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氧化氮合酶与继发性脊髓损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脊髓损伤包括原发性机械性损伤和继发性脊髓损伤,NOS/NO在继发性脊髓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NOS的表达与脊髓损伤时间、损伤程度和损伤类型相关,既有神经损害作用,又有神经保护作用。影响NOS表达的因素众多,存在着复杂的网络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sonic hedgehog/Gli1(Shh/Gli1)信号在小鼠脊髓损伤后病理变化及运动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C57野生型、Gli1lz和Gli1lz/lz小鼠行T8节段脊髓夹伤及假手术。Gli1lz小鼠脊髓损伤及假手术后3 d行X-gal染色;7 d行Shh/PDGFr-α、Shh/GFAP、LacZ/GFAP染色,观察Shh/Gli1信号在小鼠脊髓损伤后的激活。C57野生型和Gli1lz/lz小鼠脊髓夹伤后7 d行GFAP染色和实时定量RT-PCR,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术后14 d尾静脉注射伊文氏兰观察血-脊髓屏障改变;术后1、3、5 d和7 d行BMS评分评价小鼠后肢运动功能。结果:脊髓损伤7 d后,损伤区Shh表达升高;Shh/Gli1信号报告基因LacZ表达升高,主要表达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及实时定量RT-PCR结果显示Gli1基因敲除不影响脊髓损伤后GFAP表达;伊文氏兰染色及其定量分析显示Gli1lz/lz小鼠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伊文氏兰外渗增加。BMS评分显示Gli1lz/lz小鼠运动功能恢复显著差于野生型小鼠。结论:Shh/Gli1信号在小鼠脊髓损伤后激活,可能参与脊髓损伤后血-脊髓屏障渗透性的改变,并影响脊髓损伤后的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醛糖还原酶(AR)在小鼠脊髓损伤(SCI)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利用野生型(WT)小鼠和AR敲除(AR KO)小鼠,制备小鼠脊髓钳夹伤模型,通过BMS评分对比观察损伤后两种小鼠在不同时间点(3、7、14和28 d)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小胶质细胞活化状态和损伤面积恢复程度;利用试剂盒和Western Blot检测损伤后小鼠脊髓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磷酸化核因子-κB(NF-κB)家族p65、4-羟基壬烯醛(4-HNE)和活性氧(ROS)的表达。通过体外培养来源于小鼠小胶质细胞系BV2,给予脂多糖(LPS)及4-HNE联合刺激,利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BV2细胞极化状态,Western Blot检测iNOS和p-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WT小鼠相比,AR基因敲除促进小鼠脊髓损伤后的运动功能恢复,损伤区面积显著减小,并且抑制小鼠脊髓损伤区小胶质细胞活化,NF-κB信号通路相关炎性分子iNOS表达水平明显下调。WT小鼠和AR KO小鼠在脊髓损伤后ROS、4-HNE的含量逐渐上升,在损伤后7 d表达较高,并且具有相似的表达变化模式。LPS联合4-H...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大鼠颈椎骨折错位致脊髓继发性损伤模型。 方法 2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11)和对照组(n=6),3只处死取颈椎测量C4/5水平椎管和椎体矢状径。实验组利用颈椎骨折错位脊髓损伤装置在C4/5之间快速(200 mm/s)错位1.65 mm,造成颈椎骨折错位和颈脊髓损伤,采用自制器械固定颈椎。对照组除未行错位外与实验组相同。术后进行行为学(前肢运动和梳理试验)评价8周,和病理学检查。 结果 实验组行为学评分各个观察时间点均较对照组低。脊髓HE染色切片见实验组脊髓萎缩,灰质破坏,空洞,对照组未见明显异常。实验组损伤中心残留面积(2.79±0.98)mm2,明显小于对照组(6.36±0.08)mm2(P=0.034)。 结论 成功建立了大鼠颈椎骨折错位脊髓继发性损伤模型,大鼠C4/5骨折错位1.65 mm导致明显的脊髓组织损伤和运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
脊髓损伤 (spinal cord injury,SCI)后其病理发生发展过程由两种损伤机制主导 ,即原发性和继发性损伤机制。对于SCI来说 ,原发性损伤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 ,而继发性损伤则是一个可逆的且可控制的过程 [1 ] 。因此 ,探究继发性损伤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继发性损伤的早期 ,存在一个重要的炎症反应过程 ,它能够触发其后发生的一系列针对受损脊髓的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反应 ;此外 ,炎症反应可以导致受损脊髓局部胶质细胞的疤痕形成 ,也有可能阻碍脊髓的再生。现已明确 ,SCI后介导炎症反应发生发展的是一类重要的细胞因子 (cytokine) ,它…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改良Allen’s法,分别以50g/cm和100g/cm打击大鼠T13~L1脊髓,造成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分别观察伤后24小时内的SpEP和CMEP的变化,以了解不同程度损伤对SpEP和CMEP的影响及SpEP、CMEP的变化与脊髓继发性损伤发展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两种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均可造成大鼠脊髓SpEP,CMEP的明显变化,尤以SpEP变化明显。损伤越重,电位改变越明显.②在脊髓损伤后1~24小时内,伤后10分钟SpEP,CMEP波幅却有明显降低,4~8小时进一步降低。两次降低有明显差异。SpEP峰潜伏时延长,以4~8小时显著。表明原发损伤后在受损部位存在继发性损伤,提示阻止继发损伤的时间应早于伤后4小时,并尽可能提前。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广泛表达PD-L1的转基因小鼠,并且评价转基因小鼠脊髓损伤后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克隆小鼠PD-L1基因编码区的cDNA,经测序正确后,将PD-L1基因cDNA插入到pCAGGS质粒中,构建pCAG-PD-L1转基因载体;经C57BL/6小鼠受精卵原核注射,建立PD-L1转基因小鼠;PCR鉴定转基因小鼠的基因型;以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转基因小鼠脾脏中T、B淋巴细胞PD-L1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转基因小鼠周围组织PD-L1表达情况;RT-PCR检测转基因小鼠神经组织内PD-L1表达;BBB评价转基因小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结果:获得PD-L1转基因小鼠,外源PD-L1基因可以顺利遗传给子代;免疫组织化学、RT-PCR和FCM发现:PD-L1转基因小鼠的神经组织、淋巴组织以及生殖器官中高表达PD-L1;PD-L1转基因小鼠脊髓重度夹伤后,其BBB运动学评分明显高于野生型小鼠(P<0.05)。结论:成功地建立了C57BL/6背景的PD-L1转基因小鼠,且PD-L1基因的高表达促进脊髓损伤后的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鼠急性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点Aβ蛋白的变化与损伤周围区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进一步了解脊髓损伤后相关的病理生理变化。方法:130只昆明(KM)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60只、假手术组60只、对照组10只。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均在脊髓胸8~12节段打开椎板,暴露脊髓。模型组采用改良Allen法打击脊髓后缝合伤口;假手术组打开椎板暴露脊髓后直接缝合。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分别于2 h、12 h、24 h、3 d、7 d、14 d六个时间点进行模型制作,脊髓损伤部位取材。对照组直接取相同脊髓节段,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Aβ蛋白与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脊髓损伤后模型组各个时间点的Aβ蛋白的含量和阳性细胞的数量较假手术组各时间点和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模型组各个时间点的Aβ蛋白的含量和阳性细胞的数量随术后时间的增长而增加,3~7 d达到高峰,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假手术组各个时间点的结果均无明显变化;细胞凋亡的百分比在脊髓损伤后随时间改变逐渐增加,模型组较对照组增加明显(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Aβ蛋白的表达随时间的变化呈规律性改变;细胞的凋亡具有相似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Lingo-1在小鼠脊髓背侧切割伤后不同时间窗的动态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LISA脊髓损伤仪制作小鼠第9胸髓背侧切割伤模型(深度1.1 mm),运用Real 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观察Lingo-l mRNA和蛋白在术后1、3、7、14、28 d的表达变化.结果 Lingo-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在小鼠脊髓背侧切割伤后1d即显著上调,7d时达高峰,并持续上调表达至术后2~4周.结论 Lingo-1在脊髓切割伤后表达上调,揭示其与脊髓损伤后轴突变性有关;对于治疗脊髓损伤促进轴突再生,Lingo-1拮抗剂应在损伤早期即开始并持续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对脊髓损伤(SCI)小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增殖和纯化E14-17d小鼠的NSCs,并通过免疫荧光法对其进行鉴定。将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的NSCs移植到小鼠脊髓损伤模型体内,术后进行行为学和病理学检测,观察小鼠功能恢复情况。运用改良Allen's法制备小鼠T10-T11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动物分为假手术组(12只)、模型组(12只),治疗组(12只)和对照组6(12只)。治疗组每只小鼠自眶静脉注射NSCs悬液200μl(2×10个细胞),对照组只注射DMEM/F12培养基200μl。术后1d、3d、7d、14d、21d、28d和56d,进行BBB运动功能评分和病理学检测,观察植入区细胞生长变化情况。结果 BBB评分显示: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0.01),治疗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0.05),说明NSCs移植后小鼠的行为学得到了明显改善,功能有所恢复。病理学检测发现,移植后NSCs不仅迁移到脊髓损伤区,而且与宿主细胞较好地整合。结论移植的E14-17d胚胎小鼠NSCs不仅可在脊髓损伤部位存活并和宿主细胞整合,而且可促进小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建立大鼠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与脊髓损伤的相关性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在继发性脊髓损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成熟Wistar大鼠144只,雌雄不限,体质量180 ~ 220 g。随机分为脊髓损伤组和假手术组。假手术组大鼠行椎板切除术,脊髓损伤组大鼠参照Allen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2组分别于术后1、3、6、12、24、48、72、168、336 h对8只大鼠进行Tarlov评分,评分后处死。取损伤区脊髓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VEGF及HIF-1α表达并对阳性细胞进行计数,做统计学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各组动物均存活至实验完成。Tarlov评分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术后各时间点评分变化不明显,脊髓损伤组大鼠术后各时间点评分均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 〈 0.05),其中术后24、168 h降低最明显(2.24、2.28)。脊髓损伤组术后1 ~ 6 h,损伤局部脊髓组织结构紊乱、水肿;术后168 h内,损伤区域扩大,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术后336 h损伤减轻,但仍可见较多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假手术组大鼠VEGF 及HIF-1α阳性细胞较少;脊髓损伤组大鼠术后6 h,VEGF及HIF-1α阳性细胞数开始增多,HIF-1α于术后24、168 h出现2次高峰,VEGF于术后168 h出现高峰,各时间点HIF-1α及VEGF阳性细胞数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 〈 0.05)。VEGF与HIF-1α表达呈正相关(r = 0.526, P 〈 0.05)。结论 大鼠脊髓损伤后HIF-1α、VEGF表达升高,与继发性脊髓损伤密切相关,其表达规律与损伤时间具有相关性;HIF-1α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坐骨神经预损伤对脊髓损伤后小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以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Control),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组和坐骨神经预损伤(sciatic nerve injury,SNI)组。假手术组仅移除小鼠T8-T10椎骨上棘暴露胸髓,SCI组移除小鼠T8-T10椎骨上棘暴露胸髓给予外力打击造成标准损伤,SNI组小鼠手术切断右腿坐骨神经,在预损伤7d后进行脊髓损伤。在恢复期(即脊髓损伤14d后),通过电生理实验检测运动神经传导功能,通过组织病理学检验检测组织缺损恢复、髓鞘再生及小胶质细胞的募集活化。结果电生理实验表明SNI组小鼠运动传导功能恢复明显强于SCI组;HE染色结果说明SNI组脊髓组织缺损恢复情况明显强于SNI组;以MBP为指标的免疫荧光结果显示SNI组髓鞘含量明显多于SCI组,髓鞘再生能力明显增强;以IBA-1为指标的免疫荧光结果显示SNI组小胶质细胞明显增多,坐骨神经预损伤明显增强了小胶质细胞的募集活化作用。结论坐骨神经预损伤处理可促进小鼠脊髓损伤后组织形态恢复、小胶质募集活化作用、髓鞘再生作用和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哺乳动物脊髓损伤后的可塑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曾园山  吴良芳 《解剖学报》1995,26(4):439-442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LINGO-1在溶血卵磷脂注射诱导脊髓脱髓鞘病变小鼠脊髓中的动态表达变化。方法模型组小鼠接受1%溶血卵磷脂注射至T8-9和T9-10胸椎节段的脊髓双侧腹外侧区,诱导脱髓鞘病变。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病变范围;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病变区脊髓LINGO-1的表达变化。结果溶血卵磷脂注射1d后,病变区脊髓LINGO-1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均最为显著,其后逐渐下降,LINGO-1mRNA在2周后接近空白对照,而LINGO-1蛋白至4周时仍略高于空白对照。结论LINGO-1在脊髓脱髓鞘病变早期即上调并呈一定规律性改变,提示其与脊髓脱髓鞘病变有关;对于治疗脊髓脱髓鞘病变,LINGO-1拮抗剂应在损伤早期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HBV转基因小鼠肝脏中NKT细胞的功能与表面PD1、CD28表达的关系。方法分离小鼠肝脏、脾脏、胸腺和腹膜淋巴结单个核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分别检测其淋巴细胞中NKT细胞的频率,同时检测肝脏NKT细胞PD1、CD28的表达及IFN-γ、IL-4的分泌功能,比较肝脏、脾脏、胸腺和腹膜淋巴结这几个主要免疫组织淋巴细胞中NKT细胞所占的比例,并分析肝脏NKT细胞PD1、CD28的表达与细胞功能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同品系小鼠比较,HBV转基因小鼠肝脏、脾脏、胸腺和腹膜淋巴结NKT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与脾脏、胸腺和腹膜淋巴结相比,肝脏淋巴细胞中含有大量的NKT细胞;与正常同品系小鼠比较,HBV转基因小鼠肝脏NKT细胞PD1的表达明显增多(P<0.05),CD28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肝脏NKT细胞IFN-γ、IL-4的分泌功能明显降低(P<0.05)。结论肝脏中含有大量的NKT细胞,HBV转基因小鼠肝脏NKT细胞的功能存在明显的缺陷,并提示PD1的增加和CD28的降低可能与NKT细胞功能的下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细胞周期是受到严格调控,有大量的细胞分子事件参与才能保证细胞完成DNA复制和细胞分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囊化异体坐骨神经组织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95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为微囊化坐骨神经细胞移植组(30只);B组为坐骨神经细胞移植组(30只);C组为单纯损伤对照组(30只),仅用明胶海绵填塞SCI腔隙;D组为正常对照组(5只),仅打开椎管,暴露脊髓不作移植。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移植术后6h-14d脊髓中c-fos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脊髓半横断损伤后对照组脊髓中6h、12h内表达c-fos阳性的神经元数增多,平均光密度值升高,至24h又明显增强。而A组脊髓后角内的c-fos表达明显低于同时间点的B组和C组(P〈0.05)。结论微囊化坐骨细胞移植可能降低c-fos的表达,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脊髓的继发性损伤。  相似文献   

18.
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在受损后出现一系列病理过程如不同程度的细胞死亡、组织水肿、胶质瘢痕形成和脊髓运动功能丧失,从而造成患者瘫痪.虽然临床治疗未取得良好的效果,然而实验室的研究却取得了很大进展.神经科学的发展改变了以往认为损伤轴突不能再生的观点,细胞移植,基因工程,分子技术发展等给脊髓损伤修复带来了广阔的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脊髓损伤引发的抑郁高风险率是否与海马生理结构的改变有关。方法:制作小鼠脊髓损伤模型,分别在损伤后不同时期采用Basso Mouse Scale(BMS)评分对小鼠术后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并通过糖水偏好实验和悬尾实验评估小鼠的抑郁情况;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内部细胞的变化;电镜观察海马亚细胞结构突触的结构变化;RT-qPCR检测突触蛋白标志物突触小泡蛋白(SYP)和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在mRNA水平上的变化。结果:行为学实验显示模型组小鼠有显著的抑郁行为,且在第7天抑郁程度最显著(P<0.01);HE染色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海马细胞排列紊乱,数量减少,形态欠规则;电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海马超微结构突触数量减少,突触活动区长度变短,突触后致密物厚度变薄,突触间隙宽度增加,突触界面曲率减小(P<0.05);RT-qPCR结果显示模型组SYP和PSD-95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海马生理结构的改变是脊髓损伤后抑郁症高风险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c-fos基因是编码核蛋白的基因,它既是一种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又是即早表达基因(immediate early expression gene),机体受到多种因素刺激的时候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有c-los的表达变化。近年来研究表明,c-fos基因在正常情况下参与细胞生长、分化、信息传递、学习记忆等生理过程.而在病理情况下c-fos基因的表达和调控的变化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本文就c-fos原癌基因在脊髓损伤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功能意义和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