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了解近十年深圳市某街道企业工作场所空气中三氯乙烯的职业危害特点和控制情况变化趋势,为评估实施(basic occupational health service,BOHS)对中小企业工作场所三氯乙烯职业危害控制水平的影响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通过2004-2013年对深圳市宝安区某街道存在三氯乙烯职业危害的中小企业进行动态监测,获得企业工作场所空气中三氯乙烯浓度水平的有效数据,对十年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工作场所三氯乙烯监测超标企业主要行业分布:电子(65.7%)、塑胶五金(15.3%)、机械(9.5%)、表业(4.4%)等;超标点主要岗位分布:清洗清洁(75.3%)、印刷(10.4%)和包装检测(5.4%)等;监测企业合格率和监测点合格率:2004-2013年均逐年增加,监测企业合格率从2004年的35.0%增加到2013年的92.3%,监测点合格率从50.6%增加到96.1%。实施BOHS后(84.4%和90.8%)较实施BOHS前(52.2%和60.4%)有显著增加。结论近十年,深圳三氯乙烯职业病危害比较严重的企业主要是电子与五金类,应加强清洗位、表面清洁位等相关工作岗位的监督监测及健康监护;实施BOHS对中小企业工作场所三氯乙烯职业危害控制水平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涉外企业三氯乙烯职业危害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深圳市盐田区三氯乙烯(TEC)职业危害现状,为预防三氯乙烯职业中毒提供依据。[方法]2004年,对全区使用TEC的单位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使用TEC的企业整改前有28家,整理改后有20家;工作场所空气中TEC短时间接触浓度合格率整改前为58.6%,整改后为86.8%(P〈0.01);接触TEC的工人职业健康体检率上岗前为57.1%,在岗期为89.1%,离岗前为58.9%,均未检出疑似职业中毒患者;企业负责人培训率为100.0%,工人培训率为97.6%。[结论]盐田区TEC职业危害较轻,对使用TEC的企业开展专项整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三氯乙烯作为有机溶剂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其对人体的危害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拟就三氯乙烯对人体神经系统、肝脏、肾脏、心脏以及皮肤的影响、致癌作用和其他方面影响作一综述,为同行从防、治两方面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深圳某街道10家五金电镀企业16个三氯乙烯(TCE)作业岗位的TCE职业危害现状调查显示,五金电镀企业TCE作业岗位自动化、密闭化程度不高,无有效的通风排毒设施,TCE浓度超标严重;同时,存在防护用品配备不足和使用、保存不合理,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未落实等问题;在岗期间TCE职业健康检查发现肝...  相似文献   

6.
作业场所健康促进与职业危害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前,我国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新兴行业的不断发展使我国职业危害的控制面临更多挑战,职业危害形势依然严峻,职业危害因素分布广泛且危害人群数量巨大,职业病发病居高不下,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严重。据估算,我国每年因职业病、工伤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500亿元人民币。针对当前严峻的职业危害形势,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以促进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根据目前职业危害发生的特点和职业危害的控制形势,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作业场所的健康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职业性三氯乙烯中毒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屡有发生,天津地区也曾发生过职业接触三氯乙烯中毒致人死亡的事件。随着三氯乙烯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其带给职业人群的健康威胁将越来越大,职业性三氯乙烯中毒在职业卫生领域也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毒临床表现已经不再局限于药疹样皮炎、肝肾损害等常见症状,其与噪声联合作用对听力的损害、对眼部的损害已逐渐被发现。本文试图通过对近几年在医学刊物发表的有关三氯乙烯(TCE)职业中毒健康影响的学术资料和文献的汇总分析,从临床研究方面对职业性三氯乙烯中毒进行综述,概括职业性三氯乙烯中毒的临床表现,最新特征,为职业性三氯乙烯中毒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一起三氯乙烯职业危害事故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三氯乙烯(TCE)作为金属清洗液而致药疹样皮炎(伴随肝损害)已有报道[1].2004年4月,我市某电子公司发生一起因使用含三氯乙烯的金属擦拭液而导致职业危害事故,其中一女工发生职业性药疹样皮炎并最终死亡,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长期接触三氯乙烯(TCE)的作业人员进行健康调查,为确定接触TCE人员的职业性健康检查项目,及时发现中毒患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连续直接接触TCE 3个月以上工人142人(女性121人,男性21人)为TCE接触组,并设立对照组(66人),对观察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逐项进行问诊,并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和尿中三氯乙酸(TCA)的测定。结果TCE接触组男、女的平均尿中TCA浓度分别为48.70、54.12 mg/L,均高于对照组(P<0.01)。工龄2年以上或尿中TCA浓度大于50 mg/L时,应激反应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或P<0.01);工龄2年以上的职业接触者应激反应时间显著长于工龄2年以下的(P<0.01)。接触组中不管接触时间长短、尿中TCA浓度多少,神经衰弱、皮肤疾患、三叉神经感觉迟钝、共济运动失调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工龄2年以上或尿中TCA浓度大于50 mg/L时,生殖系统疾患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反应灵敏性、神经系统、皮肤、三叉神经感觉、共济运动、生殖系统的检查和精神症状的问诊可以作为TCE职业接触人群的职业性健康检查的重点检查项目,对及时发现中毒患者具有一定的意义。可以认为控制职业人群接触TCE的时间和浓度,对减少TCE对人体损害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武汉市某蓄电池企业铅作业工人健康状况,探讨职业病危害因素对铅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为制定职业卫生防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AKFC-92A型粉尘采样器进行现场采样;对2011—2013年间该企业铅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同时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工人血铅、血常规、尿常规等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选择7处监测点进行现场浓度调查,结果铅烟浓度范围为(0.002,0.40)mg/m3,铅尘浓度范围为(0.004,0.825)mg/m3。2011年有3处超标,超标率为42.85%;2012年超标2处,超标率为28.57%;2013年超标1处,超标率为14.29%。2011—2013年对2 349名工人进行健康检查,结果为:3年血铅值为(214.8±96.3)μg/L,95%CI为(48.8,401.8)。2011—2013年疑似职业性铅中毒分别为2、0和0例,疑似职业性铅中毒观察对象分别为21、14和25例。铅粉和分片刷片工人血铅值最高,平均值分别为343.8和287.0μg/L。结论该蓄电池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中铅烟、铅尘超标现象并不严重,职业卫生状况较好,且逐年情况得到改善。部分企业工人身体健康已出现损伤,并出现了铅中毒观察对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近5年北京市海淀区工业企业生产环境监测情况及接触职业有害因素人群的健康状况。方法对2006—2010年该区职业有害因素监测结果、职业健康监护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530户企业5 913个作业点进行职业有害因素检测,有害因素检测超标率为5.8%;其中化学物质、粉尘及噪声的超标率分别为0.7%、11.5%、11.3%,化学性有害因素不合格样品主要为甲醛、臭氧、三氯甲烷、甲苯、二甲苯,粉尘中不合格样品以矽尘、木粉尘及其他粉尘为主;共对1 090户企业中的50 935名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其中接触化学因素、粉尘、噪声的健康指标异常检出率分别为0.4%、0.2%、15.9%,接触化学有害因素的异常人群以苯系物接触为主。结论该区职业病危害的重点是噪声接触行业,其次是粉尘及苯系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2007—2011年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辖区企业职业卫生现状,为今后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及规范,对辖区内所有企业2007—2011年职业卫生状况进行调查,对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进行检测,对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工人进行健康检查。结果至2011年底布吉辖区存在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企业135家(占辖区现有企业12.90%),主要职业性有害因素包括有机溶剂、粉尘、噪声等。2007—2011年有机溶剂检测1 370个点,合格率为96.50%;粉尘检测264个点,合格率为95.83%;噪声检测532个点,合格率为62.22%。不同行业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发生职业病5例(包括2例职业中毒),疑似职业病1例。各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企业的防护设施设置率和个体防护率处于缓慢增长趋势,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劳动者岗前及离岗职业健康检查率较低。结论该辖区企业职业卫生状况存在较多问题,应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按规定做好职业卫生监测和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10年来北京市大兴区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情况,为今后制定监管对策和保护劳动者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2-2011年大兴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从业人员检查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类别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和不同性质用人单位职业健康检查受检率差异情况.结果 各类监测点总合格率为81.41%,粉尘监测点总合格率最低,不同类别危害因素间监测总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完成检查69 265人,检出各类异常情况1 210人,不同性质企业间受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私营企业总体受检率低于其他类别企业.结论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受检率和私营企业职业健康检查受检率偏低,应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私营企业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切实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4.
王伟琴  陶晖  姚利颖  张丽 《职业与健康》2012,28(18):2205-2207
目的了解2009—2011年杭州市江干区职业卫生工作情况,为进一步防治职业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3年来该区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监护等资料,建立职业卫生监管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373家企业3 799个作业点进行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为87.3%,其中物理因素检测合格率最低(73.0%),其次为粉尘(90.4%)和化学因素(96.1%)。在各行业中,机械制造行业(82.0%)、家具制造行业(83.4%)检测合格率较低,主要超标项目为噪声、苯系化合物。389家次企业共10 080名劳动者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漏检率为(5.8%),化学因素漏检率最高(9.2%),各行业中印刷行业漏检率最高(15.6%)。结论该区职业病危害的重点为噪声、苯系化合物接触行业,应加强对重点行业企业的监管,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5.
沙磊  杨泽云 《职业与健康》2014,(22):3290-3291
目的了解和掌握南通市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的职业病危害现状及其趋势,为该市制定职业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职工职业健康检查信息系统中2010—2013年在岗职工的健康检查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 2010—2013年,4年间共有1 615名在岗职工患有职业禁忌证,检出率2010年最低(2.65%),2013年最高(4.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26,P〈0.01);408名在岗职工患有疑似职业病,病例数呈逐年增加态势;职业病高危行业仍然集中在传统的接触粉尘、化学毒物、噪声、高温等作业。结论该市越来越多的职工暴露于有毒有害的环境当中,疑似职业病人数呈逐年增加态势,企业应改善职工工作环境,定期为职工进行健康检查,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王炜  徐聿函  杨蕾  张金龙 《职业与健康》2014,(21):3024-3026
目的通过对2013年无锡市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无锡市企业工作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一般情况,以评估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工作开展的效果,为开展职业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2013年无锡地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中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卡进行整理分析,并按企业经济类型、监测因素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共检测301家企业,检测工作场所中作业点数7 825个,合格率为91.82%,与2012年的合格率(87.86%)相比明显升高(χ^2=78.037,P〈0.01)。粉尘、有毒化学物、物理因素的合格率分别为95.54%、98.41%、83.62%;其中粉尘和有毒化学物的合格率较高,物理因素的合格率最低(χ^2=505.583,P〈0.01)。结论各相关部门应继续加强执法力度;增强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采取防护措施;提高劳动者的自我防护意识,进一步切实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企业职业病危害申报情况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变化趋势,以采取针对性的职业病防治措施,更好地开展基本职业卫生服务。方法将2006—2010年福田区企业职业病危害的申报资料录入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福田区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数呈逐年减少趋势,申报的大中型企业构成比逐年减少,作坊式小型企业构成比逐年增加;不同经济类型企业中,有限责任公司构成比增加,其他类型企业构成比趋于减少;除电子、汽修、印刷行业外,其余行业企业构成比逐年下降;申报存在的三氯乙烯、二氯甲烷、铅、镉等职业病有害因素企业百分比逐年减少,而存在苯系物、正己烷、其他化学物质,粉尘,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百分比逐年增加。结论推进福田区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工作,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需要政府、职业卫生服务机构、企业等各方面的配合与落实,福田区职业病防治工作需根据辖区经济特点开展针对性的专项工作,促进企业主动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并加强对小型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特别是加强对物理因素、粉尘的检测;对于其他化学物质,需重点了解其毒性及分类,以针对性地采取职业病防治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进一步科学指导龙岩市新罗区职业卫生防治工作、合理制定职业病危害因素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辖区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职业卫生)网报数据。结果 2010年新罗区监测较多的职业危害因素为噪声、粉尘,超标较严重的为铅及其化合物、高温、煤尘、水泥尘、噪声、甲醛、一氧化碳,说明该辖区存在多种职业危害因素。对工人健康影响较大的职业危害因素为铅及其化合物、苯、煤尘。职业危害因素超标率与在岗期间工人职业禁忌证检出率间相关系数r=0.623,r 0.10(3)=0.672,P﹤0.10。结论铅及其化合物、煤尘、苯是新罗区危害较大的职业危害因素,铅及其化合物、高温、煤尘、水泥尘、噪声、甲醛、一氧化碳作业是较大的职业危害岗位,故今后应加强对铅及其化合物、煤尘、苯等有毒有害因素的企业的监督监测,将其列入"预警企业"名单,切实保护工人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