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胡成龙  薛凌云 《机电工程》2012,29(11):1329-1332
LED理想的驱动方式是恒流驱动,在输出端常采用电解电容进行滤波,但电解电容的寿命与LED寿命不匹配;峰值电流控制是实现恒流驱动的常用控制方式,但该方式仅控制了流过LED的峰值电流,而未精确地控制其平均电流,这对LED的发光效率、可靠性等都有较大的影响。为解决以上问题,将省略了滤波电容的有源纹波补偿电路结构与电流平方控制技术应用于LED驱动电路中,基于电流平方控制对平均电流的控制,以及有源纹波补偿电路对纹波电流的补偿,开展了该驱动电路工作原理的研究及分析,并基于PSIM6.0进行了仿真验证,最后进行了实物仿真。仿真及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电流平方控制可以精确地控制平均电流,并且有源补偿环节可以全补偿由于省略滤波电容所带来的电流纹波,使流过LED的电流为近似直流。  相似文献   

2.
针对如何提高发光二极管(LED)驱动电源的可靠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oost的大功率LED恒流驱动电路,并对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进行了分析.该电路主要采用以LM2577芯片为核心的Boost电路和I/V转换电路,可以串联多个LED,能提供恒定的驱动能力,使LED长时间工作时电流处于稳定状态,电路可靠性高,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LED照明技术可靠性不高、亮度均匀性差和散热难等问题,在分析LED发光特性及其驱动电路原理的基础上,从电力电子学、物理学和金属材料学知识入手,设计了一款均匀亮度低温升LED光源系统,主要由隔离式恒压源电路、LED恒流驱动及调光电路、光学设计及系统散热设计4部分组成。经过实验测试,系统实际功率达50W,光效达70lm/W,相比目前的LED照明技术,光效提高了16.7%;而采用灯具散热后LED温升从未使用灯具散热的50℃降为15℃,有效地降低了系统温升,极大地增强了散热效果。  相似文献   

4.
LED照明灯具普及的主要难题是成本高和驱动电路不稳定。文中给出一种高稳定性、低成本的LED恒流驱动电路,进而开发出简易可靠的白光LED日光灯,经测试,该驱动电路能很好地实现恒流控制。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恒电压和恒流驱动发光二极管(LED)的发光特性,说明了大功率LED应采用恒流驱动的理由。设计采用2片LM3406组合设计了用于驱动大功率LED的恒流源电路,所设计的电路可以提供高达3A的驱动电流,并具有无级电流调节,过热保护,低电保护等特点。经测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作为节能灯具,LED灯具的设计和生产问题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而LED驱动电源需满足LED的高功率因素和效率要求,基于这种情况,简要分析了LED驱动电源分类及目前比较热门的驱动电源技术。  相似文献   

7.
针对LED照明驱动电源小体积、低成本的要求,将原边反馈技术应用到反激式LED驱动电源中.开展了原边反馈电路工作原理分析,建立了驱动输出电流与原边MOS管电流、反馈绕组电压波形之间的关系;讨论了电路PFC部分的工作原理,副边二极管导通时间精确测量的方法,以及电路的各种保护;提出了通过调整变压器原边电感量使MOS管工作于准谐振状态,以提高整机工作效率的方法;推导了原边反馈反激电路变压器通用的设计方法,并以18W的LED日光灯驱动电源为例给出了设计步骤;最后,将原型机和同样规格的副边反馈的反激驱动电源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及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原边反馈结构以后,LED照明驱动电源电路板面积明显缩小,元器件总数减少了1/3,效率提高了2%,其他电气性能相当,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陈燕  王正仕  邓焰 《机电工程》2008,25(2):89-92
采用LM5010A芯片,设计了在高输入/输出电压比场合下应用的LED驱动电路,其驱动、控制、调光方式分别采用更具优势的恒流驱动、恒定导通时间(COT)控制和PWM调光方式.实验证明,该驱动电路具有LED电流稳定、瞬态响应快、调光无色偏和低噪声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LED照明方式在社会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特点为节能源,高可靠,灵活调,绿环保,长寿命,体积小,多色彩等。众所周知,LED要想成功使用需要合适的驱动控制电路配合。本文的研究目标是通过进行LED驱动电源的设计研究工作开发出合适的驱动电源。本文首先对LED发展历史和特点进行了阐述,其次介绍了LED原理及驱动分析,确定了采用半桥式变换器为电路的主要结构形式,之后进行了主电路结构设计,进行了参数的选取和计算,最后进行了控制电路设计,LED布阵方式选取和系统调试,调试结果表明整个驱动电路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我国LED照明工程技术与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阐述了LED照明技术的发展历程,对在我国推广LED照明提出了三基色照明技术路线,提出与三基色照明配套的采用脉宽调制技术的驱动模块,可大大减少功耗、增强三基色LED灯的实用性。蓝光LED优势在于PN结温升对光效下降的影响小,提高散热能力可给出数字电位器控制可调直流恒流源电路。我国现有IC设计能力足以满足LED照明工程的需要,LED照明模块电路可分传统电路数字化改造和MCU控制二步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8位MCU是普及LED照明工程的需要。LED照明工程是系统工程,包括封装、散热、半导体材料、工艺等环节。当前应从能够做、效果好的LED散热增光效、驱动模块、灯具等环节改造,解决影响LED光效的实际问题,提高产品集成度和元件模块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带报警功能的LEO矿灯,它具有硬件电路简单,可控性强等特点。从硬件电路,软件设计方面对传统矿灯予以较大改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用干电池等低压电源驱动LED灯,该文设计了一种具有升压功能的恒流源。该恒流源将Boost升压电路与基于单片机的开关电源技术相结合,完成了升压、恒流、分量程供电。经过测试,该电源效率高达82%,误差小于3%。  相似文献   

13.
新型LED驱动电源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SEPIC拓扑电路为主电路,采用L6562和TSM101,进行了功率因数校正和LED恒压恒流控制。实验结果证明,设计的电源实现了临界连续模式下,SEPIC电路的高功率因数和较宽范围的恒压恒流输出,成功驱动了LED灯源。  相似文献   

14.
针对手术进行中人为造成阴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动实时调光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图像跟踪,对手术被照明区域的彩色图像进行实时分割,得到需要消除阴影的目标区域,再将阴影区域映射到照明光源LED阵列分布图上,得到需调节的LED的编号及其照度值;通过以单片机为核心的LED控制器调节输出PWM占空比,改变LED驱动电流,控制相应LED亮度,对阴影区域进行补光处理,从而达到实时消除阴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8279芯片的显示接口分析及混合显示电路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玉琳 《机械与电子》2005,(1):36-37,40
分析了8279芯片的显示接口及8段、16段LED显示驱动电路的特点,提出了8段和16段LED混合显示驱动的方法,并介绍了一种经济实用的显示驱动电路。  相似文献   

16.
采用食人鱼系列的发光二极管(light em itting d iodes,简称LED)作光源,进行枕型透镜与反射腔的设计,在结构软件Catia中建立了一款后位灯的三维模型,并利用光学软件T raceP ro进行光学效果的仿真,开发出了一款LED后位灯。样品经汽车灯具测试中心检测,性能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对普通恒流源加以变形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可以驱动多路发光二级管的镜象电流源。利用D/A转换器和精密运放实现V/I转换及恒流连续可调。采用晶体管扩流,ULN2003进行多路电流切换。测试表明,V/I转换电路的输入电压和镜象输出电流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恒流精度达0.05%。  相似文献   

18.
Light-emitting Diode (LED) lamps are more versatile and energy efficient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light source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wo main problems related to power quality, namely, the harmonic generation from LED lamps and the effect of voltage sags on LED lamps. Laboratory tests on various LED lamps are conducted and the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ED lamps are tappe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Frequency domain analysis is then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generated harmonics. Then, voltage sag sensitivity analysis is performed by obtaining signals from a photo sensor, the different parts of a lamp ballast, and input voltage. The analysis includes the effects of varying sag depth and voltage sag duration. The findings are compared with the SEMI F47 standard curve, which predicts the effects of voltage sags on lamp performanc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D lamps produce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current harmonics. Moreover, different types of LED lamps were found to produce different levels of current harmonic depending on the ballast configuration. This harmonic distortion can be reduced by combining various types of LED lamps. Voltage sag tests show that all the tested lamps are sensitive to sag depth and sag du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