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索乙型肝炎(乙肝)疫苗2针法的免疫效果。方法 在河北正定县选择某乡7个村为试验现场,进行了14年观察。筛选1~7岁HBV易感儿童261名,按0、3月免疫程序接种2针10μg乙肝血源疫苗,全程免疫后1、2、3、4、5、6、8、10和14年对观察人群采集血清标本,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结果 抗-HBs阳性率随免疫年限延长逐渐下降,由免疫后第1年的93.57%降为免疫后14年的52.13%,在观察期间,只检测到1例HBsAg阳转者,并形成了慢性携带状态。结论 2针免疫法与3针免疫法的免疫效果无差别,在某些贫穷和交通不太方便的地区二针免疫法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血清学效果4年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婴幼儿首剂应用重组酵母乙肝疫苗(YDY)的免疫效果。【方法】选择母亲妊娠时HBsAg、抗-HBC均阴性者所生的新生儿首剂全程接种基因型乙肝疫苗后,分别检测他们在免疫后1、2、3、4年时血清HBsAg、抗-HBs含量,观察其血清学免疫效果。【结果】Y1)V首剂全程免疫后1~4年,抗-HBS阳转率逐年降低;从第4年起.抗HBs阳转率显著降低;疫苗安全性可靠;男女间抗-HBs阳转率和免疫持久性差异无显著性。【结论】YDY全程免疫4年后有必要进行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流行病学效果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评价新生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后的流行病学效果,收集在上海市杨浦区唯一专门收治小儿肝炎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1980~1997年乙肝发病资料,进行乙肝疫苗免疫前、免疫后发病动态比较分析,并抽取部分乙肝患儿进行疫苗回顾性接种史调查.结果显示,1992~1997年上海市杨浦区0~16岁儿童乙肝发病率6.48/10万,较1980~1986年发病率(32.58/10万)下降了80.11%;1980~1986年乙肝发病数占病毒性肝炎总病例数的30.71%,1992~1997年减至11.53%.患儿乙肝疫苗接种史调查表明,94%未接种过乙肝疫苗.乙肝发病资料分析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与国内有关乙肝疫苗免疫血清学研究报导相符,乙肝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乙肝发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农村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普种后14年免疫效果考核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观察了正定县吴兴乡新生儿实施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普种后14年的免疫学效果.该乡自1986年开始对所有新生儿结合农村计划免疫,按0、1、6个月程序接种3剂乙肝疫苗,在1986~1996年用血源乙肝疫苗,1997~1999年用重组(CHO细胞)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1986~1996年为87.16%,1997~1999年为93.74%.于1999年普查采血,用固相放射免疫试剂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与抗体(抗-HBs)以及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并与本地免疫前同龄儿童HBsAg阳性率进行比较,计算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显示乙肝疫苗免疫后,1~14岁儿童保护性抗-HBs阳性率为94.74%~10.27%,S/N值几何平均滴度(GMT)为 76.72~5.62,随着免疫年限的延长而逐渐降低;HBsAg在10岁以前无升高趋势,1~14岁儿童的HBsAg总阳性率1.27%,与免疫前同龄儿童的10.5%相比,保护率为87.9%(95%可信限83.18%~93.38%).抗-HBc阳性率为2.26%,与免疫前同龄儿童的35.1%相比,降低了93.56%.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后随年龄的增长保护性抗体水平逐年下降,HBsAg阳性率10~14岁开始出现升高趋势,而在10岁以前未见升高趋势,说明免疫后10年间效果良好,无需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血源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14年效果评价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为了解新生儿血源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后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持久性及长期保护效果,1986~1989年,在正定县吴兴乡7个自然村结合农村计划免疫活动,给新生儿接种3针10μg/ml血源乙肝疫苗,并以免疫后首次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阴性的762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14年的随访观察.结果显示乙肝疫苗免疫后14年间,HBsAg阴性和阳性母亲所生儿童的抗-HBs阳性率,分别由最高的94.44%和95.83%逐年降至50%左右,至10~14年波动于40%~50%;抗-HBs有效阳性率的动态变化与阳性率相似,10~14年基本维持在20%左右.14年间对HBsAg阴性和阳性母亲所生儿童共随访观察了7 612.5人年,发现HBsAg阳转者6例,HBsAg年阳转率为0.08%,与本底对照的1.13%相比,保护率为92.92%.这6例HBsAg阳转者在之后的多次检查中均HBsAg阴性,未形成HBsAg慢性携带者.表明血源乙肝疫苗的长期保护效果良好,14年内无需加强接种.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卫生部/全球疫苗免疫联盟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eine,HepB)合作项目在甘肃省的实施效果,对全程接种3针HepB的396名1岁儿童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的检测,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唐山市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状况及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水平,探讨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和持久性,为制定非新生儿人群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于2005年采集有明确乙肝疫苗免疫史、不同免疫程序的1~15岁人群血清444份,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抗-HBs,分析比较免疫和加强免疫后抗-HBs水平和持久性;同时与1992年乙肝疫苗免疫前的本底资料相比较。结果2005年各年龄组儿童HBsAg携带率较1992年均有显著下降;免疫后5年抗-HBs保护阳性率和抗-HBs阳性率均明显下降,其中抗-HBs阳性率下降至1992年自然感染水平;免疫5年后行加强免疫,抗-HBs保护阳性率和抗-HBs阳性率显著高于未加强免疫组。结论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人群HBV感染的有效措施;免疫后间隔5年行加强免疫使免疫持久性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8.
课题来源:WHO国际合作课题研究起至时间:1989年1月~1994年6月成果登记号:项目负责人:王树声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防疫站(现广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作单位:上海医科大学和广西隆安县卫生防疫站等主要完成人员:王树声,杨进业,李荣成,徐志一,农运志等获奖情况:1994年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1994年广西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内容提要:本研究通过在广西肝炎肝癌高发区隆安县农村地区首次将乙肝疫苗纳入现行的儿童扩大计划免疫规划(EPI),对全体新生儿实施大规模乙肝疫苗接种,探讨乙肝疫苗纳入EPI的可行性、技术性和最有效的方法,评价乙…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广东省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现状,评价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的效果。方法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全省6县区3 927名1-59岁人群进行乙肝血清流行病学研究,用ELISA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并调查1-14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情况。结果广东省1-59岁人群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抗-HBc阳性率和HBV感染率经标化后分别为15.46%、61.51%、49.46%和66.20%。1-14岁人群HBsAg阳性率和HBV感染率明显低于15-59岁人群。1-4岁人群HBsAg阳性率和HBV感染率低于5-14岁人群,而抗-HBs阳性率高于5-14岁人群。HBsAg阳性率和HBV感染率: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城市人群抗-HBs阳性率高于农村。1-4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1.90%,全程接种率89.01%,首针及时接种率为58.38%,明显高于5-14岁人群。结论广东省仍是乙肝高流行区;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策略效果显著,1-14岁人群HBsAg携带率和HBV感染有不同程度下降,1-4岁下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血清学免疫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国产重组酵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不同剂量,不同间隔时间免疫后4年的血清学免疫效果。方法: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和阴性母亲的新生儿,按第1针分别接种10μg或5μg乙肝疫苗,4年后观察免疫效果,同时对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选择第3针与第1针的不同间隔时间进行接种,全程免疫后4年观察免疫效果。结果:乙肝疫苗全程免疫4年后,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第1针接种10μg组抗-HBs阳性率高于5μg组,差别有显著性,对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进行免疫时,乙肝疫苗第3针与第1针间隔5,6,8个月,其抗-HBs阳性率及抗体水平,差别均无显著性,所有接种对象,全程免疫4年后抗-HBs阳性率及抗体水平均较低。结论: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第1针10μg组全程免疫效果优于5μg组,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乙肝疫苗第3针与第1针间隔5,6,8个月都是可行的,4周岁儿童乙肝疫苗加强接种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5年的抗-HBs持久性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探讨重组酵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制定科学的免疫策略,有效控制乙肝提供依据.对1995年全程接种疫苗的儿童进行免疫后5年的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和几何平均滴度(GMT)水平追踪观察研究.结果显示,抗-HBs阳性率和达保护水平率及GMT随儿童年龄的增长逐年下降,但抗-HBs阳性率免疫后5年仍保持在81.19%;抗-HBs达保护水平率下降速率较快,免疫后5年下降为61.39%.根据本资料结果,从疫苗的免疫学保护水平考虑,免疫后5年有必要考虑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12.
乙肝疫苗接种对乙型肝炎流行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范毅勤 《职业与健康》2006,22(19):1584-1585
目的了解南京市鼓楼区乙肝疫苗接种前后16年乙型肝炎流行特征的变化,为今后实行新的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1990~2005年南京市鼓楼区乙肝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2年起该区将乙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目前全区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达99%以上。接种疫苗改变了乙肝的流行特征,人群乙肝发病率呈下降趋势,10岁以下儿童下降最明显。结论乙肝疫苗免疫是防制、消除乙肝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降低发病率,在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工作的同时,必须扩大疫苗的接种范围。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现阶段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现状;评价自1985年4月开展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所取得的成果。方法在国家"七五"攻关课题试点区,应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家庭为单位,采取血清,应用固相放射免疫法(SPRIA)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结果人群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和HBV流行率经标化后分别为6.03%、37.75%和37.33%;HBsAg阳性率、HBV流行率均低于1987年同一地区的检测结果,尤以<20岁青少年降低比较明显;抗—HBs阳性率则高于1987年同一地区的检测结果,尤以<20岁青少年升高明显。结论人群乙肝流行病学特征已发生改变,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14.
文亮  高丽 《现代保健》2013,(21):135-136
目的:探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预防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母亲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新生儿于出生后24h内注射乙肝疫苗,治疗组新生儿母亲于孕28、32、36周分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新生儿于出生后24h内和出生后1个月分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新生儿脐血HBsAg阳性率分别为7.14%和2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新生儿出生后1、6、12个月的HBsAg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可有效地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对乙肝母婴传播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接种不同类型、不同剂量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的再免疫抗体应答。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按地域分布选取东莞市5个镇2~4、6~8、13~15、16~40岁4个年龄组健康人群,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筛查乙肝病毒核心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均为阴性,且有3剂HepB免疫史的人作为再免疫研究对象。采用5μg重组HepB(酵母)(HepB Made by Recombinant DNA Techniques in Yeast,HepB-Y)、10μg HepB-Y、10μg重组HepB(中国仓鼠卵巢细胞)(HepB Made by Recombinant DNA Techniques in CHO Cell,HepB-CHO)、10μg重组HepB(汉逊酵母)(HepB Made by Recombinant DNA Techniques in Hansenula Yeast,HepB-HY)、20μg HepB-CHO和20μg HepB-Y,均按0、1、6个月程序再免疫3剂。结果不同类型不同剂量HepB在人群中的再免疫成功率和抗体水平中位数[毫国际单位/毫升(mIU/ml)]分别为:5μg HepB-Y94.34%和226.53,10μg HepB-Y86.46%和175.36,10μg HepB-CHO97.39%和331.44,10μg HepB-HY91.30%和439.01,20μg HepB-CHO99.20%和386.66,20μg HepB-Y89.04%和372.97。各年龄组的再免疫成功率和抗体水平中位数(mIU/ml)分别是:2~4岁98.25%和353.42,6~8岁96.80%和320.31,13~15岁94.67%和282.12,16~40岁87.76%和305.24。结论年龄、疫苗种类和剂量是影响再免疫抗体应答的主要因素,随年龄的增长再免疫抗体应答下降,更换疫苗种类可提高再免疫抗体应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分析、比较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NNDRS)与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15岁人群乙肝发病、诊断、发病因素等指标和信息,进一步了解目前湖南省乙肝报告工作的现况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推算湖南省乙肝流行的实际情况,为今后乙肝监测工作的改进和提高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Excel分析软件对两个系统报告的<15岁人群乙肝的发病指标及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比较. 结果 湖南省15岁以下乙肝病例的流行病学监测质量逐年提高;乙肝病例诊断主要在县级及以上医疗单位;监测病例中仅有32.56%的病例符合疑似急性乙肝诊断标准;乙肝病例流行病学监测尚存在信息不完善的现象. 结论 对<15岁人群乙肝病例进行监测、分析有利于准确掌握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以来取得的成效;法定传染病报告人对乙肝诊断标准掌握不够,诊断不明是造成乙肝疫情高估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各级法定传染病报告人的乙肝诊断标准培训和疾控人员的乙肝监测培训及规范乙肝实验室诊断是今后湖南省提高乙肝疫情报告质量和监测水平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后抗-HBs消长动态及远期保护效果。方法从1986年开始,每隔2~3年采取随机方法对湘潭市1985-1988年出生的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效果随访一次,采血检测HBsAg、抗-HBs、抗-HBc。结果20年共观察儿童6203名,各次观察的HBsAg阳性率为0.63%~2.94%,HBsAg平均携带率为1.51%。明显低于免疫前同一人群10.50%,保护率为85.62%。新生儿完成全程免疫后抗-HBs阳性率高峰值在首针免疫后7~12个月,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下降,但免疫20年后的儿童中抗-HBs阳性率仍为28.16%(mIu/ml≥10.0),且HBsAg阳性率和抗-HBc阳性率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国产乙肝疫苗具有良好、持久的保护效果。抗-HBs阳性率的下降并没有导致HBsAg感染率的上升,说明抗-HBs阳性与否并不能作为加强免疫的唯一指标。  相似文献   

18.
宁波市镇海区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宁波市镇海区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自1990年起每年随机抽查50~60名儿童检测接种后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并调查人群乙肝发病率.1999年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乙肝疫苗免疫后,儿童保护性抗-HBs的阳性率为90.63%,0~15岁儿童的乙肝发病率明显下降.HBsAg携带率呈下降趋势,儿童尤为明显,从接种前4年平均阳性率13.14%下降到最近4年的0.39%,下降了97.03%.加强免疫和未加强免疫儿童的抗-HBs几何平均滴度(GMT)和保护性抗-HBs的阳性率之间差异均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12.35,t=4.51;P均<0.01).说明新生儿实行乙肝疫苗接种可以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同时加强免疫对维持较高抗-HBs水平阳性率和GMT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