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协同教育对社区脑梗死患者知-信-行的影响效果.方法 采用SPSSIO统计软件,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的知-信-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对腩梗死相关知识、相关信念以及相关行为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协同教育模式比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自理模式理论用于肝硬化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根据肝硬化患者病情发展阶段及患者自理能力的不同,应用自理模式理论-支持-教育系统、部分补偿系统、完全补偿系统进行临床护理实践.结果 提高了患者的对疾病知识的认识与自我护理能力,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密切了护患关系.结论 自理模式理论用于肝硬化患者的护理有着较好的效果与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护士管床小组包干责任制护理模式对神经外科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神经外科2011年6-12月在连续性排班模式下实行的责任制护理模式为对照组,将2012年1-6月在连续性排班模式下实行的护士管床小组包干责任制护理模式为实验组,观察两种模式下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士的服务态度、护士的技术水平、按铃及时处理、护士关心患者的饮食情况、护士交待用药的注意事项等方面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两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护士管床小组包干责任制护理模式可增强了护士的工作责任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蒋淑梅 《当代医学》2008,(1):123-12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环境的转变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脑梗死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传统观念上,护士的工作就是打针、发药、对患者生命的抢救及病情监测,而忽视了患者的心理情绪的变化.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从单纯对患者生活和疾病的护理扩展为全面照顾和满足护理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学已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不少眼科疾病与社会-心里-生理因素密切相关,眼科医生应该紧扣现代医学模式的特点,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人文关怀不仅要贯穿于整个医疗行为的始终,而且也是疾病防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许洁  葛海燕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8):2388-2388,2418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3例老年痴呆患者分别采用居家护理、养老院护理、老年公寓护理、医院-社区-家庭护理4种护理模式.如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巴氏指数 (BI) 评估护理效果.结果:1年后,第4组护理效果最佳,其次为第3组,第2组效果最差.结论: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最能够提高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延缓痴呆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垂体瘤作为一种颅内肿瘤,由于近年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其新发病例有升高的趋势.目前常见的治疗方式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本文主要探讨长期治疗和随访在非手术治疗的垂体瘤患者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对垂体瘤预后的影响.同时,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患者的治疗不应该仅停留在对疾病的生物学治疗,更应该加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以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现代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模式.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对患者的认识亦发生了深刻地变化.无数研究已充分证实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均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心理护理在女性分娩过程中无疑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心理护理成熟理论指导妇产科护理工作,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调节患者的社会角色,稳定患者情绪,缓解其心理压力和心理应激,调节其情绪变化,帮助患者增强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王冉  刘婷  王天龙  李颖  沈童  曹朋  王林 《北京医学》2021,43(12):1241-1243
目的 基于信息化平台构建手术患者转运"抢单"模式,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9年所有择期手术,将1-6月实施"抢单"模式前的择期手术作为对照组,7-12月实施"抢单"模式后的择期手术作为试验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手术交接模式,试验组实施基于信息化平台手术患者转运"抢单"模式,比较两组手术患者交接失误率、接/送手术患者时间、手术室护士及运送人员对转运流程和"抢单"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基于信息化平台手术患者转运"抢单"模式应用前后,试验组共转运交接20054例手术患者,对照组共转运交接19745例手术患者,手术患者交接失误率由1.8‰降至0.2‰、接/送手术患者平均时间由(25.92±6.69)min降至(18.87±5.04)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护士和运送人员对转运流程和"抢单"模式的满意度分别由56.6%升至87.7%、50.0%升至9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信息化平台手术患者转运"抢单"模式,动态监测手术患者转运信息,实现患者信息在手术室-运送过程-病房的无缝交接,降低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手术室工作人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Orem自护模式在心理科病房的应用.方法:对201名心理科住院患者运用Orem自护模式进行护理,并对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运用Orem自护模式后,2012年1月-6月的护理满意度和门诊复诊率较2011年6月-12月明显提高.结论:Orem自护模式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加了自护能力,能提高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的影响.方法 将42例以"低血糖昏迷"急诊入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康复出院后均按糖尿病管理要求进行糖尿病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模式,评价两组患者1年后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并比较1年内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在饮食、运动、用药及血糖监测方面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明显提高(P<0.01),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且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达标率明显改善(P<0.05).结论 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模式强化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明显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提高了血糖控制达标率.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模式,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对患者的认识亦发生了深刻地变化.  相似文献   

13.
选择武汉市某医院2013年1-3月200例住院患者,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选择该院2013年4-6月200例住院患者,采用医护一体化关怀模式.应用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所选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同期调查该院50名护理人员,应用各级护士绩效考核表对护理工作质量进行评价.实施医护一体化关怀模式后,患者对护理服务、护士态度的满意度及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护士综合能力和工作质量也明显提高(P<0.05),同时提高了护理管理绩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研究“医院-社区网络化”健康教育路径模式与传统健康教育对左右基底节区脑卒中患者入院治疗及出院后的康复效果,探讨适合左右侧基底节区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研究对比采用“医院-社区网络化”健康教育路径模式组与传统健康教育组左、右侧基底节区脑梗死、脑出血患者入组1d、入组后至出院前10 d、出院时、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时MBI(改良巴氏指数评分表)、FCA(功能综合评定表)、QOL-BREF(生存质量测定量简表)、NIHSS(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ZUNG焦虑自我评价表、抑郁自我评价表得分,分析2组之间及同组内患者左右基底节区脑梗死、脑出血的疗效.结果:右侧脑卒中病灶患者出院3个月后,“医院-社区网络化”健康教育路径模式康复效果开始明显优于传统健康教育康复模式,而左侧则要晚于右侧.脑卒中患者出院6个月后“医院-社区网络化”健康教育路径模式的康复效果优于传统健康教育方法.结论:“医院-社区网络化”健康教育路径模式具有明显的康复优势,值得在社区内推广.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观念已经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方向转变,整体护理已成为国际护理专业的发展方向,运用科学的护理方法,对患者的身心状况做出全面评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我们在窥镜中心运用系统化整体护理,对接受无痛胃镜检查、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使其安全、满意地完成检查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现代的医学模式已从简单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大量的临床实践证实:情绪变化与疾病的发展、转归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因此,了解病人心理特征,加强对病人的心理护理,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消除不良情绪,对提高诊疗效果、减少病人痛苦、防止疾病发展,促进患者康复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门诊病人尚未完全进入"病人"角色,往往存在"急躁、焦虑、恐惧和抑郁"等不良情绪.故对门诊病人的护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下面谈谈本人从事门诊护理工作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人们对疾病病因的探求从传统的生物理化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们采用SCL-90[1] 对200例牙周病患者进行了测试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日间手术模式在欧美国家已开展了30余年,并逐步建立了从院内到院外的连续性康复模式以保障患者就医安全.我国部分省市也开始实施日间手术模式,但由于综合医院与社区医疗的协同服务体系尚未建立、院后支持薄弱,患者后续医疗护理问题仍显突出.本文通过对日间手术医院-社区延伸康复模式的团队建设、制度保障、技术保障和质量评价等方面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日间手术医院-社区延伸康复模式的构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毕爱红  张澜  丁红 《农垦医学》2007,29(4):314-316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使护理模式发生了改变,护理工作从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过渡,对患者实行整体护理.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对患者的身心进行护理.而做好心理护理的前提是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为了具体了解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采用医院用焦虑抑郁评定量表(HAD)对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胃癌患者焦虑、抑郁、恐惧心理状态及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模式护理干预对其产生的影响.方法对86例胃癌患者进行术前心理评估并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实验组在围手术期进行IKAP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干预,即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信念(attitude)-行为(practice)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两组胃癌患者焦虑、抑郁、恐惧心理的变化.结果各组约30%以上的患者存在抑郁、焦虑、恐惧心理,且评分≥50分.采用2种护理干预模式均可不同程度纠正患者的以上不良情绪(P < 0.01或P < 0.05),且经IKAP模式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惧状态评分(38.29±10.04、35.92±8.62、30.15±11.42)以及≥50分者的构成比(18.6%、 11.6%、4.7%)皆低于传统模式干预组患者的相应值(45.93±10.15、42.69±9.87、37.84±12.69、39.5%、 32.6%、18.6%),统计学差异显著(P < 0.05).同时,IKAP模式干预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74.4%)远高于传统模式干预组(39.5%),统计学差异非常显著(P < 0.01).结论积极运用IKAP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情绪,利于其躯体疾病的治疗及生存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