,齿面硬度要求为HRC58~64。V轴为农机行业检查件,规定齿面硬度可用齿侧或齿顶硬度代替。但当用洛氏硬度检查,且零件硬度处于下限(如HRC58、59)时,往往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7.
2005年4月河南省农机鉴定站与河北省农机鉴定站在郑州市惠济区,对河南三中通用机械有限公司(新联集团郑州收割机厂) 生产的联合收割机的有关参数(环境噪声、耳位噪声、行进制动) 以及石家庄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旋耕机刀片的有关参数(刀片硬度、刀片重量)做了比对试验。两站分别采用各自的仪器设  相似文献   

8.
杨亚洲  蒋蔓  马云海  佟金 《农业机械学报》2006,37(4):142-144,148
分析了Kevlar浆粕、冰晶石及沉淀硫酸钡对制动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洛氏硬度及冲击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填加Kevlar浆粕、冰晶石及硫酸钡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并稳定摩擦因数、降低比磨损速率,其中Kevlar浆粕和冰晶石的混杂效应最为明显;增大硫酸钡含量则能较好地控制摩擦因数随温度的波动;摩擦材料的洛氏硬度值有所降低,而冲击强度则不同程度地提高.利用扫描电镜对摩擦材料磨损表面进行了观察和磨损机理分析.  相似文献   

9.
基于勒洛多边形原理的播种机机械式离合装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播种机传统机械式离合装置动力切换行程长、接合瞬间冲击载荷大等问题,基于勒洛多边形原理设计了一种机械式离合装置。通过理论分析对该离合装置关键结构进行设计,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对离合装置动力接合瞬间的冲击载荷与动力切换响应速度进行模拟分析,应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法,以播种单体为试验实施载体,以轴向倾角、齿轮半径比和作业速度为试验因素,以动力接合与切断滞后距离为试验评价指标,对影响离合装置作业性能的相关参数进行试验与优化。结果表明,在参数组合为轴向倾角20°、齿轮半径比0.3和作业速度1.5 m/s时,动力接合与切断滞后距离分别为1.2、0.6 cm。对比验证试验表明,相较于牙嵌式离合装置,优化后的勒洛五边形离合装置在保证播种质量的同时,动力接合与切断滞后距离分别降低82.4%、45.5%。  相似文献   

10.
正硬度是材料力学性能试验中最常用的性能指标之一,硬度试验又是目前力学性能试验中一种最为简单和迅速的方法。硬度的定义是材料在一定条件下抵抗另一种本身不会发生残余变形的物体压入的能力,因此就被测材料而言,硬度是代表着在一定的压头和在试验力的作用下,所反映出的材料的弹性、塑性、强度、韧性以及耐磨性能等一系列不同物理性能的综合指标。目前,常用的硬度试验方法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表面洛氏和肖氏硬度试验等。  相似文献   

11.
金属的硬度是指金属局部抵抗永久变形的能力.测金属的硬度有3种方法:抗压入能力、测弹性硬度及测抗磨擦能力,而洛氏硬度法采用的是测金属的抗压入能力.  相似文献   

12.
针对湘西洗洛百合的质地特性和百合收获机械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适合山区百合收获机械的三种形式:封闭筛链式收获机、装有杆条式饶性压力强制碎土机构收获机和可调式收获机.阐述在农机技术引进和创新的基础上,发展适合山区的百合收获农业机械,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植力度;建立百合产业化基地是促进洗洛百合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打结器是方草捆捡拾压捆机上的关键部件,为了分析捆绳打结嘴的材质及性能,对捆绳打结嘴进行了金相组织分析,并进行了硬度试验和拉力试验.为了验证材料具体成分含量,又进行了光谱分析.通过试验发现:打结嘴的材料成分为15cr,外表面的硬度为HRC46,芯部硬度为HRC25,热处理工艺采用了调质处理和表面镀铬.为了预测打结嘴的疲劳寿命,采用局部应力应变法对打结嘴进行了分析运算.  相似文献   

14.
研制单位: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该机专为大量秸秆覆盖及秸秆直立地免耕播种设计。采用单体仿形、二维(高度、横向)方向可调的秸秆残茬切割器;凿形式施肥开沟器;V型双圆盘开沟器及气吸式排种器。可一次完成切断秸秆、清理种床秸秆残茬、深施肥、精量播种、覆土、镇压等作业,防堵性能强。切割圆盘经特殊工艺处理,强度大、硬度高(比进口切割圆盘高7个洛氏硬度)、寿命长、切割性能好,大大提高机具作业的通过性。种箱、肥箱采用玻璃钢制作,耐腐蚀、造型美观。整机质量(kg):1000作业行数:6行距范围(mm):500~700配套动力(kW):40外形尺寸(…  相似文献   

15.
电气设备能够安全、可靠、经济地运行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人为因素 ,即对运行人员本身的素质、技术水平的要求 ;二是设备本身运行质量是否良好。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在于其平时学习、实践经验的积累。而设备运行状况的好坏又是怎样进行判断的呢 ?通常是给电气设备做预防性试验 ,即对已投入运行的设备按规定的试验条件、试验项目和试验周期进行试验 ,从而来判断设备能否继续投入运行。它是预防设备损坏以及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它能够准确地诊断出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 ,能及早的发现运行设备所存在的问题 ,防患于未然。电气设备预…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NiCrBSi合金粉末,通过烧结法制备出NiCrBSi合金,运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微观分析方法分析NiCrBSi合金的组织形貌及相组成,并采用洛氏硬度计测量合金的硬度,研究了烧结温度、保温时间、预制块压制压力等工艺参数对NiCrBSi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探索了NiCrBSi合金的最佳烧结工艺。结果表明:NiCrBSi合金粉末的最佳烧结工艺为烧结温度1000℃、预制块压制压力15MPa、保温时间20min。  相似文献   

17.
<正>1故障前的运行方式110 kV洛市变电站:#2主变通过631开关并列带6 kV负荷运行;#1主变通过331开关并列带35 kV负荷运行,311洛电线、321洛洛线、322洛秀线运行,312洛路线热备用(空载)。35 kV洛市变电站:321洛洛线带全站负荷运行,311洛荷线热备用(空载)。35 kV秀市变电站:35 kV母线带322洛秀线、312秀  相似文献   

18.
<正>1问题的提出在定期对10 kV避雷器进行预防性试验时发现,该类型的避雷器在拆下来试验时缺少专用的固定工具,固定过程不仅浪费人力和时间,影响工作效率,还可能在试验过程中出现松动翻倒,给试验结果造成影响,甚至会对试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构成威胁。2确定课题为了提高试验10 kV避雷器的工作效率,降低安全风险,研制一种可以固定10 kV避雷器试验的工具刻不容缓,小组确定此次活动的课题为:固定10 kV避雷器试验  相似文献   

19.
用洛氏硬度法、金相法等测试方法分析了某农用挂车钢板弹簧销的主要技术指标,结果表明,该钢板弹簧销在加工制造过程中,没有进行正火预处理、渗碳及渗碳后淬火回火处理,其力学性能根本满足不了工作要求,导致农用车在作业过程中,易磨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质量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变电设备电气试验是检验变电设备各项技术指标的一项重要措施和方法,因其技术性、专业性较强,试验过程中试验电压高,因此危险性、破坏性较大。总结各类电气试验中发生的事故发现,约有50%以上的事故原因,是由于试验电源的不合格、接点粘连造成电源不能断开,试验人员忘记关闭电源,使试验设备和被试设备带电,从而使试验人员发生触电,造成人员伤亡。"安全生产零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