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邓达治  刘刚 《广西医学》2011,33(9):1109-1111
目的 比较地西泮或咪达唑仑联合氯胺酮对广西巴马小型猪无气管插管模型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20头广西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地西泮组和咪达唑仑组各10头.地西泮组采用地西泮10 mg和氯胺酮0.1 g诱导麻醉,地西泮0.45 mg·kg-1·h-1、氯胺酮4.5 mg·kg-1·h-1静脉输入维持麻醉.咪达唑仑组采用咪达唑...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寻建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合并肺栓塞(PE)的小型猪模型的方法.方法15只小型猪随机分为3组(A、B、C).每组通过结扎双侧股静脉并注入氨甲苯酸以获得DVT模型,并经B超证实;3组实验猪分别于建模后第1、4、7天拆除双侧结扎线,并洗脱一侧股静脉内自体血栓后行CT血管造影(CTA)检查,若无肺栓塞影像学证据,则经头静脉注入体外制备的血栓后再次行CTA检查,7d后将小型猪处死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2只小型猪因严重肺炎排除,其余13只中11只DVT合并PE建模成功并经病理证实,建模即刻成功率73.33%(7d后成功率53.33%),其中B组建模成功率为100%.其中11只DVT在B超上表现为股静脉腔内的条索状低回声;PE在CTA上表现为肺动脉主干或分支的充盈缺损及截断.病理检查示肺动脉内见混有明胶海绵和自体血栓的栓塞物.结论下肢DVT合并PE小型猪模型可成功建立;B超和CTA检查可以较好的评价DVT和PE.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广西巴马小型猪无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动物模型。方法选用8头健康广西巴马小型猪,先耳后肌肉注射地西泮10mg和氯胺酮0.1g行基础麻醉,建立静脉通道后使用氯胺酮和地西泮间断静脉注射全身麻醉。行泌尿系统手术时根据心率、睫毛反射和疼痛反应调整麻醉深度。结果该方法麻醉效果理想,试验动物无一头死亡且恢复良好。结论使用氯胺酮和地西泮对腹部手术的广西巴马小型猪进行问断静脉麻醉的方法效果理想,且安全、简易,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两种麻醉方法对小型猪麻醉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比较两种不同麻醉方法麻醉实验用小型猪的效果,将12头小型猪分成两组,一组是硫喷妥钠(35 mg/kg)与安定(10 mg)联合应用,采用腹腔、肌肉注射给药;另一组是氯胺酮(8 mg/kg)与迷眠新(1.5 ml)联合应用,采用肌肉注射给药。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麻醉后小型猪分别在9±2 min、5±1 min进入麻醉状态(P<0.05),麻醉维持时间分别为38士12 min、43±14 min(P>0.05)。在麻醉维持时间内呼吸频率分别为48±13次/min、56±15次/min(P>0.05),心跳频率分别为118±17次/min、96±11次/min(P<0.05)。表明两种麻醉方法均能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比较而言,氯胺酮与速眠新联合应用麻醉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实验用小型猪麻醉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报告60头中国实验用小型猪经硫喷妥钠作用的结果,方法分单纯硫喷妥钠组与硫喷妥钠复合麻醉组。单纯硫喷妥钠采用肌肉、腹腔及静脉途径;硫喷妥钠麻醉复合组除按上述给药途径外,1组加安定,另1组加氯胺酮,2组方法均达到良好麻醉效果,麻醉程度控制较好,呼吸,循环系统无明显抑制,尤以硫喷妥钠复合麻醉组效果更佳,适合实验同时,需气管插管和肌肉松弛的动物实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小型猪心肌缺血模型制备的麻醉及管理方法。方法氯胺酮基础麻醉后,硫喷妥钠诱导经口气管插管静脉普鲁卡因复合全麻。结果实验猪对氯胺酮基础麻醉有较大的耐受量。保留呼吸平均气管插管次数(2.3±0.7)次。心脏操作时心电图变化较大。结论对实验猪进行保留呼吸气管内插管全身静脉麻醉是可行的。心脏操作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可预防性应用利多卡因和提醒术者轻柔操作,若麻醉处理得当,可保证围术期猪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小型猪在血管介入手术中的理想麻醉方法.方法 将经皮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的贵州小型猪16只随机分为丙泊酚麻醉组和氯胺酮麻醉组,每组8只,在麻醉过程中记录诱导时间、麻醉维持时间和苏醒时间,并对动物的心率、血压、呼吸、体温进行监测.结果 丙泊酚麻醉组诱导时间(2.83±0.59) min,麻醉维持时间(89.13±6.20)min,苏醒时间(29.88±4.82)min;氯胺酮麻醉组诱导时间(4.84±0.72) min,麻醉维持时间(76.50±6.12)min,苏醒时间(43.38±4.21)min.丙泊酚麻醉组对小型猪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小于氯胺酮麻醉组(均P<0.05).结论 丙泊酚和氯胺酮均可在小型猪血管介入手术中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而丙泊酚略优于氯胺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小型猪戊巴比妥钠静脉麻醉与异氟烷吸入麻醉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将10头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戊巴比妥钠静脉麻醉与异氟烷吸入麻醉,记录麻醉检测指标.结果 两组小型猪的麻醉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麻醉起效时间、术后苏醒时间以及术中躁动例数差异显著(P<0.05).两组实验组在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等指标方面,对比差异显著(P<0.05),而在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PH酸碱程度值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戊巴比妥钠组需在实验过程中添加麻醉剂量,而异氟烷吸入麻醉组麻醉起效快,效果良好,苏醒迅速,适合各种要求的实验操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对小型猪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12头小型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头,一组是戊巴比妥钠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Ⅰ组),另一组是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Ⅱ组).麻醉后对动物实施心脏生物可降解支架置入术,观察动物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麻醉效果、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术后苏醒情况.结果 两种方法麻醉后,动物分别在7.6 ±2.4 min(Ⅰ组)、2.4 ±1.4 min(Ⅱ组)进入麻醉状态(P<0.05).术后苏醒时间分别为30.8±8.8 min(Ⅰ组)、16.5±2.8min(Ⅱ组)(P<0.05),Ⅱ组动物比Ⅰ组动物苏醒平稳(P<0.05).两组心率及呼吸频率变化无明显差别,而氧饱和度在第10 min(Ⅰ组87%,Ⅱ组92%)和30 min(Ⅰ组94%,Ⅱ组89%)由于追加麻醉药后,两组值差异较大,但很快恢复正常.Ⅱ-组麻醉效果较Ⅰ组麻醉效果好.结论 两种麻醉方法均能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麻醉较戊巴比妥钠复合氯胺酮麻醉的效果强且术后苏醒快,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在制备小型猪冠状动脉再狭窄模型时的麻醉效果.方法: 39头健康贵州小型猪行氯胺酮基础麻醉气管插管后,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13头.A组行间歇正压机械通气,麻醉维持采用芬太尼5 μg·kg-1静注,1%戊巴比妥钠、0.2%氯化琥珀胆碱静滴.B组行气管导管接人工回路,保留自主呼吸,芬太尼5 μg·kg-1静注,1%戊巴比妥钠静滴.C组呼吸管理同B组,术中仅用1%戊巴比妥钠静滴.穿刺股动脉,选择冠状动脉合适的血管段放入支架,术中观察呼吸、心率、动脉压的变化以及呕吐、流涎等不良反应.结果:C组1头小型猪死亡,其余38头猪存活.A、B两组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差异无显著性.C组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比A、B两组高(P<0.05).B、C两组呼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戊巴比妥钠复合芬太尼麻醉气管内插管可使气道保持通畅,麻醉平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足背静脉穿刺顺行灌注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尿激酶溶栓治疗9例单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男4例,女5例,平均年龄58.5岁。其中,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0天)5例(55.56%),慢性(〉10天)4例(44.44%),有2例曾有DVT病史。结果 总有效率100%(9/9)。平均住院日为10天。结论 足背静脉穿刺顺行灌注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而且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27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病人的治疗和对其中81例病人的随访,观察药物溶栓的近远期疗效特点。方法对1994年1月-2005年3月住院的271例(286侧)下肢DVT的诊治进行总结。结果全组病人药物溶栓治疗近期均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81例获得随访(随访率29.9%),随访时间7-96个月,平均49个月。症状消失为19例(23.4%),肢体出现静脉曲张28例(34.6%),皮肤色素沉着24例(29.6%),渍疡9例(11.1%)。结论药物溶栓治疗DVT方法简便,疗效比较满意,创伤小。  相似文献   

13.
李岩  沈焕  杨春宁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4):591-592
目的通过对27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病人的治疗和对其中8l例病人的随访,观察药物溶栓的近远期疗效特点。方法对1994年1月~2005年3月住院的271例(286侧)下肢DVT的诊治进行总结。结果全组病人药物溶栓治疗近期均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8l例获得随访(随访率29.9%),随访时间7~96个月,平均49个月。症状消失为19例(23.4%),肢体出现静脉曲张28例(34.6%),皮肤色素沉着24例(29.6%),溃疡9例(11.1%)。结论药物溶栓治疗DVT方法简便,疗效比较满意,创伤小。  相似文献   

14.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来治疗的186例下肢DVT的临床资料.下腔静脉滤器植入116例,其中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并手术取栓62例,深静脉置管溶栓54例.随机分为3组,置管溶栓组54例,手术取栓组62例,抗凝组70例.结果:149例(80.1%)随访3~72个月,平均40个月.116例滤网均展开良好,有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胀痛,1周后逐渐消失,无移位、倾斜和扩张不良.多普勒及下腔静脉造影检查发现2例18个月后滤器中血栓形成,其他下腔静脉均通畅.溶栓组显效45例,有效6例,无效3例.手术组显效54例,有效6例,无效2例.抗凝组显效13例,有效43例,无效14例.手术组和溶栓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1),但手术组和溶栓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与抗凝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能有效预防肺动脉栓塞,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手术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和预防下肢DVT后遗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分析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 TEG)联合血气分析检测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9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入院后行肺部CTA检查,根据肺栓塞的发生分为实验组(肺栓塞组)和对照组(无肺栓塞组)。并采集静脉血以及桡动脉血,分别进行TEG以及血气监测,评估两组患者TEG、PaO2及PaCO2表达水平,并应用ROC曲线对各指标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均处于高凝状态,有39例患者发生肺栓塞。两组TEG指标(R值、K值、CI、MA)及Pa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TEG指标(R值、K值、CI、MA)以及PaO2敏感性分别为70.6%、37.0%、62.7%、90.2%和88.2%,特异度分别为89.7%、90.9%、28.2%、71.8%和48.7%。结论 采用TEG联合血气分析动态监测DVT患者凝血功能变化,且有效评估肺栓塞的发生率,是临床监测DVT患者发生肺栓塞的一项重要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介入治疗57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57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介入溶栓术,对其中226例作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59例作经导管血栓抽吸术、119例作机械性血栓消融术、92例作髂股静脉腔内成形术、71例作髂静脉及股总静脉支架植入术。根据病程、症状及造影表现,每例选择2~6种介入治疗方法。随访6个月~3年。结果:治疗疗效为:优170例(29.5%),良269例(46.7%),中126例(21.9%),差11例(1.9%)。平均住院天数为9.5天。89例取得6个月随访资料,其疗效判断为优34例(38.2%),良45例(50.6%),中4例(4.5%),差6例(6.7%)。结论: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较好,可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7.
急性重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外科治疗方法 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外科治疗18例急性重症DVT患者,均有肿胀和肢体疼痛;16例伴有皮肤颜色青紫(1例小腿皮肤坏疽),2例伴有皮肤苍白;10例出现下肢足背动脉搏动减弱,8例足背动脉搏动正常;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下肢深、浅静脉均有血栓形成.1例因患肢坏疽行膝上截肢手术.17例采用手术切开取栓,仅3例单纯采用手术切开取栓术,5例加用大隐静脉耻骨上转流术,6例加用人工血管耻骨上转流术,3例采用髂静脉松解成形术.结果 手术死亡1例(5.6%).下肢肿胀消失7例(41.2%),明显减轻10例(58.8%).除截肢的1例外其余患者皮肤颜色均基本恢复正常,动脉搏动也恢复正常.16例患者被随访,随访率为94.1%;随访时间为3~82个月,平均为34个月.患肢肿胀完全消失5例,占31.3%;肿胀明显减轻者8例,占50%;肿胀复发3例,占18.7%.复发的3例中,1例于术后9个月死于晚期恶性肿瘤,2例分别于35个月和48个月后因移植血管桥内膜增生导致闭塞而复发.结论 外科手术取栓是治疗急性重症DVT的有效方法 ;当髂静脉受压,耻骨上转流是一种可选择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D-二聚体(D-D)及CRP检测值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并发肺血栓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合并肺栓塞(PE)患者(DVT+PE组)和91例单纯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DVT组)的超声血栓特征,结合血浆D-二聚体及CRP检测值进行统计分析,并应用ROC曲线检验三者联合诊断DVT合并PE的临床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的血栓性质(急性、慢性)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461,P<0.001),两组D-二聚体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14,P<0.05),两组CRP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750,P=0.009)。性别、年龄、血栓位置、血栓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分别以D-二聚体=1205.0ng/ml、CRP=83.55mg/L为诊断DVT合并PE最佳临界值时,敏感性分别为89.9%和60.0%,特异性分别为37.0%和75.3%,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分别为0.683和0.679。以D-二聚体=1085.5ng/ml、CRP=51.035mg/L作为血栓急性、慢性最佳临界值时,敏感性分别为78.0%和63.4%,特异性分别为60.5%和84.0%,AUC分别为0.738和0.801。结论联合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D-二聚体及CRP检测可提高诊断DVT并发PE的敏感性,可作为肺栓塞高危患者的首选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Pulmonary embolism (PE) and 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 are major causes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hich can be reduced with accurate diagnosis and proper treatment. More than 90% of PEs originate in lower-extremity DVT. Currently, evaluation of PEs and lower-extremity DVT requires 2 separate tests (ventilation-perfusion scan, computed tomographic pulmonary angiography (CTPA), or pulmonary angiography for PE and sonography, computed tomographic venography (CTV), conventional venography, or 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 for DVT). Combined computed tomographic pulmonary angiography and venography (CTPAV) is a new diagnostic technique that combines CTPA and CTV into a single study for the screening of PE and subdiaphragmatic DVT. CTPAV is a modified CTPA study that evaluates the subdiaphragmatic deep vein system at the time of CTPA, without additional venipuncture or contrast medium. It is easy to perform, fairly easy to interpret, readily available, and requires no invasive procedure. We present 2 cases of multiple PE and lower-extremity DVT in which CTPAV was used.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症状性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对1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症状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15例,核素肺动脉灌注确诊3例。治疗过程中置放临时下腔静脉滤器(IVCF)15例,颈静脉置管溶栓11例。全部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经1~62个月随访,无复发。结论CTPA是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症状性肺动脉栓塞的有效手段,临时置入IVCF后行颈静脉置管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