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的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高职网页制作课程为例,构建了即时通信平台QQ群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以具体学习案例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教育领域持续推行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实际教学中,广泛推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已取得一定成绩。基于此,以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为切入点,分析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推行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措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为将来走上岗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网页设计与制作"实验课程传统授课的存在问题,提出以自主学习为主的翻转课堂项目化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采用比较分析法进行学习过程有效性分析和学习质量分析,验证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项目化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超星学习通平台能有效促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为了有效促进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本文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思维,以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网页设计》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为主题,探索超星学习通平台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应用,达到助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目的,进而构建服务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实施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变化,教育方式也在不断变化,教育平台方面出现了新的教学模式,名为“翻转课堂”。这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与过去的教学方法相比,其主要通过教师的课前知识传输,达到学生课中吸收理解的目的。本文首先分析基于职教云平台的高职院校“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并提出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在全世界掀起了研究的热潮,是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大革命。本文通过讨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分析XML程序设计课程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设计了较为完整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案。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沟通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对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当前,针对高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无疑是最有效、最先进的教学方法.笔者以云南工商学院Office办公软件课程为例进行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学视频的制作原则.  相似文献   

8.
林秀娣 《福建电脑》2014,(8):139-141
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笔者尝试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中青年教师课件制作培训"教学,通过对该课程的教学实施,让我们了解到翻转课堂的优点,只要不断完善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设施、基础条件,逐步实现翻转课堂的本土化,就可以让我们实现一个更优化的中国式的翻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二维动画制作》课程中,以设计思维为导向是对以往课程教学中技术思维主导的课程教学理念的颠覆。如何促进设计思维的培养?本研究基于项目创作和行动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重构了课程内容体系结构,并使用翻转课堂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来支持课堂教学。深入剖析了《二维动画制作》课程的特点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两个学期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通过问卷调查了学生对课程的态度和学习行为习惯,最后探讨了教学改革的效果及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MOOC的发展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一场革命,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冲击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文章分析MOOC和翻转课堂带来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探讨如何将MOOC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融入"计算机网络原理"精品课程的建设,梳理课程知识体系,进行多样化的课程设计,制作课程视频和微课,开发课程辅助教学系统,等等;提出以教师重点知识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适应互联网时代大学教育转型改革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以“电子商务数据库技术”课程为例,探讨了在线教学与传统的面授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网上教学平台的构建为基础,对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进行了再设计,提出了混合式教学设计框架,并将其付诸于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实践和研究结果表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确实能够达到比纯课堂面授更佳的教学效果。将传统的面授课堂教学延伸到网络虚拟空间,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成为教学的重要模式。  相似文献   

12.
对雨课堂、微课的概念及应用于《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构建了基于雨课堂和微课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混合型教学模式设计,探讨了这种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MOOC, Microlecture and Flipped Classroom have become the main direction of future education development. SPOC is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MOOC. It has some improvement and optimization in teaching form and teaching mode. Aiming at the various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urse of College Computer Foundation and relying on the super-star teaching platform,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SPOC mixed teaching mode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resources, the teaching activi- ties, the design of evaluation system and so on. The teaching mode strengthens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he original teaching mode of the basic computer course, promotes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improves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eaching, it is foun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teaching mode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 sults.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兴趣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针对整个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从建立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深入研究具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策略,提出了适合于“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机械CAD 基础”是很多工科专业需要学习的课程,其实践性强,多在计算机教室 进行授课。随着“互联网+”技术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线上教学的优势逐渐显现,“机械CAD 基础”课程的特点适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此,在校“石大云课堂”线上教学平台建 设了“机械CAD 基础”课程网站,并进行了教学实践,充分发挥了云课堂的课程资源建设、教学 活动设计、互动性学习、学习数据统计、大数据反馈等功能,构建了新型的云课堂及线下教学 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对目前“互联网+”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6.
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中创造技法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高职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方法,尝试将创造技法的理论和实践应用于课程教学中,论述了接受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各自的特点和适用知识的范围。并对课堂教学模式、课后作业模式教学环节提出了一些探索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它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本文针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改革的目标,并从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改革、课堂教学设计四个主要方面说明了基于项目化教学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在"UML软件建模"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本文在"项目驱动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教学方法围绕软件工程中的具体的软件设计案例,强调在线教学平台的设计与使用,强调课前学习,强调课上的在教师引导下的分组讨论。实践表明,该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意识,有效地解决了该课程因的高综合性和概念抽象性而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JSP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目前JSP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探究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教改方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Web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育发展的趋势出发,运用一种新的实训结构和实训模式,将企业软件开发项目的真实组织结构还原于课堂,让学生了解企业最新的软件开发模型,软件开发过程被很好地应用于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